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错过欧阳修醉翁亭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千古名句)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yǔ 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zhòng),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朋友们,晚上好相信很多朋友一定听说过“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其实这句话还有后半句,你知道吗?那么话里的“醉翁”说的又是谁呢?这句话又出自哪篇文章呢?别急,今晚我们的节目就带你走进北宋文人欧阳修的传世名作《醉翁亭记》。
说到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一定是绕不开的名字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初年政治文化欣欣向荣的时代我们大家都知道,北宋建国,是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得来的,后来又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所以在有宋一代,文臣诗人的地位比较高,诗歌文学蓬勃发展。
特别是宋仁宗在位的时候,出了很多有名的文臣,我们在上一期节目里欣赏的《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就生活在仁宗时期鼎鼎大名的“包青天”包拯也是仁宗亲封的龙图阁直学士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主修新唐书和五代史,官至宰相,谥号文忠,世人称他为“欧阳文忠公”。
不过欧阳修的仕途也不是一帆风顺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篇《醉翁亭记》就是写在他被贬滁州的任上读过上一篇《岳阳楼记》的朋友不知道还记不记得,范仲淹因为“庆历新政”失败,被贬官外放,受邀为新修缮的岳阳楼写文章而欧阳修写这篇《醉翁亭记》的原因和范仲淹还有一些关系,正因为范仲淹被贬时,欧阳修上书皇帝为他分辩,才被连累一同贬官,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滁州就在今天的安徽《醉翁亭记》开篇,作者就交代了醉翁亭所处的位置,以及周围的山势、水流和树木读完全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欧阳修用他清丽的文笔和流畅的节奏,在纸上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泼墨山水画如果按照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概念来看,画面充满了平远、深远和高远的构图技巧。
比如第一段,作者先是拉出一个宏大的全景镜头,告诉我们滁州的整体地理环境是被群山环绕,随着镜头渐渐推进,视线又随之聚焦到了西南的山峰,这里的山谷深林尤其峻美最后镜头再放大,聚焦到了山间的小路上沿着山路行走六七里,作者说,在这里你能听见潺潺的水声。
不知道朋友们还记不记得,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也用了类似的写法,同样也是未见其景,先闻其声一道飞瀑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下,水声就是从这里传来的而顺着水声峰回路转,一座亭子赫然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用这样一种电影镜头般的描绘语言,为我们缓缓铺陈开有山有水有亭台的画面,让人不禁会想,如果欧阳修出生到现代,大概也是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吧!
既然写的是醉翁亭,那么这座亭子是谁建的?又是谁起的名字呢?作者是这样说的:这亭子是山中一位名叫智仙的修道僧人修建的,至于这个名字嘛,不瞒你说,是这位滁州太守起的可能各位朋友又要问了,太守为什么要给亭子起名叫醉翁呢?欧阳修说,因为这个太守自号叫“醉翁”。
通读完全文的朋友,应该记得,文章结尾最后一句才交代了“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所以在这里,欧阳修用了旁观者的叙述方式,没有点出他自己就是太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
即使是没有读过《醉翁亭记》的朋友,也听说过“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俗语不过,在经过后世不断的演绎之后,这句话已经渐渐脱离了欧阳修写这篇文章时的含义,被赋予了更多的隐喻但我们只从《醉翁亭记》来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点明了欧阳修写这篇文章的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享受“山水之乐”。
我们都知道,欧阳修是被贬官来到滁州做太守的被贬官的文人,心里总会有一些沉郁不快,就比如被贬到永州的柳宗元,为了排解心绪,也在永州城外探访山水但欧阳修比较豁达,而且虽然他做了滁州太守,但在任上矜矜业业,没有抱怨消沉,反而把滁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这一点,我们在下文的“游人之乐”里就能感受到为什么说欧阳修是个文学大家呢?你看,第一段他从空间的角度写完醉翁亭周边的景色之后,又在第二段中从时间的角度来写:也就是山间的朝暮和四时早晚随着光线的变化,山中的景色自然有所不同。
而春夏秋冬,四季花草树木的盛衰荣枯,更让欣赏美景的人,心中获得不同的乐趣写景自然要写人我们在电影中也经常会看到,导演常常从一个空镜头逐渐推移到有人的画面中去欧阳修也是如此,他在第三段中很自然地由景色描写过渡到了对游人的描写。
我们说过,欧阳修在做滁州太守时,深得民心,常常与民同乐所以不管是男女老少,还是文人白丁,都能和太守一同游玩赏乐而太守也没有摆出官威,反而在山水之间怡然自得,最后还醉倒在众人之中了这是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尽管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也描绘一幅曲水流觞的宴会场景,但参加的人都是世家子弟,能像欧阳修这样与民同乐的场景,非常少见。
而这恰恰就是欧阳修写作这篇《醉翁亭记》的主旨之二,他除了想获得山水之乐外,更想与民同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乐于山水、游人乐于生活安逸,而更深层面上来说,太守更乐于“与民同乐”这样,文章的主题就更加完整圆满了。
如果朋友们能通篇出声朗读的话,会发现整篇文章都用“也”字结尾,抑扬顿挫,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作者用了大量骈文对偶的句子来描写景物,如果用电影画面的色彩来形容的话,整篇《醉翁亭记》的色调应该是明亮的、轻快的,充满灵动的气息。
和我们之前欣赏的《岳阳楼记》的壮阔、《小石潭记》的清幽产生鲜明的不同这也与欧阳修的诗词作品风格一致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祝你好梦,晚安《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yǔ 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zhòng),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注释】1)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2)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3)若夫:至于4)霏:雾气5)暝:昏暗6)伛偻(yú lǚ)提携:指驼背弯腰的老人和需要牵抱的孩子7)野蔌(sù):野菜8)已而:不久9)阴翳:树木枝叶繁茂【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
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
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往期回顾:【美声诗词】91.王羲之《兰亭集序》【美声诗词】92.刘禹锡《陋室铭》【美声诗词】93.柳宗元《小石潭记》【美声诗词】94.范仲淹 《岳阳楼记》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居然可以这样艾青的现代诗(艾青的现代诗摘抄四年级)
1.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2.在你的眼里我找到…
-
居然可以这样关于清明节的诗(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小学)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喜欢请点击左上方关注\x26#39;现代儿童诗歌散文朗诵精选\x26#39;分享,让更多人聆听。投稿邮箱:274947008@…
- 居然可以这样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性格特点)
- 硬核推荐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性格特点)
- 速看半吊子(半吊子水平)
- 这都可以修车(修车电话附近位置)
- 干货分享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