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后悔地安门小吃(地安门小吃店)
小吃就是惯常主食以外的小食品,有面食、也有肉食、还有汤食,种类很多。过去京城的小吃店哪个有名?
作者:胡西林 朗读:荷静小吃就是惯常主食以外的小食品,有面食、也有肉食、还有汤食,种类很多我们小时候很少外出去吃小吃,主要是没有那个闲钱,家里连饭馆都很少去,更不用说是品尝什么小吃了上小学与中学时,家里大人每月也给一些零花钱,但这些有限的零花钱主要是买文具啊、订杂志啊、买爱看的书啊,我以后还迷上了邮票,把仅有的“体己”都送给了集邮公司。
可舍不得花钱买吃的,那时真的不馋比如到日坛“坛口”瞎逛时,面对着一街的各种小吃,却没有想尝尝的念头直到上了建工学院(那时还叫北京建筑工程学校)之后,有同学是地道的北京人,在他们的启发与带动下,才第一次品尝了豆汁焦圈、第一次接触到卤煮火烧、第一次喝酸奶、第一次吃羊肉泡馍,才发觉“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外面的食界真好吃”。
我虽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是在北京生活了六七十年,也基本算是个老北京了我不是美食家,也没有刻意去追寻美食但是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亲历亲为,对北京的小吃,也算有了一些了解,也多有品尝,大约还有那么一点点资格来说说北京的小吃与小吃店。
我印象里最早的小吃店,是鼓楼大街东侧汽车站靠北的“鼓楼小吃店”,门脸不大,里边很深最里面是柜台与操作间,卖各种小吃,式样很多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住黑芝麻胡同,每天要在鼓楼站乘5路公交车,到德胜门换乘45路车到沙河上班。
因为路上要耗费两个来小时,为了不迟到,所以一大早就要爬起来往外跑,为争取时间,一般都来不及吃早点到了车站,如果公交车刚走,时间来得及,就可以迅速跑到旁边的小吃店去“垫补”一口,以补充挤车的体力一般是一个烧饼一根油条一毛钱。
因为去得早,人不多,烧饼油条都是热的如果时间充裕,就可以买一碗面茶,黄黄的糜子面糊糊上浇有稠稠的芝麻酱,再撒上芝麻盐,那个香!才7分钱一碗,加一个螺丝转,也是一毛钱但并不是你想吃就能吃的,往往是时间紧促来不及吃。
所以这个面茶就成为我以后每次吃小吃的必点之品,那怕以后面茶的质量大不如前也要点说起正宗北京的小吃,最早我和我爱人去吃北京小吃,都是去东四隆福寺的隆福寺小吃店,那个小吃店的东西,很齐全,各种各样的小吃总有几十样、上百样的不止,你很难说是全尝到过的。
由于去的次数多,也目睹了隆福寺小吃店的变迁:隆福寺小吃店应该算是北京比较早的、比较有名的、比较正宗的小吃店最早就是东四人民市场对过的一间门脸,隆福寺翻修后在原址也是一大间门脸,有着绿色醒目的“清真隆福寺小吃店”的牌匾。
隆福寺小吃店西边儿,原来是白魁老店,白魁也是京城非常有名的老字号,它二楼的烧羊肉非常有名,还有好几道名菜,我们也去品尝过后来因为隆福寺小吃火了、人满为患白魁就把那楼底下那一层,也开成小吃店小吃的内容,和隆福寺小吃店有一拼,差不多,两家互不相让。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这两家就合并了,房间也打通了,统统称为隆福寺小吃店,店面大了,桌椅板凳也多,但有时候人多了你还等不上座儿这里有各种各样吃不过来的小吃,来这里不仅是味觉的享受,也是视觉、嗅觉与听觉的全面享受。
从西边门儿进去是洗手池子,然后是换代金票儿的窗口,不同颜色的小票表示不同的金额再往里走是做羊杂汤、爆肚、涮百叶的窗口;小吃店最西南角,是卖豆汁、焦圈儿,卖煎饼和铁板烤鱿鱼的地方中间的玻璃柜台就是各种小吃了,有姜汁排叉、奶油炸糕、豌豆黄、芸豆糕、糖卷果、艾窝窝、蜜麻花、开口笑等等,花样很多。
有一种红豆馅的烧饼,皮薄、侧面开口露出馅儿来,取名叫蛤蟆吐蜜,挺形象再往东就是汤食,几个大桶依次摆开,豆泡汤、豆面丸子汤、黑米粥、面茶等等汤食的旁边,就是主食区了,大家点的最多的就是炒疙瘩了,肉炒疙瘩、素炒疙瘩、炒面条、炒饼丝……大厨拿着炒勺颠着锅,叮叮当当一阵响就出锅了。
当时的隆福寺小吃,真是一绝小吃店的东边门口有时是卖炸丸子或是炸咯吱盒的有时是卖奶酪的、杏仁茶、双皮奶、红果酪什么的夏天的时候从凉菜窗口可以买凉面、凉粉、粉鱼或是切糕,也有杏仁豆腐,杏仁豆腐特好吃,是我爱人必点的吃食。
我们自己来吃,也带着孩子来吃,还推荐给朋友与亲戚来吃,大家都说好我们相约,每过一段时间是要到这里“打打牙祭”我们家人对大鱼大肉兴趣不大,吃小吃是个很好的选择只是随着老师傅们的不断退休,许多小吃好像都没了原先的味道,最后隆福寺小吃店终于随着隆福寺的再度改建而关闭了。
后来我们去的比较多的就是地安门小吃店地安门小吃店在地安门大街与鼓楼大街的的交叉处,地方不大,却老是食客盈门,也可上二楼,楼梯很窄各种各样的小吃,也是琳琅满目、都有特色它的门脸两旁都是对外售卖的窗口,卖糖火烧、芝麻火烧、麻球、炸糕、糖耳朵等等好带走的小吃。
