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这样也行?迈克菲杀毒怎么关闭(联想杀毒plus和迈克菲一样吗)

耗时40天,自费快5万块购买评测!戴尔XPS 13 Plus,联想ThinkPad X1 Carbon,华为MateBook X Pro微绒典藏版,LG gram 14四台Windows阵营的万元高端轻薄本,谁更值得购买?

这样也行?迈克菲杀毒怎么关闭(联想杀毒plus和迈克菲一样吗)

 

Hello大家好,我是健哥经常有观众问我们,对于Windows阵营的高端轻薄本应该如何选择,因为还是有相当多的职场人士,有这个需求而且也愿意花个一万多买个核显本,毕竟是拿来工作赚钱的,自己用的舒服最重要。

那我们今天就花了快5万块自费购买了戴尔XPS 13 Plus、联想ThinkPad X1 Carbon、华为MateBook X Pro、LG gram 14四台高端轻薄本,都是大家关注比较多热度比较高的型号,做个横评给大家购买做个参考。

因为是自费购买本着尽量节约的原则,虽然都是高端本但尽量去买低配版,因为CPU、内存、硬盘这些真的用不出太大区别,而且厂家的升级价格太过智商税15999元的戴尔的XPS 13 Plus i7 16G 512G。

版,无缝的极简键盘设计看上去非常惊艳,

第一眼看到你肯定会惊讶笔记本还可以这样设计,但没办法国行最低配就一万六起步,强行i7+3.5K OLED屏幕,

i5只 能买老模具的XPS 13,而美行是可以有i5 1080p屏幕的PLUS版本的。

9999元的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i5 16G 512G版,

黑色的碳纤维材质看起来中规中矩,

虽然感觉一直吃老本,但毕竟老牌商务本,就不搞很花哨的外观了,或者换个说法叫致敬经典?但还不错有i5可选,

i7要贵2500,妥妥的抢钱。

11799的华为MateBook X Pro 微绒典藏版墨蓝色i7 16G 512G,算是笔记本新势力,

而且顶着华为的名号就算定价偏贵很多用户也认,普通版有i5版比i7便宜1000,

但改了下外壳材料的微绒典藏版就比普通版要贵2000块,

而且i7起步,为了感受下这个墨蓝色的微绒材质相比最低配只能多掏3000块了,虽然外观设计上看起来不像戴尔那么让人惊艳,但这个微绒材质摸起来真的非常舒服,算一种低调的奢华吧,感觉这钱花的还行。

9299元的LG gram 14寸白色i5 16G 512G,外观算是最普通的,

白色外壳看起来像塑料,但实际上是镁合金,

主打就是重量轻和续航长,其实是有256G的版本便宜300块,两个容量的三星PM9A1硬盘价格只差150左右,但256G真的不够用,所以就让厂家多赚我150块钱吧~

四个笔记本都有自己的特色,虽然我一开始就想说英特尔12代酷睿真的续航太烂了,已经严重影响正常使用了,但没办法高端Windows轻薄本就这几个可选,矮子里拔将军吧四台轻薄本的外观都有较大差异,其中除了XPS

外都是14寸的大小,

MateBook最大,为14.2寸。XPS明显比其他几位小了一圈,是13.4寸,

不过别看XPS小,屏幕的规格倒是在这几台机器里面最高的,分辨率3456*2160,刷新率60Hz,OLED面板,支持触控,

实测最高亮度399nit,色域很理想,

达到了100%的sRGB覆盖,平均ΔE倒是并不出彩,为1.62不过看国外这几天报道OLED版本居然有屏幕脱落的问题,戴尔回应是因第三方粘合剂出现问题而松动,美国戴尔那正在联系客户更换,挺无语,不知道国行是什么情况。

仅次于XPS的是MateBook,分辨率3120*2080,刷新率90Hz,LTPS LCD面板,也支持触控,实测最高亮度552nit,是四台机器里面最高的,在默认设置下达到了99.5% sRGB覆盖,在

sRGB模式下达到了95.4% sRGB覆盖,平均ΔE为0.82,也很不错。

X1C的屏幕分辨率2240*1400,刷新率60Hz,IPS面板,不支持触控,最高亮度336,色域和ΔE的表现并不理想,尤其是平均ΔE仅2.99,

伽马值偏移的有点多。

规格最低的是gram,分辨率为1920*1200,刷新率60Hz,IPS面板,不支持触控,最高亮度389nit,色域覆盖表现还不错,有99.8% sRGB,但是ΔE就垫底了,高达3.84,像是完全没校准过的样子,

