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干货分享马加爵遗书(马加爵最后一句话让警察落泪)

摘选10个令人叹为观止触目惊心的故事,你们感受一下

干货分享马加爵遗书(马加爵最后一句话让警察落泪)

 

偶然在知乎上看到一个两年前的主题帖,里面的内容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触目惊心,忍不住整理了一些经典曲目放在这里奇文共赏这10则故事看似难以理解,但说白了就是三种逻辑:1,我穷我苦我有理,我要坚持我自己,撒泼打滚达到目的就可以,你们说的科学道理都是狗屁; 。

2,世界上所有比我幸福富有社会地位高的人都是傻逼,应该有人去迫害他们才对; 3,世界是以我为中心运转的,任何找理由不为我服务的人都不可理喻应该拖出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帖子里讲的主角大多来自农村,但其实愚昧无处不在。

一切强烈排挤异类、盲目利己心态的人士,都是深度愚昧的更可怕的是,正在看着这篇文章并感慨着的我们,其实也只是处在“脱离愚昧”的另外一个阶段上而已人类不可能完全摆脱愚昧,我们能做的只是努力开拓心与眼但,仍然希望大家,无论父辈的经济条件如何,都能从自己这里起,努力为下一代(你的能力甚至能够改善你的长辈们的品性和眼界)创造宽裕温暖的生活环境,。

让孩子不会因贫穷而畏缩生存,因狭隘而限制眼界,因嫉妒而扭曲心灵最后只能常年寄情于哗众取宠、攀比和撕逼P.S.想看全文的,可在知乎搜索“什么时候会让你觉得群众是愚蠢的?”01建设新农村的故事 BY@李应寰。

我们这边辖区之前有一个新农村建设项目这是上一任领导累断腿跑下来的(北方小城市,总共就一个试点名额)选址的时候,把地点定在A村然后A村的村民很高兴啊,对着来视察领导一直夸,夸GCD好,夸领导为村民办事情,夸天下太平。

夸了一圈后问道,这弄完后每家每户可以分多少钱?大家懵了,问道没有人解释过新农村是干什么的吗?村民说,解释过了,我们也知道,但是我们就是想多要点钱领导的脸有点挂不住,又解释了一遍,然后告诉村民,这是政府给你盖房子,建设新型农村,不要你们一分钱,同样也不可能再给你钱。

A村村民一听讲没有钱,马上不同意了一帮人吵着问,凭什么其他地方拆迁有钱,我们这边没有而且挑明说,不给钱的话,天王老子也别想在我们这建什么新农村没有办法,还要一家一家的做工作中间解释和说服工作前前后后做了两个月,A村村民就是不同意。

而且有事没事还去市政府上访,说这些人要草芥人命又是发帖子,又是打给电视台,又是跪在省级公路上后来镇里一把手被这事气到住院二把手就发话,A村不愿意搞新农村是吧,那行,每家每户都派人上门让他们签字按手印,而且全程摄像。

不在他们村建了,让他们以后后悔去吧于是就退而求其次选择了B村前前后后又做了一个月的工作B村村民总算是同意了B村经过了一年的建设,住上了新农村并且成为了“美丽乡村”的代表不得不夸一下,新农村建设确实是好事,无论是从治安管理还是改善居住条件还是方便出行,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结果A村村民发现了这个好事,又不愿意了,然后集体去找一把手,要求他们村也建设新农村不然的话就要去北京上访一把手说,你们自己选择放弃的,签字摄像都有,耍什么无赖然后这些人里面的这些大妈大爷就说,我一看到有人摄像,头就晕,就像被摄了魂一样,做什么都不记得了。

一把手憋住火又问,那你为什么一开始不讲,现在讲了?那大爷说,废话,有便宜不占,你傻啊?结果一把手又被怼的气到住院这次出院后死活都不愿意继续干了,加上又发生了些其他事,就回到区里挂个闲职就不问世事了现在A村村民,没事的时候还会去市政府上访,理由就是B村能建,为什么我们不能。

提起到签字和视频的事,A村村民就说,我们对摄像头过敏,一看到就发晕然后你要是拿着手机或者DV拍他们,他们就开始打滚,抽搐,脱衣服等等一开始也把我们吓坏了,那时候我还年轻,我还真以为有人对摄像头过敏呢后来一个师兄跟我说,别怕,继续拍,都是装的。

果然,过了十几分钟,他们累了,又恢复正常了我问他们,你们不是摄像头过敏吗?怎么又好了?他们说,我们一天就过敏一次!02选举村长的故事 BY@冲田总悟我们这儿有个村子,村长是花钱当的当时的行情是一票三百花了钱当上村长,自然是无恶不作大肆敛财。

