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深度揭秘雪融融(雪容融是什么样子)

上回说完中国古诗词里的“冰墩墩”,这回我们讲讲古诗词中的“雪容融”。中国古典诗词里,描写雪的诗篇博大精深,精彩纷呈。

深度揭秘雪融融(雪容融是什么样子)

 

上回说完中国古诗词里的“冰墩墩”,这回我们讲讲古诗词中的“雪容融”“冰墩墩”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则是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是一只冰壳包裹的大熊猫,“雪容融”的原型则是一只瑞雪覆盖的红灯笼;随着北京冬奥的来临,“冰墩墩”已经火得不要不要的,而随着北京冬残奥会的即将到来,“雪容融”也已经在火出圈的路上了!。

中国古典诗词里,描写雪的诗篇博大精深,精彩纷呈我们很熟悉的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其代表作就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描写的是大唐西域的雪景;而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一个“雪”字,却是古往今来写雪的“天花板”。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西域,大致就是今天的中国新疆,这真是一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一片盛产健儿、冰雪和诗篇的土地

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赏雪,发现“六边形战士”在网络世界里,年轻人喜欢用“六边形战士”来形容实力强大、毫无弱点的明星运动员,譬如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乒乓王者马龙据说,这来自于六边形数据分析图六边形并不只存在于数字世界,真实世界里也有六边形,最典型的就是雪花: 。

对雪唐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古人没有显微镜,他们仅凭肉眼,细致入微地观察这个无比奇妙的大千世界他们发现,漫天飞舞的雪花,是六瓣的,所以叫“六出” 雪花虽然都是“六出”,但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大雪和小雪、“干”雪和“湿”雪、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雪,它们的晶体形状统统不一样。

一整天,这雪就这么漫不经心地飘落着诗人就静静地坐在窗边,一二三四五,片片数雪花一片雪花飘进来,遇到屋内火盆散发的暖气,渐渐融化,六只小角更加凸显 不知坐了多久,天井里的绿竹,披上了白斗篷从高楼望出去,平日里枯黄的草木、满是尘土的道路,统统消失。

雪,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不太真实的美丽世界雪,让我们的思绪飞到广阔天地中,真好

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中国古代诗人的赏雪,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冬奥会的雪上项目,大多要依托山体那么,我们就去看看千年之前的终南山雪: 终南望余雪唐 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冬天的长安,经常下雪。

当年,一位叫祖咏的年轻人参加科举考试,望着城里城外的雪,写下了《终南望余雪》说到这首诗,还有一个小故事:考试要求写八句律诗,考官问祖咏:为啥四句就结束了?他说:意思已经到了这种无拘无束的精神,很像那些放手一搏的冰雪健儿们。

终南山在长安城南郊,这是长安人心心念念的后花园这种情结,就像当今的北京人眷顾“燕山雪花大如席”长安一夜大雪,太阳初升,万物分外明媚远望终南山,主峰顶着皑皑白雪,就像戴了一顶雪绒花的帽子白雪反射光线,增添几分亮色。

渐渐地,暮色降临国际大都市长安,斜阳给雪地铺上了一抹金黄色,城中的人们感到了更深的寒意

新华社发(卜向东摄)从事户外雪上运动,很多时候要“看天吃饭”,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天气晴好、大雪丰盈这种场面,中国古代诗人也安排上了,这就叫“晨起开门雪满山” 山中雪后清郑燮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郑燮,就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也许,他曾在冬日来到某处深山老林,寻觅一处石头垒就的旧房子住下一夜过后,“晨起开门雪满山”,真是一个好日子!刚打开门,半人高的积雪涌入门内,门上有清晰的猛兽爪印,或许是昨夜猛虎曾来拜访?雪地里有黎明时分山鸡走过的脚印,就像一行行竹叶。

陋室的屋檐上,垂下了长长的冰溜子门前的那棵老梅树,不畏严寒开出了多多红花!

