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新鲜出炉通稿2003(通稿2003 韩寒)

即将学末统考、文理分科,在这种教育体系下,最痛苦的莫过于偏科偏才,如文科极好,理科极差,然而考察的却是总分。

新鲜出炉通稿2003(通稿2003 韩寒)

 

这部作品是韩寒十五年前出版的杂文集,以其针对社会上种种诟病进行辛辣抨击反响不小,我想大家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对韩寒这番尖锐利落、一针见血言辞也赞同的五体投地,即将学末统考、文理分科,在这种教育体系下,最痛苦的莫过于偏科偏才,如文科极好,理科极差,然而考察的却是总分。

刚得知按九科成绩分文理重班普班,顿觉天崩地裂、五雷轰顶、抓心挠肝痛心无奈本人就是个偏科芽头,说理科难学是借口,倒不如说是自己厌烦排斥,不愿意学,也就意味着一个注定文科的学生很有可能因为理化生的成绩而进不了文科重点班,说不愤懑难平那是假的。

有的人刚好跟我相反,觉得文科的内容可有可无,专精于数理就够了,但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都只想学自己感兴趣的

有人会因为此书观点有些与自己想法相符便破口大骂,一开始觉得无比解气,可热劲儿过了,却感觉像是无病呻吟,害了自己为什么这么说?何不妨冷静想想,它除了能给你带来一个影响幸福指数的坏情绪和一堆埋天怨地的牢骚以外实则毫无用处。

十五年前韩寒这么说受广大学生追捧,十五年后还是广受推崇,这说明什么?中国应试教育一直存在,从未改变也不会因为你的极力反对更改这种体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的下功夫都是浪费时间在对应试教育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反应试教育的煽动性言论反倒成了毒害,倒是很有可能培养一群顾影自怜的愤青,在对中国教育感到可悲的同时浑不自知把自己引导向更可悲的道路。

在《通稿2003》中韩寒抨击中国教育的主要观点是“全面发展等于全面平庸”,在某种程度上我并不反对这个观点,但今日的韩寒反观当时十七八岁的自己也不免意识到他思维的局限,在微博中承认:“现在看,很多地方解气但过激狭隘,未必都有道理。

有些对我而言没错,但对其他人并不适合”韩寒的受教育程度止步于高一,却因其独到见解和出彩文笔而声名大噪,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但他毕竟是少数脱离应试教育下的幸存者偏差的个例,他没法拥有绝对的信服力揭示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同样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

试问各位,有谁能有足够的自信做到韩寒那般成就?据说不少人以韩寒为榜样,把他的话套用在自己身上,认为不读书又如何,韩寒还不是照样名利双收、发家致富,可我们现在只看到了一个韩寒,那些效仿者都去了哪里?这是个值得揣摩的问题。

韩寒在这本书的中只把“数学学到初一就行了”等言论钉在自个儿身上,并不泛指所有人写下这些话只是想告诉各位莘莘学子,不管是批判应试教育也好,为此困顿不安也好,我们还是要为一个高考奋战题海、结束一个三年,希望外界庞杂的言论都只能成为你饭后消遣娱乐的谈资,更希望能因此鞭策你更加努力的学习,现在无力用言语改变,就交由未来的你去实践。

深夜敲下千余字,希望能对还在为应试教育烦扰的同窗们提供绵薄帮助,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有言辞不妥,还望提出指正,感谢阅读!距离高考不到200天了,希望广大考生充满自信,沉着应对,与理想更近一步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