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怎么可以错过燃烧的男孩(燃烧的男孩讲的什么)

首先这是一部细节爆炸的电影,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镜头都有着丰富的信息量。两个半小时的片场看似很长,却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

怎么可以错过燃烧的男孩(燃烧的男孩讲的什么)

 

首先这是一部细节爆炸的电影,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镜头都有着丰富的信息量。两个半小时的片场看似很长,却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

其次,电影后半段集中在给观众带来海美有没有被杀的气氛中,但是看了女主演说的如果她是片中女孩她不会无缘无故消失,而是会寻找解决的办法让自己走出困境,会选择一个正常的可采取的抒发渠道,所以最后到底有没有杀并不重要。

电影通过他们三个人的故事表现了年轻人的那些状态才是值得探讨的,李宗秀和海美在寻求人生的意义的路上,从通过表达精神世界的写小说和去非洲看great hunger的舞蹈,可以看出来精神层面的追求。

但是他们俩都被现实困住了脚步,面对来自不同阶级的本一个是忘却实际感情需求的贴近,一个是表现出来由于嫉妒和自卑带来的怯懦,然而对冷漠的本来说,他们的追求对他来说唾手可得,他的漠然,甚至由于平淡引起的愤怒隐藏在平时谦恭礼貌的外表下,同样也都是在自身感知到的虚无中寻找立点的年轻人。

本安静的坐在宗秀家那个场景下,第一圈的时候,每人一口大吗,但在第二轮的时候,本焦虑了一下,然后深深的吸了两口,递给海美所以,本并是不大家认为的富人拥有一切,其实,本和宗秀都是孤独的人,只不过是两个人分别站在了“饥饿”的两端。

影片中的李宗秀身处社会底层,童年时代不幸,青年时代迷茫,是一个典型的边缘人物,发小海美的出现,让他对生活重燃希望

而海美跟他处境也差不了多少,在遇见富二代本之前,她是一个追逐精神自由,向往诗和远方的文艺女生,但人始终是群体动物,思想观念会变,在奢靡的物质诱惑与朴素的爱情之间,有人会迷失自我,所以她选择了本,付出了生命。

对本来说,草菅人命和纵火焚烧废弃塑料棚没什么区别,他完全有能力满足自己的变态嗜好,因为他认为,有钱就拥有了一切,可以为所欲为,但在李宗秀看来,是无法理解的,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本所处的阶级对他而言就是一个谜,他甚至天真的以为本所说的烧塑料棚仅仅是一个恶作剧,直到最后才幡然醒悟,对本痛下杀手,用焚烧的方式结束了这个杀人恶魔的生命。

其实李宗秀是个温暖的人,为爸爸写请愿书,帮妈妈解决问题,一直帮忙喂海美的猫,包括最后本的捅刀。很震撼,很惊喜,看完之后还一直重复刚才看到的记忆深刻的画面。

最开始的床戏片段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也许海美就是想要和李宗秀来一场性感秀,但是在开始前又说好是让他来照顾猫而且有个细节就是海美毫无距离的挽上了李宗秀的手臂李宗秀迟疑了一秒就任由她拉着走了,我觉得这里就隐晦的暗示了床戏的开始。

而我认为影片中的小猫就是海美的,因为海美还有本都说是捡的流浪猫,小猫跑出来是因为不习惯陌生的环境,第一次海美拜托男主照顾小猫的时候,男主说只能带到他家去照顾,海美说小猫要在熟悉的环境,不喜欢陌生环境

再者,海美的死是注定的,已经是身负巨额卡债,还要跑去非洲旅行,她是不甘平凡的,不与愿意老老实实像家人那样赚钱,因为被说丑而特地整过容,她知道男主角喜欢她,但由于卡债也不愿意放弃帅气多金的那个男二号。

不管她再怎么意识流,再怎么自我陶醉的纵情裸舞,再怎么寂寞,也无法让我产生同情另外,女主是爱男主的,而且是从7岁就爱了,男主在面对一个比他有钱的人的时候,不能勇敢的面对女主,女主很失望,最后成为了本的塑料棚。

还有为什么男主不记得他救过海美,是因为当时他觉得海美丑,所以不在意,不在意的事会容易忘记掉的,后来男主为什么会爱上海美的,是因为海美变漂亮了,还给了他一次难忘的东西,这里完美的表现出人性的性质,很真实感和现实。

海美是被本杀的

从隐喻燃烧塑料棚,抽屉首饰的手表,还有那只猫,收拾的很干净整洁不像是海美的做事风格的房间(收拾的这么整齐干净叠方形被子你们说像谁的家里?),都指向了本。

本是个孤独空虚的大魔王,他的精神粮食就是燃烧那些没有人在乎的”塑料棚“那些逢场作戏的聚会,他每次都要打哈欠,没有真正的朋友主角确定本杀了海美是在最后一次在本家里才确定的,看到了手表,看到了本的新女友说故事本打的哈欠,找到了海美的猫,引起男主杀本的是男主准备离开本家的时候,本对男主说的话,说别太认真,要用心去感受之类的,看得出当时男主走的时候很生气,最后约本出来看塑料棚,然后把本杀了。

如果说李宗秀早已认定本是凶手,而在幻想里故意将本设计成一个虚伪的人,明明杀了海美却还不承认。那么也完全可以说现实里本杀了海美但就是虚伪一把,这都是有可能的。

导演就是这么厉害,把一切拍的若即若离,如梦似幻,无数种可能,没有答案。另外,海美只有小饥饿没有大饥饿,影片里给出了解释,本满足不了精神空虚,海美条那个舞蹈,本打哈欠都可以说明。

他们的饥饿不在一个层面,海美真正的饥饿在于没看清现状,身负卡债还要去非洲旅游,她不想存在的原因在于她不肯正视自己真正处境,只能靠一点可笑的自我陶醉来麻痹自己,她就是一个等人烧掉的塑料棚,没有任何意义

我看完这部电影,印象比较深的是,男主站在阳台跟女主说,本就像盖茨比。这有些暗示的二人思想的差距,也对应了原著中男主觉得两个人聊天各说各的却不妨碍相处舒服。这种慰藉很难得,有种寂寞到一定地步的救绳。

与此相比,本却得不到任何的感情,不管是朋友还是家人最后,电影全片都很压抑,李沧东导演对于细节的把控很厉害,所以他想表现的东西都不会摆在明面上,不过注意这些细节,会对这部电影的观感有很好的提升我觉得女主海美开头的那段哑剧,是我对结局产生怀疑的根本。

也许 本 不是凶手呢?也许海美没有死,也许她只是在躲卡债而已也许这一切只是李宗秀臆想出来的幻觉,也许是他疯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