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学到了结论的意思(质疑上述结论的意思)

04 逻辑论证重点内容:1、加强题型:赞同2、削弱题型:反对 论证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

学到了结论的意思(质疑上述结论的意思)

 

04 逻辑论证重点内容:1、加强题型:赞同2、削弱题型:反对论证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过程1.论点:讨论一件事情时持有的观点2.论据:证明论点成立的依据3.论证:建立论点和论据的“桥”,这个“桥”就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隐藏的逻辑关系,为论证过程。

4.对于加强题/削弱题,论点是最重要的,论点是核心观点,而且题目中一定有论点;很多题目的题干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只要观点成立,就可以进行加强/削弱,所以论据可能有、可能无,但是论点一定有,遇到一道题,优先找论点,试着找论据;论证一定隐含其中的,需要自己分析。

找论点与论据一、典型提示词:论点提示词:所以,结论是,这表明/说明/意味着,由此推出,据此认为论据提示词:由于、因为、鉴于、根据论据常见形式:原因、数据、事例、实验或调查内容等二、首尾句原则:将首尾句原则与找提示词结合在一起。

有些文段很长,在第一句/最后一句中比较容易找到提示词三、结合提问方式——问啥找啥如例题,问“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问“最能削弱上述流行观点的是”,找提及“流行观点”的句子【注意】1)论点以外的不一定都是论据,还可能是背景引入。

2)下定义、提问题、说现象、“但”之前都可略读3)读不懂则找论点,论点能读懂即可削弱类常见提问方式: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反驳/削弱/反对上述论断的是?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不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排除削弱项,加强项/无关项都能选择论证题怎么做?第一步:看清问法(削弱、加强/前提)第二步:找出题干的论点和论据第三步:根据论点和论据话题是否一致,预设可加强/削弱选项第四步:根据预设匹配选项,并对比择优。

一、削弱之否定论点(力度最强&最常考)选项特征:与论点表述的意思相反文段特征:文段只有论点、无论据文段的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解题步骤:找出论点→预设答案→对比选项【例 1】(2022 四川事业单位)最近的寒冷天气让人烦恼,不过天冷对健康也是有好处的,有研究表明,寒冷天气有利于减轻过敏症状。

下列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A.人体免疫系统在冷天更活跃,因而抵御疾病的能力也更强B.冬天空气中传播的花粉较少,因而部分过敏患者在冬天症状会减轻C.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冬季皮肤暴露于寒冷下,会出现瘙痒性水肿等过敏症状(

否论点)D.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增加脑出血和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例 2】(2021 国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6.48 亿,其中青少年用户占了很大比重,开展青少年防沉迷工作刻不容缓。

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短视频平台企业研发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进入“青少年模式”后,每日使用时长将限定为累计 40 分钟,打赏、充值、提现、直播等功能将不可用,每天 22 时至次日 6 时期间,禁止使用短视频 APP。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模式的有效性?A.用户使用“青少年模式”需提交身份证信息等,增加了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B.不加选择地浏览视频内容,可能会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C.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识别疑似青少年用户,可能会“误伤”成年人

D.“青少年模式”目前尚无法识别网络使用者的真实身份【解析】2.问“最能质疑该模式的有效性”,整个题干就是在解释“该模式”是什么,即解释“青少年模式”是什么,本题的论点应该是“青少年模式有效”,因为有效性即有效,问“最能质疑该模式的有效性”,可以直接反着说,即“该模式无效”。

结合提问方式,需要看清提问方式,所以题干不是论点,没有论据,整个题干只是在解释“该模式”是什么模式有的时候提问方式非常重要,要看清楚提问方式需要找提到“该模式(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和“该模式无效”的选项,即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不能防沉迷。

D 项“无法识别网络使用者的真实身份”说明对“青少年”无效【注意】注意提问方式,找准削弱对象,提问方式往往会给出一些提示【例 3】(2022 湖北选调)进入 21 世纪后,中国经济总量逐步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由此,有人认为:“加入 WTO 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加速作用”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A.中国进入经济高增长轨道与加入 WTO 几乎同时发生B.中国的大国基础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C.印度、巴西在加入 WTO 前后经济增速无明显变化D.中国有较低劳动成本和较高技能结合的竞争优势【解析】3.问“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由此”前面是理由和依据,后面是结果和观点“由此”引导论点:加入 WTO 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加速作用。

