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不看后悔现代诗(现代诗歌格式要求)

中国诗歌报,简称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不看后悔现代诗(现代诗歌格式要求)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现代诗歌标准格式模型文/孙海勇一、基本格式1、引名:表达内容意思2、起意:历史缘由、情感,景、事、现实等引发诗意3、铺衬: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深入诗歌所抒发的感情,铺垫诗境4、主题诗意:表达主要内容(可隐晦内容),意象反映。

5、赋韵: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等韵律对诗词进行美化,韵律化,音乐美6、孕精:将精华的观点、佳句、绝言、经典格言引为诗意、诗情7、激情:将情绪注入诗歌,把内心深处的真善美,爱恨情仇全表达出来8、升华:将诗意延伸,提高到新思想境界。

9、整体韵律:诗歌段落之间的整体诗画,诗化跌宕起伏思绪音乐感10、收睛:结尾用画龙点睛之笔,提升意境形成诗歌的头颈身尾,要有诗头、诗脸、诗身、诗心、诗体、诗意:就是五官六觉,形成通体通感通觉通悟二、现代诗歌的核心秘密:构建意境

1、起句一定要有四个名词主角出现,三个空间概念,一个时间概念,空间长宽高,会产生立体感,形成点线面结合,有大小感时间广宽久,有悠长感物境上冷温暖,有通体感2、一实一虚,一主一副,构成实实虚虚、虚虚实实,虚实实虚,实虚虚实,结合段句展开结构,会产生空灵的意境感。

这样最好是诗歌一般有4个正反,相对,互补的名词组成,形成虚实景象,共有至少8个维度的表述,其中时间虚实维度是个线3、 用动词、形容词或连词将语境、意境串起来,就可以构成完美意境之美4、意境、景境互动,静动结合,动静交替,用物境,语境,修饰点缀。

5、用断章、留白、婉转、转折等手法收尾,会有意想不到效果,关键是收尾一定要以主线时间维度意境与主角概念意境的虚境烘托收尾,会产生空灵和顿悟及哲理思想升华,有绝美效果6、诗歌角色反复交替,层次阶梯出现,意识和中心思想螺旋式上升,会产生绝美效果。

7、有时间,情绪,意念作为风筝线,把春天各要素串起来,一气呵成,可以用形容词、动词、名词,最好是时间维度的实与虚相结合麻绳链接,将是最美的诗歌8、情绪化的动词、形容词、转折词使用,可以画龙点睛,也是需要虚实相结合正反两面使用,反文用法最妙。

互文较为常见,列锦是精品中的精品9、起笔的铺陈很重要,完后跌宕起伏,阴阳相对最好10、读者,主角,配角,场景的交替,形成立体动感11、关键一定要与读者,就是读诗的人,与作者的思绪产生共鸣,一定要同弦和音,让读者自己唱出来,自己悟出来,自己说出来,不说不为快的感觉,才好。

12、事物本身有本能潜意识,激发出来,题目,结尾,很容易勾起遐想事物自己说话就好13、一定疑问突出,引入入胜,意境升华14、先空间,后时间15、时间换空间,空间换时间,交替变幻16、虚化后空间的名词用前后左右,因果结果,动作代替虚化。

17、时间为叙事主线18、角色变换,在描写场景时,变为场景主角,进行细化写实19、用动词进行转移语境再一次拟人化20、寓意双关,站在广角度讲21、寓意三关,站在多维广角度讲(一)   将作者置身于宇宙、世界、天地、时间长河,以一种神灵存在,再将角色转变为入戏角色,站到全人类,高角度。

广人性德品上写就是精华(二)   用对主角的空间维度状态,精细艺术化描写和阐述,结尾会更深远比如生命结束的描写最动人感染心弦(三)   激情在镜中变化,静动结合,情绪化语音朗朗上口,就是激情四射美,结尾一定要用音乐或光收尾,才绝。

(四)   先空间维度(先长短,后高低,再宽窄,最后细微),后时间维度(大小横向,后久远纵向,最后宏达与微观融合)三、精简语境1、 将整个文章思路写完后2、 添加浓笔重彩3、 优美诗语,有的句子自己就要诗美感觉。

4、 一个字,减,删减到减一个字就缺,多一个字就多的地步5、 意识不重复,不多余6、 最后精华为精品7、诗歌好比是在裁剪一件花衣裳要有生活的棉花素材,编织成麻绳,再编织成布匹,在进行量、体、裁、剪、缝、纫、点缀、上色、美艳,最后选择好新娘后,才可闪亮登场。

四、形成空间漩涡1、 每一段为一个独立空间2、 每段形成叠加递进比如:木鱼传说小和尚担水桃花潭里的鱼,都知道他担走的,是它们一生吟游的经书老和尚在敲诵回向偈的人,不明白涅槃这样深奥的道理怎么会,从一条木鱼嘴里。

