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万万没想到易群先(易群先为什么不用原型本名)

《觉醒年代》第二十五集中,北大工读互助社被迫解散,蔡元培带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先生去看望大家。觉醒年代剧照教授们赶到时,工读互助社各位成

万万没想到易群先(易群先为什么不用原型本名)

 

《觉醒年代》第二十五集中,北大工读互助社被迫解散,蔡元培带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先生去看望大家。

觉醒年代剧照教授们赶到时,工读互助社各位成员已摘下食堂的招牌和匾额,准备解散陈独秀的夫人高君曼正在食堂帮忙她连忙招呼各位教授坐下,称今天只有包子吃陈独秀提议大家就着包子聊一下工读社的失败的原因蔡元培对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互助论表示敬意,称相信学生们对互助论的实践和试验,必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胡适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美国每年有十几万学生在工读,工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互助社的主要问题是计划不周详,“工”的时间多了,“读”的时间太少学生们只体会到工作的辛苦,却没能体味到读书的乐趣李大钊却认为,学生们并没有错,要认真考虑“互助论”本身是否存在问题。

两位教授的意见,产生了分歧那么,在历史上,北大工读互助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从互助社的积极参与者与见证人施存统的回忆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按照施存统的回忆文章总结,北大工读互助社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互助社成员意见产生分歧,信任的基础发生动摇

觉醒年代剧照据施统存先生回忆,互助社的章程主要包括:1、互助社成员每天至少工作4小时;2、互助社成员的衣食住行以及医药费、教育费用、购买书籍的费用由互助社负担,书籍公有3、互助社所有劳动收入需交公学生们怀着激动和骄傲的心情进入互助团,却遭遇了现实的打击。

首先,是关于收入公有的争议对劳动收入公有所有成员都没什么异议,但对于几位成员家里寄来的资助金是否该公有,互助社成员之间却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这个争议导致了互助社的分裂,有五位成员一怒之下离开了互助社其次,是关于是否脱离家庭的争论。

包括施统存在内的部分成员认为,老朽、腐烂的旧家庭制度阻碍了互助社的正常运转若不破坏旧家庭制度,理想中的工读互助社会就不会诞生!因为这个旷日持久的争议,互助社成员再次发生分裂,又有三名成员退出了互助社

觉醒年代剧照再次,是经历了情感问题困扰在上述八名成员退出后,又有六名青年加入互助社,这一次团体成员的认识得到了空前统一他们极为激进,主张离婚解约,脱离学校,建立无政府、强权、法律、宗教、婚姻、家庭等的理想社会。

不过,很快团体便经历了另一种危机,就是情感问题的困扰互助社中有一名女成员,名叫易群先她年轻美貌,生性活泼,互助社中好几位成员都对她有倾慕之心本来年轻人慕色而思少艾也是人之常情,可当易群先公开宣布自己喜欢互助社成员何孟雄时,却在成员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其他几位成员在妒嫉心的支配下,强行要求何孟雄做出检查何孟雄当然不肯受此无稽的指控,于是互助组成员之间再次产生激烈的争吵争吵的结果是易群先负气出走,退出互助社而何孟雄、施存统、陈公培等人也被其他成员表决驱逐。

就这样,互助社发生了最后一次的分裂由于存在以上三方面的的分歧,互助社内的团结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成员之间信任的基础开始发生动摇,严重影响了互助社稳定和存续下去的可能。

觉醒年代剧照其二,遭遇经济危机,团体运作无以为继根据施存统的记载,互助社的工作经营的收入就要分为五个方面,即放电影、洗衣服、印刷、开办食堂和成立英算专修馆先来看放电影的收入,互助社轮流到各大高校放映电影,以赚取门票收入。

起初,反响不错,生意也算兴隆,每次都能卖出去二百多张票但没过多久,就遇上假期,生意也开始直线下滑后来互助社一算帐,刨去成本,一共只有三十多元钱的收入这还是女子高等师范的姑娘们特意捧场的结果,若无她们的捧场,放电影基本上没有赢利的可能。