论据:进入 21 世纪后,中国经济总量逐步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论点和论据均讨论“经济增长”和“加入 WTO”的关系,优先考虑否论点削弱预设为:加入“WTO”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明显加速作用【例 4】(2021 联考)普通消费者囿于专业弱势群体的地位无从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即便企业努力澄清,但在当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舆论传播环境下,强烈的记忆效应将使得追求风险规避的人们很难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他们仍然会将之作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消费决策指南,致使某些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A.传媒利用其便利且易与大众认知结构相契合的特点向社会普及专业知识B.监管部门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为消费者提供企业情况的动态信息全景C.那些有过“前科”但力图“改过自新”的企业很难回归正常的交易轨道

D.不良声誉一旦成为社会的集体记忆,在公众的认知中就会有很强的粘性A 项但是在考试中不一定能够分析全面,A、B 项都可以说明“获取知识”,考试时不好区分,则与论点越接近越好,题干讨论“消费者”和“企业”的关联,B 项明确提到“消费者”对“企业”的了解,而 A 项只提到了“大众”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大众”没有“消费者”贴切,“专业知识”没有“企业信息”贴切,故 B 项与论点更接近,B 项当选。

【例 5】(2022 四川)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数量达 3 亿,其中 69.8%是30 岁以下人群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脱发与身体内缺乏维生素 B6 有关,只要在脱发处涂抹维生素 B6 就能治愈脱发调查显示,许多 30 岁左右的年轻患者对此深信不疑,纷纷采用这种方法试图治愈脱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流行观点?A.有专家指出,引起脱发的原因有很多,并不都是缺乏维生素B.有研究表明,B 族维生素对治疗由缺铁引起的脱发没有作用C.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外用维生素 B6 治疗脱发并没有明显疗效

D.患者应通过检查弄清脱发原因,再根据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解析】5.问“最能质疑上述流行观点”论点:脱发与身体内缺乏维生素B6 有关,只要在脱发处涂抹维生素 B6 就能治愈脱发首句为背景引入,最后一句不是论据,没有解释为什么“涂抹维生素 B6 就能治愈脱发”,不是举例,举例应是举出一个例子表明“涂抹维生素 B6 确实就能治愈脱发”。

故本题只有论点,前后是两个背景,优先考虑否论点预设为:在脱发处涂抹维生素 B6 也无法治愈脱发“有专家指出/专家说”一般不选择,为诉诸权威,即以权威的说法支持或反驳,而专家说的不一定是对的,属于主观表态,“研究表明”是客观事实,是可以的。

(1)“研究表明”“临床试验证明”是客观事实,“专家说”是主观认为“专家指出”只能说专家确实这么说了,但是观点是否成立并不确定(2)“缺铁性脱发”是“脱发”的一种,属于局部例子,而“脱发”是整体,整体>部分。

(3)论点可以翻译为“A→B”,直接找答案“A 且-B”,是“A→B”的矛盾命题,是最直接的否论点【拓展】(2021 上海)有些人正是因为吃了太多肉类和海鲜,畅饮了过多啤酒,导致尿酸水平升高,造成尿酸盐在关节和肾脏部位沉积,才使他们患上痛风。

因此,患上痛风,对于判断这些患者是否吃了太多肉类和海鲜,畅饮了过多啤酒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断定?A.有些人吃了太多的肉类和海鲜,畅饮了过多的啤酒,经检验的确患有痛风B.有些人没有吃太多的肉类和海鲜,畅饮过多的啤酒,但是患有痛风

C.有些人没有吃太多的肉类和海鲜,畅饮过多的啤酒,也未患有痛风D.有些人吃了太多的肉类和海鲜,畅饮了过多的啤酒,但是并未患有痛风谁必不可少谁在箭头后,翻译为“又吃又喝→痛风”,论点为“A→B”,直接选择“A 且-B”的选项,即“又吃又喝且-痛风”。

二、削弱之拆桥(力度仅次于削弱论点)

什么是拆桥?说论点与论据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选项特征:包含论点和论据关键词,并否定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什么时候考虑拆桥?1.没有否论点的选项2.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3.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优先考虑拆桥:什么时候论点与论据不一致?。

【例 1】(2019 深圳)研究显示,对偶尔食用一定量皮蛋的儿童而言,大多数品牌的皮蛋的含铅量并不会导致智力发育低下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儿童可以放心食用皮蛋而无需担心其影响身体健康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喜欢吃皮蛋的儿童往往也喜欢食用其他对智力发育有害的食品B.所有品牌的皮蛋或多或少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C.儿童的智力发育正常不等于身体健康D.大量食用皮蛋会导致儿童腹泻【解析】1.问“最能削弱上述论证”,削弱题,找论点、论据。