这个村长还有些黑背景,村民敢怒不敢言,但偷偷举报的很多直到有次拆房子,村长又贪了大笔,村民集体闹事上访但因为种种原因不了了之这个村长任期满后,继续参加选举这次他开价一张票900元村民们又选了他当村长03

运营商基站撤出中山港口

04油烟净化系统的故事 BY@迷路前一阵子,柴静的《苍穹之下》是那段时间的热门话题,然后一个朋友新开的饭店在开业前特意从东莞定制了一套油烟净化系统然后问题就来了!等了十天左右,终于把净化器运来了,但是这套系统比较大,有一个专门的净化塔,高有5米左右,直径1米5,外面是黑色的漆,所以外表看起来很庞大,特意在外面写上油烟净化系统几个大字。

运回来准备要安装时候,被饭店所属小区居民给拦住了理由是太大,怕吓着小孩子没法,请了小区物业帮忙劝劝群众物业也劝不动,于是这事搁置了两天两天后商量出了结果,安装可以,但是高度必须要降到4米以下,否则绝对不让装。

朋友新店还未开业,所以本着和谐相处的原则,只得请了人来把这个塔给分割开来,割掉1米2,然后重新焊接起来小区居民还不给让吊车进小区作业,一切的安装作业都得多请人纯人工操作历经8天时间终于把这个油烟净化系统给立起来了。

这个净化系统,前后耗时20天左右,总共花费12万+,原本计划开业时间拖延一个月,朋友这20几天头发都白了一些但是这还没完,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不断有人去物业投诉,说这么大东西,肯定是污染很重,要求这家饭店换地方,这个东西就在他们楼下,看着就害怕等等。

还有人往净化塔上扔石头等物这条食街因为朋友这是新开业的,所以只有朋友这装了这样的净化系统,别家都是直接把油烟排下水道了,但是这样就能安心做生意 最后的结果就是,朋友不堪其扰,直接找了收废品的把这套油烟净化系统给当废品卖掉了,扣除拆机器的工钱,一共得了700块钱,朋友拿着这700块钱一阵无力苦笑。

至于油烟也改的跟别家的一样忙了一圈最后又回到原点……05骗老人吃药的故事 BY@郝亮我二爷爷年近九十,心脏不好,靠药维持二爷爷的大儿子,也就是我伯伯,是心脑血管方面专家这个药就是他开的就在几个月前,二爷爷忽然死活不肯吃药了,改吃保健品。

很明显,他老人家被忽悠了,也遭重了不信专家信销售......伯伯哪怕是下跪,也无法让老人家吃药他们家的气氛一度非常压抑..............但是,结局是喜人的,老人家的命还是续上了经高人指点,伯伯弄了一批满是英文的瓶子,把原来的药放到这些瓶子里。

然后和二爷爷说:这是医院偷偷从美国弄的特效药,美国官员特供,外面根本买不到他找了好多关系才弄过来这么一些!吃了身体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二爷爷精神一震: (ง •̀_•́)ง  矮油?!那还不赶快呈上来!。

然后就再也没吃那些保健品了.............(完)06包装美化恶魔的故事 BY@凡尔礼全中国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2004年的马加爵杀人案有那么一批「善良」的群众们,看了几篇乱编出来的《马加爵的一句话,让在场警察都落泪》、《马加爵遗书》、《长恨歌》,而深深同情起了「受尽欺负无奈杀人」的马加爵。

他们大量在QQ空间里、论坛里转发这几篇伪文,使得当年四个惨死锤下的受害人,死了还被扣上「欺负同学活该受死」的罪名如今一有大学生刑事案件,马加爵的名字就一次次被提起,大多以「无辜可怜」的形象出现,「马加爵是受欺负才杀人」的说法几乎定型。

一想起来就觉得有些群众真是无比愚蠢 

以第一人称写的《马加爵遗书》、《长恨歌》,被证实都不是马加爵所写马加爵真正的遗书是写给他十四叔十四婶的,全是在回忆亲戚间的事,有谈他十哥、八妹、九哥【马加爵“绝命书”(原件照片及全文)】伪文《马加爵遗书》里所谓三个同学欺负他一事,根本子虚乌有。

《马加爵的一句话,让在场警察都落泪》,标题就是虚构的没有任何报导提到马加爵说话让警察落泪有的版本还是《马加爵临刑前的一封信,令温总理落泪》,炮制谣言的人为了传播伪文诬陷四个受害人,连国家领导人名号都用上了,真是丧心病狂,应该被追究责任。

