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蕈怎么读(蕈怎么读毒蕈碱)
提要:吃毒蘑菇为什么会中毒?原来,是毒蕈碱与体内的毒蕈碱受体(M受体)结合引发了一系列中毒反应,所以,吃蘑菇千万要小心了!
春分至,燕归来
在讲“M受体”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字——蕈。
01蕈:xùn ,形声字。字从艹从覃。“覃”有“幽深”“延及”之意。“艹”与“覃”联合起来即表示“生长在原始森林里的菌菇”,其本义就是“深山老林里生长的野菇”。
再确切一些,即指“真菌的一类,生长在树林里或草地上地下部分叫菌丝,能从土壤里或朽木里吸取养料地上部分由帽状的菌盖和杆状的菌柄构成,菌盖能产生孢子,是繁殖器官”要是在“蕈”前面加个“毒”字呢?就是“毒蕈”了!。
02毒蕈:亦称毒菌,即俗语“毒蘑菇”有的人误食毒蘑菇后会出现皮肤潮红、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继而出现视物模糊、头晕目眩、呕吐、腹泻,最后会死于虚脱也有的人在食用后几小时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泻,两三天后会出现溶血表现,而且有严重肝损害,出现黄疸,昏迷而死亡。
古时候的谋杀者常利用毒蘑菇下毒——据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被毒蘑菇中提取的致幻剂毒死的墨西哥的原始民族,将毒蘑菇称为“神仙吃的肉”,就是因为它能引发幻觉要是在“毒蕈”的后面加个“碱”呢?就是“毒蕈碱”了!。
03毒蕈碱:话说1869年,由schmiedeberg首次从捕蝇蕈中分离出一种有毒的天然生物碱,这种生物碱就被称为——毒蕈碱(muscarinic,[ˌmʌskəˈrɪnɪk])。
到了1907年,Dixon注意到毒蕈碱的作用与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反应非常一致,于是他就设想:迷走神经是不是通过释放毒蕈碱样的东西来传递冲动的呢?但这只是一个设想,还需要实验来证实时间来到1914年,英国著名生理学家戴尔(Henry Hallett Dale,1875-1968)彻底研究了乙酰胆碱的药理性质,并且证明了它具有毒蕈碱样作用和烟碱样作用。
等一下,这岂不是说“毒蕈碱”和“烟碱”凑到一起才能模拟出来乙酰胆碱的作用吗?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在突触后膜上还有自己相应的“接受器”,即“胆碱受体”,那“毒蕈碱”和“烟碱”岂不是也有自己的“接受器”了?
到底有没有呢?当然有了,不然药理学还怎么发展呀!04毒蕈碱受体——“M受体”:果然,在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细胞上有一种蛋白,这些能与天然毒蕈碱结合的蛋白,就被称为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简写一下,就是——“M受体”。
05“M样作用”天然的毒蕈碱与体内位于心肌、平滑肌、腺体上的毒蕈碱受体——“M受体”结合后,就会产生一系列类似于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脏抑制——心跳减慢,收缩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呼吸困难,喘不上气;
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最典型的症状,上吐下泻;膀胱逼尿肌收缩——小便失禁;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甚至针尖样瞳孔;腺体分泌增加——出汗(汗腺)、流涎(唾液腺)、流泪(泪腺)、痰液增多(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还有消化道分泌物增多等等,这都是典型的毒蕈碱中毒的反应。
于是,这些反应统称为毒蕈碱样作用,简称为“M样作用”——再简化一下,就是——大汗淋漓、口吐白沫、上吐下泻、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心跳缓慢、呼吸困难、血管扩张等等。所以说,千万别吃毒蘑菇!
医药课堂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新鲜出炉蕈怎么读(蕈怎么读毒蕈碱)
最近网络上歌曲《生僻字》走红,旋律好听但歌词烧脑,各种生僻字看得眼花缭乱,感觉这么多年的语文白学了!向下划↓↓↓第一题胼点击下方…
-
深度揭秘restrict(restriction)
BFR训练2.0,如果你在学习BFR过程遇到问题,这篇文章或许可以帮您答疑解惑,关注公众号,还可以活动大量相关材料哦。…
- 原创郗怎么读(郗怎么读姓氏)
- 燃爆了郗怎么读(郗怎么读姓氏)
- 原创ache(ache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 新鲜出炉赦怎么读(赦怎么读什么意思)
- 学会了吗背组词(背组词 多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