“因此”引导论点:儿童可以放心食用皮蛋而无需担心其影响身体健康论据:对偶尔食用一定量皮蛋的儿童而言,大多数品牌的皮蛋的含铅量并不会导致智力发育低下论点讨论“食用皮蛋”和“身体健康”,论据讨论“食用皮蛋”和“智力发育”,“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不一样,话题不一致,优先考虑拆桥,预设:智力发育≠身体健康。

常见干扰项:程度词不一致【例 2】(2021 上海)在某市学生运动会上,男女 100 米短跑冠军均来自第一中学的体育班,而不是市体育学院,很多家长都在说:“第一中学比市体育学院的训练质量高”下列哪项最能反驳这些家长们的结论?。

A.本次运动会上第一中学的冠军数量比市体育学院少很多B.有没有出现短跑冠军并不是衡量学校训练质量的唯一标准C.因为第一中学的老师待遇好,很多老师离开市体育学院去第一中学D.第一中学的学生都住宿,所以他们在校训练的时间比市体育学院多

【解析】2.问“哪一项最能反驳这些家长们的结论”“很多家长都在说”引导论点:第一中学比市体育学院的训练质量高论据:男女 100 米短跑冠军均来自第一中学的体育班,而不是市体育学院论点讨论两个学校的“训练质量”,论据讨论两个学校是否有“短跑冠军”,二者话题不一致,削弱考虑拆桥,预设:短跑冠军≠训练质量。

【例 3】(2022 青海)俗话说:吃饭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然而,某养生专家却说:“大蒜炝锅致癌”因为大蒜在炝锅时,其所含氨基酸和糖类在高温烹调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从而产生丙烯酰胺。

如果大蒜切得越薄、受热温度越高、受热时间越长,烹调时的“美拉德反应”就会越剧烈,产生的丙烯酰胺也就越多丙烯酰胺属于 2A 级致癌物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A.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使大部分人很少采用炝锅的方式烹饪

B.高温的煎炸和漂烫会对大蒜素产生破坏损失大蒜的营养C.所谓的 2A 级致癌物是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的物质D.丙烯酰胺致癌临界点为短时间内使用炝锅蒜 32.7 公斤【解析】3.问“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论点:大蒜炝锅致癌。

“因为”引导论据:大蒜在炝锅时……丙烯酰胺属于 2A 级致癌物可能以为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考虑否论点,预设为“大蒜炝锅不会致癌”,但是没有对应选项,只能考虑拆桥,预设:丙烯酰胺致癌≠大蒜致癌(2022 山东)

论据:茶皂素起到了抑制脂肪酶活性的作用论点:可以通过喝茶来达到减肥的目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B.每天摄入一公斤干茶叶所含的茶皂素,才能满足人们减肥所需(2018 江苏)论据:茶皂素这种“天然产物”具有抑制脂肪酶的能力

论点:人们喝茶的确能产生减肥效果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对研究者们的上述结论提出质疑?C.实验中使用的茶皂素量太大,按同样比例一般人一天至少需要饮用五公斤干茶叶三、削弱之否定论据题型特征:1.题干中有“双方互怼”,经常采用否定论据来削弱。

2.题干有论据且在找不到否论点和拆桥选项特征:与论据表述的意思相反【例】(2016 河南)小丽一大早到公司,发现自己桌子上有一束玫瑰花,同事小王经过仔细分析,认为是客户张总送的,小丽则认为不可能但是小王说,其他的可能性都被排除了,剩下的可能性不管看起来多荒谬,都是真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小王的说法?A.小王不可能比小丽更了解张总B.逻辑推理不一定能得出更多答案C.张总是公认的浪漫的人D.小王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性【解析】例.问“最能削弱小王说法”小王的观点是“玫瑰花是客户张总送的”,小丽的观点是“玫瑰花不是客户张总送的”,双方“互怼”,优先考虑否论据。

小王的理由是“其他的可能性都被排除了,剩下的可能性不管看起来多荒谬,都是真的”反着说:其他的可能性没有都被排除,剩下的可能性不是真的A 项:“是否了解”不等同于“送花”,排除B 项:没有提到“花”是谁送的,排除。

C 项:“浪漫的人”不代表一定会“送花”,排除D 项:对“其他的可能性都被排除了”进行削弱,是否论据,当选【选 D】【注意】题干出现“双方互怼”,优先考虑否论据【补充】(2015 吉林)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 1000 多名参不投票的网友中,六成网友支持延长女性产假至三年,以便更好地照顾宝宝;四成网友表示反对,认为产假太长,会增加企业负担,进而增加女性就业难度,不可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反对者的观点?A.企业除了追求利润之外,也应当承担社会责任B.女性产假延长的成本,由财政或社保基金来承担C.这份调查样本量不够大,不足以代表真正的民意D.法律应强制规定企业必须招聘一定比例的女性

