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可以?泼墨(泼墨仙人图作者)
大家好,在古代中国绘画中,对于道教题材可以分为两种大的风格体系——工笔和写意。我们以前一起欣赏的画圣吴道子的
大家好,在古代中国绘画中,对于道教题材可以分为两种大的风格体系——工笔和写意我们以前一起欣赏的画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山西永乐宫的《朝元图》都属于绝顶精美的工笔神仙画,其精美的服饰,衣纹,生动的表情,神态无不令人动容。
而写意风格虽无工笔之精工细作,却有工笔所不能及的精神气度和跳出画外的玄妙境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南宋著名写意画家梁楷所绘的《泼墨仙人图》画家介绍简介
梁楷,生于1150年,父亲梁端,祖父梁扬祖,曾祖梁子美皆为宋朝大臣东平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南宋画家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画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
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八高僧故事图卷》等,但以《泼墨仙人图》最为有名书画性格梁楷属于粗行一派,不拘法度,
放浪形骸他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以当时画院的习惯而言,职业画家常常要奉皇帝的“诏令”画画,梁楷任职画院待诏的时候,也一定必须配合画院的要求,不能在绘画上有大胆自由的表现这对于一个有创作欲望无穷的画家而言,刻板的画画,无法。
自由发挥,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梁楷洒脱自如的率真性格,全照着自己的感觉走,似乎没人能够限制他艺术特色梁楷曾为画院待诏,据说当时画院中人见到梁楷的作品,没有不佩服的可见梁楷在南宋画院时就有很高的声望了梁楷继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灵活运用。
他深入体察所画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地传达出了画家的感情,从而把写意画推入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梁楷是个参禅的画家,属于粗行一派。
不拘法度,放浪形骸,与妙峰、智愚和尚交往甚密,虽非僧,却擅禅画禅宗约起于公元五二零年,到唐代已成气候,分南北两宗唐高僧惠能为禅宗六祖,主顿悟说,为南宗之祖师南禅之说,强调佛祖在人心,喝水担柴,都能悟道所有的宗教仪式毫无价值,人们不需要诵经,便可以一种超知识的状态与“绝对精神”或“真理”沟通,这是一种自然深奥的抽象体验。
“六祖伐竹”表现的就是惠能在劈竹的过程中“无物于物,故能齐于物;无智于智,故能运于智”梁楷的《六祖伐竹》是其中年以后的作品,笔墨极为粗率笔笔见形,笔路起倒,峰回路转,点染游戏;欲树即树,欲石即石,“心之溢荡,恍惚仿佛,出入无间”。
梁楷似乎也参弹入画,视画非画了他的人物画很简单,很概括,也很生动这三者都能体现在他的用笔上画中险笔很多,起粗落细,急缓轻重,变化多端;金错刀作墨竹,山石大笔扫出画中有一种意念贯穿着,此念意深澹远,故能平复笔墨的运动变化。
读梁楷的画实际上是一种笔墨体验,也是一种心境的体验,更是一种禅意的体验日本人很重视这幅画,与他们参佛重禅的文化心理有关,当然也和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有关人物影响梁楷的简笔画及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宋代,已达全面成熟,产生了许多有深远影响的各画家和优秀作品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叉互相影响、吸收、渗透笔墨技法有了明显的改进,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南宋梁楷的简笔
人物画作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把真实的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画面,从而把写意画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梁楷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颇多,仅就见于文献著录的,就不下50余幅。
他的简笔画对后世的徐渭、朱耷、原济、金农、李鱓以及现代的画家齐白石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梁楷是一位受儒、道、释三教思想影响的一代大家,开一代绘画艺术之风,有着强烈的时代特点;而他的简笔人物画,则开创了中国绘画史上的新天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和发展潮流。
《泼墨仙人图》简介
《泼墨仙人图》是南宋画家梁楷创作的纸本水墨人物画作品,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泼墨仙人图》画面上的形象是一位袒胸露怀的“仙人”,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像是行走在云雾之中,其脸部的眉、眼、鼻、嘴拥成一团,下巴胡子邋遢,似乎形象很猥琐,但却是尽脱俗相,透出傲骨的仙气。
《泼墨仙人图》该画作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是对传统线型经典语言的背离,是墨象语言真正独立的标志画面内容《泼墨仙人图》描绘的是一位已经心醉神迷的老人,目光迷离地望着前方在五官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紧凑夸张的对比手法,五官画得十分紧凑,额头却很宽大,占去面部三分之二的面积。
