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推荐纸老虎(纸老虎比喻什么样的人)
类比推理解题思路。
一、类比推理题型特点类比推理是近年来较为新兴的题型,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1)题干字数非常少,呈现出来的信息简明扼要(2)思路灵活,短短的几个字就可能有多种逻辑关系,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从正确率来说,类比推理的解题难度非常高。
究其原因,是此类题目对考生的汉语言综合能力要求极高考生必须在简单的几个字里挖掘出尽可能多的规律和趋势虽然难度高,但由于类比推理题干字数非常少,因此解题思路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所有公考题中最简单的二、类比推理题型类别
类比推理可分为两类题型,即前后类比题和错位填空题一、前后类比此类题型的题干中没有括号,一般由2~3个词、成语或诗句组成,每个元素中间由冒号隔开此类题一定考察冒号前后元素的逻辑,部分题目在考察冒号前后逻辑的同时还考察了元素内部的逻辑。
此类题目的逻辑有很多,包括近义词、反义词、包含关系、交叉对应、比喻象征等无数种逻辑关系,在做题之前不可能确定具体考点范围,因此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去思考,不能机械带入二、错位填空此类题的特点是题干由2个元素组成,每个词组有1个括号,且2个词组括号的位置不同。
和前后类比不同,错位填空解题思路只有一种,那就是将4个选项一一带入各位小伙伴千万不要觉得很麻烦,因为错位题理论上有无数种逻辑,且题干非常简明,因此一一带入是最好的方法带入后的解题思路和“前后类比”相同三、类比推理解题思路(
从一道经典例题说起)
本题为2017国考地市级卷91题/省级卷96题:
本题难度并不高,但这道题可以说是类比推理中最经典的例题,4个选项设置的都非常巧妙题干逻辑关系很明显:白醋能够用来消毒结合选项逐个分析带入4个选项,可发现它们都能构成“用来做……”的关系,但“白醋”和B“汽油”、C“白糖 ”、D“人参”的“用”都是。
“一次性使用”,用了产生了效果,物体本身就“用完了、不存在了”而“热水器”的“用”是“反复循坏利用”,和其他3个选项以及题干有本质区别,首先排除A再分析题干和BCD三个选项,可以发现突破口在冒号之后题干的“消毒”是“消灭病毒”,B选项的“去渍”是“去除污渍”,C选项的“调味”是“调节味道”,
这三个选项的组合都是由一个表动作的字和一个表被施加对象的字组成,只有D选项的“滋补”是“滋润、补给”,是一个并列关系,并没有说具体滋补的对象是肝肾还是阴阳,排除D在余下的B“汽油:去渍”和C“白糖:调味”中,B更加合适,原因是B在3个方面比C更接近题干:。
(1)题干和B都是液体,C是固体(2)题干和B都是除害,动作施加结束后,被施加对象也就不存在了——病毒被消灭、污渍被去除;C是非除害的动作——烹饪时调节味道,在原本的味道中加入了白糖的甜味,味道本身还在。
(3)题干和B干的都是“副业”——白醋有消毒功能,但“主业”和白糖一样用于烹饪时调味;汽油有去渍功能,但“主业”是用作燃料只有C干的是“主业”——烹饪时调味综上所述,B的逻辑最接近题干,正确关于最后一步,大家有时间可以带上D选项,综合对比一下题干和BCD的逻辑(瞬间被淘汰的A太过与众不同,因此就不带上它了):。
题干:白醋(液体、副业)∶消毒(动作有目标,除害)B: 汽油(液体、副业)∶去渍(动作有目标,除害)C: 白糖(固体、主业)∶调味(动作有目标,非除害)D: 人参(固体、主业)∶滋补(动作无目标,非除害)
可看出B的逻辑和题干确实最为接近本题的易错项为C,其原因是白糖和白醋都是烹饪用调味品其实这个易错点是比较好规避的,只要考生稍微多做点真题,就明白类比推理最优先的逻辑一定是冒号前后的对比,而不是某个词和题干对应部分的词的对比。
从这道例题中可以非常清晰第看出类比推理的解题思路:通过题干中最直接、最明显的特征寻找逻辑关系,若不成立再寻找较明显的,不成立再找不太明显的,以此类推如果考生找到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选项,就不需要再去仔细分析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思路了。
