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亚稀褶红菇(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图片)
野生菌中毒科普(三)—难以辨识的毒菌亚稀褶红菇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x26quot;,是我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之一
野生菌中毒科普(三)—难以辨识的毒菌亚稀褶红菇
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是我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之一,主要引起横纹肌溶解型症状,历年来已造成我省多人中毒、多人死亡事件,导致中毒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该菌与当地老百姓经常采食的红菇属中的其他种类如稀褶红菇、密褶红菇外观极为相似,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它们区分开来。
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才能进行准确鉴别,建议这类菌子最好不要食用。因此,预防亚稀褶红菇中毒的最佳办法是最好不要采食这类菌子!
形态特征亚稀褶红菇的菌体中等大小菌盖表面呈灰白色、浅灰色至煤灰黑色,成熟后常向上反卷,边缘无条棱菌肉呈白色,受伤后易变红色而不再变黑色菌褶白色,受伤后变红色,菌褶厚,稍密至稍稀疏,不等长,脆而易碎,直生(菌褶与菌柄相连)。
菌柄粗短,圆柱形,污白色、浅灰白色至灰黑色成熟过老后整个菌体都会变成煤黑色。
分布和生产环境我省多地均有分布。一般夏秋季7月上旬至9月下旬在马尾松与栲树等山毛榉科植物的混交林中地上分散或成群生长。
中毒表现及处理误食后发病快,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最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是我国主要引起横纹肌溶解型的品种,中毒后立即就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只能对症处理。
亚稀褶红菇(剧毒)
2012年在中毒地区现场采摘的亚稀褶红菇(剧毒)、稀褶红菇、密褶红菇,从外观形态上很难区分!(文中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教授团队和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等,在此表示感谢!)
供稿单位: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辑|马 铭审核|李云涛终审|尹 洁邮箱|yn12320@126.com电话|(0871)12320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燃爆了亚稀褶红菇(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图片)
点击上方“中国疾控动态”可订阅哦!**火炭菌**只是民间俗称,并非是一种菌,而是一群灰不溜瞅的红菇。…
-
干货分享成本利润率计算公式(成本利润率计算公式怎么算)
成本利润率计算公式怎么算?通常情况下,)从事承包工程作业、设计和咨询劳务的,利润率为15%-30%;从事管理服务的,利润率为30%-50%;从事其…
- 这样也行?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什么意思)
- 越早知道越好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什么意思)
- 奔走相告洛卡纳哈(洛卡纳哈多久刷一次)
- 墙裂推荐手机rom(手机rom在哪里找到)
- 这样也行?手机rom(手机rom在哪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