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居然可以这样功利主义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公平)

普通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像搭上自动上行扶梯一样,随着经济的大潮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教育焦虑已形成代际传递//在经济高速发展40年后,一方面社会结

居然可以这样功利主义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公平)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们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普通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像搭上自动上行扶梯一样,随着经济的大潮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因此,这期间的教育整体来说是家庭地位与财产的保护机制//教育焦虑已形成代际传递//

在经济高速发展40年后,一方面社会结构已经趋于稳定,另一方面财富阶层出现,“二代”崛起这是今天中国教育面临的复杂社会情境另外,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下,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他们的孩子——第二代独生子女也已经进入学校,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充满焦虑,不允许子女失败,甚至不能接受他们平庸。

这时教育已经不再是教育了,教育已变为现代社会核心利益分配的权威代理,以及社会地位的代际传递的主要渠道教育,好像看起来是个人分数、个人成就,但它实际上依赖于以家族为单位的积累与投入这就是布迪厄所说的“社会炼金术”的核心,它成功地将先赋的特权地位与后天获致的成就性因素结合在一起,用后者掩饰前者,从而为先赋的地位特权留下了既隐秘又多元的博弈空间。

中国社会对于教育、平等有深厚的历史传统钱穆先生在《历代政治的得与失》里讲,中国的传统政治,已造成社会各阶层一天天趋于平等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指出,在此社会中,非无贫富、贵贱之差,但升沉不定,流转相通,对立之势不成,斯不谓之阶级社会耳。

在中国社会里,一个人生下来其命运都无一定,为士、为农、为工、为商,尽可自择,初无限制大家彼此都无可凭持,而赌命运于身手学校与考试的功能,正是“赌命运于身手”的天才试验场、品行甄别地,教育与功名相连,社会的开放性与教育的功利性紧密相连。

//功利主义扭曲了教育的发展//而今天“赌命运于身手”,此命运已经不是个体的命运,尤其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是整个家族的运势;这“身手”也不再仅是读书人的勤耕苦读,而是一个家族持续的投入防御“下滑”与力争“向上”已经成为所有阶层(包括中间、中上阶层)代际传递中的深刻紧张,乃至日常的焦虑。

而那些希望一考改变命运的寒门子弟,在今天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下则面临更大的困难事实上,应试有其合理性,素质也有其正当性,但在现实中,它们都在教育的功利主义下被扭曲,从而出现种种问题激烈的竞争逻辑将原来主张教育公平的理想主义者变成一个个既精明又计较,虽务实却不无猥琐的教育功利主义者。

今天的基础教育不断减负,高考不断降低难度,这些改革使得高校识别学术精英更困难了,于是出现了自主招生,企图建立新的门槛。

//学生的竞争成本越来越高//但在这一轮轮的改革之后,竞争的成本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自身持久的专注、坚定的意志、一定的天赋,也需要他的家长精明的眼光与昂贵的投资,所有这些层层嵌套在一起,变成一场理性的经营。

家庭、学校与培训机构在教育消费逻辑下日渐趋同,共享一套相似的经营原则,围绕录取学校排名、选择专业的冷热、考生的名次、竞赛的奖项、自主招生的成绩每一项指标都是一笔生意,甚至一条产业链因此,以上说的就是龟兔赛跑的2.0版本。

龟兔赛跑的1.0版本是偏重知识习得,而2.0版本中淡化了考试的选拔功能,主张多元选择,因此,学科竞赛、先修课程、自主招生风行自主招生的原意是伯乐相马,不拘一格,不料,马市突然热闹了,出现了马贩子、驯兽师,良莠不齐、真假混杂的“千里马”突然大批冒出来了。

高考也罢,竞赛也罢,自招也罢,都迅速地被功利主义逻辑所侵占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是一个虚假问题,它们真正共同的敌人是功利主义在功利主义的侵蚀下,无论是应试还是自主招生,都被挖掘出了各种“套路”。

新的选拔方式在功利主义面前不过是一场难度更高的智力体操,并没有发生质变

作者:刘云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图片:来自网络编辑:现教君推荐阅读 人类首次看见黑洞!一定要给孩子讲讲这些知识!学生生涯规划,需要警惕6大“雷区”“夸夸群”火了,这样花式夸奖孩子真的有必要吗?孩子说脏话怎么办?别慌,试试这么做!

好看的人都在点这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