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干货丰的部首(曲的部首)
這是一個草字,那就要想想怎樣理解這個字的草法。中秋節前,另一個學生 Jee Yin Lee 在聖彼德堡旅途中留言,說可能是「豐年」之「豐」,這個
解釋「豐」字的草法2013年9月21日寫於加拿大。北京保利來香港舉行2013秋季拍賣,香港學生 Veng 在拍賣目錄中見到顧祿一幅作品,沒有釋文,於是留言:「第六行第三個字看不懂,請幫忙。」
我通常不直接回答學生問題,而是啟發他們討論這是一個草字,那就要想想怎樣理解這個字的草法數日討論,這個字沒有人讀出來中秋節前,另一個學生 Jee Yin Lee 在聖彼德堡旅途中留言,說可能是「豐年」之「豐」,這個猜想是對的。
但是為什麼是「豐」呢?這要從古文字說起,「豐」的篆書是
而「豊」的篆書是
即禮的本字可以看到,二者非常相近所以古代有人把這兩個字互作異體字用,清人顧藹吉《隸辨》說:「『豐』或訛作『豊』,與『豊器』之『豊』無別,經典相承用此字」這樣一來,「豐」也可以寫作「豊」,上面為「曲」,下面為「豆」了。
很明顯,這是隸定的時候出現的訛變
如隸書《封龍山頌》中「國富年豐」的「豐」,也用了異體字,上半部寫為「曲」。
由此想到一件事,三十多年前,我拜訪鄭逸梅老先生,他問我:「清代錢南園的名字,你怎樣讀?他的簽名,或寫錢澧,或寫錢灃,讀音究竟以何為准?你編《書法》雜誌,當有一標準。」
我想了一想說,南園字東注,所以應該讀錢灃《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有「豐水東注」﹝「豐水」,《書‧禹貢》寫為「灃水攸同」,多水旁,均指陝西扶風的一條河名﹞,南園的名字,顯然由此而來老先生聽了很滿意
回頭來說顧祿這作品,「豐年」之「豐」,他也是取異體字「豊」。原本「豐」字草化的規範寫法,應為
見王羲之《十七帖》。上半部簡省為一橫三點,下半部「豆」,可以省簡為兩橫。這個字我在草書課程上特地強調講過,和「無」 字非常相近,
「無」下麵是三橫,比「豐」多一橫。王羲之《十七帖‧清晏帖》這兩個字都有,一個兩橫,一個三橫,學草法辨別這是難得的佳本。 明人喜歡改動草法,寫「曲」的草體,常寫為
如祝枝山。顧祿亦取法於是,上半部寫為「曲」,下半部加上兩橫,結果出來了一個很難讀的草字「豐」。
草書很多人喜歡,學草書當先學草法,研究草字的由來。草法應以《急就章》為本,今草需下功夫於《十七帖》,有此根柢,便可揮運。宋以下各草書名家,草法不嚴,初學者不可取法,否則容易亂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学到了裁组词(裁组词和部首)
添加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 Lspjyw 免费获取全套资源
-
原创term(term翻译)
本文简要介绍如何运用TermWiKi进行术语检索,快来看看吧~
- 全程干货竭组词(竭组词拼音)
- 一看就会亓怎么读(亓怎么读姓氏语音)
- 墙裂推荐necessary(necessary什么意思)
- 燃爆了necessary(necessary什么意思)
- 居然可以这样另的部首(另的部首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