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在线阅读)
这本讲演录注重勾勒的是背后更深层的一种脉络、一种人群的流动。
从今天开始,上图讲座的新栏目《馆员荐书:和守甫同学一起来读书》要常常和大家见面了首先推出的是第一季“在中国史中思考”,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上海图书馆特邀馆员殷守甫向您发出邀请,加入上图讲座这座城市课堂,与讲述者做同学,一起阅读与思考。
这一季以七本书为线索,我们来聊聊中国的历史(点击查看本季书单)。希望您听节目后愿意读一读这本书,或者重读这本书。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阅读的是万绳楠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殷守甫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上海图书馆特邀馆员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作者: 万绳楠 整理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出品方: 步印文化出版年: 2007-4页数: 312装帧: 平装ISBN: 9787221073693上图索书号: K235.07/7239-1 殷守甫:
我们今天聊一聊《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这本书不是陈寅恪写的,是由万绳楠整理这是1947-1948年陈寅恪在清华讲课,万绳楠当时在现场听,记下来整理以后出版的讲演录这个体裁有一些特点首先,相比著作来说,是面对学生讲的,有时候需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现场的效果,所以有些观点会讲得比较直接,来方便学生理解。
其次,这本书没有基于陈寅恪的底稿比对过,也没有其他的听课笔记可以比对万绳楠自己当然记录得非常细,但是不可排除的,其中又多了一层消化的过程——就是他自己特别关注的地方最后,这个讲演录的出版还有一个历程,这书1986年整理出来,万绳楠自己走过了建国以后风云四十年,某种意义上,也希望把1947、1948年陈寅恪的思想拿出来,作为辩证唯物史学的一种取经,来批评一些教条的学说。
简单说,一方面这本书比较轻松,另外一方面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它可以是我们进入陈寅恪思想世界的一个窗口。
这本讲演录呈现给我们的历史,是从三国两晋到隋唐统一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讲这段历史是乱世,是政权更迭、战争频繁的时期;但是这本讲演录其实注重勾勒的是背后更深层的一种脉络、一种人群的流动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空间上的流动,人们转换了生活空间,迁去了新的地方;另一方面就是社会意义上的流动,社会中下层的人们如何提出自己的主张,探寻新的可能。
这本书的开端和结尾都是非常著名的命题前者叫“曹马之争”,“曹”指曹操,“马”指司马懿;后者就是著名的关陇集团理论先说前者,曹操的儿子曹丕篡汉建立了魏,就是我们说的曹魏;司马懿我们也熟悉,他的孙子司马炎篡魏建立了晋朝。
万绳楠记录的这本陈寅恪讲演录一上来就告诉我们:魏晋统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根本上的不同西晋的建立者——河内的司马氏,他们从社会阶层上来讲一直是地方上的大族,从观念信仰来说他们信奉的是儒家;曹魏的建立者——谯的曹氏,他们从社会阶层上来讲不是大族,从观念上来说不服膺儒家。
所以陈寅恪讲,魏晋的兴亡不是司马氏、曹氏两个家族的争斗,两个家族的兴亡,背后是两大社会群体、两大观念的角力万绳楠自己后来发挥了这个学说,他说除了社会阶层和思想背景以外,还有地域的因素也很重要曹操的集团来自谯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安徽省亳县一带;。
司马氏的集团汇集了东汉以来汝颖的名士,就是河南的汝南,我们今天的驻马店一带这个地域集团的学说当然也脱胎于陈寅恪的关陇集团学说关陇集团的学说有一种更深一层的关切,它告诉我们,表面上看,北魏分裂成东西魏,东西魏又有北周、北齐,然后又有隋,又有唐,政权更替非常频繁。
但是统治阶层背后其实是同一个群体,这一群人一开始的背景,无论是胡还是汉,渐渐地通过有了共同的生活空间,在关陇这个区域,通过彼此联姻,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观念和取向,比如说文武并重,因此他们往往能出将入相,建立起非常的功业。
这样一来,关陇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西魏、北周、隋、唐政权更迭的内在脉络;这个集团的消亡又成为了中晚唐政治史、社会史的一条主线当然陈寅恪的这个想法大体成形在40年代前后,那已经是80年以前的事情了和很多其他领域一样,历史学的研究也是滚滚向前的。
我们知道曹马分野也好,关陇集团也好,它是一个命题,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假说,其实有很多局限司马氏在东汉时期是不是这样一个大族,他们是不是真的信奉儒教,怎样才算信奉儒教,首先就可以打一个问号关于魏晋之际的政治,仇鹿鸣老师有一本书《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这本书就告诉我们,“地域集团”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局限在哪里,我们可以如何超越这种思维模式。
现在很多人可能道听途说,听到了陈寅恪的学说,以后每看到一个地域就说这有个集团,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毒很深,或者只获得了皮毛因此,我们今天重新来读陈寅恪的讲演录,读他的书,不是要机械地去复制他的学说,我们是来感受他的思想的深度和力度,我们可以体会陈寅恪思考政治史、甚至思考整个历史脉络的一种方式。
从微观上讲,我觉得陈寅恪在推敲这样一个问题:在具体的时空下,人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为什么这些不同的人之间会形成这样一种信任的机制?他们有怎样的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如何理解政治规则,甚至他们如何理解政治本身?
我们今天很多通俗的历史书也好,历史剧也好,这些作品往往在灌输一种观念:从古到今,政治斗争没有什么不同;所以有一些普遍的斗争智慧,我们可以去学习这样来读政治史的话,虽然从夏商周一直读到了很近的昨天,我们其实并没有走出自己的“小九九”。
某种意义上,陈寅恪开启了政治史的一种魅力“曹氏集团”“司马氏集团”这些说法背后有一种深层的提问方式:政治力量是如何在具体的时空中形成的?我们如何去把握这样的政治力量?于是就进入一个更加宏观的层面很多人看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或者东西魏、北周、北齐、隋唐,就是一轮轮的王朝更替。
黑格尔说,中国只有王朝的更替,只有不断地重复,没有历史——顺便说一句,没有历史这句话是听讲同学加进去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表象而陈寅恪说的是,我们要追寻这些表象背后更深层的社会与文化的脉络当我们进入这些社会与文化的肌理以后,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历史并不是简单的王朝更迭或重复,它充满张力,它充满变革,它滚滚向前。
在这个意义上,陈寅恪重绘了中国史的底色。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学到了西蒙波娃(西蒙波娃 越洋情书)
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
没想到西蒙波娃(西蒙波娃 越洋情书)
随着《同一屋檐下》的逐渐播出,嘉宾点评成了越来越多人的节目看点。邓紫棋在节目中对于感情的看法又悄悄登上微博热搜:“好的感情是…
- 快来看大灰狼罗克(大灰狼罗克传电子书)
- 墙裂推荐殉难圣印(殉难圣印和鲜血圣印)
- 怎么可以错过手到病自除(手到病自除大全集)
- 越早知道越好手到病自除(手到病自除大全集)
- 万万没想到kangte(康特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