干货分享离别的诗句(离别的诗句苏轼)
苏轼的离别诗词苏轼一生仕途半世飘零,不是在贬谪中,就是在贬谪的路上,前前后后落脚十几个地方,所以经历的离别自然很多,诗词也就不少,他的离别诗词有离愁别绪、也有豪情万丈
苏轼的离别诗词苏轼一生仕途半世飘零,不是在贬谪中,就是在贬谪的路上,前前后后落脚十几个地方,所以经历的离别自然很多,诗词也就不少,他的离别诗词有离愁别绪、也有豪情万丈本文挑选15首离别诗词与大家共享1《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译文】东武和余杭两地相望,远隔天涯云海茫茫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到那时我定与你同笑大醉三万场。
不用像世俗的样子用酒来诉说离情别绪,痛快的饮宴从来都另有缘由酒阑人散,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恍惚间见落泪如羊祜的却是你杨元素啊【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知徐州两年任期满移知湖州的途中所写。
2《江神子·恨别》(宋)苏轼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译文】流离天涯,思绪无穷。
相逢不久,便又匆匆别离拉着佳人,只能采一枝暮春的杏花,含泪赠别你问春天还剩多少,即便春意尚在,又能和谁一同欣赏?三月的隋堤,春水缓缓此时鸿雁北归,我却要到飞鸿过冬的湖州回望旧地,清清浅浅的泗水在城下与淮河交汇。
想要让泗水寄去相思的千点泪,怎奈它流不到湖州地【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1079年(元丰二年)三月,苏轼知徐州两年任期满移知湖州的途中所写3《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宋)苏轼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译文】登高远眺,千里美景尽收眼底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要数这里最美你这一去,何时才能返回?请痛饮几杯吧,但愿醉倒再不离去看,沙塘里华灯初放听,是谁把动人心弦的《水调》来弹唱?当夜深风静我们扶醉欲归时,只见在一轮明月的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澈得像碧色琉璃。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1074年(熙宁七年)六月,苏轼通判杭州,当时杭州知州陈襄将要离任,离别宴上苏轼所作4南乡子·送述古(宋)苏轼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译文】回头看横亘的远山,已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只隐隐看见一座城谁像那临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伫立,迎送往来的客人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枕上初寒,难以入眠今夜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秋雨虽停但泪还未尽。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1074年(熙宁七年)六月,苏轼通判杭州,当时杭州知州陈襄离任,苏轼一直追送到杭州东北的临平,舟中相别,无限惆怅,作本词5《临江仙·送钱穆父》(宋)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译文】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1091年(元佑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移知瀛洲(今河北河间)途经杭州的老友钱勰所作,当时苏轼也将要离开杭州。
6《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宋)苏轼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译文】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希望我不要像谢安那样没有回到东山,死在西洲路,让你回首痛哭,违背了我们的雅志【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1091年(元佑六年),苏轼杭州任上被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将要离杭州赴汴京时送给参寥所作词7《昭君怨·送别》(宋)苏轼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译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不知是哪位吹笛者,将人从好梦中惊醒推开窗户,只见江天茫茫,天上挂着一弯孤单的明月明日分别时,送别的人当站立江边,久久不愿回去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他的心意,追逐行舟,代人送行。
而滔滔江水,依旧东流入海【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1074年(熙宁七年)二月,苏轼于杭州通判任上在润州金山(今江苏镇江境内)送别柳子玉(名瑾),作词相赠苏轼是在1073年去常州、润州一带赈饥时,恰巧柳子玉赴舒州,二人结伴同行相识。
8《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宋)苏轼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译文】
美人为离别心情难受,却又怕人看见被取笑,手执白纨扇掩遮面容,让泪珠儿暗暗流下请再饮一杯酒,收起离别的泪,我歌一曲《阳关》谩说帝城遥遥天一样远,天再远也易见,再见到你难上难!画堂新建色彩斑斓,依山傍水在孤山上,还有精巧玲珑的曲栏干。
可以凭栏远眺西湖景色可是你一离去,画堂栏干将为谁安置?眼前花絮飘落,与春色相逢只有待来年明年春日驾着小舟寻觅旧迹,怕也难寻到往日欢踪,天连水,水连天,往事渺茫无处寻访【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1074年(熙宁七年),这年七月,杭州知州陈襄调知南都,僚友们为陈襄举行了几次饯别宴会,期间苏轼先后作了七首送别陈襄的词,这是其中一首。