LG的控制软件里有个专业模式可以开启,但是开启之后测量ΔE就会报错,无法判断前后区别。

支持触控的XPS和MateBook均为镜面屏,用久了难免会指纹印一堆,需要频繁清理,

而不支持触控的X1C和gram都是雾面屏。

C面键盘的布局XPS最有特色,整体性非常高,每一个按键的面积也大,

F键区为触摸式,在按下Fn键后图标会变成对应的功能键,

开机键集成指纹识别功能,但没有标注任何的标识并且融合在主键盘区里,不去特别注意可能还不知道是开机键,

开机键的按压力度比键盘强一些,系统内没有做防误触功能。触摸板也和下半部分融合在一起,不过不要以为这一整片玻璃都是触摸区域,实际上只在两个ALT键之间是触摸板,

触感反馈则是通过线性马达震动实现,优点就是触摸板不会往下沉,各个区域的触感反馈都一致,普通的触摸板在顶部按压要用的力气和底部完全不一样。

MateBook的键盘设计相比之下就大众化了一点,开机键集成指纹识别功能,独立放置,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触摸板面积则是四台机器中最大的,

也是震动式的触感反馈,触发反馈需要的默认按压力度要比XPS略大一点,不过能调整按压灵敏度和震感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MateBook的触控板有大量的手势快捷键,可以在华为控制中心里打开学习,

例如指节敲击截屏之类的,在边缘区域进行滑动调调节时还会模拟类似滚动的颗粒感,整个触摸板使用体验和功能都比其他的几款要舒适不少X1C的键盘设计依旧是ThinkPad的老传统,小红点和触摸板上的实体按键都还保留着,。

开机键集成指纹识别并独立放置,X1C的方向键是这四款笔记本里面唯一采用近似全尺寸设计的,这点其实做的不错,

用过的人都知道,半个键大的上下键究竟有多难用。X1C的触摸板也没什么好多讲的,主打的就是一个传统,面积也是这四台里面最小的,可能他还是希望用户能多用那颗小红点吧。

gram的键盘也很普通,随机附送了一片键盘膜,

键盘膜的右上角还给开机键让了一格位置,你以为和其它几款一样开机键也集成了指纹识别吗,并没有,gram是这次四款机器里面唯一没有搭载指纹识别的,

触摸板是玻璃材质的,配置和设计很大众化,和普通笔记本无异。D面的散热设计分为两派,XPS和MateBook均为两侧进风,

X1C和gram为底部进风,

出风口则都在屏幕转轴处,

实际的性能释放和散热效果会在稍后测试。接口配置也分为两派,XPS和MateBook以USB-C接口为主,

其中XPS做的比较绝,只给了两个C口,左右各一,

虽然送了两个转接头,一个转A口一个转3.5mm音频,

这个接口配置怎么看怎么小气,两个C口均支持雷电4和充电功能,功能虽然强大,但整体数量就真的太少了,因为充电就要用掉一个C口,不搭配拓展坞用起来比较费劲MateBook就相对慷慨许多,一共给了4个C口,左右各二,甚至还有及其先进的。

3.5mm音频接口,

附件给了一根C转A的转接线,

其中左侧两个C口支持雷电4,

右侧的为全功能USB-C,四个接口均支持充电功能,这下算是功能和数量都比较齐全了,虽然日常使用可能依旧离不开转接,但比XPS好多了X1C左侧为两个支持雷电4的USB-C、5Gbps USB-A和HDMI 2.0b。

右侧为3.5mm音频、SIM卡槽和5Gbps USB-A,

没错,SIM卡槽,支持LTE机型的X1C内置一张SIM卡,需要实名认证,可以实现4G上网,

这张卡只能在X1C里面使用,插到别的设备上会被锁定,

我们拿三大运营商的SIM卡都试了一下,发现移动的卡无法识别,电信和联通都能正常使用,

高的能跑到约60Mbps带宽,

当然了这个速度和你身边基站的数量和质量有关,而自带的SIM卡内送了一年内每个月15GB的不限速流量,这东西对于一些常年需要出门上网的用户还是很有用的gram左侧为HDMI、两个支持雷电4的USB-C和3.5mm

音频,

右侧为TF卡槽、两个5Gbps USB-A,和X1C只有卡槽的区别。

X1C和gram的接口,日常办公什么基本够用了不需要额外转接,我个人还是觉得笔记本拖着个转接头挺难受的全C口的设计可以实现更薄的机身,而全尺寸接口可以减少转接,这点就看自己个人的喜好了,如果不介意带个扩展坞或者转接线的话,全。

C口设计会更适合轻薄本这个定位,但是像XPS 13那样只有两个口那就真的太少了,甚至连3.5mm音频接口都没有,也不知道是哪个公司起的好头摄像头和麦克风方面,联想和戴尔作为老牌PC厂家在规格上写得比较清楚,。