题外话:该题还有两个点值得学习——(1)类比推理的题干非常精简,因此大家如果时间比较充足,最好在做完题之后稍微检查下其他选项,看看有没有逻辑关系更接近题干的由于类比推理题的题干只有几个词,所以检查选项几乎不花时间。
另外,此类题推理的角度非常广泛,陷阱很多,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推错,因此对于逻辑关系和题干没有差太远的选项有一定容忍度本题的D有重新核对检查的必要,但是A“热水器”很明显和其他选项画风都不同(能反复循环使用),就没必要核对了。
(2)网上有分析直接就是“白醋的次要作用是消毒”,然后在选项中找次要作用,一下子就找出来了从答案的角度分析,这样当然没错,但是这不符合人类的直觉这种分析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我上我也行”当一个思维正常的考生看到该题的时候,。
一定脑海中首先冒出的是“白醋可以用来消毒”、“白醋是液体”、“消毒的消是动作,毒是动作的对象”等逻辑,然后去思考“白醋主要用于烹饪,次要用于消毒”(B选项“汽油∶去渍”的对应点)“白醋消毒的方式是加热”
(A选项“热水器∶加热”的干扰点)、“白醋是调味品”(C选项“白糖∶调味”的干扰点)、“白醋适量饮用对人有益”(D选项“人参∶滋补”的干扰点)等观点也就是说,包括一眼排除的A和较易排除的D在内,每个干扰项都有干扰的点。
正常的逻辑是不应直接去找“白醋的副业”而选择B,正如不能直接根据“白醋和热水器都要加热才有作用”而选择A一样大家一定要先思考最直观、最明显的逻辑,再结合题干和具体选项思考什么样的逻辑能通向正确答案这道题非常值得研究并学习。
四、类比推理难题精讲以下为公考中出现的类比推理难题,正确率都不超过60%。1.看似含义相近的词不一定是近义词
本题为2018国考地市级卷93题/省级卷97题:
观察题干,冒号前后都是4字成语(常用词)分析冒号前后的逻辑关系可知题干中“羔羊跪乳”和“乌鸦反哺”两者都是由动物的行为比喻对父母奉养的孝心,为近义词,因此需要在选项中优先寻找近义词B中“魂不附体”指的是“魂都快离开(所附着的)自己的身体了”,“失魂落魄”是二词拆开构成的成语,即“失落魂魄”,。
两者都是用“丢了魂”的夸张手法形容非常惊慌、害怕、恐惧的样子,属于近义词,正确A中“昙花一现”指的是“昙花出现(开放)了一会后很快就消失”,比喻“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惊鸿一瞥”中“惊鸿”是仙女的名字,“一瞥”是看一眼的意思,比喻美丽女性不经意的一眼却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和“时间短暂”无关,两者不是近义词,排除C为易错项,乍一看“锋芒毕露”和“锐不可当”都有“气势很足”的意思,但两者强调重点不一样“锋芒毕露”的意思是“气势的锋芒全部露出来”,强调重点是“毕露”;而“锐不可当”的意思是“气势锋锐无比,。
无法阻挡”,强调重点是“不可当”因此,两者属于看似含义相近,实则不是近义词的干扰项,排除D选项中,“朽木难雕”用材料很差的“朽木”比喻人的品质、性格太差,不能成才,“孺子可教”指的是“年轻人可以教育成才”,两者很明显呈。
反义词关系,排除如果本题有不止一个近义词,则根据题干中“羔羊”和“乌鸦”都是二字动物,“跪乳”和“反哺”都是二字动作词的关系,一定要去注意冒号前后形变的联系如果本文出现了类似结构的选项,例如“蚍蜉撼树:螳臂当车”,那么该选项就是比B更合适的答案。
2.有水平的干扰项
本题为2018国考地市级卷95题/省级卷102题:
观察题干和选项,很容易发现它们都是1字词:2字词:3字词的结构,且1字词分别出现在2字和3字词的最后一个字,因此本题肯定不是考察结构的形变关系分析词语含义,可知“卤蛋”和“松花蛋”都是由“蛋”加工成的,且“卤蛋”和“松花蛋”之间的加工工艺不同。
,因此可以重点考虑2字、3字词和1字词是否有“加工”这个关系D“茶:白茶:乌龙茶”中,白茶和乌龙茶均由茶加工而成,且白茶和乌龙茶的加工工艺不同,符合“2字、3字词由1字词加工而成且加工工艺不同”的逻辑,正确。
A“豆:红豆:四季豆”中,红豆和四季豆是豆的种类,没有加工关系,显然错误B“油:牛油:植物油”为易错项,因为表面看上去“牛油、植物油都是由油加工而成”,但该选项有两处逻辑是和题干不一样的:(1)加工原料有差异。
