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懂鱼的拼音(鱼的拼音声调)
考研语言,方言、古籍都是不错的途径
我常常对一些外地的朋友开玩笑说:我们桐城没有鱼是的,桐城无鱼(ü)这是基于我对桐城方言中的j/q/x的考研而发出的笑谈我感觉它们总是以游离状态生活在我们的口语之中,我也时常结合自己对语言学的思考来审视它们的存在。
不过,彷徨得很,我实在难以下一个准确的定论。所以只能做一些猜测,冀方家指正为谢。
一、桐城方言中的j/q/x现象1、关于j的发音若韵母为i,在阴平、阳平声字中读入声为多,如急死人,亟待解决,积极行动;若韵母中含有所谓细音[i][y]作介音,有时读声母g音,省了介音,如家、夹、嫁、间、拣、江、豇、讲、(困)觉、街
(gai1)、戒(gai4)等等,有时读声母zh音,如窘、居、娟、决、掘、军等等;甚至省了介音[i]直读,如简(jan3)单,盐碱(jan3)地,或改韵腹韵尾变音,如扭脚(je),读入声;或韵母中[y]
重新回归为[i]和[u],省去一个,甚至全部省去,将音读成入声,如不觉(je)得2、关于q的发音若韵母为i,在阴平、去声字中读入声为多,如七、漆、泣、迄等;若韵母中含有所谓细音[i][y]作介音,或存在复韵母,有时读声母。
k音,如掐、铅、嵌、敲等,有时读声母ch音,如穷、琼、茕、渠、趣、权、缺、群等,其介音或省读,或韵母中[y]重新回归为[i]和[u],省去一个,甚至全部省去,将音读成入声,如却,读作qe,的确的确,麻雀的雀
,都读qe3、关于x的发音若韵母为i,在阴平、阳平声字中读入声为多,如习惯、呼吸;若韵母中含有所谓细音[i][y]作介音,有时读声母h,且介音省读,如瞎、吓、辖、咸、项、鞋(hai2)、蟹(hai3)等
,有时读声母sh音,如熊、雄、芎、许、需、絮、旋、寻等等,其介音[i]省读,韵母中的[y](桐城方言un和ong,ün和iong分得不清),也会重新回归为[i]和[u],省去一个,当然也有直接省去[i][y]
,读成入声的,如学(xe),保留声调的如闲(xan2)但是无论j,q还是x,都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共同点:当它们与ü相拼,如果你硬扛着非要读普通话原声母,你就将[y]发成[i];如果你应变一下,读成相对应的。
zh/ch/sh,你就将[y]发成[u]而且,桐城人大多会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字都是这样像举例的举,你就得读zhu(仍旧为第三声)可以举例:像聚集的聚,既可以读ji(第四声),也可以读zhu(第四声),俊俏的俊,既可以读。
jin(第四声),也可以读zhun(第四声);有趣的趣,来去的去;需要的需,必须的须,顺序的序,棉絮的絮等等都是这样。这些字在桐城方言中都是有两种方言发音的。
二、对桐城方言中j/q/x现象的疑惑为什么桐城方言中的j/q/x遇到[i][y]这样的所谓的细音或其做介音时就会发生音变?或者说桐城方言中无论开口呼还是合口呼,j/q/x在发音时都部分的以“牺牲”本声母而选择它声母为代价,抛弃细音选择洪音?我们考研方言,最直接的目的是懂音
识人,但是终极还是要追溯其本源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先考虑[i][y]这两个音素首先是[i]:其与j/q/x结合,在桐城方言中有读入声现象入声者,音短而促,单独作韵,尚可读出;若作介音,滑而道短,腹尾俱至,于是音变。
如jian,在简单,则读jan单,在拣菜,则读gan菜然后是[y],桐城方言中,无论声母,无[y]这样的撮口呼,或皆省读,或以[u]代替,或发生音变如绿、女、鱼,在口语中分别发成[lə](并读入声)、ru3
、ru2这其实是一种古音遗留现象据宋元等韵系统研究,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古语音里,没有[y]这个发音,后代的[y]是[i][u]两音结合演变而出那么,桐城方言中的j/q/x为什么要音变成g/k/h或者
