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快来看蛟(蛟龙号)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对于所未到达的区域,人类抱有永不枯竭的探索精神,海洋——便是其中一个永恒的命题为了探索这个覆盖了地球表面四分之三面积的广袤区域,美国、法国、俄国

快来看蛟(蛟龙号)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对于所未到达的区域,人类抱有永不枯竭的探索精神,海洋——便是其中一个永恒的命题为了探索这个覆盖了地球表面四分之三面积的广袤区域,美国、法国、俄国、日本先后研制出能够下潜6000米至6500米的深海潜水器。

后来,由中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奇迹!

敲黑板!!!下潜7062米是一个什么概念呢?通过上期视频,我们了解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本期视频,我们将跟随"蛟龙号",一起见证海底神奇!众所周知,光合作用为各级生物提供能量,对生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几千多米深海下,一旦没有光合作用的必要环境和条件,生物是如何获取能量的呢?

俗话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蛟龙号一起入海擒龙吧!“蛟龙号”探索水下百米世界当蛟龙号下潜到水下20米时,舱外水温32℃,这里阳光充沛,是海洋生物的天堂,斑斓的珊瑚礁、茂密的水草、多姿的海葵,还有色彩斑斓的鱼类,都在此生活。

当蛟龙号下潜到水下100米时,舱外水温30℃,这一水深的海域中会有大型生物出没,比如已知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鲸鱼。

当蛟龙号下潜到水下300米时,舱外水温12℃,在这片广袤的昏暗海水中有着神奇的生物,也潜伏着无尽的危险。"蛟龙号"突破水下千米

当蛟龙号到达位于水下1200米的南海冷泉活动区破火山口铁锰结核覆盖区时,这些大小不一的黑褐色球形铁锰结核,虽然只是海洋所蕴含众多的丰富资源的一小部分,却是陆地上紧缺的矿产资源。

当蛟龙号下潜到水下2000米的采杞海山南侧山坡时,可以看到这里生长着众多品类的海绵,形成了海绵群落"龙旂(qí)十乘,大糦是承"蛟龙号到达位于水下3500米的大糦热液区,大糦热液区由中国大洋33航次于2015年发现,其名得自《诗经·商颂·玄鸟》中的“龙旂。

(qí)十乘,大糦是承”,意指非常丰富的食物。大糦热液区热液活动较频繁,为盲虾、螃蟹等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热液喷头又称黑烟囱,是海底火山活动的产物,液喷口流体温度最高可达400℃在如此高温的环境中,也有各种生物生活在其中"蛟龙号"探索深海生物当蛟龙号位于马里亚纳海沟6699米深的海底时,发现两条狮子鱼在深渊自由游泳嬉戏,当下潜到水下7062米的深海时,舱外水温则为-2℃。

通过对深海的探索,使人类对位于不同海底深度的生物产生了深刻的认识,改变了人们对生命基本概念的认知,可能有更多的生物物种蕴藏在深海之中,目前还不为人们所知,在极端环境生存的深海生物拥有特殊的深海基因,将来可能为造福人类提供重要的资源。

✪ 小知识 ✪什么是黑烟囱?它是深海的热液活动,1977年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潜入东太平洋中脊2500米处的加拉帕戈斯裂谷,发现了正在喷出热液的洋底“黑烟囱”和独特的热液生物群“黑烟囱”高达十米,富含硫化物矿物质,反映了“活”矿床的形成过程。

它是由于海水沿裂隙渗入洋中脊的新生地壳,与数千公里深处上涌上来的地幔物质发生交换后再从海底喷出而造成的。除了领略海洋的无限神奇,蛟龙号还背负着历史使命,欢迎继续收看下集《时代使命(上)》

版权声明    本文由“科普北京”编辑,资料来源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技资讯 趣味科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