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错过设计图书(设计图书角的好处)
这个问题倒难住我了,是呀,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只要预算充足,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网购现成的,根本不需要我们动脑筋思考。
有家长问我,怎么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创意呢?这个问题倒难住我了,是呀,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只要预算充足,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网购现成的,根本不需要我们动脑筋思考哪像我们小时候,想要个玩具,爷爷还亲自给你锯木头……。
于是我思考了一下,借着布置阅读任务的契机,让班里孩子们自己动脑设计了班级图书角,接着动手完成了图书角的施工今天我把班级图书角变个型,来个家庭版图书角,送给有意培养孩子创意和动手能力的家长朋友们本文将按照。
整体到局部的思路,使用“思考帽”和“框架”两个工具,引导孩子完成一次家庭图书角的设计与施工,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用六顶“思考帽”,理清任务的整体流程在限定的“框架”内思考,不断完善细节
01 送孩子六顶“思考帽”,培养孩子考虑全局意识创意思维大师爱德华·德·博诺在著作《六顶思考帽》中提出了“六顶思考帽理论”该理论源自信念:在一个团队中,必须要有不同的声音每顶帽子代表不同的声音,六顶帽子都发声了,才算完成一次真正的讨论。
六顶帽子的不同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思维特点:绿帽:创意的思维,新点子、新理念红帽:情绪的思维,主观的感受黄帽:乐观的思维,预测一下未来白帽:理性的思维,关注事实和可行性黑帽:质疑的思维,评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蓝帽:结构化思维,提出整体意见在团队开会时,领导人需要时刻提醒各成员明确自己的定位,从自己的定位颜色去思考问题。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同样可以一个人整理好问题集,用六顶思考帽,一项一项把问题过一遍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主持设计家庭图书角,帮助孩子把六顶思考帽按顺序在头脑中过一遍绿帽首先提出自己的创意:1.家庭图书角选在哪里建?。
2.家庭图书角准备按什么风格设计?红帽做一个主观判断:1.这个想法靠谱吗?2.爸爸妈妈也会支持吗?黄帽出来做乐观预测:1.图书角完成后会给家里带来哪些变化?2.图书角会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什么收获?白帽提出事实要求:
1.有成功案例可以学习吗?2.建图书角的工具都能及时到位吗?黑帽出来泼冷水:1.考虑到材料是否容易获取吗?2.建成图书角真的能发挥那么大的作用吗?最后蓝帽出来敲锤子:1.所以现在到底打算建个什么样的?2.现在明确的有哪些内容?还有哪些需要修改的地方?
很多孩子可能都会喜欢绿帽(谁都有脑洞突然大开的美妙瞬间)、红帽(调动了情绪)和黄帽(喜欢幻想美好的未来),不太喜欢细节控白帽、悲观的黑帽和理性狂蓝帽这也是孩子许多新奇的创意都扼杀在绿帽——红帽——黄帽之间的原因,后三顶帽子太“费脑筋”了。
不愿意一开始就正视潜在的风险并积极思考应对方案,以为遇到困难自然“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就是很多孩子美好的创意最后却走向失败的原因。
02 “戴着镣铐也能跳舞”,让孩子学会在框架内思考,用有限条件发挥无限创意通过第一步玩转六顶思考帽,我们引导孩子已经初步勾画好了图书角的整体设计:位置、样式、材料、分工等现在我们还需要完善细节这里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直接给孩子网购一个现成的书架,就让他利用家里现成的物品,自己设计和组装一个书架出来。
《微创新》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颠覆传统创新的理论传统创新理论认为,创造力来自跳出框架,尽可能地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而微创新理论则认为,创造力不是来自天马行空的发散思维,而是在熟悉的领域用固定的方法,就可以获得比在框架外思考更精彩的创新。
简言之,框架内思考创新。
书中提到,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在系统内重新改造元素,让系统内的部件发挥出过去没有的功能,也叫“一专多能”回到我们设计图书角的例子中来我们已经构思好了整体方案,现在需要动手实践了只有孩子亲自动手实践,才能逐渐发现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而不断思考如何用更好的点子去解决。
比如,制作书柜的材料,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头脑风暴”,自己在脑中搜索,家里什么东西可以用来“一专多能”,同时充当制作书柜的材料孩子这时的想象力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讶我们可以不买书架的木板,改用家里不用的快递纸箱。
我们可以不用电脑给所有书目归类存档,改用纸质笔记本做检索记录我们可以不用花许多钱采购新书,引导孩子多渠道获得书籍资源:和同学用物品交换书,二手书店淘书等等我们可以不用给书架买不菲的装饰品,家里的小台灯、玩偶娃娃、盆栽都可以拿来改造后使用。
我们可以不用买一个看书用的椅子,家里的塑料凳可以直接拿来用,如果注重美观,可以裁剪家里的布料装扮塑料凳,提升颜值大家可能会说了,这不就是削尖脑袋省钱吗?是的呀,什么东西一缺立刻就去花钱买,这对锻炼孩子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有什么帮助呢?而且说实话,咱们生活中没那么多高大上的事情用来专门训练孩子的创造力呀。
咱们要训练的就是孩子就地取材,在生活常见事物中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特点,再把这个特点放大,就有了别人想不到的创意了咱们这个家庭图书角的例子也许会让你觉得有些简单,其实这项任务完整地操作下来一点也不简单很多孩子可能“六个帽子”都还没戴全就放弃了,更不要说进行第二步完善细节了。
很多令人拍案称奇的好创意并非完全出自设计者的过人天赋或天马行空的想象人人都有思维定势,当你打破思维定势时,大家就会觉得很有新意了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呢?先明确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在系统的大框架里寻找方法,在熟悉的领域赋予旧部件新功能或新定义,最后我们的创意就会在旧瓶子中创造出甘醇的新酒了。
写在最后的话大家不要苦恼去哪里给孩子寻找锻炼创造力的“土壤”,培养孩子的创意没有那么高大上,越是生活中的小事越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因为真正有创意的人都是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事物奇妙之处的人,都是在“框架内思考”。
我们可以在家中寻找像建设图书角这样的小事,充分赋予孩子总工程师的权利,引导他先用六顶“思考帽”,理清任务的整体流程,接着,在限定的“框架”内思考,动用一切可能资源,不断完善细节这样的锻炼多几次,孩子的创造力自然会提升一个层级。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家装室内设计(家装室内设计公司)
2018年最强室内设计资源—家装篇
-
平面海报设计(平面海报设计说明)
在日常的生活中,好多物品,物件,包括美食都是需要通过装饰来让物品本身更加的耀眼夺目,以此来吸引人群促进消费的…
- 平面海报设计(平面海报设计说明)
- 球队标志(nba各球队标志)
- 错觉摄影(错觉摄影请问图中一共有几个人)
- 海报设计欣赏(海报设计欣赏网站)
- 形象广告设计(形象广告设计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