【解析】问“质疑上述反对者的观点”出现“反对者”,大概率会涉及双方“互怼”,观点为“支持延长女性产假”,反对者的观点为“不延长产假”理由(论据):会增加企业负担,进而增加女性就业难度削弱考虑否论据,预设为:不会增加企业负担,不会增加女性就业难度。

A、D 项:“应当”和“应”都是对策建议,论证题对策建议类选项不选,因为不一定要执行,均排除B 项:“有财政或社保基金来承担”是客观事实,此时就不会增加企业负担,否论据,当选C 项:“调查样本不够大”是针对调查来削弱,说明调查不对,题干只是让否定观点,该项否定错地方了,题干需要削弱反对者的观点,排除。

【选 B】四、削弱之因果倒置和他因削弱什么是因果论证?论点包含因果关系……是……的原因;……导致/使得/有助于……;……增加/降低/加强/减轻……;这是由于……1.因果倒置:原因和结果说反了论点:1 导致 2,因果倒置削弱:2 导致 1。

因果倒置选项特征:因果同时出现且时间顺序颠倒,一般情况下,出现因果倒置的选项,优选【例 1】(2020 四川)某社区近期举行了一项关于家庭饲养宠物与家庭生活幸福感关系的调查此次调查走访了 100 户家庭,调查的内容包括宠物的种类、饲养宠物的时间、家庭成员的学历和职业等诸多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饲养宠物的家庭,其家庭成员的幸福感普遍高于没有饲养宠物的家庭这说明,家庭饲养宠物有助于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A.该调查所采集样本数量不足B.该社区饲养宠物的通常是那些居住条件较好的居民

C.没有饲养宠物的家庭,其家庭成员通常为工作较为繁忙的在岗职工D.家庭饲养宠物通常是因为其成员有充裕的时间并具有较高的家庭生活幸福感【解析】1.问“最能削弱上述论证”“这说明”引导论点:家庭饲养宠物有助于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

论据:饲养宠物的家庭,其家庭成员的幸福感普遍高于没有饲养宠物的家庭论点出现“有助于”,是因果关系,即“A 导致 B”,可以削弱为“A 不导致 B” (考查较少),也可以削弱为“B 导致 A”(考查较多)。

2.他因削弱:承认结果,同一个主体、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可能的原因若论点是其中一种原因,则可用另一种原因进行削弱【例 2】(2014 国考)研究发现,试管婴儿的出生缺陷率约为 9%,自然受孕婴儿的出生缺陷率约为 6.6%。

这两部分婴儿的眼部缺陷比例分别为 0.3%和0.2%,心脏异常比例为 5%和 3%,生殖系统缺陷的比例分别为 1.5%和 1%因而可以说明,试管婴儿技术导致试管婴儿比自然受孕婴儿出生缺陷率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结论?

A.试管婴儿要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过程,人为操作都会加大受精卵受损的风险B.选择试管婴儿技术的父母大都有生殖系统功能异常,这些异常会令此技术失败率增加C.试管婴儿在体外受精阶段可以产生很多受精卵,只有最优质的才被拣选到母体进行孕育

D.试管婴儿的父母比自然受孕婴儿的父母年龄大很多,父母年龄越大,新生儿出生缺陷率越高【解析】2.问“哪项最能质疑该结论”论点:试管婴儿技术导致试管婴儿比自然受孕婴儿出生缺陷率高出现“导致”,为因果关系对比 B、D 项:只看前半句话,B 项讨论的是生殖系统异常,D 项讨论的是年龄大,二者都是他因;看后半句,B 项讨论“失败率”,D 项讨论“缺陷率”,论点讨论“缺陷率”,D 项与论点更接近,D 项当选。

【选 D】【例 3】(2017 国考)研究显示,约 200 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处理食物,例如切肉和捣碎植物与此同时,人类逐渐演化形成较小的牙齿和脸型,以及更弱的咀嚼肌和咬力因此研究者推测,工具的使用减弱了咀嚼的力量,从而导致人类脸型的变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者的观点?A.对与人类较为接近的灵长类动物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白天有一半时间用于咀嚼,它们的口腔肌肉非常发达、脸型也较大B.200 万年前人类食物类型发生了变化,这加速了人类脸型的变化

C.在利用石器处理食物后,越来越多的食物经过了程度更高的处理,变得易于咀嚼D.早期人类进化出较小的咀嚼结构,这一过程使其他变化成为可能,比如大脑体积的增大【解析】3.问“哪项最能削弱上述研究者的观点”“因此”引导论点:工具的使用减弱了咀嚼的力量,从而导致人类脸型的变化。

