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深度揭秘苕怎么读(苕怎么读烤苕皮)

在成都的街道上行走,满满的烟火气息,虽是冬天,却不觉寒冽,没有摇摇摆摆不停歇的风

深度揭秘苕怎么读(苕怎么读烤苕皮)

 

       在成都的街道上行走,满满的烟火气息,虽是冬天,却不觉寒冽,没有摇摇摆摆不停歇的风,有的是热闹的人群和吆喝声,卖烤面筋的大妈说,“你们看,天上有个橘红的圆圆的大月亮        我喜欢这个成都的大妈,我喜欢成都。

上一次到成都,看超级可爱的大熊猫在树上伸懒腰,只有现场才能享受到的超级萌萌哒,一阵阵欢呼声响起在有熊猫的竹林畔,大家都拿起手机拍照摄影,想用手机带走每一个萌萌哒;去了金沙遗址,感受蜀国辉煌,抢救性挖掘给我们展现了历史,站在博物馆,就是一场穿越;

吃了油而不腻的猪蹄花和肥肠粉,碰到摄影师录制节目,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感受宽窄巷的热闹,宽进窄出,窄进宽出,曲曲绕绕都是生活。

       这一次到成都,金金师弟和旭腾师弟带着各自的四川女朋友请我吃了火锅,麻辣鲜香真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虽然不够冷,到底也是冬天,竟然还有好多人围着桌子在室外吃火锅,我选择了屋内,倒也是好几个门大开,就像沿海的大排档,哈啤酒吃蛤蜊,在成都喝热豆浆吃火锅。

在会场遇到一个四川妹子,一起去了大学城小吃街,卖鲜花的小哥哥超级帅,我看了又看小哥哥,还是在街边小店买了一个两块钱毛绒绒的小花朵,和我的阳光色围脖特别搭,一起尝了路边摊串串,蘸料里有折耳根,师姐还让小姐姐画了可爱的大头像。

        师妹带我们去尝试苕皮,一看到这个苕,大家开始讨论起它的发音,突然意识到这不是苕帚的苕吗,但那东西不叫笤帚吗,于是开始了汉语大词典battle原来苕有两个发音,苕皮读sháo,在四川方言中苕为红薯的俗称,而用红薯做的宽粉条就称为苕皮,也是川派火锅的一道菜品,据说某些城市的人说你苕,你可要用脑子想想了(小伙伴可以补充奥)。

苕另一个读音就是tiáo,主要包括三个含义,一说古书上指凌霄花,也叫紫葳落叶藤本植物开红花二说苕子,也叫野豌豆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紫色,可作绿肥三说指苇子的花对于我们来说最常见的词语就是苕帚了

        那苕帚和笤帚有什么不一样吗?我轻轻的懒懒的瞄了一眼百度也没啥说法,自然要发表我自己的看法,个人言论,仅供娱乐苕帚上草字头,自然是草做的帚,大家见过高粱做的扫把吧,高粱,禾本科高粱属草本植物,小头的苕帚可以扫炕,细头的可以刷大锅。

还有一种草叫地肤,老了就可以做扫帚,它是草本科的,自然叫苕帚,现在很少见地肤做的苕帚了,据说地肤已经跃升为可食用可观赏的植物都见下图(图片来自百度)

       而笤帚上竹字头,属于禾本科竹亚科的植物,虽然说也是草本植物吧,但是竹亚科啊,所以笤帚是竹子做的,如下图,扫院子的利器,一般空间小了都没有笤帚施展的空间,倘若我住得豪宅,定要备个笤帚,施展它的竹字头更施展我的豪迈与得意,如下图(图片来自百度)

       由此展开了很多回忆,我的姥爷会扎苕帚,我小时候看他手工扎苕帚,干净利索,拿着尼龙绳左一下右一下一个完整的苕帚就出来了,然后带到镇上去卖我佩服我的姥爷,他是一个很勤奋的农民,写得一手好字我的姥姥也是巧手,会做各种手工,很可惜那时候我不懂学习,已经忘记了很多细节,也忘记了姥姥给我讲的民间故事。

上小学的时候教室是平房,北方的沿海城市风呼呼的,农村是没有暖气的,我们要封窗户,有人负责从家里带高粱秆,有人负责从家里带油纸布,有人负责从家里带钉子,还有人带锤子,各种材料工具齐全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封窗户,那天是很温暖的日子,从我上学前班就开始了。

小时候跟着妈妈在村里大队院值班,以为地肤完全是无用的杂草,和小伙伴玉菲一起拔草,结果被看大门的老爷爷发现骂了一顿,我还记得好多人围着我们说我还是小点,因为同龄的玉菲那时候比我高一头,因为玉菲没哭,而我,玉瑕(我的乳名)哭了。

(图片来自百度)

        今天先不回忆了,很快就要2022年了,很开心,2021,我没有太多的辜负最后非常热烈的庆祝我们实验室成立20周年,掌声响起来!(虽然你们看到就是2022年了,我的手指触摸键盘的此刻目前现在是2021年,加完图片就2022年了,跨年的仪式与快乐还是要有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