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天子门生(天子门生是什么意思)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中央部委选调生的问答,于是有人问我,如果考上了部委的选调生,是不是相当于古代考中了进士?古代的进士,也有一些进了六部任职,和现在中央部委招的选调生相

天子门生(天子门生是什么意思)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中央部委选调生的问答,于是有人问我,如果考上了部委的选调生,是不是相当于古代考中了进士?古代的进士,也有一些进了六部任职,和现在中央部委招的选调生相比,确实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还不完全是一回事。

古代的工部与当代的工信部

现在的选调生,就是公务员,只不过入门方式与国考、省考不同,理论上后续的发展方向也不同,从政治潜力的角度来看,比国考、省考入门的公务员发展潜力更好。中央部委会招考选调生,各省级党委组织部也会招考选调生,选调生其实也没那么神秘。现在的选调生,根据其学历高低,会给予科员或主任科员的待遇。具体工作方面,刚入职时会让其下到基层锻炼几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锻炼成熟之后,可能会回到部委机关工作。只是可能!如果锻炼不好,可能会一直在基层工作下去!

回到部委机关,职位待遇会根据其学历与工龄确定,只要回到部委机关,前途就会很光明。一般乡科级就是乡镇公务员发展的天花板,但很少有人会突破正科级达到副处级。但是在部委机关,科级干部就是起步阶段,他们会跑步到调研员的级别,这已经是县处级。按照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制度,在部委机关,一级科员到四级调研员,10年左右时间应该够了。达到四调级别的时候,应该与古代的进士差不多了。不过,与古代的进士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古代进士夸官

回过头来看古代的进士,人家的起步阶段就是今天的县处级。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国家选拔人才,准确地说是选拔官员的制度。考中的进士,也称为天子门生。因为当年考生都是主考官的门生,进士的最后一轮考试是殿试,主考官就是皇帝老儿。每一榜进士分为三甲,一甲只有3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有100多人甚至200多人,各朝各代甚至每一榜都不尽相同,赐进士出身;三甲与二甲人数差不多,称为赐同进士出身。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修撰和编修,基本就是皇帝的秘书,做那些为皇帝起草诏书、陪皇帝读书学习什么的工作。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他们在翰林院学习和工作三年,三年后考试合格者,授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

也就是说,只要成为进士,三年之后最差也能成为县长,比较好的会成为六部主事(中央部委处级以上公务员)。

现在的本科生如果毕业生选调进了中央部委,正常应该在10年左右成为四级调研员,那也才是副县处级干部。如果想要成为正县处级干部,职级应该升到二级调研员才行。现在的本科学历选调生,如果选调三年,还在四级主任科员的级别,达不到古代进士的级别,更不会拿到县令这样的实权实职。

与选调生相比,古代的进士更加稀缺。三代的进士不是每年都有考试机会,一般三年开考一次,不过只要皇帝老儿高兴,随时可以开考,比如新帝登基、皇帝大婚、诞生皇子什么的,都是皇帝开恩科的理由。 以清朝为例,大清朝共存续240年,共开考进士112次,共录取了26847名进士。平均每年录取的进士也就是100多人。这种数量级,比现在的清华大学一所学校每年招收的博士生还要少!!你们知道清华大学每年招多少博士生吗?古代进士,晋升速度会很快,只要皇帝喜欢,连升三级不在话下。比如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其26岁考中进士,在35岁时就已经升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副部长了。

综合上述,现在考取了中央部委的选调生,仍然不及中国古代的进士。现在的公务员制度与古代的官员制度已经大不相同,现在的选调生虽然是比较受重视的公务员,但还是不及古代的公务员。不及的原因,主要是起步时的级别和后续的发展潜力方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