“卤蛋”和“松花蛋”都是由“鸡蛋”加工而成,“白茶”和“乌龙茶”都是由“茶树上采摘的新鲜茶叶”加工而成但“牛油”是由牛的脂肪加工,“植物油”是由油料植物加工而成,两者的原料不同如果把题干和D选项的3字词分别改成“咸鸭蛋”和“大麦茶”,就很好理解两者的区别了。
(2)2字词和3字词的范畴有差异“卤蛋”和“松花蛋”都属于加工蛋制品,“白茶”和“乌龙茶”都属于加工茶制品,它们对应的范畴级别是一致的但牛油属于动物油的一类,而植物油下面还分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等种类。
,两者包含的范畴有差异因此B选项错误C“瓜:丝瓜:白丝瓜”显然错误,题干中“卤蛋”并不包括“松花蛋”如果把题干改为“蛋:卤蛋:香辣卤蛋”,那么C选项就是正确的本题干扰项B设置的很有水平,既有很强的干扰性,又给考生留下了两个“口子”去破解,是一道不错的题。
3.词语的范畴和特点(本题粉笔解析的答案是错误的)
本题为2018国考地市级卷96题/省级卷100题。
本题粉笔给出的答案D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B:观察题干可知,“闪电战”是“战术”的一种,特点是“突袭”,因此我们应去寻找“第1词是第2词的一种,第3词为第1词特点”的选项B“戈壁滩:地形:干旱”中,戈壁滩是地形的一种,特点是干旱,符合题干的逻辑,正确。
A“润滑油:机械:减震”中,“润滑油”不是机械的一种,而是作用于机械上,排除符合题干逻辑的说法是“润滑油:工业用油/保养材料:减震”C“防空洞:轰炸:隐蔽”中,“防空洞”不是“轰炸”的一种,而是为了躲避轰炸修建的,排除。
符合题干逻辑的说法是“防空洞:防空建筑:隐蔽”D“斑马线:标记:通过”是粉笔给出的错误答案该选项中“通过”不是“斑马线”的特点,斑马线本身不是桥梁,没有“通过”的能力符合题干逻辑的说法是“斑马线:标记:引导(行人通过)”或“人行天桥:公共建筑:通过”。
粉笔解析如下:
粉笔认为“闪电战的目的是突袭”,“斑马线的目的是引导行人通过”,这个解析是没有逻辑的“闪电战的目的是突袭”这个逻辑是可行的,但“斑马线的目的是引导行人通过”这个逻辑显然和前者不同,因为“引导行人通过”和“通过”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人行天桥才能叫“通过”),在“闪电战”的特点和目的都可以视作突袭的情形下,B选项的逻辑更正确。
4.类比推理干扰项的设置模板
本题为2018国考地市级卷97题/省级卷101题:
观察题干,可知“大雁”和“海鸥”都属于“飞禽走兽”类别,且两者之间无特殊关系进一步观察可发现,“大雁”和“海鸥”都属于“飞禽”,且“飞禽走兽”有2个概念,“飞禽”为前面的词C“锦衣玉食:蟒袍:霞帔”中,“蟒袍”属于古代男性的礼服,“霞帔”属于古代女性的礼服。
“蟒袍”和“霞帔”都属于“锦衣玉食”,并且属于“锦衣”的范围,和题干逻辑一致,正确A“珍馐美馔:山珍:海味”中,“珍馐美馔”属于2个2字词拆开的成语,即“珍美馐馔”,“馐”和”馔”都是“饮食”的意思,不像“飞禽走兽”和“锦衣玉食”表述的是两个概念,排除。
B“花鸟鱼虫:鹦鹉:画眉”是本题的易错项,该选项的确是有多个概念,并且“鹦鹉”和“画眉”共同属于“鸟”这个概念,但该选项有“花”、“鸟”、“鱼”、“”虫”4个概念,而“飞禽走兽”是2个概念如果本题只有ABD选项,那么B的确是正确的,但在C“锦衣玉食”同样是2个概念的情形下,B选项就属于易错的干扰项了。
D“卧虎藏龙:猛虎:蛟龙”中,“猛虎”和“蛟龙”分别对应着“卧虎”和“藏龙”两个概念,排除本题的ABD选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干扰:(1)A选项成语前后表达同1个概念(2)B选项的成语有4个概念(3)D选项的2字词对应的是2个概念。
可以说,本题干扰项是类比推理类题目干扰项的模板,各位小伙伴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研究下不同干扰项的出题技巧。4.错位填空类题目必须一一代入
本题为2018国考地市级卷98题/省级卷103题:
本题属于“错位填空”类题型,理论上该类题可以有无数种逻辑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一一代入去核对A“净水器:滤芯”与“蒸汽机:气缸”滤芯是净水器“净水”功能的核心部件,气缸是蒸汽机“通过蒸汽产生动力”功能的核心部件。