传出五、韵律的修辞方式的运用用形容词或动词,或者动化名词,重复入题,增强诗歌的语境,再用多角度的空间勾画主题,将人引入情节,细化事物氛围,转折点睛,用以小见大手法,将时间和空间拉长,高度浓缩为精华,点燃读者的心声。

诗意荡然而出0.  修持方法不低于5个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5、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9、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10、点化  点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诗文妙句融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创作方法11、双关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  12、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13、运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句由九个名词(定名结构)分别排列为三组,每组都是一个特写镜头,所述景物原是大自然中极平常的,但平凡的事物一经诗人的艺术组合,便浓重地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并将读者带入荒僻冷寂的艺术境界,几乎成了写景的绝唱。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以乐衬哀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14、情景描绘必须可以绘画成彩图15、通觉六观相通,按照顺序打通眼、耳、鼻、舌、体、脑六大器官的感悟顿觉,得到:先外后内五、诗歌也有潜意识,将本能注入就是美丽六、将眼睛和想象作为入笔转折,将思绪洞开,发挥转折意境

七、在两种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之间加一个镜子、布画、媒介或者想象力的中介,转换角色进行刻画此媒介物后,进行美丽的思维跳跃扩充,实现意境的新颖八、坚守实物、空间、空间与时空,实虚结合的手法,会有朦胧感也就在景与人之间,加上雾气,就虚幻朦胧了,用梦之类词语点缀。

九、利用,看,想,爱等词进行空间转换,进行意境拉长,十、用无声语言表达意境为最高,用眼神告诉你答案1、形成固定化节日或时间维度的诗歌模型早晨没有一片云七点钟干净得让我惊讶有鸟儿飞过天空微涨初一是意外之物

它渗漏了我少年的一个遗忘没什么词能形容我看见它惊讶地看着我并给我留言空静见色(状态)时思(回忆)细我(空间穿透跨越)想(给读者留白)我们飞行在鹿群上空载着寂静和我们之外所有的辽阔我看见你和你橙色的宇航服

2021年是斜坡让我们缓缓接近天空的思想我研制爱附近是无依无靠的幻想十一、蒙太奇式的诗歌(一)用两种人或事同时展现,形成对比哦,产生奇效就叫蒙太奇悟空寺1、  景(1)正:人—事---果    大(2)负:相对,人—事---果   小

2、  状态(1)静:做着一件事留下结局(2)动:干了一件过程进行时3、  内心(看,想,体,悟,指,梦)(1)心中想着  正   实际干的细节  本质,本能,本源  静    信仰(2)心中计划执行落实  反   表象  源头   性,能力   潜意识  动   信念   虚幻延伸(扩张展露)

4、  行动(外化于形)(1)正   在一如既往,大事,大势,或空白(2)反   内心扎念导致 乱动   再混合到     正    形成大事   人群或事物群体之中   形成结果5、思想,精神(内化于心)

(1)正(大) 宏观大的信仰,道理、趋势、大局、整体,宏观、全面(可以留下空白)(2)反 (小) 微观的表露现象 展露出来升华   为精神,意念案例分析1、寺内有佛,诵经,打坐,布道寺前有河,河底的游鱼,比佛更安静

2、面对安然端坐的五百罗汉我恐慌于自己是个肉食者3、不安于内心汹涌着的生死、美色、银箔……我做不到四大皆空,更无法泅渡回南朝,去见梁武帝4、只能心怀琵琶,混迹于人群5、把善念高高托举过头顶(二)利用哲理诗化意境

正反,大小,长短,时空回合,手拉手,面向读者和观众,全体人世间,宇宙世界1、在第一个组合中,莫兹尤辛的特写后面紧接着一张桌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这 个镜头显然表现出莫兹尤辛是在看着这盘汤2、第二个组合是,使 莫兹尤辛的镜头与一个棺材里面躺着一个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

3、第三个组合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着一个滑稽的玩具狗熊当4、我们把这三种不同的组合放映给一些不知道此中秘密的观众看的时候,效果是非常惊人的5、观众对艺术家的表演大为赞赏他们指出,他看着那盘忘在桌上没喝的汤时,表现出沉思的心情;他们因为他看着女尸那幅沉重悲伤的面孔而异常激动;他们还赞赏他在观察女孩玩耍时的那种轻松愉快的微笑。

6、但我们知道,在所有这三个组合中,特写镜头中的脸都是完全一样的"蒙太奇诗歌画面基本构造(一)一个青年男子从左向右走来(二)一个青年女子从右向左走来(三)他们相遇了,握手青年男子用手指点着(四)一幢有宽阔台阶的白色大建筑物。

(五)两个人走向台阶十二、逻辑诗歌的基本要求1、  每句话都用逻辑讲透2、  用心理学展开思路3、  将结论交待完毕十三、心理学诗歌1、诗腹中心:8 9 1,或者称为生存(行为模式)中心,以身体力行为导向,对生存的问题直觉最强。