在用笔上,只有五官用线简单地勾勒,头发和胡须则运用大笔侧锋描写,用墨干湿浓淡变化准确自然在身体动作形态的描绘上,更加豪放自如,更多地运用沾有饱满墨汁的大笔以侧锋写出人物肩部,用大笔侧锋浓墨急速书写,但这浓墨,并非一团黑墨,而是变化极为自然丰富的浓墨的表现。
远处的肩部只是用几笔淡墨简单概括,这样一远一近,一浓一淡,使画面变化更加丰富多彩在衣袖与裤子的描写上,都运用了大笔侧锋书写,但在用墨上衣袖的墨色较淡,裤子则用了较重的墨表达,这样产生墨色对比,无须用线勾勒轮廓,同样生动地表达了人物的体态。
《泼墨仙人图》的题诗,位于画作上部:“地行不识名和姓,大似高阳一酒徒应是琼台仙宴罢,淋漓襟袖尚糢糊”而这种士大夫文化,与禅宗相融合的禅宗文化,已经打破了禅宗本来在“不立文字”的原则下,尽量保持静默以切合无相之境的要求。
艺术鉴赏
作品主题对自由人生的追求《泼墨仙人图》借以醉仙的生动形象,表现出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读梁楷的画意,实际上是一种心境的体验,更是一种禅意的体验《泼墨仙人图》水墨画,以最简练的笔墨,为人们提供了令思想与心灵逍遥、悠游的美好空间。
该作品,在本质上不需要过多解释,即能令人们自然而然地进入脱俗忘我的境界此外,由于梁楷禀性中有着对自由人生理想的追求,所以他的画中人物的精神境界,总是带有神秘的禅宗色彩于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才不难理解,在梁楷的绘画艺术中,即便是在。
《泼墨仙人图》这种除了人物以外,并无任何背景的画面上,读者也会身临其境,感到那仙人所处的“天地”之大艺术特色构图意蕴在《泼墨仙人图》中,作者在对人物形象进行构图时,有意突出其额头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
而将五官几乎挤成一条弧线,垂眉小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是一副不屑的神气,诙谐戏谑,令人发笑尤其是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雅、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
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该画中禅意,源于大块墨色中的洒脱、狂放、诙谐和去粘解缚的快感其表现力既来自五官的幽默也源自形体结构的“形”该构图落幅与上一幅画大相径庭,表达出了别样的禅趣。
该画纵与宽的比例约为二比一,其构图的形式是一个满的“形”人物包括题跋几乎占满了整个构图,紧压着边线,未见有大片的留白,画面空间被压缩得很小该画中的主体人物,占据着绝大空间,其自身的重力自然沉重而该画的构图,所反映出来的情感状态只有在此心境里才能产生。
笔法语言梁楷创作的该作品,精细严谨、洗练飘逸,开启了“大写意”先河梁楷作品的另一种风格是“减笔”,其笔法继承了五代石恪的画风,但又有重大发展线,在中国绘画史中可谓独领风骚数千年,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线,既可以表现物体的造型(体、量、质和空间)结构,又能传达作者的意象情趣(气质、情思、性格)可谓千变万化,若无穷尽。
尽管后来在表现技法上又演绎出点、皴、染等多种手法,但是它们往往都依附于线条,服务于线条线型语言,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语言当人们看到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时,无疑会受到震动画面上,没有了眼熟的遒劲的线条,没有了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造成视觉上的扑朔迷离。
并且有意识地压缩了五官的正常距离,绝妙地表现了仙人清高超脱、不屑凡俗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画面中那浑重而清透、粗阔而有致的大片泼墨,真是笔简神具,得之自然,深得简略闲逸之气留白是中国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
中国画不过分地追求客观物象的自然属性完整,而致力于主观精神的传达有时,空白并不具有任何形象联想性,中国画对空白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白不是“无”,白与黑一样,也可以是一种色彩,其作用与“黑”的使用规律大体一致。
对比就是利用各种矛盾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黑白对比使用得当,能产生一种力量和活力,给欣赏者留下深刻印象黑白对比的深层次寓意,来源于道家哲学观作者将道家老庄的清心、淡泊、静柔思想,融入到该绘画作品中,使该绘画作品具备了一种精神逍遥与精神寄托,并体现了该作品对自由人生主题的追求。
感谢各位看官,福生无量天尊。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速看泼墨(泼墨仙人图作者)
南宋梁楷 《李白吟行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馆藏梁楷,生卒年不详,东平人,南宋画家。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徐渭,号青…
-
散文随笔记叙文区别散文随笔小说
本报讯 由中国散文年会组委会、《散文选刊·下》杂志社主理的“2010中国散文排行榜”日前在京发表:梁晓声的散文《鹿血汗》、…
- 散文家散文的六种语言风格
- 散文随笔精选散文是什么文体
- 散文精选短篇巴金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
- 风筝鲁讯原文冰心著名散文精选
- 九九伤感散文随笔朱自清散文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