,两者逻辑关系一致,正确B“净水器:设备”与“元件:气缸”净水器是一种设备,元件不是一种气缸,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净水器:家庭”与“发动机:气缸”净水器是家用物品之一,发动机不是气缸之一,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净水器:自来水”与“活塞:气缸”净水器用来净化自来水,活塞无法净化气缸,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本题难度较低,没有特别麻烦的干扰项,直接带入即可轻松解出。5.有深度的干扰项,类比推理中的言语理解题
本题为2017国考地市级卷94题/省级卷题:
本题是逻辑关系非常简单,但错误率却非常高的,原因在于本题实际上是一道没有任何文字材料辅助的言语理解题题干“踢皮球”=互相推卸责任(踢形容推卸,皮球形容责任)=“互相推诿”,可以一眼看出本题考察的就是冒号前后是否为近义词
由于缺乏任何材料,考生一定要把每个词都彻底分析,确认两者是否构成近义关系A“燕归巢”∶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借用的是“燕子筑巢,然后每年冬天南飞,春天北归,重新来到北方的巢穴”这个故事,可以理解为“重回故里”,一般用来指代思乡之情。
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变动,环境也随之迁移、变化二者非近义词B“破天荒”∶打破天荒,或许有的小伙伴不清楚“天荒”是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但可以推断出“天”代表特别广阔,“荒”代表“非常荒凉”的含义,从“破”这个动作,以及“破天荒的头一遭”、“破天荒的获得了冠军”等固定搭配,可推断出该词的意思是
“打破广阔范围内特别荒凉的状况”,也就是“某种事物第一次出现”闻所未闻∶“闻”就是“听”,“闻所未闻”就是听到了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指第一次听说二者虽然都是指“第一次出现的、以前没有的事物”,但“破天荒”指的是。
“从来没出现过、没做出过”,“闻所未闻”指的是“从来没听说过”,二者非近义词,排除C“睁眼瞎”∶字面意思为“睁着眼的瞎子”,是考生很熟悉的俗语,形容一个人不识字、没知识,即使睁着眼睛也和瞎子一样目不识丁:眼睛不识别“丁”这个字,。
形容一个人完全不识字两者是近义词D“纸老虎”:纸做的老虎,看着像老虎,但没有老虎的实力形容某事物只会装样子吓唬人,毛主席说过经典的一句话“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不堪一击:经不住一次攻击,形容极度脆弱。
两者不是近义词分析后可知,只有C符合要求,正确本题BD的干扰性极强B都是“没有过的事”,但一个是“没听说过”、一个是“没出现/做出过”,其中是有区别的D的纸老虎≠不堪一击纸老虎形容某人/势力只会吓唬人,可能实力真的是不堪一击,。
但“不堪一击”完全没有体现出“纸老虎”所表现的“吓唬人”的意思本题的A其实非常有趣,出题者设置的干扰点是一首和燕子有关的著名诗歌《乌衣巷》:乌衣巷 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
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诗是一首怀古诗,刘禹锡在诗中表达的意思是“燕子这种生物几百年来没有变化,还在此地飞来飞去,但东晋时期王、谢两个大家族所建的房子,如今已变成寻常百姓的住宅”,表达了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感慨。
如果考生联想到了这首著名的诗,并且把红字部分理解成“燕归巢”,那么就会把“燕归巢”的含义等同于“时过境迁”事实上,刘禹锡的这首诗中,燕子并不是“归巢”,而是说“飞入百姓家”,强调的不是燕子本身,而是燕子飞入的房子的变化,考生需仔细辨别。
本题有很多考生误选了D,其原因是是毛主席说的“纸老虎不堪一击”这局话太形象、流传太广,以至于考生把区别很大的两者当作了近义项,未能深入思考纸老虎还有“吓唬人”这个属性。6.高难度的“错位空”题
本题为2017国考地市级卷99题/省级卷题:
本题为类比推理中的“错位空题”所谓“错位空题”,就是题干中有两个空,而且两个空的位置不同此类题难度非常高,因为类比推理本来信息量就少,错位之后又被压缩了一半,连原有的规律也被隐去“错位空题”理论上可以有无数种逻辑。