XPS是92万像素720p 30帧摄像头,

屏幕顶部是双数字阵列麦克风。

X1C是1080p 30帧定焦摄像头,带物理防窥盖,

四麦克风阵列支持杜比语音,和XPS一样也布置在顶部。

而华为在官网规格页面只写了720p摄像头,实测是720p 30帧摄像头,

可以在控制中心软件里快速关闭,麦克风也是4个,在CD面连接处,支持华为自家的AI降噪。

LG在摄像头参数上压根没有宣传,实测为1080p 30帧,麦克风是2个,在摄像头左右两侧,

gram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可以通过键盘快捷键Fn+F4关闭。

我们实际录一下这几个笔记本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在隐私安全方面,除了X1C的物理拨片和gram的快捷键,这两台机子都预装了Glance软件

,可以智能检测周边环境防止隐私泄露,XPS也有类似的功能,不过功能数量比Glance要少一点。

这4台笔记本电脑都配有独立的红外感应器,支持Windows Hello人脸识别。扬声器配置MateBook最高,多达六个,

X1C和XPS都是两高两低四扬声器,

而gram就只有双扬声器了,不过这种报规格参数没啥意思,直接听一下就什么都懂了。每台机器的实测三围尺寸、自重和充电适配器重量都以表格的形式放在这,数据太多就不一个个念了,

gram虽然是最厚的,但自重最轻,做到了1KG以下,其他三位选手都在1.2KG左右,上手明显能感觉到重量的差距,这点主要是得益于gram的镁合金外壳,算上适配器的重量之后依旧是gram的总重最轻,和MateBook

自重一样了,而其他三位选手都在1.5KG级别,如果对于出行重量特别敏感的话,gram毫无疑问胜出,其余三台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适配器的设计又是各显神通,最简单的是MateBook,就像一个大号手机充电器,适配器直插,再通过。

C to C的线连接,总长度1.8m,功率90W。

XPS的适配器需要两端插线,市电线长90cm,C to C线长1.8m,功率60W。

X1C的适配器仅市电端可以分离,市电线长1m,三脚的插头非常大,C口端长1.8m,功率65W。

gram的适配器和X1C大致相似,输出端不可分离,但是这个市电线和前面的一比可以说是非常廉价,可能和你20年前用的台灯差不多吧,甚至适配器和电线的白色都有色差,长1m,C口端长1.5m,功率65W,

顺便说一句gram的AC面和D面白色也不一样,加上适配器一个笔记本4种白,五彩斑斓的白。

手机厂商和传统PC厂商的设计思路区别从充电器的设计上就可见一斑,从简约便携角度而言,可能还是大号手机充电器方便一点。四台机器的内部配置见表,

XPS 13 Plus和MateBook X Pro微绒典藏版最低配都是i7,用的CPU是相对高端一点的i7-1260P,X1 Carbon和gram因为有低配可选,为了省钱我们就选购了i5-1240P

版本。这里还是想再吐槽下XPS 13 Plus在很多地区都是有i5+1080P选配的,甚至屏幕都有4种选项,1080P分触控非触控,OLED 3.5K 4K,

相比美行这么多可选项国行只有i7+3.5K OLED,只能选择内存、硬盘容量和颜色。

内存大家清一色都是16GB LPDDR5 5200C60,硬盘除了MateBook外都是512GB的PCIe 4.0 顶级固态三星PM9A1,MateBook的硬盘从各个软件里面都只能看到名称为PCIe-8 SSD 512GB

,很多人猜测可能是致态PC005,反正是PCIe 3.0的盘,

相对于一万多的售价有些拉垮,而且华为从512G固态升级到1TB要多花1000块钱,实际差不多规格的硬盘差价只有两三百块钱真的硬盘从512G升级到1TB要花1000块都忍了,但还给个PCIe 3.0的很无语。

我们的店铺潮玩国度数码里,1TB的PM9A1才七百多,1TB的3.0的PM981a只要六百左右。

真的这些笔记本厂家不学人家手机厂好的地方,坑消费者钱的地方无师自通。另外三个笔记本的PM9A1略微不同,gram用的是公版00B00的9A1,2.8A版本,就我们店铺日常卖的型号,

XPS和X1C用的都是自己品牌的定制版,戴尔是2.1A,

联想是2.9A和零售版980 PRO一样的满血版,

CDM跑分看起来都差不多。

XPS在戴尔官网的驱动页面还有很多其他型号的SSD固件,推测固态硬盘会混装。

虽然厂家选配i5 i7差了1000-2000块,但其实1240P和1260P两个P28系列CPU从规格上来看非常的相似,只有三缓大小区别,甚至和H45的12500H的规格也几乎一样,不得不怀疑H45系列和

P28系列就是同一个东西。

性能发挥很大程度上就看功耗限制,日常办公使用就更难用出区别了,后面我们也会对比这四台笔记本的CPU性能,所以我觉得正常用户能买i5就行了,多花一两千升级i7真的是用不出区别,当然不差钱的用户无所谓看完了规格,我们进行实际的测试。

