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相告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熏是什么意思(暖风熏得游人醉的熏是什么意思思)
同时,另一处让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后面还用了一个“熏”字,而没有用吹,拂、过、引、送、摇、传、落等字。这个熏字有两重明显与众不同的解释其一,味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偶然间在悟空问答看到一则问题,大意为“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暖风是什么风?个人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极具角度!因为在这两个字的位置上,可以用春风,东风,柔风,清风,花风,南风等等都是成立的。
既然都成立,为什么偏偏用“暖风?”抛开这首诗的流传度和熟悉性,如果把“春风”替换到这句诗里,整体诗意仍然通透,堪称毫无违和然而,每个人都能感觉得到,全诗的整体基调便弱了不止一筹总觉得那个“暖”字仿佛有无数魔力一般,或者可以加持出一种BUFF,仿佛一道菜肴,那个“暖”字变成了鸡精或者蚝油,分外地提升口感。
暖风好在哪里?因为只有暖风可以提升这首诗的“讽刺”意味,从典故来看,《礼记》中说“季秋之月……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解惰,师兴不居。”
这一句有两个线索:其一、季秋,季秋者就是九月,萧瑟摇落者为秋比如宋玉在《九辩》中不也说“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一个秋字,显然暗指南宋偏安一隅,并且贪图享乐其二、春令,即春季,因此这个暖风是特指“春天的风”,而且是指“秋天里却吹来了春天的风”,暗指不合时宜,不合规则,所以引发的负面效应就是百姓梦生醉死,毫无斗志。
因此,这个暖风暗指“不合时宜”也可以用一句来形容:暖风实是秋风意,偏做春风三月来当然,我们不能强求每个读古诗词的人都要强硬地理解诗中每一个可能存在、可能巧合、也可能是近乎炫耀才学的典故其实,如果抛开典故,这个暖风和春风,东风等词各自侧重的属性并不相同。
春风,侧重于月令,写实东风,有生机,可以写虚南风,侧重于柔和,稍有夏风之意西风指秋风,北风指寒风清风,指微风,侧重于舒爽感觉和风,与南风近似,指风力比较小,带些温暖之意还有晚风,晓风,香风,悲风,长风,朔风,斜风等等,各自偏向的属性都所有不同,但只有“暖风”明确地只针对了一个属性。
温暖。
比如晏几道《浣溪沙》“南陌暖风吹舞榭”,欧阳修《春帖子词》“珠帘不动暖风微”李清照《临江仙》“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元好问《点绛唇》“暖风迟日熏罗绮”而这种“温暖”所延伸的意义就是舒服,舒爽,完全引伸为南宋君臣的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
因此这个暖风自然而然地就变得别具意味,具有双重含义,实指温暖的风,暗中衬托整个南宋的政治态势,甚至还有些嘲讽,从这一点上看,这一句和李商隐“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基本相同。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至少在这首诗里,暖风二字用得最为精准,甚至具有唯一性同时,另一处让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后面还用了一个“熏”字,而没有用吹,拂、过、引、送、摇、传、落等字这个熏字有两重明显与众不同的解释。
其一,味道。这里是指春天的气息,或者春天花草的气息,形容江南风景的优美,甚至是临安城的人间繁华。
其二,程度,表示这个繁华或春天的“味道”很浓,浓到可以明显感受到,被影响到,甚至被改变了状态(最后一个字是醉)冰冷的事实是南宋苟且偷安,因此,景物越是美好,味道越是浓郁,反而衬托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正如在诗词中离别最怕圆月,悲戚最怕秋风都是此意。
这个“熏”字仍然具有唯一性!其实,下一句“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直”也是如此,按理来说,这个位置可以用“便”,“还”,“已”,“正”,“恰”,“且”,“应”等字,细品之后不难发现,用任何一个字都可以读出讽刺来,唯独那个“直”字在讽刺之外,还有一种愤怒!
恨其不争,恨其无志,恨其不为。只有这个“直”字才能品中其中的味道。忽然想起杜公《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那个“抵”字,中国八万汉字,皆不能换也!所谓经典句,一字不能易!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这样也行?隋唐演义演员(老85版隋唐演义演员)
《说唐》、《隋唐演义》、《兴唐传》的三种武力排行
-
新鲜出炉婚姻法解释二全文(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废止了吗)
视频: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明确夫妻共同债务认定问题来源:中国新闻网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修正背后:近千封信建议法工委审查…
- 奔走相告渺落喜欢东华吗(东华大战渺落)
- 怎么可以错过吴大维身高(吴大维妻子)
- 新鲜出炉qq空间背景图片代码(怎么提取qq空间背景图片)
- 学会了吗蝴蝶和馒头的哪个好看(馒头好看还是蝴蝶好看)
- 全程干货速度与激情7插曲(速度与激情7插曲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