,考试有4个选项,因此需要使用“代入法”,把4个选项一一代入,分析逻辑是否成立即可代入A“课件 信息”:教案:课件→信息:分类众所周知,课件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程软件,可以简单理解为为PPT而教案则是帮助教师制作教学内容的指导书。
教案:课件可以理解为“根据教案,制定课件PPT”而信息:分类只能理解为“对信息进行分类”如果强行理解成“根据信息进行分类”,那也只能是“根据信息分类依据进行分类”,因为“教案”有“教学内容制定依据”的功能,而信息本身只有内容,是不带分类依据的,所以排除A。
代入B“教学 归类”:教案:教学→归类:分类由A可知,教案:教学可以理解为“根据教案,进行教学”由于分类和归类为近义词,我们可以把后半部分理解为“近义词关系”显然教案和教学不是近义词,“根据教案,进行教学”的逻辑和“归类:分类”的逻辑不一致,排除B。
代入C“提纲 商品”:教案:提纲→商品:分类提纲的常见组合为“公文提纲、写作提纲”,即对准备写作文章的要点提前列出来教案为教学依据、教学指导,教案对提纲,可以理解为教案指导老师写出提纲(再制作课件进行教学、授课,把ABD三项都包括进去了)。
,此时“提纲”可以理解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教案”的一部分而商品:分类只能理解为“对商品进行分类”“分类”和“商品”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包含关系,两者也不是某个过程中的两个环节,只是单纯的一种词语搭配,排除。
C不能理解为“以商品为依据进行分类”,原因见A的分析代入D选项“授课 标准”:教案:授课→标准:分类由A的分析可知,教案则是帮助教师制作教学内容的指导书教案:授课可以理解为“根据教案,进行授课”而标准:分类可以理解为
“根据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两组词都有“根据前者进行后者”的关系,因此逻辑关系一致,正确错位空题难度较高,代入一一对应是唯一的适合在考场上使用的解法,因为它通用、简便虽然本题的正确选项D在最后面,但是分析完A之后,我们看到D就可以确定其为正确答案,因为。
整个题的解题逻辑是通用的题外话:本题易错项为C,其原因是有考生把商品:分类理解成了和教案:提纲的一样的“以前者为依据制定后者”的关系,属于没有理解词语的属性导致的错误商品本身是不带有“分类依据”的,我们必须以“商品分类的依据”对商品进行分类,逻辑关键词是对商品进行分类的“依据”,而不是“商品”自身。
7.精心设置的陷阱
本题为2017国考地市级卷100题/省级卷105题:
本题是“错位空题”,难度不高,但很值得学习,因为本题有设置的非常精妙的陷阱本题两个空中有一个为诗句,而本文的题干和ACD选项中的诗句都是考生非常熟悉的,B又可以用排除法排除掉,所以较容易分析不过,本题的错题率仍然近3成,说明考生在复习中要加强对“错位空题”的练习,在缩短通过分析时间的同时,尽量提高正确率。
首先分析题干“故人西辞黄鹤楼”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本诗是李白最著名的七绝之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非常优美,不过并不是本题的考察范围。
题干“故人西辞黄鹤楼”简单翻译就是“我(李白)在黄鹤楼送别老朋友孟浩然”“怀古”是一种常见的文学题材,作者借作品表达对古代某人或事物的情感逐个分析4个选项A:故人西辞黄鹤楼:出游→越王勾践破吴归:怀古“越王勾践破吴归”出自《越中览古》:
越中览古 唐•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本诗相对来说没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那么出名,最著名的也是“鹧鸪飞”这个意境,但从“越王勾践破吴归”这句话就可以了解到,。
该诗描述的是勾践灭吴之战,所以对应的题材是“怀古”全诗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的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故人西辞黄鹤楼”明显表达的是“送别”之情,或者说是“友谊”、“怀念”“触景生情”,并不是单纯的“出游”