谣言最蛊惑人心的便是《马加爵的一句话,让在场警察都落泪》伪文里的「马加爵同学在他被子上撒尿」、「马加爵同学冬天使唤他洗衣服」两条罪名可这两条罪名,我在当年的新闻报道里,即使是马加爵本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报导,以及他父母姐姐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报导,都找不到。

包括马家爵真正的遗书里都没有提过我在百度上各种尝试关键词搭配,找来找去,来源基本上就是那篇文章还有一个版本是「马加爵高中班主任卢利铭的同事的孩子」告诉卢老师的,但同样没有可信度,没有报导查到卢老师对记者口述此事。

正式的媒体报道里看不到「马加爵受同学欺负」的报导,当年的《南方周末》还采访过马加爵对面寝室的两个同学,证明了一条所谓「马加爵常受人差遣去食堂打饭」的消息为虚假炮制谣言的人,制造了一种假象是「马加爵受寝室三人欺负」。

不过,四个受害人里,龚博、唐学礼、杨开红三人本来就不和马加爵一个寝室的,龚博还是在另一幢楼,唐学李之前还一直在校外租民房住不是一个寝室的怎么欺负?(注:微博上甚至还有人在质疑唐学李为何家境贫穷却能校外租房,此处引用自《江南时报》2004年3月21日的报导《马加爵杀人计划细节披露》——「唐学李原本不住校的,一直在校外租民房住,但那几天由于还在假期,宿舍床位普遍空着,唐学李就暂时住进了马加爵和邵瑞杰住的317宿舍。

」一个大学生,本就能通过打工做家教等方式赚钱出租的房子也有相当便宜的:旧式房子、环境差、墙壁脏而且只租半个房间也算是租(房东在房间里摆两床的情况不稀奇)有人竟然认为有租房就算家里有钱,我也是醉了试问质疑者是想证明唐学李家境不穷,所以被杀合理么?)。

唯一和马加爵同住317寝室的是邵瑞杰,马加爵本人都供述他俩关系很好另外两个317寝室的同学,根本就不是马加爵的杀人对象何谈317寝室有欺负马加爵?杀人的时候,马加爵主动杀的是邵瑞杰和龚博马加爵自己都供述杀邵瑞杰是因为打牌一事,杀龚博是因为生日没叫他一事,马加爵自己都没说自己受过这两人欺负。

唐学李是因为睡在寝室妨碍了马加爵的杀人计划才被杀的,杨开红则是误闯犯罪现场被灭口的注:马加爵逃亡期间的报导是说马加爵和唐学李、杨开红共住317室,邵瑞杰住316,龚博住另一幢,与后来的《马加爵杀人计划细节披露》有不同。

但我查阅到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年的判决书,马加爵住鼎鑫公寓6幢317室,邵瑞杰住鼎鑫公寓6幢317宿舍,杨开红住鼎鑫公寓6幢316宿舍,龚博住鼎鑫公寓5幢418宿舍,唐学李未注明宿舍号(判决书原处为:住本市翠湖北路52号云南大学学生宿舍)。

故依然采取《马加爵杀人计划细节披露》里的宿舍排列法:仅邵瑞杰与马加爵同宿舍杨开红家属提供的杨开红(左)与马加爵(右)的照片,两人关系其实也不错而且请注意看马加爵身上的衣服,这件衣服比囚服要差吗??伪文里编造的「囚服是我穿过的最好的衣服」也可以粉碎谣言了。

倘若真有「被子上撒尿」一事,当年的记者们不会放过如此震惊如此劲爆的新闻倘若真有「受同学欺负」情况,马加爵的家人不会丢掉这样一个申冤诉苦的机会马加爵之父马建夫在2005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面房子有根木头正对着自家住宅」,儿子是因此中邪才杀人的。

马建夫宁愿把责任推给鬼神,都不愿意冤枉无辜的受害人更详细的分析,请参看天涯上的这个帖子马加爵谣言的来龙去脉——图解《长恨歌》当年的大学同学对马加爵的评价都不好:平时看起来就给人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特别是有时候在教室楼道内遇到他,由于楼道光线不好,他就会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能吓人一跳。

他这人太怪了,没有人敢接近他当他在篮球场打球时,如果别人没打好或不小心撞到他一下,他就会翻脸骂人,时间一长,也没人敢跟他一起打球了————《中国青年报》2004年03月17日报导《马加爵其人》大家都觉得他心理有问题,每次同别人闹不愉快,他从不反思自己,总认为是别人找他麻烦。

后来,大家只能以远离的方式对待他,但绝没有料到他会如此极端————《新闻晨报》2004年03月16日报导《马加爵:一个大学生“屠夫”的成长》综合各种正式新闻报道里对马加爵性格的描述马加爵确实与周围的同学关系相处不好,但并非谁在欺负他。

而是他自己不善于与周围人相处,周围人自然而然地和他保持距离再者,有谁觉得这样一个强壮的人会容忍别人在他被子上撒尿??有人敢在他被子上撒尿??

