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学到了二十五史弹词(二十五史弹词完整版诵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学到了二十五史弹词(二十五史弹词完整版诵读)

 

(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几句话但凡你看过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一定不会陌生,甚至你还可以唱出来。

我想很多人与我一样,唱的时候耳边会响起杨洪基老先生浑厚的男中音,眼前会浮现出电视剧中无比鲜活的角色面容看过小说的人明白,这首歌词原本出自《三国演义》开篇词,名为《临江仙》但如果误以为这是小说作者罗贯中所写,那就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这首词出自明朝文学家杨慎的手笔杨慎出身名门,父亲杨廷和是“三杨”之一,曾任朝廷首辅,而杨慎身居“明代三才子”之列,很多人甚至认为他是明代第一才子不过这个明代第一才子普通人对他并不了解,恐怕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这首《临江仙》了。

说句实话,这首《临江仙》写的着实很好,看上去仿佛一位看透世情的智者,轻声细语地诉说着金戈铁马、鼓角争鸣,听上去云淡风轻,但仔细思索,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感扑面而来从小到大,读过很多怀古的诗词,如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杜工部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幼安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它们各有各的好,只是与杨慎的《临江仙》比起来,多少缺了点熟悉的画面感。

或许是《三国演义》电视剧给这首词的加成太大,反正笔者心中,说到怀古诗词的巅峰,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它但我对这首词的理解,也仅限于此了(二)最近在一本书里又看到这首词,里面注明它的出处是《廿一史弹词》,心下好奇,就找来阅读,一读之下,才发现别有洞天——以前的自己,还是太孤陋寡闻了。

《廿一史弹词》是杨慎贬谪云南时所作,所谓“廿一史”,即从上古夏商周到明朝之间二十一部史书(后人补充到二十四史甚至二十五史)所谓“弹词”,是一种古老的曲艺形式,形成于明代中叶,盛行于清朝,其唱词以韵文为主。

《廿一史弹词》,就是用弹词的方式来总结讲述历史,杨慎原作名为《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了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后人将其改为《廿一史弹词》,而上面那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便出自于“

说秦汉”卷中华历史上下数千年,“说秦汉”卷就出了一首《临江仙》,那么隋唐宋元明又能有多少佳作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翻阅了《廿一史弹词》,粗略观看之下,倒是发现有不少词作着实不错,值得分享出来比如说开篇这首《西江月》:。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这首词说的也是盛衰兴亡、“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旧事,不过写成词作,就别有一番韵味了,即使在气势上不如“滚滚长江东逝水”,但胜在语言通俗,浅显易懂。

另外还赋诗一首,感慨上下五千年兴亡事:“为爱青山日倚楼,白云红树两悠悠秋鸿社燕催人老,野草闲花遍地愁野草闲花遍地愁,龙争虎斗几时休举头吴越齐秦楚,回首梁唐晋汉周概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邱

”几千年龙争虎斗,贤能的,愚蠢的,成功的,失败的,放眼望去,都归于同一片尘土之中,不禁令人喟然长叹(三)二十一史以夏商周三代开篇,杨慎写有一首《南乡子》:“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赚得英雄头似霉,功名。

虎啸龙吟几战争一枕梦魂惊,落叶西风别换声谁弱谁强都罢手,伤情打入渔樵话里听”多少“虎啸龙吟”,最终都只能在“渔樵话里”,“功名”最后是“伤情”,听起来是不是别有感触?联想到宋人有名句“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可谓一脉相承。

结尾则是一首《西江月》:“阅尽残篇断简,细评千古英雄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昨日香车宝马,今朝禾黍秋风谁强谁弱总成空,傀儡棚中搬弄”“香车宝马”与“禾黍秋风”之对比,如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皆是兴废之叹。

三代之后,便是秦汉卷秦汉开篇就是《临江仙》,前文已经叙述,这里暂且略过不提秦汉卷结尾还有一首词《西江月》:“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有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遗风(四)秦汉卷之后是“三分两晋”卷,开篇诗词无甚可取,结尾有首《西江月》还行:“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妙笔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三分两晋之后是“南北史”卷,开篇有一首《清平乐》:“闲行间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甚么功果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疎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王谢堂前燕”有些老生常谈,不过依然算是上乘之作。

而结尾同样有首《西江月》:“飒飒西风渭水,萧萧落叶长安英雄回首北邙山,龙争虎斗过眼闲看灞桥杨柳,凄凉露冷风寒断蝉声里凭阑干,不觉斜阳又晚”“不觉斜阳又晚”,在巧妙淡写中诉说着风云变幻南北史之后是“五胡”卷,五胡卷开篇是一首《点绛唇》:。

“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时了,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以当今眼光来看,这首写得一般,不过要在弹词里全部写出巅峰作品,也实在强人所难五胡卷结尾仍是一首《西江月》:。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三百有余年,几度交锋索战马过生灵虀粉,血流河洛腥膻耳闻犹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见”这首词与主题较为贴切,五胡乱华时,北方生灵涂炭,三百年乱世,“马过生灵虀粉,血流河洛腥膻”,说的就是历史惨状。

(五)五胡之后,是隋唐盛世隋唐卷开篇也是一首《临江仙》:“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斗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营,川源流恨血,毛发凛威灵白发诗人闲驻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之所以有盛世这个说法,必然是盛世之前有乱世,盛世之后有衰落,这里面隐含就是无休止的战争,所以有“战场田地好宽平”的说法。

而隋唐是诗歌繁荣的年代,因而出现了“白发诗人”的象征隋唐卷结尾《西江月》是这样写的:“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乐游原”这个地方,在长安附近,长安又是汉唐首都,提到乐游原,很容易想到盛唐。

本词却说“乐游原上草连天”,一片衰败景象,不由令人叹息隋唐之后是五代,说五代开卷有一首《定风波》:“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乾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贬处,得避,不摇纨扇自然凉。

”词作的口吻以一个读书人的视角展开,秀才看史书,闲谈今古,正如作者自己五代史结尾仍是《西江月》:“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篇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五代纷乱,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却都无法长久留在舞台中央,更加类似“南柯一梦”了(六)五代之后是“宋辽金夏”卷,开卷词无甚可取之处,卷尾有首《西江月》还行:“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

富贵草梢零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败总虚名,一枕南柯梦醒”两宋共三百年,国家始终没有完全统一,北方少数民族之间,他们与与中原王朝之间始终发生战争,导致民不聊生所以词中说“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宋辽金夏之后是元代,元代卷开篇有首《西江月》我很喜欢:

“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有什么东西比当下更重要呢?尊前席上,清景凉夜花香,好好把握吧,所谓功名,回首看都是“一般模样”。

这首词可以说是《廿一史弹词》中除了“滚滚长江东逝水”外我最喜欢的一首了纵览这些卷首卷尾词作,其表达意趣有所类似,艺术境界有所高低,但都能给人启迪笔者一方面感慨古人才高,可以写出这么多高品质的词作,另一方面又跟着感慨历史兴亡,当下遇到的挫折也跟着释然了。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千百年沧海桑田,多少代世情纠缠,都在这寥寥几笔中勾勒出来,活灵活现,清淡如烟想起三国,应该想起“滚滚长江东逝水”,由此更应该想到杨慎,想到《廿一史弹词》,古代历史之厚重,尽在其中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