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干货分享report(report翻译成中文)

翻译国际矿产资源量/储量报告规范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弄不好会误导别人。国内有些同仁已经尝试过中文翻译,我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敬意。我当拿争议最大的几个基本术语举例子,谈谈中文翻译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干货分享report(report翻译成中文)

 

本文作者:刘培文 (Rock Liu), 高级地质师,SME注册会员,注册矿权评估师翻译国际矿产资源量/储量报告规范(主要是JORC Code和 NI43-101)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弄不好会误导别人,那些对矿业比较外行的投资者和对英文标准不熟的技术人员。

国内有些同仁已经尝试过中文翻译,我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敬意从最初接触海外矿产资源量/储量报告,到自己动手编制报告,都有十余年,我才敢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二我就不说什么“信、达、雅”之类的一般经验了,直截了当拿争议最大的几个基本术语举例子,谈谈中文翻译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Competent PersonCompetent / QualifiedPerson的定义包含了有关协会、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承担该责任的具体要求,其Competence核心的意思“能干”:这个人是“

资格相称、富有经验的矿产行业内的专家”这个词翻译为中文的时候争议主要有两类:直接翻译最具代表性的直接翻译是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章程第18章《矿业公司的附加上市条件、披露规定及持续责任》的中文翻译合资格人士。

不过,“人士”这个称呼不太符合大陆这边的说话习惯,久而久之大家就说成了合资格人,在各类培训和会议中用的最为广泛有人提出:四个字也不习惯,三个字好些,比如资质人和胜任人我认为这几个词字面意思差不多,既然合资格人

叫得习惯,就它了如果为了照顾国内的习惯也可以叫合资格师“资质”一词在业内用的最为广泛,对应于“单位资质”和“个人资质”,素来和“考评”、“审批”粘在一起这几年政府正在陆续取消各种资质,这个词慢慢就淡出历史舞台。

“胜任”字面意思和英文最靠近,也不知什么原因很少被用到既然大家不怎么用,也没必要费力气去推广我倒是觉得,最好玩又准确的翻译是能人 (⊙﹀⊙)引用传统术语有人反对直接翻译,合资格人过于西化,听起来不能反应行业特点,和别人解释起来都费劲。

我们的传统术语为何弃之不用?比如注矿业权评估师(VALMIN中的Valuer,直译为估值师)不就很好嘛传统的术语有:注册储量师、注册地质师、注册采矿师和注册矿产资源师之类工程师系列的名称在海外也都有,但为什么没有用作编制报告人的特定称谓呢?因为。

“资格相称、富有经验的矿产行业内的专家”,在承担报告任务的时候,是就具体的项目而言,换个其他的项目就未必是了工程师系列的称谓强调专业技能,选择任何一个称谓,都不符合矿产资源量/储量报告对于编制人的综合要求,也不能让市场接受。

最终选取一个强调“职能”或“资格”的词语在传统类的词语中,注册矿产资源师的接受度最高Report 和 ReportingReport 是个名词,翻译成报告,大家没意见争论出现在Reporting上面,英文是当动词用的,意思是“当提到某个内容时该怎么说”。

中文的“报告”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不过面比较窄,比如“报告首长…”那么就把ReportingExploration Results翻译成报告勘查结果,Reporting Mineral Resources。

翻译为报告矿产资源量,Reporting OreReserves 翻译为报告矿石储量问题就来了,大家说着说着就变成了勘查结果报告、资源量报告和矿石储量报告造成很大的误导对于国际规范不熟悉的人就认为:国内外差不多嘛,他们也是。

资源量报告和储量报告,勘查结果报告就相当于我们的阶段性报告或中间报告!而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一个矿产勘查开发项目,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认识地质成矿特征,是一种后评价在不同阶段的勘查之后,达到什么水平,就报告什么结果。

有些复杂的矿床做了大量工作,结果一大堆,但是连个像样的靶区都没有;有的矿床只能选一两个靶区进一步工作,能估算出资源量;少之又少的矿床,做了预可行性研究之后,可以支持部分矿产资源量估算出矿石储量,但仍留有部分矿产资源量,或许还有靶区就没动过。

最终的合资格人报告可能包括上述各种情况,而称之为具体的 XXX报告就会以偏盖面我们被所谓的储量报告和资源量报告忽悠的还少啊!有些矿权连个钻孔都没打过,就出了储量报告!有人为了避免上述误导,把Reporting。

翻译成披露披露这个词常用于证券市场,适用面很宽NI43-101中就使用了大量的Disclose,但也仅限于公开信息相关的内容,而在技术相关的部分仍然用Report 以示区别在合资格人报告之前,西方普遍采用一个。

Technical Report技术报告,就是为了和上市文件中“财务”和“法律”文件有所区别如果把披露一词赫然摆在广大地质工作者和矿山技术人员面前,不大可能被接受如果Competent / Qualified Person。

翻译为合资格人,那么Competent / Qualified Person Report 就翻译成合资格人报告;如果Competent / QualifiedPerson翻译为注册矿产资源师,那么Competent / Qualified Person Report

就翻译成矿产资源量报告矿产资源量级别Inferred,Indicated,Measured要正确理解矿产资源量级别的含义,必须理解划分依据“Increasing level of geological knowledge andconfidence。

”,即“地质可靠程度和认识程度越来越高”地质环境、矿体赋存形态和矿石矿化特征,是客观存在的,采与不采,它就在那里勘查和研究工作只是通过系列方法手段,提高对已经存在事物的控制程度(也就是可靠程度)和认识程度,由粗到细。