由于每台笔记本都有不同的性能模式,多的像XPS和gram有四档,

少的像X1C只有简单的风扇转速切换,说是只能通过Windows系统里的电源策略去修改,但一般人谁会去动那东西。

我们把所有的性能模式都测试了一遍,测试负载为AIDA64单烤CPU,时长20分钟,接下来的图表会比较多,为了避免视频太过枯燥,就不一一去念每个数据了,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暂停观看XPS在性能模式下开始有半分钟的真男人时间和五分钟的次男人时间,长时间功耗墙则落到。

28W,默认模式在20W上下跳动,而速冷和安静模式就只有10W出头,

P核频率和E核频率基本遵循功耗墙的规律分布,

不过在速冷和安静模式下E核的频率明显降低了不少,

温度也不高,速冷模式仅56度。

MateBook的高能模式长时间功耗墙也是30W,但是真男人时间明显要更短,

平衡模式下的功耗墙为25W,差距并不是很大,

导致两种模式的频率和温度表现也没有太大区别。

X1C没有性能挡位选择,只能按Fn+T选择自动风扇的开关,自动转速时的长时间功耗墙仅17W,非常的低,

也就能和XPS的安静模式比比,温度其实看着也不是很高,70度出头,

P核只有约2GHz,性能释放非常的保守。

gram的功耗曲线看着比较抽象,高性能模式下能维持约25W的长时间功耗墙,低性能为12W,正常模式则在两者之间来回横跳,无噪音模式则在6-8W之间波动,

频率和温度也随着功耗墙的变动呈现一样的趋势,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无噪音模式下E核的频率

甚至比P核还要高,看来主要限制的是P核的性能释放,很合理。

在各自最高性能模式下进行Cinebench跑分也能看出来各自的CPU性能释放能力,

XPS和MateBook虽然都是约30W功耗墙,XPS甚至略低一点,

但XPS运行时的频率却更高,P核达到了3.1GHz,比MateBook高了0.1,

导致最终的跑分也是XPS领先,gram排第三,

gram 14的i5 1240P 10分钟的跑分成绩也就比MateBook的i7 1260P低10%左右,而X1C的得分就比较难看了,尤其是10分钟长时间测试的成绩,R23得分甚至只有XPS的一半多,明显是过于保守的性能释放所致。

Adobe Puget三件套由于测试的时间比较长,

几台笔记本的功耗一直在变动,导致成绩并不稳定,这边仅供参考,大体上看依旧是XPS最强,X1C最弱每台笔记本在各自最高性能模式压力测试时的键盘表面温度如图,XPS的键盘由于承担了一部分进气的功能,整体温度是最低的,。

MateBook和gram的键盘发热面积明显要大一圈,这三台机器温度最高的键帽都在46度上下,差距不大,

X1C的温度就很离谱了,左边能到52度,右边就比室温高点,冰火两重天,特别是充电口附近的表面温度,你左手肯定会碰到。

风扇噪音倒是都很小,嗓门最大的也只有41分贝。

拆机看实际散热规模,这里说一下华为MateBook的拆机最麻烦,有两个螺丝在脚垫下还有保修贴,这个机子我们就不拆了用的笔吧评测室的拆机图散热规格X1C和gram的最少,为单热管单组鳍片,X1C使用了两个小涡扇,。

gram使用了一个大的涡扇,

gram的D面看着有这么长一条开孔,但内部基本都用胶带封住了,只留下小半部分进气,

这部分开孔也没有正对涡扇,而是在CPU处,可能是想通过右侧屏轴和D面开孔进风,给硬盘和内存也带来一点气流吧,

值得一提的是gram是这四台笔记本中唯一能额外扩展一块M.2硬盘的型号,

为了控制重量这块PCB上都挖了几个孔,但还是有两个M.2真的挺值得称赞的。其他的几款只能更换硬盘。XPS使用了单热管加双鳍片组,

MateBook最豪华,使用均热板设计,两组鳍片和风扇,在同样30W左右的功耗下CPU温度比XPS低了8度。

XPS是性能释放最激进的,

但代价就是CPU的高温,整体键盘温度倒不高,也没有之前一些人说的那么烂,因为他们没看过更烂X1C。

接下来轻薄本的消费群体最关心的——续航,众所周知由于调度问题,Windows笔记本的续航一直不理想,英特尔的就更差了,X1C的官方页面都说了,12代P28处理器的续航比11代还要差,

反而AMD现在的续航好点,但高端笔记本基本都是英特尔的,可能处理器生态的改变,比处理器性能的改变要更难一些我们也来看看这几款里面有没有相对持久一点的选手所有续航测试关闭自动调整亮度、显示优化调节和低电量自动进入节电模式,性能模式均为默认档,屏幕亮度保持。

