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海报(音乐会海报模板)
文 | 唐若甫八月盛夏,正逢“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在第36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简称“哈夏”)全面展开。12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出品方兼主要演出团
文 | 唐若甫八月盛夏,正逢“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在第36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简称“哈夏”)全面展开12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出品方兼主要演出团体,带着或是委约或是首演的管弦乐作品,在其指挥的带领下(往往也在作曲家的陪同下),前赴哈尔滨大剧院一展风采。
此前在国内外大凡参加音乐节,我对节目内容的了解大量依赖于一本装帧考究、印刷精美的总册由于在哈尔滨大剧院没有找到“展演”或“哈夏”的节目总册,我对音乐会信息的掌握全靠每场音乐会的海报12家出品团体的12幅海报电子版设计精良、配色考究,就像生动立体、配图专业的饭店菜单一样。
然而,细细观察12场音乐会海报,我发现作为一次作品展演,其中竟有5张海报未体现出作曲家,甚至连作品名都缺失去大牌饭店点菜时,大部分情况下菜单都会注明菜式的名字、所用食材及烹饪方法,如果是以辣味为主的菜肴还会附上用红辣椒表示的辣度,酒水单上的鸡尾酒还会注明如何调制而成。
可见,菜单所起的作用不光是呈现出娇艳欲滴的成品照片,菜名及图注会反映出菜肴的制作工艺,有时甚至是功效比如,我在哈尔滨火车站附近下馆子,一家价格亲民的东北菜馆菜单上,“杀猪菜”配上了血肠、白肉、酸菜和猪肝的形象照片,附上“舌尖诱惑、新鲜美味、干净卫生、滋补营养”的文字说明。
还没吃这道菜,大脑就已分泌出让人快乐的多巴胺,释放出口中生津的信号,让我当机立断地点上一盆大快朵颐音乐会海报所起的信息分享作用类似于饭店的菜单:让人产生走进剧场、聆听作品的冲动设计前卫、造型流线的哈尔滨大剧院可以吸引固定受众,那以大量50元惠民票普惠大众的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亮点和特色如何体现在视觉呈现里呢?。
正如其名,愚以为展演的重点是作品,特色是在短短半个月内力邀来自各个省市的演出单位抵达哈尔滨,高密度地上演管弦乐新作,一展文艺创作的繁荣景象如果把展演比作餐馆,海报比作菜单,那一部部作品就是食材名,作曲家就是烹饪方法。
作曲家和作品名一起出现,便构成偏正结构的完整菜名:火爆腰花、卤煮火烧、姜母鸭、白斩鸡、干煸四季豆如果在菜单上就出现一个“鱼”字而未有任何修饰,未免会让食客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纵览展演通过新媒体推出的12幅音乐会海报,每家都为音乐会想出了主题鲜明的音乐会标题。
然而音乐会标题并不能替代音乐会作品,就像菜单上的“凉菜”标题不能替代“拍黄瓜”的菜名一样有些乐团的音乐会标题名就是作品名,比如西藏爱乐乐团呈现的《古格》,海报一并附上了两位创作者的姓名5家乐团的演出海报未体现出作曲家,甚至缺失作品名,展演的核心内容自然没有得到醒目展示。
这不禁让我想到,此前一位歌剧作曲家笑言,要在节目单上找到自己的名字绝非易事,因为要阅尽主办方、承办方、指导单位、出品单位、支援单位、制作人、出品人等一系列名录后,才能在居于次要的“主创人员”板块中找到排在艺术总监和音乐总监之后位居第三行的“作曲家”。
造成作曲家信息缺失或从属的原因错综复杂有些场合,乐团对于不是本团的作曲家采取低调处理,或者设计师一手遮天地删除了从美观上来讲“冗余”的文字就一场主打新作、突出原创的音乐会,即便委约方与作曲家不身处同一屋檐下,不在同一编制中,出品方都不宜在制作信息量最少的海报时遗忘作品名和作曲家。
作品和作曲家,如果是歌剧的话还要加上编剧,应该被赋予演出信息公布时与主办、承办方同等的优先级,因为他们都是创作者我是否有点杞人忧天了?音乐史其实是作品史,继而也是作曲史如今有多少人记得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是英国皇家爱乐协会在1822年花了50英镑巨款的委约之作?优秀的作品自然不会被历史遗忘,它们的创作者也不会。
然而直到历史作出它的决断之前,让我们至少做点什么,让作曲家和作品的名字多多出现吧【争鸣】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栏目欢迎读者投稿参与讨论:yyzb1979@163.com- THE END -订阅 音乐周报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家装室内设计(家装室内设计公司)
2018年最强室内设计资源—家装篇
-
平面海报设计(平面海报设计说明)
在日常的生活中,好多物品,物件,包括美食都是需要通过装饰来让物品本身更加的耀眼夺目,以此来吸引人群促进消费的…
- 平面海报设计(平面海报设计说明)
- 球队标志(nba各球队标志)
- 错觉摄影(错觉摄影请问图中一共有几个人)
- 海报设计欣赏(海报设计欣赏网站)
- 形象广告设计(形象广告设计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