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繁(繁文缛节)
赵守俨先生的《唐代婚姻礼俗考略》(载《文史》第三辑)是对有关史书、笔记、诗文和敦煌文献中记载唐代婚礼的材料进
赵守俨先生的《唐代婚姻礼俗考略》(载《文史》第三辑)是对有关史书、笔记、诗文和敦煌文献中记载唐代婚礼的材料进行梳理考证后所作的一篇文章,文中所述“仪节”已经到了十分繁琐的程度我们小时候在农村里见到的一些婚俗仪式,看来并非个别地方陋习,而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虽然有不少变化,但还是能看出一些痕迹来。
我们不搞专门研究,泛泛而言,婚姻礼俗并不局限于唐代,我们可以借唐代以略观中国古代习俗之一斑下面简要引述文中部分“仪节”,有兴趣者不妨自行研究通婚书通婚书不是议婚,而是婚事既定之后的一种形式上的礼节格式大致如下:某第几男,年已成立,未有婚媾。
承贤第几女,令婌有闻,四德兼备,愿结高援谨同媒人X氏X乙,敢以礼请脱若不遗,伫听嘉命某白这相当于后世的庚帖,所不同者,不写新郎的年岁生辰新郎迎娶和女家的仪节和后世一样,新郎到了女家,要受到对方亲友们的一番戏弄,这叫做“下婿”,或谓“弄女婿”。
“弄”包括口头的调笑以至杖打,新郎甚至有被打得狼狈不堪的此外,新婿在女家,每到一处,每见一物,几乎都要咏诗仪注结束以后,新妇就可以准备出堂登车但不知道是舍不得娘家,还是故意表示娇贵,新妇却照例要迟迟不出(我们小时候所见还有这种习惯),男方也照例要咏诗催妆。
催妆诗还可以由女家向男家索取,《说郛》载《群居解颐》“重婚”条:“女家索催妆诗,仲素(傧相)朗吟曰:‘舜耕余草木,禹凿旧山川’”此说如同今日所谓“两部旧机器”新娘上车以后,新郎骑马绕车三匝,然后喜车还要经过“障车”一关(就是阻挡住车子,不让新嫁娘动身;大概是现代“敲轿杠”之先导),才能起程。
其起源,可能是女家对于新嫁娘表示惜别,但到了后来,名存实亡,变为乡里无赖勒索财帛的借口尽管一直有人反对,而终唐之世此风并未稍杀甚至到了宋朝还在流行,只不过改换了名字,称为“拦门”障车亦有文世人皆知古有催妆诗,而不知有障车文。
《司空表圣文集》卷十就载有一篇,“两家好合,千载辉光儿郎伟,且子细思量,内外端相……总担将归去,教你喜气扬扬”,全篇不过把一些吉庆话连缀成文男家的仪节新妇下车,不能履地,要步步践踏着特备的毡条(宋代也有用青布条、用席的,大概贫家如此)入户。
这种仪式一直沿用到近世(改用红地毯了吧)新妇进门以前,公婆以下要从便门出去,然后绕道跨进正门,为的是践踏新人的足迹其用意,当是表示压服新妇的锐气,以免日后难于驾驭将入门,新妇要跨过马鞍,入门后先拜猪圈及灶。
新妇在成礼之夕,是可以任人品头论足的宾客不仅是列观受拜而已,还要对新妇加以戏弄,这恰与“下婿”先后相映成趣“戏妇”的习俗,源远流长接着更有“听房”“拜堂”等习俗仪式最热闹的一项节目是用果子、金钱等“撒帐”。
宾客无论长幼,都争拾钱果相为戏谑“撒帐”行于合卺之前,也“念念有词”,例如:新人坐床,先生拿起五谷念道:“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佳气郁葱长不散,画堂日日是春风撒帐西,……撒帐南,……撒帐北,……撒帐上,……。
撒帐下,……撒帐前,……撒帐后,夫妇和谐长保守,从来夫唱妇相随,莫作河东狮子吼”唐代婚礼仪节之繁,贺客之众,勒索之甚,即以中人之家而论,举办一次婚礼,也难免倾资荡产,这就影响到男女的婚嫁,甚至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嫁娶不时,人口就不能蕃衍,这就会影响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另文一则)汉语并非一字一音中国言语,俗皆认为一字一音,实则不然古代造字无定法,其一音二字、一字二音者甚多,郑樵谓“中国有二合之音,慢声为二,急声为一。
慢声为者焉,急声为旃;慢声为者欤,急声为诸;慢声为而已,急声为耳;慢声为之矣,急声为止”顾炎武《音论》云:“宋沈括谓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陆玑《毛诗草木虫鱼疏》云“黄鹂,或谓之黄栗留”,则栗留即鹂之二声。
《尔雅·释草》注有云“一名满冬”,而《本草》则有麦门冬,此亦二声也《宋景文笔记》云:“孙炎作反切,本于俚俗常言故谓就为鲫溜,凡人不慧曰不鲫溜;谓团曰团圞;谓精曰鲫令;谓孔曰窟笼”此亦一音二字、一字二音之例。
(见李思纯《学海片鳞录》)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新鲜出炉侃侃而谈的意思(侃侃而谈的意思和夸夸其谈的意思)
点击查看本周的“小问号”故事录!
-
快来看仿佛的近义词(密密麻麻的近义词)
三年级下册语文近义词反义词汇总第一单元1、近义词俊俏—俊美轻快—轻捷 活泼—活跃 鲜艳—艳丽聚拢—聚集 偶尔—有时 姿势—姿…
- 满满干货王昌龄的诗(王昌龄的诗歌风格特点)
- 真没想到王昌龄的诗(王昌龄的诗歌风格特点)
- 不看后悔开组词(霸组词)
- 这都可以?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主要内容概括)
- 学会了吗江城子 密州出猎(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