160nit。测试之前再回顾一下各个选手标称的电池容量,gram最大为72Wh,MateBook为60Wh,X1C为57Wh,XPS为55Wh。先来看PCMark 8的续航测试,

XPS、MateBook和X1C都在3到3个半小时之间,只有gram达到了5个半小时,而测试得分只有XPS比较低为3570分,其他三台都能达到4000以上挺有意思的,因为插电情况下,XPS的性能释放最激进,不插电情况下反而性能释放成了最保守的。

PCMark 8的续航毕竟是理论测试,为了更好的模拟用户实际使用的续航,我们也向飘哥要了他们用的GLBC续航测试脚本,测试一共包含了Excel、PPT、Word、网页浏览、视频播放和QQ群聊六阶段项目,期间后台运行网易云播放音乐,但是关闭扬声器,每个项目

10分钟,一轮测试1小时,再不断重复。这项测试模拟了用户实际办公使用环境,更贴近现实。而这项测试中gram的成绩领先更明显,达到了6小时以上,是X1C和MateBook的接近两倍。

当然不能光看个成绩,还要分析一下背后的数据。我们统计每台笔记本在运行测试时的CPU功耗曲线可以发现,X1C虽然插电情况下性能释放是最差的,但不插电测试时,CPU平均功耗竟然是最高的,

也就怪不得续航表现不理想了,而gram不仅CPU功耗低,显示屏规格也是四者中最低的,同时还拥有最大容量的电池,毫无疑问能够成为续航赢家,而XPS和MateBook的CPU功耗虽然没有特别高,但是要考虑到他们有一块高分辨率的触控屏,这也是耗电大户,导致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其实这张功耗曲线图里可以再把联想拯救者Y7000P i5 12500H的测试功耗曲线放进来对比,会发现游戏本做GLBC续航测试时的功耗虽然高,但没有高出特别多,

得益于80Wh的大容量电池,整体的续航表现其实并没有落后于这些轻薄本,

Y7000P AMD平台的版本关闭独显后甚至能达到接近5个小时的成绩,比除了gram的三个轻薄本都强很多从续航角度来说,除了gram勉强算能用的级别,另外几个笔记本只能用非常糟糕来形容了,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英特尔糟糕的能耗控制,我们以实际一小时测试中功耗最高的。

X1 Carbon为例,CPU总平均功耗为10.3W,

相比gram的6.69W高了一半。比较令人惊讶的是,浏览网页这一过程的CPU平均功耗居然是最高的,达到了14.51W,功耗曲线非常陡峭,

不停的上下波动,可能是网页打开的一瞬间,CPU猛地睿频一下反而后一段观看B站4K视频并打开弹幕的功耗也就11.51W,最后一段QQ聊天的功耗为9.93W,比Office办公略高一些说实话,Word打打字,开开网页,

QQ聊聊天,很多人并不会认为这是多么重的负载,但事实就是有些笔记本上,这个实际续航测试的成绩,甚至比PCMark 8的成绩还差,而目前采用更多的PCMark10续航测试强度就更低了,往往会到PCMark 8

续航时间的两倍,动不动就是十几个小时的续航,很多评测媒体总是拿PCMark 10的续航成绩说事,会给观众带来很大的误导的更过分的是有些厂家甚至会宣传有20个小时左右的续航,比如ThinkPad X1 Carbon。

官方宣传是14.3小时的模拟办公,19小时的1080p本地视频播放,

那我们实际办公测试的3小时成绩和这个14.3小时差了四五倍了,实在是搞不懂这个14.3小时到底怎么测出来的联想对这个14.3小时的测试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测试机型就是我们这个i5 1240P的低配版,

但国行并没有WUXGA分辨率,也就是1920*1200的屏幕,还很有意思的加了一段话,说因为12代酷睿核心数增加,所以续航会小于同类十一代产品了,看起来挺老实的,就是感觉有点太不给英特尔面子了华为和戴尔没有去宣传续航时间,。

LG gram 14官网宣传是23.5小时的待机使用时长,京东那边就变成了本地视频播放和连续网页浏览,说实话虽然gram 14的续航明显强于另外三个,

但23.5小时和我们的测试也差挺多吧,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浏览的啥网页这些轻薄本糟糕的续航,根本原因还是英特尔能效比控制的太差了,桌面端你可以通过增加规格增加功耗去获取更好的性能,但移动端上套用这个思路是有很大问题的,笔记本不是台式机加个电池,必须要重视能效比,不能盲目的堆核心,而是要有效利用好核心。

