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可以这样人杰地灵(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典故)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不仅数量多,用得恰当,而且善于把古代事典中传颂的美谈与眼前的情景和作者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徐孺下陈蕃之榻”一一徐孺,名稚,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不仅数量多(总共约有四五十个),用得恰当,而且善于把古代事典中传颂的美谈与眼前的情景和作者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通过用典,在这篇序文中,那种怀才不遇的悲凉感和不甘于失败的上进心理就表现得非常充分,同时由于用典,又表达得非常委婉曲折。
“徐孺下陈蕃之榻”一一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
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活,一面种地,一面设帐授徒他曾一度外出远游,向大儒樊英、黄琼请教,得益非浅,使他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徐稚非常清高自持。
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再交游士林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
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今南昌市有名胜孺子亭,原是徐孺子垂钓之处,为豫章十景之一。
1979年建成孺子亭公园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江西人,而陈蕃是河南人,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中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结构匀称、节奏整齐节缩在古汉语中多用于姓名。
本篇下文还有“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意”是“杨得意”的节缩,“钟期”是“钟子期”的缩写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墙裂推荐调色(调色师官网加盟)
欢迎蔡耀辉加入画林映像
-
散文随笔300字短散文诗歌大全沈从文散文赏析
多年前冰心经典短篇散文,因使命指派,我在某高原边防队伍下放荷戈熬炼,一小我私家授命守着一个弹药库散文漫笔300字…
- 优美散文网散文投稿邮箱地址大全散文的6个特点
- 散文选刊精选散文诗
- 散文最美的遇见董卿原文风筝鲁讯原文短文摘抄300字
- 唯美情感散文随笔摘抄秋的散文随笔
- 游记散文怎么写朱自清散文背影散文随笔集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