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挑山的女人(挑山的女人纪录片)



31岁,丈夫因意外身亡。
迫于生计,她成为了安徽齐云山唯一的女挑夫,用自己薄弱的双肩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17年间山上山下6000多个来回,穿坏了120双鞋,将

挑山的女人(挑山的女人纪录片)

 

31岁,丈夫因意外身亡。

迫于生计,她成为了安徽齐云山唯一的女挑夫,用自己薄弱的双肩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17年间山上山下6000多个来回,穿坏了120双鞋,将三个儿女抚养长大,她就是被央视点赞,还登上《中国青年报》头版文章的主人公汪美红。

意外突然降临

汪美红1963年出生在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下的岩脚村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人,长大后经过朋友介绍嫁给了隔壁村朴实憨厚的青年汪淑平。

婚后不久,汪美红就有了身孕,没想到的是,生下后发现是一名患有先天性白化病的残疾儿。

由于当时国家政策规定,头胎是残疾儿的可以孕育第二胎。

第二年,汪美红再次怀孕,并成功诞下龙凤胎,当一家人沉浸在新生儿降临的喜悦中时,意外却突然到来。

这天,山上下起了大雨,午饭过后,汪淑平为了多赚点钱到村口江中鱼塘捕鱼。

可谁知,江边淤泥多湿滑,汪淑平不幸失足,跌入深潭,溺水身亡。

村里的打捞队在江中足足打捞了三天,才将汪淑平的尸体找到。

汪美红看着躺在地上的丈夫失声痛哭,她感觉天塌下来了。

汪美红无法接受丈夫的突然离世,丈夫虽然没有多大的能耐,但也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这对汪美红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最重要的是家中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等着抚养,这以后的日子可还怎么过?

正当她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公婆也对她大声辱骂:都怪你!我儿子的死都怪你!下雨天你还让他出去干活,有没有良心!

不仅如此,公婆还在村里四处宣扬汪美红的种种不是,败坏她的名声,导致周围的邻居不愿意和她多说话,就这样她被许多村民孤立。

面对公婆的无理取闹,汪美红没有过多的辩解,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此后的一段时间,汪美红日夜以泪洗面,茶不思饭不想,瘦了足足有20斤,常常坐在家门口望着江边什么话也不说,一坐就是一下午。

父母和身边的朋友看着汪美红生活的如此悲伤,心里头不是滋味,想着趁她年纪不算太大,找一个老实人再嫁,多少也能替她分担一点责任,不至于那么苦。

父母甚至跪在地上恳求女儿同意再嫁,但汪美红一想到自己出嫁后,三个年幼的孩子很可能会遭受无尽的磨难,她就毅然放弃了。

这天汪美红像往常一样坐在院子里默默沉思,屋内孩子的啼哭声传进她的耳朵,她走进屋内看见残疾的儿子因没看清路磕在了桌角,额头破了一小块。

汪美红赶紧抱着儿子不断安慰,可孩子的哭声丝毫不减,她看着孩子哭得红彤彤的眼睛,她心如刀绞,觉得自己愧为人母。

汪美红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人死终究不能复生,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她要用自己的力量扛起这个家,将孩子们抚养长大。

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凭什么能够挣钱养育孩子呢?

唯一的女挑夫

1994年10月,齐云山上重建玄天太素宫,当时索道还没有装,因此需要大量物资往山上运送,村里许多男人都当上了挑夫。

而汪美红家地处齐云山脚下,她看过一个个挑夫上山下山无数个来回,一天能挣个四五十块钱,主要时间自由,不耽误照顾三个孩子。

就光凭这几点,汪美红就觉得自己非干不可了。

汪美红买来扁担,绑绳等工具,模仿着那些男挑夫将重物捆紧,扛在肩上,向山上出发。

可起步容易,山上难。这一份男人干着都费劲的活儿,她一个女人家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她刚开始就扛了180斤的重量,跨过的每一个台阶都非常的艰难,腰部长时间弯着,十分酸痛。

汪美红的汗珠如雨水般一滴滴落下,掉在布满灰尘的阶梯上,

如果实在坚持不住了,她就在中途稍稍停留,休息一会,但不会太久,因为时间长短决定着你一天可以挣多少钱。

汪美红的腿疼得根本站不起来,即使是这样她还是要去挑,因为她没有其他选择。

汪美红虽然有了工作,但整天在外,家中的孩子无人照看。

公婆自从丈夫出事后就不和自己来往,根本不管三个孩子,自己也没有什么亲戚帮忙。

于是,汪美红想了个办法,每当她出门时就用绳子将三个孩子拴在桌子的各个桌腿上,这样防止他们乱跑出现什么意外。

汪美红并没有因此完全放心,当她挑山一半时仿佛感觉耳边传来三个孩子的哭声,心里想着:坏了!是不是孩子们出事了,又哭了!