那几段渲染马加爵家庭贫困,相当可怜的句子,更是恶心至极穿上囚服的马加爵根本就没有说过「这是我穿过的最好的衣服」,没有新闻出处网上找不到几张马加爵的生活照,除了和杨开红的那张外,就只找得到这张注意看马加爵的衣服,真的比囚服差么?。

就算按「谁穷谁有理」的逻辑,那四个受害人都是农村子弟家住郊区还自己买了电脑的马加爵其实是条件最好的四个受害人家谁家不贫困?如果要来一场「贫困煽情大赛」,光是媒体所报导的四个受害人的家境,那都可以如实写出相关的令人流泪的句子。

唐学李家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老窝乡崇仁村家中四兄妹,负担重,因此唐父劝唐学李不读研究生杨开红家住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委会红塘子村,家庭非常困难,生活非常艰苦高中时就是靠班上的男同学一直在衣服和生活费上对他进行资助,在学校中他也一直领着助学金,班里也一直让他免交班费。

邵瑞杰家住广西梧州市蝶山区夏郢镇周睦村邵父久病缠身,全靠邵母劳动,邵瑞杰两位小弟正在读书,另一位小弟又不幸患有哑疾邵瑞杰考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外借了7000多元,之后又贷款了1万多元龚博家住汉中市勉县老道寺镇丁家庄。

龚博一家4口人,爷爷年老体弱,父母靠种田和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供他上大学龚博家只有四间简陋有年份的农家房子,而且龚博是家中独子(注:《春城晚报》2004年的报导《受害者邵瑞杰:他是个勤快孝顺的孩子》里,误用了「耄耋之年」(八十岁)一词,写了「邵瑞杰家里的两位老人已进入耄耋之年」,我没反应过来也引用。

结果我的答案一转到微博上,这个细节被人质疑根据判决书,邵父1945年生,邵母1954年生当年邵父应为五十九岁,邵母应为五十岁答案原文处已删除「耄耋」此句)根据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年的判决书( [2004]昆刑一初字第107号):唐学李、杨开红、邵瑞杰三人的父母都是农民,仅龚博家稍好:父亲为电工,母亲为农村信用社职工,但也与「欺负穷少年的富少年」形象相差甚远。

善恶不分,颠倒黑白的群众,就是愚民但愿唐学李、龚博、杨开红、邵瑞杰四人在天堂能够安息谨以这个答案,表达对他们四人的悼念,愿更多的人能知道真相07用抽油烟机油盒炒菜的故事 BY@航行天下以前有个清华土著说他家乡那边穷,然后列举了一些事项来证明,很多人留言说确有此事。

后来他说了一句:你知道么,我们那边的人用抽油烟机油盒里的油炒菜!说完,底下的人纷纷留言“……”说“这好像没听说过”,“没这事儿吧”,我看了也不相信,还有人用抽油烟机油盒里的油炒菜?这跟用擦完屁股的卫生纸擦嘴有啥区别?

后来某日我看新闻,说某某地方一家三口吃抽油烟机油盒里的油,结果都得了胃癌,才知道居然真有人这么做网上一查,这么做的人还不少,有的家里,婆婆为省钱用油盒里的油炒菜,还给小孩吃,有时候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有人质疑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其实我一开始也不信。

后来看到新闻才相信,而且讲述这个事情的人也因为胃癌去世了,只是不知道他得胃癌的原因是什么以前混人人网的人可能知道我说的是谁而且还有这个论坛婆婆把我们抽油烟机里的油,偷偷到油瓶里,被我们炒菜了_百度宝宝知道有人说她婆婆把油盒里的废油倒到油瓶里,可以确定这并非个例。

有人说买得起抽油烟机的人还不舍得用油?你这话就装外宾了吧,我还见过买了车不舍得开,买了冰箱不舍得用的人呢……顺便说说我姥姥吧,我姥姥也是特能节省的人,家里不装电话,怕花钱饮料不舍得喝,一直放过期90年代有种三合一饮料很火,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后来大概是08年我读大学时,回姥姥家,我姥姥还给我拿出一罐过期快十年的三合一给我喝至于留言里说吃剩菜吃坏肚子,我告诉你我见过很多次了可能就是为了可惜一根吃剩黄瓜,结果吃的上吐下泻住院花了几千08留学者死了活该的故事 BY@江墨言

