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这都可以武艺的qq号(武艺qq头像)

2020年度艺术家档案 | 灵光与世相。武 艺-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NUAL FILES。前些日子和武艺通话

这都可以武艺的qq号(武艺qq头像)

 

2020年度艺术家档案 | 灵光与世相

Wu Yi武 艺-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NUAL FILES1966 年生于长春市。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壁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

艺术家武艺|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福禄寿 纸本水墨|180cm × 97cm 2020读武艺新作文 _ 杨大伟武艺的艺术创作总给人惊喜前些日子和武艺通话,他说最近画了《福禄寿》《吉祥图》等作品当时就很好奇他如何表现,同时还琢磨他曾经留白的艺术表现手法如何表现那种丰富等等,这些都生成了一种期盼。

等看到他的作品,才发现我把这事想复杂了……因为他有足够的智慧让你明白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原本意义武艺曾经说:灾难让我们慢慢明白,人类所拥有的只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这些馈赠极其脆弱且容易丢失当下,我们每个人面临的问题都有共性,而当共性问题降临在每个人身上,紧张感或许就被稀释了。

这应该是武艺通过传统图像范本实现艺术表现重要的起因但他不以临摹者的视角赋予造像个性化语言,而是在相互对应的过程中找到某种普遍意义和本性他拒绝复杂隐喻的目的应该是去除对存在的遮蔽,因为他的画面告诉观者,艺术就是一个明白的过程,所以他从来不用机智获取认同,当然更不欺骗自己。

在内容与形式之间,他清楚一个艺术家应该靠什么、驾驭什么来获得什么并形成什么这些都促使他不断有新的“看见”,看见是发现,而发现就是不断觉醒武艺一直保持创作的纯粹性和持续的发现能力,对现实世界同样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他不仅融汇了中国传统的高远,同时还建构了独特的当代言说方式。

清澈、透明、生活的质感等都是他独特的图像逻辑武艺身上一直散发着幽默、自足但不玩世的理想主义,还有一种无争的修养,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摆脱时尚的迷乱他的艺术创作素材大多来源于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感知,却暗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共情,从而散发出一种难忘的温暖。

他用日常生活拓展了生活与生命的各自意义,从这个角度讲,武艺就是一个使生活的寻常充满意义的艺术家因而,他的作品更像是一部当代人精神生活写照的寓言。2020年11月20日于杭州

◎吉祥图 纸本水墨|136cm × 68cm 2020

◎福禄寿 纸本水墨|136cm × 68cm 2020《云层之上——贾平凹对话武艺》节选贾平凹:中国人对待土壤的观念不太一样,对待现代的观念也不一样,这里面很复杂,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当官的、做工人的、做农民的、写字的、画画的等人的思维方式和做法。

唯有一个艺术门类它永远不动,或者是变动不大,就是散文有这样一个现象,20世纪 50 年代写过散文的那些名家到了 90 年代初、90 年代中期仍然是名家这就证明散文这个行当里不革命或者革命的少那些人人都知道的著名散文家,但他到底写过什么,又谁也不知道,我估计书画行业里面也有这样的现象吧。

武艺:您讲的这个在美术界是很普遍也很有意思的现象,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名的画家的作品,现在看有的还是很精彩,也很经典,而且都是画家在二十几岁时创作的,如果以相同年龄的作品质量来看的话,现在的画家远不及他们。

其实这些画家并不是后来没有作品,他们也一直很勤奋,但是再也达不到从前的高度我时常想艺术创作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这种积累包括阅历、修养、眼界等等,当然有了这些前提可以创作出好作品,但往往艺术创作中的积累、修养,与我们平常讲的还不太一样,有些说不清的东西,此时,灵感、天分也许变得异常重要。

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的,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就是社会与作品之间的协调与接纳关系我时常感觉经典不是积累出来的,有时一出手就是经典

◎绿珠 纸本水墨|35cm × 68cm 2020

◎梦春图 纸本水墨|136cm × 68cm 2020贾平凹: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不管经济的、文化的、科技的,任何行当,你不接纳、借鉴和走向全球化,是没有多大出息的现代意识对于我们搞文学艺术的尤为重要我理解的现代意识也就是人类意识,大多数的人类都在想什么、干什么,怎样才能使社会进步、物质丰富,人又生活得自由、体面,就要向这方面趋向和靠近。

改革开放以后,为什么向西方学习?西方有发达的大国,相比较来说,他们有很多先进的东西现代意识也可以说是大局意识,你得了解整个地球上什么是先进的东西这如同一颗黄豆,你看不出来它是不是饱满,颜色正不正,颗粒大不大,你只能把它放在一堆黄豆里才能看得清。

当然,也不能理解为西方的什么东西都好,现代意识,有时坚守住一个东西可能也是一种现代武艺:您对现代的理解很透彻“坚守住一个东西可能也是一种现代”这句话很深刻贾平凹:当你在阅兵队列中的时候,强调你是一个兵;当你穿上校服出早操的时候,强调你是一个学生,而现代意识强调的是人,个人!我在 1991 年第一次去美国,有一个讲演,说过“云层上边都是阳光”的观点。