zh/ch/sh呢?这是不是也有古音遗留?如果是,那这三组音谁更传统一点?或者就直接说谁更古老一点,谁更年轻一些?它们之间有没有一种传承?一般的,我们认为:人类发音最先发出的是元音,或者说韵母,并以洪音当头,洪音又以开口呼在先。
若论辅音,或者说声母,我则有以下两个推测:一者,若按照隋唐五音之说,则喉音(舌根音)最先,舌则随着其灵活度发挥渐进参与;二者,无论清浊,同一部位能发的音是成组同时出现在人们的语言当中的,而且往往能够互借。
也就是说,现在普通话中的d/t/n,zh/ch/sh,g/k/h,j/q/x,z/c/s等,是成组同时被人们应用于生活交流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得到:传统三十六字母中,g/k/h较早出现于人们的语言系统
三、g/k/h真的比j/q/x出现得早吗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再听到古人“吭唷”劝力之歌,也看不见古人“号呼”转徙的无奈之行,但就汉字造字法之形声字来考察,g/k/h是真的要比j/q/x出现得早我们知道,汉字中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
形声字造字规律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用跟所要造的字声音相同的字来譬其读音虽然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读音变化,有些形声字单纯以声旁来辨音会出现不合时宜的错误;但总体规律是大致的举例:汉字江,从水,工声,徐铉:古双切,普通话读。
jiang1,汉字窖,从穴,告声,徐铉:古告切,普通话读jiao4,奇,说文从大可,戴侗:从立,可声,汉字去,在有些地方方言中读kue4(拟音)综合以上及桐城方言发音,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个类似笑话,就是人们常说的。
“长字念半截,短字念半边”,根据形声字造字规律来判断字的读音,有些字在今天看似读错了,但没准古人就是这么读的!第二个是,同组辅音或者声母同时出现,内部是可以互借的,像杠和扛,系(ji4)和系(xi4)等等。
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指出:“古无舌头、舌上之分”我们据此认为现代普通话zh/ch声母字的一部分本于古音d/t,如啇、滴、嘀、谪、摘、適,田、陈等这也说明zh/ch出现得要迟,至少迟于d/t但是,。
zh/ch/sh还有从z/c/s音变而来的一路,它们也并不同时存在于人们的语音系统,是有先后关系的陈沣《切韵考》将“照、穿、牀、審”内部分为两套不同的读音,即照二组和照三组,就已经发现了这两组声母的存在与不同。
但是,区分不是目的,要说分化,特别是谁分化出谁,谁才是真正的本源,这才是我们要弄清的后来的类隔切说法也只是就今论古,并不能解决声纽孰先孰后的问题我们应该抛弃这种依靠今音类比,反求总结出来的所谓规律,走另外一个途径,我认为:一般的,一个音能被反读,特别是在方言中,它应该是较早于可反读的。
从我们的方言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桐枞方言中多数以zh/ch/sh为声母的字是可以反读的,可以被说成z/c/s;相反,以z/c/s为声母的字却不可以说成zh/ch/sh,如装(zuang1)佯作怪,崇(cong3)
山峻岭,大事(si4)小情有些声母是zh/ch/sh的字,其发音甚至直逼j/q/x,像吃,普通话读chi1,桐枞方言却读qi(入声)这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于的关系,说分化也好,说剥离也好,至少让人们能够明白其先后。
如果说我们的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音,那么,普通话的同一字发音肯定要晚于方言,无论声韵所以,zh/ch/sh当比z/c/s晚从桐城婴幼儿说话中,我们还可以找到另外的例证:婴幼儿学说话,如果不是大人以普通话——