地安门小吃店的小吃经过多年的发展,品种也有变化日常经营的有各种细馅元宵、清真汤圆、豆面糕、芝麻年糕、豌豆黄等;炸货有蜜麻花、薄脆、焦圈等;汤食有豆汁、面茶、杂碎汤、鲜豆浆、莲子粥等馓子麻花是地安门小吃店的精品,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与蜜三刀以及麻花被授予“中华名小吃”称号。
到地安门小吃店,我最喜欢吃它那个凉面,麻辣凉面,好吃面条筋道、浇汁味浓,拌好了香味扑鼻,就是给的黄瓜是一小截,忒抠门我爱人喜爱豆面丸子汤和奶油炸糕,每次都点,丸子汤里有芝麻酱汁,撒上香菜味道很不错不过这里的奶油炸糕比起原来东安市场北门最早的奶油炸糕,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地安门小吃店也很有名,许多老街坊搬走了还特地回来吃我爱人有个同事,出国到新加坡住了一段,不行,想北京的小吃,又回北京了她住天通苑,每周要跑到地安门来吃小吃除了这两家以外,北京比较著名的小吃店,还有护国寺小吃店。
但是护国寺小吃店的本店,我只去过一次,印象不深了后来这护国寺小吃店,开在北京到处都是,有好多分号我们住在潘家园的时候,潘家园那儿也开了一家护国寺小吃店,离家门口儿不远,所以也经常去光临这护国寺小吃店,那里的小吃品种也很多,比较有名儿的像豌豆黄、驴打滚儿、蜜三刀、小枣切糕什么的都有。
它这里经营的小吃好像与别处有些不同,主食还有饺子、炸酱面、牛肉面,也有炒疙瘩、炒饼丝什么的我有时候吃它的羊肉汤或羊杂汤,有时也吃凉面可是谁家的凉面也比不上西单商场还没改造时,里面有一家专卖四川凉面的小店做的地道,吃起来又麻又辣又香。
那时四川凉面刚刚登陆北京,这一家的四川凉面就打出了名声,远近闻名,不少人慕名而来可惜原来的西单商场一改建,就不知所踪了护国寺小吃潘家园店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在饭店墙上,绘有好多幅北京各种小吃的民风图画,旁边还有说明。
我有时在等叫号取食物之余,都愿意去看看这些图画,特长知识
北京其他的小吃店,比较有名的还有牛街的清真小吃店、王府井小吃街、西单小吃城、九门小吃等,去的比较少,印象也不深了,但总的看来或许大同小异,比较著名的小吃种类各店也差不多北京的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
原来北京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不成规模人们在无意中就会碰到,所以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把小吃集中在一起,成为小吃店、小吃城,则是新中国以后的发展写这文章时,也查了一些资料:我最熟悉的隆福寺小吃起源于隆福寺庙前的小吃市场。
据《日下旧闻考》载:“隆福寺每月三、九、十日有庙会,百货骈阗,为都市之冠” 1956 年创建的隆福寺小吃店,引进了隆福寺街及京城内外近百种清真风味小吃,既有慈禧太后喜食的豌豆黄、艾窝窝等宫廷小吃,又有京城百姓喜食的豆面糕、豆汁、焦圈、豆腐脑等,品种丰富,各具特色,一些品种已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隆福寺小吃,因其物美质高、品种齐全而誉满京城,深受顾客喜爱据说隆福寺小吃店以后还会回来重新开张,但愿吧 (图片选自网络)
朗诵者 荷静:退休后开启了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旅游、书法、游泳、养花……,不断开拓生命的外延。近年又习练朗诵,开启主播修炼之路。在声音的世界里,做一个心中有光的人 ,温暖自己,照亮别人。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全程干货地安门小吃(地安门小吃店)
女神节的地位可不低,不仅成为人们关爱女士的时刻,而且更是不少男士表达关心、爱慕的时机。今年,京城不少老字号都精心烹制各色的小甜…
-
难以置信学生食谱(学生食谱营养搭配 一日三餐)
这段时间,孩子们都在家中生活和学习,如何保证孩子的营养健康呢?这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么,为孩子准备餐食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 这都可以?学生食谱(学生食谱营养搭配 一日三餐)
- 不要告诉别人黑木耳的吃法(黑木耳的吃法和做法)
- 学到了吗黑木耳的吃法(黑木耳的吃法和做法)
- 全程干货清淡小菜(清淡小菜有哪些)
- 全程干货清淡小菜(清淡小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