新华社发(杨敏摄)玩雪,“老夫聊发少年狂”!中国人不仅是在静静地赏雪,他们还要走进广阔无垠的雪地,赛马、打猎,要在这雪地上撒点野!中国古诗词里,不乏冰雪运动 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观猎》描写的是军旅生活,主角原型是汉朝名将周亚夫,整首诗透着威武之师的干练劲儿 冬日,雪后,长安城外,朔风乍起,像刀子一样在脸上割白雪覆盖在大地上,露出些微枯草的残茎。

天空中,乌鸦、麻雀早已没了踪影只有高空的几只雄鹰,还在盘旋雪后的太阳明晃晃的,但空气依旧冷酷口中呼出的气,在眼前旋即凝成烟幕 大地苍茫,一片寂寥突然,“嘣”地一声脆响,打破了这片寂静“哒哒哒”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一位全副甲胄的马上将军出现在地平线上,手中拿着一把画弓,腰间箭壶里装满大羽箭。

他的身后,紧跟着四五个轻骑随从将军搭弓射箭,大雕应声而落 打马回营,已是黄昏时分。回首射雕之处,天空密布彤云。小雪之后是大雪,这一场大雪,将在今晚纷纷扬扬地落下。

新华社记者邵瑞摄雪中出猎,向来令人很兴奋,我们再看这一位: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当时主政密州(今山东诸城),年纪三十八岁,其实并不老,“老夫聊发少年狂”,有一点儿“凡尔赛”的味道苏轼很勤政,劝民耕织、终日奔忙到了冬日农闲季节,按照惯例要组织军事操练。

为了让操练活泼有趣,苏轼决定,以打猎的形式举行你看他和随从们,骑着高头大马,牵着狗、架着鹰,浑身裹得严严实实,在山林间纵横穿插,积雪在马蹄下飞溅……这种装备和阵仗,已经很有冰雪运动的仪式感了

新华社记者丁磊摄从《观猎》中的射雕,到《密州出猎》中的“亲射虎,看孙郎”,猎取了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运动精神事实上,体育运动源于生活,不少冬奥项目的起源,都带有军事和打猎的色彩譬如,“冬季两项”运动就是越野滑雪和射击的结合。

逢雪,见中国人的“容融”之道“雪容融”的原型,是一只覆盖白雪的大红灯笼看到它,总令人想到充满诗意的雪夜在这难得的雪夜,应该做点什么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然是邀请朋友一起吃吃喝喝啦: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冬日的黄昏,天空彤云密布,看着就要下雪的样子白居易赶紧写了一张便条,差人送到刘府刘十九接过条子,拆开一看,原来是这么一首诗 不一会儿,刘十九登门白居易说:“今年刚酿的新酒,还飘着沫沫哩。

来来来,我们一起喝两杯”绿蚁,不是绿色的蚂蚁,而是新酿酒的泡沫二人说话间,红泥小火炉已经支起来,火红的木炭已经烧起来,冬天必须吃火锅据考证,中国人在青铜时代就开始吃火锅涮肉,这都是有出土文物作证的 在这寒冷的冬夜,在这大雪纷纷扬扬降落的冬夜,有什么比一二知己围炉夜话、举杯小酌更惬意呢?而在今天的北京冬奥村里,包子、饺子、烤鸭、麻辣烫、八大菜系……各国运动员开开心心地享受中华美食,快快乐乐地发社交媒体分享。

美食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

新华社记者朱悦摄“雪容融”的名字,本就有“包容”“圆融”的意蕴,而这也正是中国人的人生智慧、生活态度,映射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待人处世之道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暖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北风萧萧,白雪飘飘旅人行走天地间,不知不觉日落西山,青山转苍茫渐渐地,看见了老朋友家的屋顶,远远传来犬吠“吱呀”一声,推开柴门“哎呦,这么大的雪,你还是来啦!快进来烤烤火,酒都备好了!”老朋友笑眯眯地迎上来。

跟着主人的节奏,大黄犬的态度变得异常友善,欢乐地摇着尾巴…… 哪怕是再冷的冬夜,哪怕是再大的风雪,你永远可以相信你的“雪容融”朋友。 (记者杨金志)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