英文中的三个词Inferred,Indicated,Measured表达很准确其语境常用在医生看病的表述中: Inferred,没做检查,根据病人描述或者脸色大概推断一下病情;Indicated,做了基本检查,确定病症;。

Measured,要上手术了,得通过CT准确搞明白位置、大小等这么一比,大家就会发现《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中的推断的,控制的和探明的,非常准确的表达了由粗到细的递进意思JORC

的官网中文版本翻译为推测的、标示的和确定的,只能说是字典里面最沾边的词汇,没有明确表达出的认识递进关系即便推测的看起来和推断的意思很相近,但地质解译和矿体圈连这种事情,用“测”字实在有些太牵强了矿石储量级别。

Possible,Probable,Proven要正确理解矿石储量级别的含义,必须理解划分依据“Consideration of mining, processing, metallurgy, infrastructure, economic, marketing, legal,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ment (the ModifyingFactors)”

,即“考虑采矿、选矿、冶炼、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政府等调整因素”这时,矿产资源量的地质可靠程度和认识程度已经确定,就各种调整因素中的条件和假设未来发生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进行评价英文的Possible

,Probable,Proven很准确地表述可能性和确定性递增的意思Possible,可能发生,但不能确定;Probable,很可能发生,基本靠谱;Proven,经过验证没什么问题香港交所18章翻译为可能的、概略的、证实的

就表述了这个意思《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的用基础的、预可采的、可采的,看起来和技术研究阶段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相呼应不过这又形成很大的误导地质报告后面的概略研究

谁认真当回事情了?国内为凑个储量出来,有些预可行性研究薄薄的三五十页,一个晚上就编好了JORC的官网中文版本把Possible 翻译为可信的,搞不懂是几个意思西方国家选用矿石储量分类词语的时候也是不断改进的。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用过Speculative,Possible和IndicatedSpeculative,没有直接有效信息,大概估摸一下,有点像咱们说的“远景的”过于不靠谱,就去掉了Indicated,是说控制程度的,放到矿产资源量分类里面去了。

翻译体会和心得多读报告,深刻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仔仔细细把别人的报告多读几本,否则别说理解规范了,就是看懂也够呛眼下就有不少“专家”,其实连一本报告也没有好好看完,就开始“指点江山”了。

就读什么样的报告,我提个建议:- 不同矿种    - 某一矿种的不同成矿类型    - 某一矿种某一成矿类型的不同勘查和开发程度    - 不同的提交对象,给政府的、给企业自用的、给第三方的、给公众的就以我自己为例,因为干的就是这个工作,别人的报告真是没少看,然后才给主签合资格人准备模型和数据,最后自己独立发表意见和编写报告。

把国际上几个主要的报告规范翻来覆去的看,研读历次修改过程的专家意见及案例分析,才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即便如此,我相信译稿中仍有很多问题摆正位置合资格人报告内容涉及到矿山勘查、研究试验、开发、运营、闭坑整个链条的方方面面,专业覆盖了测量、地质、采矿、选矿、冶炼、环境、社区、技术经济等,以及若干的辅助专业。

首先,我们不能只从自己专业角度去理解,否则会导致盲人摸象的境地,而得出一个啼笑皆非的“专家意见”其次,我们除了专家身份之外,还得屁股坐对地方,“为了向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及其顾问提供有关勘查结果、矿产资源量或矿石储量信息”,而不是“应业主的要求编个报告”,或者埋起头来把一堆过于专业的内容一股脑地堆到报告里面。

位置摆正了,才能理解规范要求中“宁多勿少”和“如果没有,为什么没有”等“洋”原则照顾语言习惯中西方之间语言表达习惯差异很大,这是思维习惯的反映在把国际矿产资源量/储量报告规范翻译为中文的过程,要求完全传情达意,几乎不可能,就是《圣经》的翻译都达不到。

中文喜欢先说“因”再说“果”,娓娓道来,所谓前因后果;英文喜欢先说“果”再说“因”,这是西方“目的导向”的思维反映中文喜欢短句子,句意之间通过丰富的语气和逻辑词汇表达;英文喜欢长句子,句子套句子,以强调之间的逻辑关系。

我的翻译原则是:不过分追求字面意思,能短则短,实在不行,长就长点,把核心意思表达清楚,既反映西方的思维模式,也要照顾中文表达的习惯但我不喜欢超级啰嗦的翻译,一句话中一连串“的”“地”“得”,不换口气都读不下来。

念都不好念,还怎么理解啊!最后提一下,翻译就是翻译,不要搞“创新”比如协会Fellow级别的会员,就是比一般会员Member资深一些,啰唆点翻译成四个字“资深会员”,简单点就两个字“委员”如果硬要翻译成。

“院士”,未免有点太…..呵呵嗯,这个对于培训貌似很有帮助!!!文章版权归美国博德公司北京代表处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延伸阅读  (可通过“查看历史消息”)约翰T. 博德公司是提供地质、采矿,选冶,环保、技术经济、风险控制等专业咨询的国际机构,针对煤炭、金属、非金属矿产,在勘查、开发、运营及闭坑各阶段,提供投资。

/融资尽职调整、JORC/NI43-101等资源/储量报告、VALMIN估值报告、上市技术支持等服务联系方式中国北京朝阳区日坛路6号新族大厦504室,100020                电话:+86 10 6500 5854

传真:+86 10 6500 5964邮箱:jtboydcn@jtboyd.com网址:www.jtboyd.com                   关注博德微信公众号请识别图中二维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