前面是论据: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处理食物,例如切肉和捣碎植物与此同时,人类逐渐演化形成较小的牙齿和脸型,以及更弱的咀嚼肌和咬力论点、论据话题一致,优先考虑否论点论点中出现“导致”,削弱优先考虑因果倒置或者他因削弱。

B 项:“200 万年前”说明在同一时间内;针对“人类”,说明同一主体;题干说的是“工具的使用”,选项说的是“食物类型”,是其他原因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主体,有其他原因导致结果,他因削弱,保留特殊提问:。

不用预设,选项可能有多种加强/削弱方法,结合排除思维解题不能加强——排除加强选项,削弱与无关均可不能削弱——排除削弱选项,加强与无关均可【例】(2022 成都事业单位)辐射指的是由发射源(电磁波等)发出的电磁能量中一部分脱离场源向远处传播,而后不再返回场源的现象,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扩散。

太阳辐射也是一种常见辐射长期受辐射影响,会使人产生不适,严重的可能造成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损伤,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有专家声称:为保护身体健康,不能暴露在太阳光下下列选项最不能质疑上述论证的是:A.太阳的紫外线在大气传播中不断衰减,真正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辐射量只占总辐射的 4%

B.有研究表明,常晒太阳对身体有很多益处C.晒太阳会导致皮肤晒伤,诱发皮肤癌变D.有科学论证,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提高造血功能【解析】例.问“最不能质疑上述论证的是”“因此”引导论点:为保护身体健康,不能暴露在太阳光下。

【测验题 1】当一辆疾驰的汽车需要马上刹住时,几毫秒的反应时间是非常关键的有时,区区几米的距离就决定着人的生死最近有研究者利用模拟驾驶系统、眼球追踪技术等手段,让五组受试者面对动感不同的交通标志,然后测试他们做出反应的速度。

结果发现,动感较强的交通标志确实能让受试者更快作出反应由此,他们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将原有的交通警告标识牌全部置换为动感较强的标示牌,以便提高司机反应速度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表明上述研究者的建议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A.置换原有的交通警告标示牌是一项庞大、繁琐的巟程,需要投入巨额成本B.在研究者选取的五组受试者中,有的人驾龄并不长,有的人甚至还不会开车C.当司机了览到较强动感交通警告标示牌的实际意义后,其反应速度又会降到从前的水平

D.如果画面上的人看起来在跑,就容易让人联想到行人急匆匆从你车前经过的画面【解析】问“哪项最能表明上述研究者的建议难以实现预期目标”论点:应该将原有的交通警告标识牌全部置换为动感较强的标示牌,以便提高司机反应速度。

论点提及“应该……,以便……”,是方式+目的,常考做法是否可行/做法是否有效即本题的答案可能为“不能换”“换了也没用”【测验题 2】有实验表明,秋葵的提取物——秋葵素,对于治疗动物糖尿病有一定效果有人据此认为,秋葵切片泡水喝,有利于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A.只有使用提取、浓缩后的大剂量秋葵素才能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B.接受正规治疗才是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最为安全有效的途径C.秋葵素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有效,对Ⅰ型糖尿病患者无效

D.秋葵中所含有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并不比一般蔬菜高【解析】问“哪项最能质疑上述论证”论点:秋葵切片泡水喝,有利于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论据:秋葵的提取物——秋葵素,对于治疗动物糖尿病有一定效果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一个说秋葵切片(整体),一个说秋葵提取物(元素),削弱考虑拆桥。

只需要说明秋葵提取物含量很少,或者说明需要大量的秋葵【测验题 3】有研究小组调查显示,在封闭环境中入睡的人更容易频繁醒来,而且自我感视睡眠质量不佳因 此,有人认为,就寝时关闭门窗将会降低睡眠质量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研究小组调查的对象大多是年轻人B.睡眠质量差的人更喜欢关闭门窗睡视C.门窗紧闭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从而影响睡眠D.由于安全、保暖等原因,夜间开窗并不适合所有房间【解析】问“哪项最能削弱上述结论”论点:就寝时关闭门窗将会降低睡眠质量。

论据:在封闭环境中入睡的人更容易频繁醒来,而且自我感视睡眠质量不佳论点、论据话题一致,削弱考虑否论点。论点中有因果关系,削弱考虑因果倒置或者他因削弱。

完整版的精华笔记,可以在小程序「知识星球」搜索「上岸星球」,加入星球,自由下载,现在更有限时优惠。现在加入,即可领取24公考名师视频课程合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