哪怕是方言发音——来帮其纠正的话,他(她)的发音可以说是以生物性占上风比如:婴幼儿说zh为j,ch为q,sh为x,甚至还有不少小朋友在玩游戏时说赚了为guan4了再看z/c/s和j/q/x有人认为j/q/x
是z/c/s等中古声母分化而成,并以所接韵母的洪细来判断其读音规律我们知道,虽然可能存在混用,甚至部分逆用;但是声韵的分化毕竟是不可逆的,其应用规律也只是人们根据后期现象寻找总结的就像你面前一堆鸡蛋,红壳的蛋大,白壳的蛋小,你很容易找出规律并且区分开来;但是哪只鸡下红壳蛋,哪只鸡下白壳蛋,。
有没有鸡会一阵子下红壳蛋,一阵子下白壳蛋,为什么红壳蛋比白壳蛋大,你就非要追根求源才能知道了考研语言,方言、古籍都是不错的途径,而向婴幼儿学说话也未尝不能提供最鲜活的例证从人的发音系统的生物性渐进性看,古老的语音遗传密码可能真的在婴幼儿那里!举例:滋润。
,在婴幼儿,读ji1wen4(注意:无r),捉迷藏,在婴幼儿,读je1mi2qang3,采桑果,在婴幼儿,读qai3xiang1guo3,早晨,在婴幼儿,读jiao3qin2,脏死之,在婴幼儿,读jang1xi3ji1。
无论开合,j/q/x都有了,且将z/c/s覆盖住了,这只能说明,在孩子那里,原本就没有什么z/c/s,它们是后来产生的还可以进一步说明:汉语语音中不仅声母的成组出现是系统性有规律的,组内互借加上先后互通,这为我们的老祖宗在连绵造词上提供了极大方便。
而且,我们似乎还可以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人的生物性发音系统的渐进成熟与人类社会性交流需求以及语音系统的发展相伴随,从某个方面,这种纵向历时关系可能有时期和时代的吻合性尽管我们可以一并将“肥西(si1)老母鸡
(zi1)和屯溪的纸(ji3)盒子(ji1)综合在一块,我还是宁愿相信j/q/x早于z/c/s,或者说是z/c/s从j/q/x中分离出来了这是潝尿(潝潝夜尿,母氏劬劳桐城先祖这个词造得真是直步《斯干》)。
和撒尿有多大广度人们能够理解的问题,不能随(xi2)便当我们桐城先祖还在g/k/h与j/q/x间困惑,肥西人的祖先就能先一步学着江淮官话,混说什么“肥西老母鸡”了;这时候,z/c/s在桐城悄然出现只是迟早的问题;倒是屯溪人在万山阻隔之中,我们桐城的婴幼儿已经从纸(。
di3)盒子很快地跳到纸(zhi3)盒子了,他们中的一些村民还在继续着j/q/x,甚至g/k/h方言的稳固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让他们学(hao1)起普通话来,真(jin1)的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不算结论的结论:
g/k/h早于j/q/x,j/q/x早于z/c/s,z/c/s又分化出zh/ch/sh在没有鱼的桐城是这样,至少在我们桐城的婴幼儿那里,这是不错的注:括号中为汉语拼音,数字为该字声调,入声不标,可直读;。
[]中为国际音标。
❖ 精华推荐 ❖桐城方言俗语集锦(三)桐城方言俗语集锦(二)桐城方言俗语集锦桐城方言俗语集锦(四)仓银墩的传说新衣服旧衣服我的读书故事棉花我的正月我的梦罗汉爷的传说八哥 八哥【桐城记忆】我所亲历的乡下巫术
人有泪,天知否红花草,紫云英时评:美国奶酪与大国突围十二生肖之在桐城俗语中天命知命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不看后悔鱼的拼音(鱼的拼音声调)
请各位朋友注意,我有编辑好的字帖(里面有拼音、笔顺、组词、多音字分解等内容)第1课 秋(qiū) 气(qì) 了(le) 树(shù) 叶(yè…
-
这都可以事后诸葛亮(事后诸葛亮是什么生肖动物)
事前猪一样,事后诸葛亮。这句话是用来形容那些事前没有任何先见之明,事后却总是把自己装扮成一向正确的人。话说三国中,诸葛亮属于事…
- 一篇读懂靐(靐龗灪龖齉龘龘靐齉滟灪爩鱻麤龖龗齾齉靐龘怎么读)
- 原创世贸组织(世贸组织的前身)
- 不看后悔后发制人(后发制人的意思)
- 学到了南浦大桥(南浦大桥到舟山班车表)
- 原创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证实普京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