她的心中焦躁不安,便加快了走上台阶的速度,赶紧把今天要挑的重量完成。

回到家的时候,汪美红看到几个孩子安然无恙,她一直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汪美红干活非常拼命,别人一天最多挑两趟,但她却会极力压缩时间,争取一天三趟甚至四趟,而一个来回要花上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汪美红说:我要把丈夫的那份也干下来,这样就能给儿女更好的生活。

但一个人这么累,总是容易出事的。

有一次,汪美红挑着一百多斤的重物到半山腰时,突然呼吸气促,两眼发黑,脑袋一懵,差点连人和扁担上的煤气罐一起从阶梯上滚落下去,幸好她及时反应过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可给她敲起了警钟,以后每次挑山都全神贯注,丝毫不敢懈怠,因为汪美红不敢想象自己如果出事三个孩子该何去何从。

就这样近二十年下来,她磨坏了百来双鞋,几十根扁担,在齐云山上走了6000多个来回。

即使是这样,挑山的钱也只能糊口,经不住任何意外的发生。

一次,女儿生病高烧不退,家中没有多余的钱看病,汪美红就将自己的口粮卖了换钱,才把女儿的病看好。

这样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当汪美红感到痛苦,乏累到不可忍受时,她就会跑到山里没有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宣泄悲伤的情绪,然后继续生活。

知识改变命运

日复一日,孩子逐渐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汪美红体会过生活的艰辛,更加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她时刻告诫孩子们:读书改变命运。

为了给孩子们赚取上学的费用,汪美红一刻也不敢停歇,于是在齐云山的漫漫山道,人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个女人挑山的身影。

终于在高考的夏天,汪美红的孩子们不负所望,一对龙凤胎儿女双双考上重点大学,女儿利力如愿以偿进了医科大,儿子利胜也收到了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缴费的通知单,汪美红的扁担还能挑起两个大学生的学费么?

偏偏这个时候,齐云山的公路开通,汪美红的挑夫生涯也快到头了,生活又一次给她出了难题。

就在汪美红为孩子们的学费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位陌生的朋友找到了她,表示愿意替她出这笔费用,于是两人相约见面。

汪美红带着孩子的录取通知书见到了这位素未谋面的善心人,男人是徽州馄饨非遗传承人名叫王一挑。

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王一挑与挑夫这个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

王一挑对汪美红说:我的爸爸也是挑夫,后来把扁担传给了我,现在我就是卖馄饨的,从朋友那里听了你的故事,觉得非常不容易,一个女人还带着三个孩子,所以我想资助你的孩子。

一双儿女的学业能有保障,汪美红非常高兴,但是她也不贪心,都是挣得辛苦钱,没有让人全帮的道理。

于是,她说:资助一个孩子就行了,能帮我减轻不少负担了。

对于汪美红的提议,王一挑没有同意。

王一挑说:不行,你挑山一天只能挣几十块,我虽然卖馄饨,但好歹比你容易点,别争了,就两个孩子一起。

最后王一挑帮助汪美红解决了两个孩子的学费,让他们成功踏入了大学的校门。

如今的汪美红已经放下了扛过19年的扁担,但多年的重力劳动积累了满身伤痕,肩膀骨头变形,腰间损伤,都让他的后半生伴随着疼痛。

齐云山索道的开通加上汪美红身体的病痛,让她成为了无业游民。

在齐云山管委会的帮助下,准许汪美红在山下经营茶水铺谋生。现在她每个月有两三千的固定收入,生活稳定下来,对于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后来汪美红挑山的故事被媒体争相报道,还以她为原型创作了名为《挑山女人》的沪剧,在全国多次巡演,惹无数观众落泪。

汪美红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母亲的典型,安徽好人的模范,是因为她那种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汪美红虽然丈夫早逝,但独自挑山养育儿女,她扛起的不是沉重的货物而是孩子们美好的未来和家庭的重任。

参考资料:纪录片——《看见中国:挑山的女人》

《中国青年报》——《慈母的肩,儿女的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