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离别的惆怅,说明诗人不是来黄鹤楼游玩的,所以排除B:故人西辞黄鹤楼:场所→千古兴亡多少事:怀古本题在分析前就可以排除了,因为“场所”对应的题干中的“黄鹤楼”。
,也就是说,如果本题逻辑关系成立,那么后半部分的诗句必须涉及具体的事物,例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季/北方”,才能勉强说得过去B选项“千古兴亡多少事”不涉及具体事物,“怀古”是一种情感或者古诗体裁而不是诗中表达具体事物的名词,排除。
B出自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较为冷门,不过考生应该知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老《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头曲结尾的句子辛弃疾的词和这句词意境类似,都是感叹三国英雄人物,属于怀古词,但本题不需要分析到这一点。
C:故人西辞黄鹤楼:送别→折戟沉沙铁未销:怀古根据A分析可知,故人西辞黄鹤楼表达的即为送别之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首送别诗“折戟沉沙铁未销”出自《赤壁》,是非常有名的怀古诗:赤壁 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本诗名气极高,高到很多人提到杜牧就想到它本诗最精妙之处,在于作者通过一件折断的古戟,就推演出整个三国可能的另一种结局仅仅十四字,涉及了战争、命运、爱情、帝王、名将、后宫等多种读者喜闻乐见的元素,可以说是七绝怀古诗的代表作,也是笔者心中怀古诗的No.1。
D:故人西辞黄鹤楼:离别→西出阳关无故人:怀古由前文已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送别关系,说“离别”也勉强说的过去而“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D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唐诗之一,知名度比其还高的,可能就只有“锄禾日当午”、“床前明月光”等儿歌级别的唐诗了虽然本句中的“阳关”看上去像是个古代的关卡(实际上就是汉代开始设置的),但通读全诗可知,。
诗人是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才“劝君更尽一杯酒”,前面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和题干那句诗后接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样,是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的感受所以,D表达的不是怀古之情,而是离别时的不舍和感慨,。
“阳关”这个自古设置的关卡本身是一个类似于当今“漠河-腾冲”分界线的作用,即阳关以西人烟稀少,作者和好友一别,今后再难相见,和“怀古”是没有关系的。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奔走相告纸老虎(纸老虎比喻什么样的人)
纸老虎,肚子空,张着大嘴模样凶。你敢呲牙我敢打,一拳一个大窟窿。(本图片来自网络)创作简介: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英文:Paper Tige…
-
快来看磁性(磁性开关)
现在的设备中经常需要用到气缸,需要检测气缸的状态,这时就要用到磁性开关。结合气缸中活塞里的磁环,磁性开关就能感应到气缸活塞的位…
- 这样也行?光驱(光驱不读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真没想到电化学(电化学腐蚀)
- 难以置信相映成趣(相映成趣的近义词)
- 这样也行?排污(排污许可证代办多少钱)
- 燃爆了岁月不居(岁月如流时节不居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