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所有权优势(所有权优势是指)
中特估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全名叫做“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2022年11月由易主席在金融街 论坛中提出,他表示,要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
中特估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全名叫做“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2022年11月由易主席在金融街 论坛中提出,他表示,要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估值体系下,要求国有上市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主动加强投资者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经典估值模型包括了PE、PB、PS、DCF、DDM等,它们是一个相互联通的体系这里说明一下,PE是市盈率,指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PB是市净率,指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后面会经常用到这两个词。
所谓中特估就是带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因为中国有最多特殊估值对象,既是国企,又有战略性无论是国企还是央企,很多都是带着中字头,它们的股价一直都是维持着非常低的水平,在早一批的投资者眼中,凡是带着中字头的股票大家都不爱参与,关键原因是盘子太大了,炒不动,还有就是。
中石油 刚刚上市给股民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40多块还套着数百亿的资金,曾经很流行炒小、炒差、炒高送转,你们很多新人可能不知道,我刚入市那会,身边一大批人都喜欢玩st,价格低、市值小,玩起来那是一个刺激,谁人不爱。
(2007年中石油上市,700亿资金被套在40多元)这几年市场规范了很多,热点炒作趋向理性,高送转基本没了,st也很少人玩了但是投机永不眠,只要市场还在,热点题材炒作就会一直跟随,无非就是换种花样玩着前几年的白酒和上一波的新能源行情,没有短线投机者参与吗?肯定是有的,而且非常多。
再说这一次中特估行情,只要低估值的国企、央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场拉升,依旧会吸引无限的超短投机者参与,现在没人在乎它的市值有多大了,反而带着中字头的大家更喜欢这就是时代的演变,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历史的特殊性,有能力的弄潮儿是中流砥柱,在前方引航,但事实证明,绝大多数人仅仅只是参与者,在旁边呐喊助威,连建设者都谈不上,随时都有可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抛弃。
若想站在群山之巅,你就需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不停的学习和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将来,未雨绸缪废话到此结束,接下来切入正题,讲讲中国特色估值体系5月3号晚上,巴伦周刊发了一篇文章拆解中特估,文章里面给出了一个结论“中特估离不开银行的估值修复”,结果,5月4号,也就是周四,银行就暴涨了,简直比先生还神,那篇文章讲的确实很好,对大家来说可能比较难看懂,我给你们复制下里面的结论:。
“我认为银行是必须关注的凡是有利于中国经济的事情,都是有利于六大行的凡是有利于六大行的事,也有利于中国经济所以很简单,信国运,就不能不信银行不信银行,就不是真的信国运从数据上看,银行全 A 股的净资产里面它占34%,市值银行只占10%,利润占38%。
我们现在看沪深300 ,PE、PB都是失真的,全都是银行在里面顶剔除银行后,A股的估值远高于美国、欧洲、日本,也高于新兴市场平均,可能仅低于印度加入银行之后,A股的估值仅高于俄罗斯,全球最低是这么一个概念。
从实操的角度讲,如果中特估有行情,那么一定包括银行我个人意见,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银行不修复到净资产附近,中特估就等于不成立再具体一点讲,按照A股的xi性,银行恐怕不会是第一个涨起来的但是这也许是一件好事。
某个东西,你知道它肯定会涨,而且它涨之前还有种种先兆时间、品种双确定,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当然,如果我们的研究工作更扎实,知行合一更充分,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利用,享受这个历史机遇”从易主席讲的话里面,包括上面这段论述,不知道大家是否真正理解了中特估?