我只是Word打个字看个网页就十几瓦的CPU功耗下去了,英特尔为了去宣传跑分如何领先竞品,换来3小时的续航,我个人觉得是非常荒谬的行为别再沉迷于PPT和广告里12代酷睿吊打M2了,苹果为什么要抛弃英特尔自己搞芯片,英特尔你自己还不反思吗?。

四个笔记本里,只有非传统笔电厂家华为,在Windows系统的基础上,搭配了所谓的“Super Turbo”优化,官方说是智能识别用户场景,进行资源管理。但具体怎么优化的,华为官方并没有说明,

我们只能在找的一堆媒体念广告的时候,大部分都演示了开个直播的网页,再开会议软件,这时候打开任务管理器,可以看到网页对GPU的占用就一下子接近0了。

猛一看觉得很厉害,但实际上这是Windows最小化的功能,你手动把直播的网页最小化,此时Windows就不再调用显卡解码视频,只是解码音频了,

确实进行了一定的资源管理,主要还是靠Windows的功能,找媒体吹得时候有点过了。但在我们进行续航实际测试的时候,窗口开多了就会自动帮你最小化,

在“Super Turbo”优化下,导致软件卡BUG没法按顺序关闭,所以我们只能蹲在那,手动关窗口我们还特地退出华为管家软件,关闭“Super Turbo”功能,再跑一遍实际续航测试,发现对续航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

而比较有意思的是,从华为脱离出去的荣耀今年新推出的MagicBook 14笔记本,官方宣传“OS Turbo”优化就有提升续航的功能,那个功能看起来确实是有降低功耗提升续航,可惜在这四台高端轻薄本上,还看不到类似的功能,希望能向荣耀学习下吧。

但续航差的关键还是英特尔的硬件设计,软件方面也只能是小修小补吧看完续航,顺便我们也看下充电充电速度则是拥有90W充电器的MateBook最快,用时1小时32分,剩下三个都是60-65W的充电器,X1C其次,用时

1小时46分,XPS第三,用时1小时54分,电池容量最大的gram用时也最久,达到2小时15分。

各家都是三段式充电,最高充电功率也基本接近充电器规格。从充电容量曲线能看到比各自的标称容量多了一点,除了X1C以外都大概高了10Wh左右,难道X1C的充电芯片转换率很高,只消耗了3Wh?

去AIDA64查看电池容量,X1C设计57Wh,最大53.8Wh,

XPS和MateBook的标称、设计和最大容量没有太大差距,

gram最大容量69Wh,也少了一点。

所以明显不是X1C转换率高,而是最大可用容量比标称的要低,实际上X1C在充电的时候接口附近非常热,如果这个时候再稍微用一用,都不用烤机,只是开开文档看看视频,表面温度都会达到50度,非常烫手。

ThinkPad X1 Carbon真的让人非常无语,表面温度最高,插电时CPU性能释放却最差,不插电续航测试时功耗又给的最高看了这么多硬件的,我们看看软件方面除了LG gram,其余三台都是Win11。

家庭中文版和永久的Office 2021家庭和学生版,

LG有些独特,装的是Win11家庭版

和赠送1年的Office 365个人版订阅,订阅制的365相比永久版多了个1TB的OneDrive空间,

但LG的宣传页面写的正版Office,只标注了是Microsoft 365个人版,没提只有1年订阅,

笔记本拿到手了才知道1年后还要额外付钱有点坑,虽然大部分个人用户对系统和Office都不会花钱的。

其实如果真要花钱买Office 365订阅的话,家庭版更划算一些,一年300不到价格可以6个用户5台设备同时使用,这个费用其实个人或者小公司是完全可以承担的X1C和MateBook都有自带的电脑管家,集成了杀毒、清理垃圾、驱动更新等功能,但。

X1C的电脑管家内没有更新BIOS的选项。

不过据我们了解,联想电脑管家,应该是只有国行才装的,非国行的叫Lenovo Vantage。

X1C国行版除了电脑管家外还有联想百应软件,类似于工作控制台一样的。当然里面还有一堆售卖联想自己的所谓原厂服务,

卖的比京东999元三星980 PRO还贵的PM9A1 1TB,3年保的OEM型号比5年保的零售版还贵。

当然作为老牌商务本,还有Glance软件,可以实现人走自动锁屏、检测身后生人靠近模糊屏幕等一堆安全功能,可能有些用户会用得到。至于这个锁定电脑进行清洁的功能就有点滑稽了。