某一年,腾讯新闻上面有一条报道,说是一名华人教授,脾气温和,善良大度,没有与人结怨,却在美国无缘无故被人杀害底下有一条评论,大致意思是:+活该!谁让你不回国发展,中国的人才全部流失到国外去,就是因为你们这些美国狗!活该被人杀死!。

这条评论,是全部评论中赞数最高的以及针对另外一条留学女生被害新闻的评论:

09医生的故事 BY@Sarah昨天,和一群亲戚吃饭堂哥:“你现在是大夫啊?”我:“嗯”堂哥:“我看微信上说有一种通血管的药,一年打一次就不得脑血栓,你给我和你嫂子整点呗?”我:“没有这种药”堂哥:“你就在医院,随便拿点也不花钱。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加上我并不善言辞,所以低头吃饭,没接话于是堂哥和堂姐大声谈论中国医生有多么无耻,医闹害人活该进一次医院掏空半条命又装作自己很内行的样子说某大夫拿医院的药往外卖,又换临近生产日期的药给病人用,赚了不少钱。

最后像提醒我什么,说网上治病只要多喝热水就好,手术什么的都是“过度医疗”,是大夫们拿提成的手段这就是和我一个年龄段的人堂哥本科,开火锅店目前已经有三家分店人称“有文化的老板”这顿饭吃的我百般的难受10比谁家地基高的故事 BY@匿名

老家农村的,家家都在争着起房子,而且要大,大了显得排场,小了就显得小家子气,一开始大家都盖两层小楼,只住一楼,因为一楼已经相当的大了,问其为什么不住二楼却要盖两层?答曰:“楼上一层隔热”,我要崩溃了,多盖一层花的钱足够他们十年甚至二十年冬夏两季随便开空调了;。

可他们大多连空调都舍不得开,空调买回来几乎没开过,问其为什么那么热的天也不开空调,答曰“空调太费电”,问其不开空调为什么要买空调,空调还挺贵的,答曰:“家家都买了,不买空调不好看”(不好看的意思是没面子,我家乡的方言)。

空调确实太费电,因为楼层高度在四米向上,房间又很大,夏天开空调要很久才能凉快下来,冬天开空调效果就更差了,还没有打开窗帘晒太阳的效果好房子盖好不装修,或者装修好也只比城里人买的毛坯房多些线路家居等必须品。

再后来大家都流行盖三层楼了,早盖的那些只有两层的住户觉得自己的房子显得小了,有钱一些的忙着给房子再续个三楼,没钱一些的就只给房子续一半三楼,俗称两层半,前边看起来是三层楼,后边一看还是两层楼,大家都忘了自己其实连两层都住不满。

还有一个关于盖房的事儿忘提了,村民盖房前一定要把地基垫得比邻居家的高,尤其是与邻居有矛盾时,旁边的邻居后盖房地基自然又会高出先盖的,为了垫高地基是要花不少钱买沙、土,再花大价钱请铲车,压路设施等车辆给压结实了,不然房子的地基不稳呀;

邻里之间争相比地基高低,所以门前的路由于各家垫得不一样高,而且歪三扭四,最夸张的时候,跨骑的摩托车都过不去,更别提轿车自行车了,只能靠11路,要知道我们那里可是一马平川连个小土包都看不到的平原,进了村反倒寸步难行了。

后来路实在不好走了,没办法了,大家开始凑钱修路,再次买沙石土把门前的路给填平了,大家门前又一样高了,这时候大家又忘记之前大家把地基垫高就是为了比邻居家的高;路也自然比原来的老路高出好多,于是就有些早盖房的院子好像陷在了地下,虽然他们在盖房的时候已经垫高了地基,没盖新房的家庭的院子陷在了地下一米,也就是说大家集体花钱把路和地基垫高了一米,囧。

再说个卫生的事儿,两年不回老家,今年回去一看,整个村子像是一个垃圾场,也许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卫生巾,纸尿裤,服装袋,鞋盒等不易被降解的垃圾以及各种其它生活垃圾五花八门都倒在家附近的沟里(灌溉用的沟渠,不是河,会经过村子,旱季由上游水库放水灌溉庄稼,也有排水防浶的作用),以前似乎也这么干,但以前不易降解的垃圾少,这些沟渠又时常有水冲走垃圾,所以没怎么感觉脏,近两年多了太多不易降解的垃圾,那些水沟又好像从来没有来过水,于是大家就像住进了垃圾场。

聊人性  聊感情认识一点残酷的真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