2、诗脑中心:5 6 7,或者称为资讯(思维模式)中心,以思考和分析为导向,对现实事物的运动现象直觉最强3、诗心中心:2 3 4,或者称为情感(情绪模式)中心,以感受和想象为导向,对人情和环境的气氛直觉最强。

十四、诗歌的四条线并进的写法形成四维一体通感诗歌的模型(一)起:(我没有露面)(外大内大)主角----副线(用逻辑判断,定语格式,修辞比喻)A名词-----点缀-----Ⅰ名词A线     Ⅰ线     O主角  线

泥-----土-----地-----石通感:视觉,听觉,体觉,感悟觉  寓意双关对人---事雨---物诗----自然:土-----美觉点----线-----面-----体    美1、入题主角----副线(用逻辑判断,定语格式,修辞比喻)A名词-----点缀(入泥)----Ⅰ名词

2、A谁 ,  在哪里,干什么,  肯定式逻辑判断,心理学   主动出击3、不  否定式,再强调主题的意境   a名词-(虚化)------不 ----Ⅱ名词4、Ⅱ谁,   在哪  , 干什么   (二)承(视觉):第二个画面(外小内大)

1、a---入土-----双动词(前动词修饰A,后动词修饰Ⅰ)-----结果12、a---入地-----双动词(前动词修饰A,后动词修饰Ⅱ)-----结果2A-----a------- 入境深入关系     形成1---2----递进关系

(三)转(听觉):新的第三个画面(外大内小)1、 A(虚化的主角  无  省略) 连接处(词)--------状态词(动词形容词)---在哪里----干什么2、 出现了新配角角色■(土的延伸)-----突出出来-------- 在干什么----------增加通感,跳出入土的意境 -------结果3  (1-2-升华为音乐的韵律)

(四)合(体觉):第四个画面(外大内小心)1、连续衔接上3的动作---也(特殊词用于首句链接的作用)---思绪意境中(思想梦境中)真正主角出场      --------我们(我,你,她,人类或社会)-------干什么?心床------在内心世界的

2、W------孵化(寓意双关对人---事雨---物诗----自然:土-----美觉)------时间维度,形容升华------生命的声音  ------胎音(寓意母亲的孩子,爱的生命的种子)(五)升华

1、 四维一体群体,思想,精神,意志,生命爱的升华2、 画龙点睛之笔中诗论坛精华案例:雨水只作主语在田野入泥不是补语在荒坡芜杂——成阙地移栽为词——成片地拔节为诗连暴露在河滩的鹅卵石,听到泠泠的韵律也能在我们的心床

孵化岁月最美的胎音十五、逻辑诗歌书写模式(一)起(逻辑判断推理式)想  外  大主题是游记历史古迹1、因:看到   A(演化出的事)------是------B(程度、状态)-----b2、果:推理   A(虚幻)-----是===C(对B的在C眼里的看法)-------c(结果)---D状态

形成的连环套, 因是大方向指出果是小方向从另一个角度,虚幻主角眼里看到或认为的形象状态(二)承(转换另外一个视角,画面平移动,点题)听  外 小1、 在方位---A(一部分)-----边缘周围-----形象E(内化为C  的手下衔接上句,构成紧凑结构)-----表象状态----发光(还是从虚化另外一个主角我看结果状态)。

2、 比喻,暗喻(像或是)--------c(状态)的又一个过程或部分-------修饰-------量词细化-----停顿B的b(一部分延展)形成了空间逻辑推理化定式(三)转(跳开旁边视角,用蒙太奇的手法,词语跳开巧妙)看  内  大

1、回到框住范围     在 A(一部分群体)与-------场景内F(土)---状态(巧妙用了现代术语代替几何学)提出2、回答疑问  形象的比喻用夸张手法,醒来(表示挖出的意思)C(其实是A的一部分主要核心)干什么------捡(考古者H)动作 ------什么东西-----虚化成阴风O(西风,表明开口的门在西面)

(四)合(整体准备合主题)手   内   小  空间1、o(O一部分)夸张的手法狂妄,-------干什么-----弹奏(动词)------(P活起来)2、接着p    回到A的一部分手   -----留下空白a

(五)升华   大小内外   时间1、整个场面   战争A的----全部  军团----气势磅礴庞大状(状态)态-----化作虚空----虚无===记忆==思想2、回到现实    Hh一部分  一个女人------状态古老(又是A年待久远)时间长河------动作结果等待

六、精华   提升到现代远古的浓缩1、A的精华2、abc--------虚化的我出现----皱巴巴的=====票【秦始皇兵马俑】文/罗锡文战争是时间最阳刚的那一部分是帅哥秦始皇最诗意的呼噜在青铜的边陲,忠臣发光

像呼噜偶然的一次停顿在一组尸体与疆土的几何学里醒后的始皇帝捡起几根西风狂妄地弹奏顺手扔下这一军团庞大的虚无只有古老的女人还在等待用手中一张皱巴巴的门票本栏编辑||海底月声明||非商业行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为创作者提供参考和交流  新诗与诗词探讨原创投稿邮箱:zgsgb2@126.com。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