XPS的电脑管家叫My Dell,杀毒功能由预装的迈克菲解决,

虽然我到手就卸载了,清理垃圾和驱动BIOS更新功能由支持助理解决,软件的很多功能都是通过快捷方式链接出去的,并没有做成一个整体。

MateBook和荣耀笔记本类似,毕竟以前都是一家人,控制中心集成了很多国人办公常用的功能,比较强调华为手机和电脑的一些互动,

电脑上也有类似手机负一屏的功能,自带的应用商店可以直接安装安卓应用,相当于默认预装安卓模拟器,这倒是挺方便的。

gram的预装软件很清奇,他预装了一整套CyberLink(讯连科技)全家桶,就POWERDVD那个公司,就当是送了个低配版的Adobe全家桶吧,

虽然软件老弹窗让你去买他们的最新版。杀毒软件依然是迈克菲,电脑管家LG Smart Assistant提供了挺多功能,性能模式也在这里调整。

gram也做了驱动更新功能,但是更新的下载速度非常慢,有点折磨人, gram也有和X1C一样的保护隐私和倡导健康使用电脑的Glance软件测完了这么多,时间非常长,相当于做了四个评测视频+对比,也很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做个总结。

英特尔中国的市场部,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宣传轻薄本所谓的Evo认证,号称“超能轻薄本 认准英特尔Evo标”,但我个人认为Evo只是英特尔营销策略,并没有多大的实际参考用处。

一个轻薄本的好坏,与是否过Evo认证几乎没有关系,第三版的英特尔Evo认证对续航的要求,一天外出办公无需带电源充电半小时, 畅用 4 小时FHD 分辨率屏幕, 无线网络连接和高屏幕亮度的真实使用场景下,

至少可持续 9 小时。

我个人认为这是严重的虚假宣传,除非你把电脑待机叫真实使用场景由于英特尔12代酷睿非常糟糕的功耗控制,这些万元高端Windows的笔记本的续航,除了gram 14算是勉强能用的级别,XPS 13 Plus。

、X1C、MateBook X Pro三小时左右的实际使用续航,

简直就是灾难一样的存在,你能想象这是在2022年发生在万元以上的高端轻薄本身上的事吗?不仅续航落后于AMD产品,甚至比自家11代酷睿的老产品还要差,但高端Windows笔记本几乎全被英特尔垄断了所以很多用户可能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工作是不是经常要不插电使用笔记本,是不是一定要使用。

Windows系统,否则这个续航问题真的太影响使用了,甚至我个人觉得对一些用户是能用,和不能用的区别了总评完了再看每台机子,戴尔XPS 13 Plus,优点是外观非常惊艳,颜值高,看上去非常小巧,你以为这么小的尺寸和厚度散热应该会很差,但实际上。

XPS 13 Plus的28W性能释放是最激进的,

CPU温度虽然不低但表面温度倒控制得不错。

售后方面意外保+上门售后支持全球联保,之前我们也测试过外星人的意外保,泼个水上门给你重新组一台,其实不是外星人售后好,而是母公司戴尔的戴尔先智服务比较好。

缺点也非常明显,一是价格非常贵而且国行明显区别歧视中国大陆用户,在美行CPU、屏幕都有多个选项的情况下,国行强行i7 3.5K OLED触摸屏起步,最低配价格都要一万六,

二是接口设计过于极端,只留了2个Type-C接口,一个还要用于充电。三是虽然在四台里体积最小厚度最薄,但重量却和大了一圈的MateBook X Pro和 X1C没啥区别,只是看起来小却不轻,

外壳CNC的时候我个人认为不少地方是可以多切一点降低重量的。

有点那种猛一眼绝世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用一用之后感觉是花瓶,当然很多人愿意为花瓶买单,颜值是最重要的。联想ThinkPad X1 Carbon,优点一是有比较便宜的i5版本选择,

二是接口非常全,C口、A口、HDMI、3.5音频都有,对工作使用非常方便几乎不需要带转接线。三是有Sim卡槽并送了12个月的每月15G流量,对于移动办公非常方便,

四是售后总算从以前的一年保修升级为两年保修了,虽然没有意外保,但售后网点非常全,上门售后+第二日硬件故障修复服务,商务用户基本不需要担心保修期内电脑故障导致影响使用。

但ThinkPad X1C讲得好听叫致敬经典,讲得不好听就是吃老本、不认真更新,所以缺点也非常多,其一,作为一款万元笔记本,虽然是最低配,但屏幕也太烂了,色域色准都比较差,真的就是只能满足办公需求。

其二,非常糟糕甚至严重影响使用的发热控制,左边充电口的温度非常高,甚至会影响到键盘区域,CPU热管的高温区域也在左侧,真的使用的时候要避免烫伤。

其三,在极高的表面温度下,却是最差的性能释放表现,只有17W,

明显严重影响了CPU的性能发挥其四,是极为糟糕的功耗控制,没有个像样的模式切换软件,不插电实际使用测试中X1C的功耗控制是最差的说白了,X1 Carbon顶着ThinkPad的老名声,吃了很多行业订单的采购,我了解到产品开发的很多重点,也是针对行业客户的底层硬件安全和批量管理等功能,。