印刷业务主要包括印信纸和印信封两种,都不好做,利润也非常微薄互助社经营了一段时间,只挣到大约三元钱,连饭钱都不够再下来是开办食堂业务,刚开始时,生意还不错,因为北大师生的支持,食堂尚能收支相抵,甚至略有盈余。

觉醒年代剧照但互助社成员看到有利可图,便兴奋地又租了两间房,想扩大了经营面积不料,这样一来成本增加,收入却没有明显上升,食堂陷入了赔本的境地最可笑的是洗衣业务,因为收不到衣物清洗,互助组便去找学校的斋夫帮忙代收。

每件衣服按百分之三给予提成,高于洗衣局给予斋夫的百分之二的提成谁知斋夫转过头就去和洗衣局的人协商,让他们给自己百分之四或五的提成终于有一天,施存统去收衣服时与斋夫与洗衣局的人狭路相逢,这才知晓了斋夫的花招。

洗衣业务办了两星期只挣了几十个铜子,只得停办唯一让人意外的是,英算专修馆的业务,互助社投入两名成员和两元钱的成本,服务对象也只有七八名同学,居然赚了七十多元利润算是各项业务比较像样一些的了,不过也是杯水车薪,无力回天。

因为各项业务的不如人意,无法赚到足够的利润,互助社陷入了极大的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竟到了连饭都吃不上的境地这样一来,团体运作,便更加无以为继了其三,当时的中国社会没有进行公有制的改造,在这样的的社会中,互助社根本不具有生存的空间。

如果说前面两个原因,在严格成员筛选,做好计划安排,选择合适的经营范围等还能勉强支撑的话,那么施存统提出的第三个,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则纯粹无解。在这个关键原因面前,前两个原因则显得根本不重要。

觉醒年代剧照施存统认为,互助社所面临的社会,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在这个社会中,平民不拥有资本和生产工具,是“资本家的奴隶”,都要直接间接地接受资本的经济压迫在这种社会中,平民若想活下去,就必须进入资本家的工厂或其他生产场所中,接受资本家的剥削与压迫。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生存下去的方式互助社想不受剥削地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中生存,则无异于天方夜谭而若想不受剥削,除了社会财富公有,别无他途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社会财富公有呢?施存统提出:“我们如果有能力把资本家所掠夺去的资本收得回来,那才不至于受经济的压迫!”。

最后,施存统还提出了互助社失败的两大教训:其一是必须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而点点滴滴、枝枝叶叶的改造是根本行不通的其二,社会没有进行根本改造之前,不能去体验所谓的新生活,不论是互助社还是新村,都是毫无必要的。

觉醒年代剧照因此,互助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没有进行公有制的改造,在这样的的社会中,互助社根本不具有生存的空间若想互助社能够成功,则中国社会就必须进行公有制改造,换言之,就是起来革命,夺回被掠夺去的资本!。

从以上的思想看来,施存统对互助社失败原因的感悟,已经基本具有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初级的萌芽这才是北大互助社的真正收获结语工读互助社,又称北京工读互助团,是由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王光祈等人发起的,以实现工作学习合一,自给自足为理想的,具有探索性质的学生社团。

互助社的理论基础,则是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

觉醒年代剧照正如《觉醒年代》剧中李大钊先生所言,“互助论”的理论根本就不是一种科学的理论而北大互助社的历史教训也证明,这种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伪科学和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因而也是根本不会成功的互助社的发起人和参与实践人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以及毛某等人在失败中不断总结,最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共产主义。

从这一点上来看,北大工读互助社对于中国革命进程促进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言,也是极具积极贡献的!参考资料:丁三《工读互助团的消亡》邹桂伍《回忆北大的工读互助团》施存统《工读互助团的实验和教训》注:本文由闲人历史故事

原创,未经授权谢绝抄袭和转载,请文抄公远离

觉醒年代剧照《觉醒年代》:张丰载历史原型的结局如何?因传播谣言被北大开除觉醒年代:辜鸿铭、刘师培为何与守旧派割席?大师风骨,不失底线胡适之母冯顺弟,十六岁嫁给四十八岁的丈夫,只因父亲的一个心愿抗美援朝:机枪手牺牲,卫生兵冲出去顶上,不会射击却荣立三等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