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没想到残局玲珑剔透(玲珑剔透象棋残局)

太宗论书有载:太宗(李世民)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书法属于

没想到残局玲珑剔透(玲珑剔透象棋残局)

 

太宗论书有载:太宗(李世民)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书法属于小道,不是什么急迫的要务只要时常留心,比白白的空度时日好凡是一种技道,没有学不会的。

问题在于松懈懒散、不能专心一志)朕少时为公子,频遭敌阵,义旗之始,乃平寇乱执金鼓必有指挥,观其阵即知强弱以吾弱对其强,以吾强对其弱,敌犯吾弱,追奔不逾百数十步,吾击其弱,必突过其阵,自背而返击之,无不大溃。

多用此致胜,朕思得其理深也(我在少年时代,屡次与敌军对阵,自从举起义旗后,遇到寇乱,先后平定在与敌人对阵时,双方都有掌握击金鸣鼓的指挥,看一看敌人的阵营,就知道他的强弱如果我方弱于敌方,可以用我方的优势兵力攻击敌方的薄弱处;敌方进攻我方薄弱处时,追击不超过百十步;反之,我方攻击敌方薄弱处时,必定要突破他的阵营,从背后打击敌人,这样,无不把敌方打得大败。

每次都用这种方法克敌制胜,原因就在于我作了深思,对其中的道理了解得很透彻)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现在我临摹古人的书法,从不去学它的表面形态,只是从它力感刚性的体质结构上去探求,而表面形态自然而然就具备了。

凡是我要做的事,都在事先想好如何去做,所以取得成功)本次文章较为简单,直接在内容中进行了翻译文章虽短,但是看得出二哥悟性之高,思维之敏,认知之深,玲珑剔透,智慧高绝,此处与二哥大赞本文表面论书,实则是二哥的自夸。

——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二哥,以兵入书,以书入道,奇哉,壮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关于学习艺业需要下一番功夫,不能急躁李二哥专门说出来除了有训诫诸臣,皇子后人,还有一个因素,这里打一个伏笔,一会儿再聊。

第二个部分尤为重要,两军对垒,他打眼一瞧就知道你的薄弱之处,然后他会全心全意打你的薄弱之处,甚至有时他还亲临战阵,直到把你打趴下为止,而你不一定能发现他的弱点就算发现了也只是他故意摆给你看的“弱点”遇到这种敌手你怕不怕?他总能迅速发现问题的主要矛盾,然后立马用尽全力解决,让事件的发展按照自己的想象发展。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年青梅煮酒论英雄,为什么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能让刘备害怕到筷子掉地上?他列举了袁绍,袁术,孙策,刘表,张鲁,甚至韩遂马腾等辈,曹操全给否了,这帮人啥也不是,早晚我得给他们打趴下。

但是你刘备不同,你是真英雄,跟我曹孟德齐名的真英雄先前说的那帮人,啥也不是,留着他们闹腾,折腾,最后顶多我曹孟德收拾残局但是你刘备对于我来讲是最大的不可控因素话说三分,七分自己悟,刘备这会儿心里瑟瑟发抖吧应该,生死命悬一线。

几年之后,因一句:加床头立刀者,此乃英雄也,而被曹操追杀的匈奴使者的故事传之天下时,刘备又作何感想?

第三部分以兵入书,实则是兵道与书道一致,天下万事万物论到极致,是一样的好了打住,转回来继续李家二哥,上来就讲“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这个话题,什么原因呢?大家仔细观察一个规律:被骗的都是贪婪之人,方法论+认知升级=成功就是为这群人泡制的,相信方法大于努力的人最后都被割了韭菜。

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是不一样的,有些事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工作的总量都是需要大量的努力为根基的,而有些事盲目的努力永远是低水平重复,他需要你不断精进你的水平,而不是通过努力来不断减少这件事需要做的体量,那么这种盲目傻努力其实一直被拿来攻击。

事实上真正努力的人基本不可能傻努力,他们在努力重复的同事,会去分析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他们就看到了事情的本质,有时甚至能创新出不是标准答案的高效率方法而李家二哥就是这样的人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所以真正有所成的人,一定有一个环节,不断实践,不断实践,从实践中去复盘,去研究,去琢磨。所以,成功的公式应该是:高水平的认知+不断升级的方法论+强悍的执行力。​诸君,共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