从历史大背景看,一直以来,大A都是炒小炒差,而对于中字头尤其是银行,市场给的定价非常低,很多都已经低于净资产了,也就是说PB低于1,甚至低于0.5的,再看看美国,情况相反其实,如果剔除这些低PB的中字头,大A的估值蛮高的,且这个局面已经维持了几十年。
为何要在现在提出中特估,而不是十年前,这就是环境问题,十年前的市场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在如今全面注册制的大背景下,A股要想与国际接轨,下一步的重心必然是放在严重低估值的国企和央企上面所以,中特估指的是哪些呢?主要指低估值的央企和国企,中字头基本都是,比如之前炒作过的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还有近期炒作的两桶油、银行、证券,保险、基建等等,涵盖的范围非常大。
接下来我们从行业角度拆解中特估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 ,这三个都是中字头,也是最早一批的中特估,当时上涨的时候我还一直整不明白是什么逻辑,从目前走势来看,这一批该是快结束了,PB都是1倍多,率先脱离了低估值,移动的市值超过了2万亿,这个估值体系确实很有中国特色,被市场玩的明明白白,先拔高PB再说。
我们找一只票拆解下它的走势:
两桶油准确来说应该是三桶油了,两桶油是以前的叫法,中国海油 在去年上市估值修复至1倍PB后,业绩+分红或成为“中特估”后续行情演绎重要影响因素今年以来,政策持续催化下,市场开启了一轮央企估值修复的上涨行情。
目前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A股PB估值均已修复至1倍,PE估值也已修复至10倍附近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在破净企业估值修复的基础上,盈利稳定+分红率高的企业将受到市场更多的关注,业绩将成为下一阶段“中特估”行情演绎的关键因素。
(源自光大证券 )相关公司:(1)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与中国海油;(2)“三桶油”集团旗下公司,中海油服 、海油工程 、海油发展 、石化油服 、中油工程 ;(3)中化集团和兵器集团旗下公司;(4)地方国企中的龙头白马,
万华化学 、华鲁恒升 等一些地方化工国企这些票里面已经走出趋势的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油工程这三个票的PB基本都到1了,PE还是偏低,只要趋势在就还没结束我们来看下中国石油的走势,最具代表性,3月启动,至今涨幅已经超过50%。
中药国资委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及价值创造,构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中特估相关的国药系及华润系公司:太极集团 、昆药集团 、华润三九 、东阿阿胶 等央企国药系:中国中药 、国药一致 、九强生物 、天坛生物
……;央企华润系:华润三九、博雅生物 、华润双鹤 、迪瑞医疗 、江中药业 ……;地方国有企业:白云山 、上海医药 、广誉远 、康恩贝 、新华医疗 、仙琚制药 、卫光生物 等中药板块之前复盘提了好几次,当时的关注点还在业绩方面,没有往中特估方向考虑,我看了下股票,国药一致、康恩贝趋势已经起来了,PB有1-2倍多。
华润三九刚刚启动,PB有3倍多,偏高江中药业、太极集团、昆药集团已经趋势新高,PB也较高我们来看下江中药业走势
保险AI技术不仅将降低保险行业展业成本,科技还有望引领业务变革、带来更大业务空间在保险行业中,能够积极推动金融科技 在不同场景的应用,让科技赋能业务、助力降本增效的公司将显著受益相关公司:综合金融服务场景丰富的。
中国平安 、负债端改革持续推进的中国太保 。中国平安 过往也是明星股,价格蛮高,刚刚看了下,PB才1倍,27号那个涨停被我吃到了。
金控、综合金融业务部分金控的市净率PB低于1倍,市盈率在20倍以下,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受益标的包括服务农业产融的中粮资本 (2板)、服务军工产融的中航产融 ,以及中油资本 、五矿资本 、
电投产融 等中油资本前两个交易日都出现大涨,底部在不断抬升,开始走出趋势的特征,之前已经有过一波,回调后在均线出继续震荡向上该股实控人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PB1.07倍,是一家全方位综合性金融业务公司。
周五成交额35亿元,午盘拉升聚集了一大批投资者的目光
传媒中特估+数据:中国科传 (高质量科学数据,参股万方)、中国出版 (国有控股,主旋律出版优势明显)、中信出版 (经管类图书出版市占率第一)、中文在线 、同时关注垂直细分领域数据每日互动 (手机APP使用数据,有助于训练语音助手),其他出版类公司如
读客文化 等不得不说,传媒这个板块出现的正当其时,人工智能叠加中特估,中国科传走出了一波轰轰烈烈的大行情,中国出版表现也不差,这两个票是核心,PB都挺高,但是叠加人工智能,不能简单的看估值了,两个大题材加持,简直就是王炸,我回顾了中国科传的走势,它刚启动时就已经是中特估龙头,重新拆解一遍,发现它走势非常经典,还让我想起了曾经做过的小康股份(现在改名。
赛力斯 ),先一波连板,调整后一段时间后走成了趋势股。你们看下面这两张图,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记得小康股份走成趋势的时候重仓吃了大肉,方神在里面赚的盆满钵满。
赛力斯
基建+一带一路 +新疆+首届“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这个方向是后续行情的重头戏“一带一路”10周年当前,央国企价值重估正在不断走向深入建筑央国企大面积处于低估状态,有望迎来估值重塑的机遇对比民营企业,建筑央国企具有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优、经营业绩稳健等多方面的优势,利润贡献在行业A股上市公司占比超过95%,但估值却显著低于民企。
主要是由于国企承担的社会责任较多,经营管理效率偏低,建筑企业杠杆率高、经营质量偏低等因素,共同制约着估值提升股价的提升并非只是企业内部的问题,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 的开启,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推动下,建筑央国企有望迎来估值重塑的机遇。
2023年国资委将“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并提出“一增一稳四提升”通过优化考核体系,在实现财务三张报表的紧密耦合下,六项指标相互衔接、有效贯通,不仅强调经营效益的合理增长,还强调发展质量的有效提升。