甚至还有定制机型,那对几乎用不到这些功能的个人用户,这部分溢价我觉得就成了“智商税”了给人感觉是贴了个ThinkPad的外衣,几千块的机子就可以卖到上万,还一堆企业会来批量采购,还是行业订单赚钱华为MateBook X Pro

,作为非传统笔记本厂家,还是能看到设计方面的不少用心之处,或者说能看到不少借鉴苹果的地方优点第一,3比2的3.1K 90Hz触摸屏,屏幕素质非常出色,而且不像戴尔国行XPS 13 Plus强行屏幕顶配一万六起步,联想最低配的屏幕奇烂,换个好点屏幕贵的惊人,。

华为九千不到的最低配的版本也是和顶配一样的屏幕,可能手机厂家对屏幕的要求比较高第二,独有功能方面优秀,不管是这块目前我用到最好用的Windows触摸板,非常多很实用的手势,还是手机的不少功能上的联动,虽然可能不少功能我用不到,但很多传统笔电厂商几乎都不去开发的功能,不少的手机厂家做笔电都会去做,这点对消费者肯定是有好处的。

举个例子,手机厂的BIOS基本有中文,

传统笔电厂家就呵呵了。

另外三个笔记本的音质基本是听个响纯摆烂,MateBook Pro X至少稍微能听点缺点也有,其一,固态只有认不出型号的PCIe 3.0,且只有1个M.2接口,硬盘升级价格巨贵2022年的万元轻薄本还没有用上。

PCIe 4.0固态,真的是非常令人惊讶的,而且这还是在512G升级到1TB要1000元差价的基础上,刚夸完屏幕上手机厂的优势,硬盘上手机厂一些不好的传统就用到了PC上其二,4个C口虽然不像XPS 13 Plus。

只给2个C口那么极端,但对Windows笔记本还是不免需要转接有些麻烦其三,功耗墙略保守,散热规格上看算四者中最豪华的,但长时间性能释放有些保守,甚至跑分比XPS 13 Plus都落后了点其四,笔记本拆机复杂,有螺丝在脚垫下且有保修贴,如果要更换硬盘必须要付费找华为维修点,需要注意虽然华为维修点多但很多都是所谓授权维修点,而且很多无法进行笔记本的硬件维修,相比联想戴尔的笔记本售后要差一些。

说一句期望吧,华为的软件方面做了这么多功能,我个人觉得是锦上添花的功能,如果能在续航方面做出明显的优化,才真正能提升这台机子的竞争力,虽然这主要是英特尔的问题,即使是华为这种主打爱国的企业,也不可能不用美国的芯片。

一通操作猛如虎,一看续航三小时,很无奈LG gram 14,优点其一,非常轻,1kg不到的本体重量明显低于另三个产品,甚至加上适配器的重量也和别的本体重量差不多轻薄本我个人认为薄是表象,轻是本质,体积做的小我个人觉得,不如体重做的轻。

其二,支持硬盘扩展,很难想象最轻的笔记本还预留了1个M.2硬盘位,

另外三个全都没有,虽然轻薄本不强求一定要有2个M.2硬盘位,但有总比没有好其三,续航明显优于竞品,虽然12代酷睿的Windows本大家普遍续航糟糕,但gram 14至少是能用的级别,出门半天使用,还是不需要担心电量的。

另外三台跟电动车续航焦虑似的,刚用没多久就要考虑在哪充电了,太难受了其四,接口齐全,C口A口3.5mm音频,HDMI都有,甚至还有个TF卡槽,日常办公足够了几乎不需要转接不过gram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其一购买渠道非常少,我们购买的时候只有京东自营有售,天猫旗舰店都没有。

12代的gram 14,而且也不是LG官方开的,现在是有售卖了,不过还搞什么拆机改硬盘的操作,

LG笔记本整体的销售渠道很少。其二,售后差,LG虽然是个国际大厂,但主要以家电为主,电脑类也是以显示器为主,LG笔记本甚至在D面上都印了是在南京工厂的具体地址,

可是南京居然都没有笔记本的维修点,甚至江苏都没有,笔记本只能发到北京去售后。

而且售后时间是整机1年主要部件2年,主流都是整机2年保修。

其三,外观做工相对于万元级别售价差了些,镁合金的外壳虽然轻,手感也不错,但看起来跟塑料似的,而且适配器给的线异常廉价,主机加上适配器一共四种白色,外观给人第一印象不好,不过用了一阵子觉得内在还行最后感谢大家把这么长的视频看完,。

Windows阵营下的英特尔12代酷睿机子的续航问题真的太影响使用了,除了这个普遍的大问题外,每台机子都有很明显的优点和缺点,很难说谁更值得买,只能说谁的优点正好是你的需要,同时你可以忍受它的缺点,那就适合你。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B站4K视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