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燃爆了嗟怎么读(嗟怎么读什么意思)

一个“学术”讨论

燃爆了嗟怎么读(嗟怎么读什么意思)

 

(长沙南站,洞庭牛↑)​大家经常说“诗酒趁年华”,这是苏东坡诗词中的一个名句苏轼在山东密州(今诸城)任职时写了一首著名的词《望江南·超然台作》,词云: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首词全词押“a”韵,上阙第二句的两个“斜”字应该念古音xiá(这个已经很多人讨论过了)下阙第二句末尾的“嗟”字读音似乎有点问题“嗟”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念jiē,但如果这样读,苏词下阙显然是押不上韵的。

苏轼写诗作词都是极讲究的人,应该不会犯作词不押韵的错误吧,所以“嗟”字在古代(至少北宋)很可能不是像现在普通话念jiē,其主元音应该也是a才对粤语保留的古音甚多关于“嗟”字的粤语(广州话)发音,我请教过一位母语是粤语(广州话,广府白话)的朋友,Ta说应该读ze,第一声,也就是zē了,但这样读似乎跟“茶”和“华”也押不上韵。

我们湖南乡下的方言也保留了许多古音,比如“解(jiě)放”读作“gǎi放”,“斜/邪(xié)”读作“xiá”(我们益阳方言则读成“liá”,比如“身正不怕影子斜/liá,不信邪/liá)在我们扶兰乡下,日常口语中,如果一个人递某物品给另一个人,有时只会跟对方简单地说一个字:“jiǎ~”,意思是“喏”、“给你”、“拿着”。

这就跟成语“嗟来之食”(相当于湖南话:“jiǎ~来恰喽”)所描述的情形非常相象了湖南方言中还有一些其他相似发音的字,比如“姐姐”二字,用湖南话说就是“jià ji”或者“jiǎ ji”,也就是说,普通话中的“jie”音在湖南话里通常是读作“jia”的。

我另外查了一下资料,据说闽南语(也是一种保留了较多古音的方言)“嗟”字就是读作jiā结合我们湖南方言的情况,“jia”(音调各地可能有异)大概就是“嗟”字的古音了所以在古文诗词中“嗟”字可能都应该念作“jiā”或者“jiǎ”,如“酒醒却咨嗟(jiā)”,“嗟(jiā),来食!”,嗟(jiā)来之食,等等。

如果“嗟”字古音念jiā,那么苏轼“诗酒趁年华”词中“嗟”字跟后面的“茶”和“华”就很完美地押上韵了所以,我们读古文特别古诗词的时候,如果遇到用普通话读起来不太对劲儿的地方(如不押韵,这种情况还不少),可能就有必要多想一想:是不是我们今天的读音跟古人不一样呢?。

用一句网上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很可能我们今天打开的“姿势”不太对了。--end--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