当前新一轮国企改革蓄势待发,相关政策措施将不断出台,建筑央企国企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推动估值的修复——源自东莞证券(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国资委将中央企业2023年主要经营指标由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提出了“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
一是将“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保留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四个指标,用净资产收益率替换净利润指标、营业现金比率替换营业收入利润率二是将“一利五率”目标确定为“一增一稳四提升”。
“一增”即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力争取得更好业绩;“一稳”即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四提升”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进一步提升)国内基建投资维持高位,今年是“一带一路”十周年,随着一系列外交活动的催化,“一带一路”建设有望加速推进。
建筑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有望受益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构建和“一带一路”主题的催化核心央国企基建:中国建筑 (0.7倍PB,刚启动)中国交建 (0.8倍PB,趋势好)中国中铁 (0.8倍PB,趋势很好)
中国铁建 (0.7倍PB,趋势很好)中国能建 (能源电力基础设施,1.2倍PB,未启动)中国电建 (1.1倍PB,未启动);区域基建:安徽建工 (徽省水利和高速工程施工方面具有垄断优势)山东路桥 、四川路桥
(在高速公路、特大型桥梁、特长隧道等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2.1倍PB,趋势很好)国际工程板块:中材国际 (水泥技术装备工程市场具有完整产业链,市占率保持全球第一,2.1倍PB,趋势很好)中钢国际 (国际知名工程承包商,1.9倍PB,趋势好)
中工国际 (从事国外工程总承包业务,1.6倍PB,趋势很好)北方国际 (专注于国际市场的国际工程承包商,2.6倍PB,趋势很好)基建勘察设计优质龙头:华设集团 (1.6倍PB,首板)设计总院 (1.9倍PB,首板)
首届“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新疆区域定位将发生重大变化:从内陆边陲到外贸合作的前沿阵地中亚地区是古丝绸之路通往中东、欧洲的关键节点,新疆则是我国与中亚地区经贸互动的窗口2023年5月,我国将举办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未来与中亚地区的经贸互动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
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达7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首届“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旨在“讨论发展中国-中亚关系的宏伟计划”,以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深挖中国-中亚国家合作潜力此次元首外交有望深化政府间合作,推动更多标志性项目加速落地,贸易往来也将对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预计将促进沿线国家基建需求释放。
能源、化工、冶金等领域合作投资有望加速,进一步拓展海外专业工程需求今年“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有望升温,预计将对部分建筑央企的海外订单有所催化相关股票:青松建化 (新疆,主营水泥1.45倍PB,刚启动)北新路桥
(新疆,主营路桥工程等2.4倍PB,刚启动)新疆交建 (新疆,主营路桥工程等,中亚峰会4.3倍PB,趋势好)龙建股份 (俄罗斯主题,积极拓展俄等一带一路2.5倍PB,趋势好)中国中铁 (东盟峰会催化雅万。
高铁,0.8倍PB,趋势很好)中国铁建 (中亚峰会中吉乌铁路利好,0.7倍PB,趋势很好)陕西建工 (中亚峰会1.3倍PB,首板短期新高,趋势很好)中特估首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以及中亚峰会的陕西建工
总结:我回溯了今年的行情发现中特股已经走了一段时间,三大运营商目前趋势已经结束,在高位震荡,PB也基本都到了1倍多;传媒娱乐方向有人工智能的加持,已经进入疯狂阶段,不适合看PB;三桶油和中药方向趋势还在;基建方向有一带一路和中亚峰会的加持,会是下一个阶段的重头戏。
中特估的上半场是消灭掉大部分低PB的央国企,下半场是提高优质股票的PE,大家可以沿着这个思路去挖掘选股,远不止文章里的这些股票,就比如深化供给侧改革之后的煤炭和钢铁PB也很低这篇热点专题写的很详尽,即使一个月后你回头来看,依旧会有收获。
大家记得帮唐师点赞转发,给文章增加热度。感恩遇见,感谢陪伴。声明:文中出现的股票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建议,风险很大很大很大……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不看后悔实事求是论文(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论文)
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是调查研究的基石,今年,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强调作出决策之前要深入调查研究,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实写照。…
-
这都可以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读后感)
我一直认为爱国就是为国家干大事,总觉得离我是很遥远的事。但今天我的想法改变了,是因为高校长的演讲,在他眼里,爱国是从小事做起,认真…
- 新鲜出炉男儿无泪简谱(男儿无泪简谱教唱)
- 原创uc3845中文资料(uc3845芯片资料)
- 速看医药市场营销论文(医药市场营销论文3000字)
- 太疯狂了病假申请书(病假申请书格式范文)
- 速看电流定律(电流定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