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龛(龛是什么意思解释)
文/二休师父01但凡有佛教界的大师圆寂,我们通常都会看到或听到,如“入龛、坐龛、封龛、坐缸、荼毗”等专有名词,很多人对这些名词的概念是模糊的,社会媒体还容易把这些名
文/二休师父01但凡有佛教界的大师圆寂,我们通常都会看到或听到,如“入龛、坐龛、封龛、坐缸、荼毗”等专有名词,很多人对这些名词的概念是模糊的,社会媒体还容易把这些名词造成混淆星云大师圆寂后,有的媒体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把“。
封龛”当成了“坐缸”,又看到台媒报道“大师的遗体将火化”,于是就认为事件出现了反转,然后脑袋里出现一连串的疑问……
澎湃新闻,还用错了名词。
我来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些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高僧圆寂后,把高僧的法体(即遗体),安奉在一个木质的灵龛里,供大家追悼、吊唁——安奉时候的那个动作,叫做“入龛”;安奉完了之后,法体在龛中端坐,这叫“坐龛”,如下图:
徒众缅怀之后,抬去火化,就要先把龛门关上并贴上封条,这叫“封龛”以本焕老和尚为例,圆寂时肯定都是在病床上,因为要追思、要开放社会吊唁,所以就要设灵堂以停放“灵柩”——那个“灵龛”,就相当于是“灵柩”——。
这就有了前期的“入龛”、“坐龛”的过程,等抬去火化前,还要先“封龛”。
而且这个过程,还有一定的仪式。本焕老和尚入龛时,是他的师弟净慧长老洒净并说“入龛法语”,然后再请“入龛”。
我记得当时是本老的徒弟印杰法师,把本老法体抱入灵龛,采用的是公主抱的方式,在抱入龛的那一刻,印杰法师还恭敬的对老和尚说:师父,请您入龛!别问我怎么知道,我当时就在现场但凡一“入龛”,就表示,几天后就要举行“荼毗”仪式,所谓荼毗,也就是火化——。
封龛后的下一步,也就是“荼毗”了。
所以如果按照步骤逻辑来表示,就是:入龛→坐龛→封龛→带龛荼毗→捡拾舍利→起塔供奉02那什么是“坐缸”呢?就是僧众圆寂并停灵(一般是在病床上)后,把法体呈打坐状放入缸内,再用一只缸倒扣在上面,封严实,这叫“坐缸”。
(各地方没有一定之规,有的是“坐缸”后停灵再供徒众追思吊唁,有的是先追思吊唁再“坐缸”——结束之后,抬缸安放在塔中,整个过程就结束了)这就意味着,只要一坐缸,就不会荼毗(火化)了所以一般“坐缸”后,会有两个结果。
一个是3~5年之后开缸,如果真身不腐,就塑成金身(叫“肉身菩萨”),然后专门建一个殿堂供奉,称之为“肉身殿”还有一个是,永远不开缸,徒众们如果追思缅怀,就去绕灵塔,因为缸在塔内比如韶关云门寺佛源老和尚的后事,采用的就是。
“坐缸起塔,永不开缸”的方式所以如果按步骤逻辑表示,就是:1、坐缸(不再火化)→3~5年后开缸→塑造金身→建殿供奉2、坐缸(不再火化)→永不开缸→起塔供奉这就是“坐缸”的两种结果但是,这也并不绝对!也有的是坐缸后,连缸一起荼毗!这种通常会在缸底和缸盖上故意做个漏洞(可以叫缸漏,但不要产生不当联想。

),为防止缸裂

还会箍上铁丝——说句不太恭敬的话,就像做普洱茶,“坐缸”后不烧的,是“生普”,连缸一起烧的,叫“熟普”,“生普”是“瓦罐生人”,“熟普”是“瓦罐熟人”03但星云大师的后事是与众不同的,因为是结合了“入龛”和“坐缸”的两种方式(外龛内缸),口语中称之为。
“封龛坐缸”——也难怪很多社会媒体会犯迷糊具体说就是:星云大师的“灵龛”,采用的大概——当然是一种猜测——是“坐缸”的方式,至于用的缸的材料是可燃的还是砂缸,这个目前尚没看到相关报道但是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出,那个白色的灵罩是圆桶型的,这就说明里面可能是“坐缸”——因为几天后要荼毗,所以如果是砂缸,用的可能就是那种有漏洞的缸;如果是可燃的新型材料缸,后期荼毗时应该也是直接连缸一直烧——。
现在以“坐缸”(官方称之为坐塔)的方式供大家吊唁,那个“缸”就等于是“灵龛”了,把灵罩罩上去,这个动作叫做“封龛”。
所以星云大师后事采用的是:先坐缸封龛、再吊唁、后荼毗的方式这就说明,星云大师的“坐缸封龛”,跟别的大师纯粹的“坐缸”,后期的步骤是不太一样的——这也说明,出家人的后事,没有一定之规,是可以灵活行事的,就像应机说法一样,法无定法,规无定规,运用之妙,全在一心。
最后,回向星云大师:不舍众生,乘愿再来。对星云大师最好的缅怀,不是回向他“往生西方”,而是——般若舟沉,人天眼灭:沉痛悼念爱国高僧星云大师!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学到了吗勺组词(勺组词和部首)
汉字部件构字组词口诀(待续)程大琥 说明:1、本口诀方便应用于国内识字教学和对外汉字教学,以及文旅研学产业发…
-
这都可以?曌(曌怎么读)
武则天为什么改名为“曌”?曌字怎么读?是谁造的字?
- 越早知道越好藉(藉贯的意思)
- 干货分享藉(藉贯的意思)
- 这都可以announce(announcements)
- 越早知道越好announce(announcements)
- 干货分享slut(slut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