我在没有坐过飞机之前,以为天就是日月星辰刮风下雨,各种云彩,当我坐飞机到了天上,才发现所有的云层上边都是阳光那么,我想到一个问题,所有的云层上边都是阳光,整个是阳光,那地球上因区域不同、山水不同、气候不同、饮食不同而形成的族类,变成一个个民族、一个个国家,而这些民族、国家上边各有了不同的云,这些云或许在下雨,或许在下雪,或许雷鸣电闪,或许下冰雹。

如果你站在你的民族、国家上,看到的是你的民族、国家上边的云,你理解的天和这个世界可能就仅仅是你所看到的那种云,当然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现在说要表达人类的意识、现代意识,虽然你站在你的民族、国家之处,站在你的云层之下,但一定要穿过云层,看到云层之上是一派阳光,云层上面的境界是一样的。

这样,你在下边写的云层是如何下雨,如何下雪,如何下冰雹,那才是全球性的东西,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云层之上是阳光,你就不可能把你的云写准确,写真实,写得有意义小说里不论你写什么样的故事,故事的背景必须有人类的意识、现代的意识,你写出的故事才可能有普适的意义。

我也说过这样的话:“意识一定要是现代的、全球的,故事却写的是你国家的、民族的、个人的” 当你所写的人物的命运与这个国家、时代的命运在某一点上契合了、交结了,你写的故事就不是个人的故事,而是这个国家的时代的故事。

武艺:您说的“云层之上是阳光”的观点精彩呀,而且极有画面感,我手直痒痒,想马上把这个美轮美奂的景观画出来。

◎石头记 纸本水墨|136cm × 68cm 2020

◎祥云图 纸本水墨|136cm × 68cm 2020贾平凹:是吗?画家的脑子里首先是画面你是大画家了,天才画家,我看到你的画,也读过你写的一些文章,比如《大船》,写得十分好我也琢磨过,为什么武艺画的画和别人不一样,他脑子里怎么有那么多的怪想法,是不是绘画之外的修养高?仅凭我读过你的那些文章,我给人说,武艺如果不画画,他肯定会成为一个优秀作家的。

我一直以为画家还是要读些书、写些文字的,读过书的画家画的画和不读书的画家画的画我还是分得出来的武艺:所以您的绘画与文字的思维方式不可分,您的感受既敏感细微,又有极强的哲理性,既是形而上的,又具有大局观,这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又要有丰厚的人文底蕴,是写实的,又是虚幻的。

当人们坐在飞机上望着窗外的云层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感悟,当然,大多数时候是感叹生命存在的意义,尤其是飞机遇到气流出现颠簸的时候,但以您的视野却道出了大自然的奥秘,道出了世界与人类的本真,也是大自然的本真在这样境界下产生的作品,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都很接地气,都是永恒的。

贾平凹:我再说一个观点吧有一种说法,“越是民族的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我觉得这不准确,这必须有背景,背景就是我刚才说的云层上边都是阳光,首先你得有人类意识、现代意识,然后才是民族的、地方的武艺:您说的这个让我想起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央美院成立了年画连环画系,后来改名叫民间美术系。

为什么要成立这个系?那时刚刚改革开放,还没有艺术市场,所以不管是画国画的、画油画的、搞版画的、做雕塑的、做工艺设计的,凡是跟造型相关的,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大家都在画连环画,因为可以出版,有稿费,可以养家糊口,于是不同专业的人都参与进来,风格也很多样,水平也很高,那种红火的场面我至今还记得,只是不可能再重现了。

当时全国就有两本连环画期刊,一个是北京的《连环画报》,另一个是杭州的《富春江画报》,许多精彩的作品都发表在这两本杂志上在此形势下,中央美院成立了这个系,还将贺友直先生从上海请来教连环画,贺先生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创作的《山乡巨变》影响极大,太经典了,画面充满了戏剧、幽默、怪诞、出其不意……他就像是一个导演,是位大天才!隔了二十多年,他又画了水墨连环画《白光》,也很经典。

贺先生没有上过美术学校,完全是自学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住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以不适应北京气候为由携夫人返回上海了我想气候、地域、风俗习惯虽是其中原因,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是贺先生常年独自创作,在他的意识里是没有“单位”这个概念的,忽然进入体制内,与人打交道一直没有适应,二是他内心肯定觉着连环画是没法教的。

◎应真图 纸本水墨|136cm × 68cm 2020

◎玉兔嫦娥 纸本水墨|180cm × 97cm 2020

◎早春图 纸本水墨|136cm × 68cm 2020▼

书名:《存在 · 2020中国当代艺术年度档案》出品:漫艺术机构 出版发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装帧:精装|336页尺寸:889mmx1194mm 1/12书号:ISBN 978-7-5340-8930-5

定价:180.00元

《存在 · 2020中国当代艺术年度档案》已正式发售!以上版面仅展示了部分内文,可关注“漫艺术”微信公众号购买本书及已发布的本书中每位个案艺术家的完整推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