苏轼通判杭州时,先后与三任杭州知州合作(即沈立、陈襄、杨绘),都是政见相同、又能一起饮酒作诗的朋友,合作很愉快,其中与陈襄合作时间最长9《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清亮月光充满天地,满天繁星闪烁的银河,围绕那皎白如玉盘的月亮无声流转不休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1077年(熙宁十年)八月十五中秋,苏轼知徐州,这年二月七年未见的苏轼兄弟终于见面,四月苏辙陪苏轼赴徐州,中秋之后才离去,这是7年来兄弟首次共度中秋,团圆的中秋月格外美,然而一想到兄弟又要分离便又很惆怅。
10《鹊桥仙·七夕》(宋)苏轼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译文】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
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和友人陈舜俞坐船游玩,饮酒畅谈,分别时非常不舍,苏轼写下这首词送给朋友。
11《和董传留别》(宋)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译文】虽然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年老的学人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中举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你的名字呢。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1065年,苏轼罢凤翔府判官赴汴京,途经长安,与好友董传分别时所作1061年苏轼中制科考,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董传相随,董传当时穷困潦倒,正准备参加科举考试12《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宋)苏轼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译文】门外东风把春雪吹洒在先生您的前襟,当您登上太行山头时一定会回过头来眺望三吴故乡既然做了学官,就不应计较被派到了那艰苦的地方。
上党地势险要,历来被人称作天下之脊,先生您志向远大,如古之大儒,以天下为己任只是时代承平,即使有鲁连那样的奇妙计策,也没有用的地方【创作背景】本词具体创作年代不详,好友梅庭老到上党(今山西长治)任学官,苏轼写词相赠。
13《送子由使契丹》(宋)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创作背景】本诗作于1089年(哲宗元祐四年),苏轼52岁,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苏辙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在汴京。
八月,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主生辰苏轼写诗送别14《临江仙·送王缄》(宋)苏轼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译文】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因为你的到来,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今日送别,请你将我的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我又何尝不知道故乡的好啊,自己飘零已久,赋归无日,自成天涯孤凉客哪里悲凉的愁绪你不会知道,早已被我吟断的衷肠已不会再过分伤愁。
今日殷勤给你送上离别的酒宴,希望你能尽兴我的身躯就好像传舍一样辗转流离,何处才能是我的家乡啊!【创作背景】本词大约创作于1074年,苏轼结发妻王弗弟弟到杭州看望苏轼,与苏轼盘桓数日,离别时苏轼作此词相赠,其中包含着仕途压抑、孤独、乡愁、旅思、丧妻之痛等各种情绪。
15《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宋)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译文】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
寂寞的园林里,花木荣枯似乎多情的落日照耀着客座,高耸的青山仿佛刺破了横云送者在岸上已走到“路尽”;行者在舟中却见舵已转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我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我思念你的时候你也在思念着我吧【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1079年,苏轼罢知徐州,移知湖州时,跟好友李常分别时所写苏轼||苏轼与张先的忘年交情苏轼||“乌台诗案”的前前后后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杭州的愉悦一路相随到密州。
苏轼||史上最模范兄弟情: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不看后悔离别的诗句(离别的诗句苏轼)
王维作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代表,素有"诗佛"之称,他诗中的静谧深禅是旁人所模拟不来的,也因此有诗画相融的美誉,被苏轼称&q…
-
全程干货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江陵一日还是真的吗)
杜甫又送了一次助攻!
- 一篇读懂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图片)
- 新鲜出炉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图片)
- 难以置信前程似锦(前程似锦类似的成语)
- 不要告诉别人励志(励志语录经典短句)
- 万万没想到呐喊(呐喊自序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