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太疯狂了轩辕帝(轩辕帝的女儿叫什么名字)

司马迁著的《史记》,是中国最伟大的史学著作之一,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

太疯狂了轩辕帝(轩辕帝的女儿叫什么名字)

 

司马迁著的《史记》,是中国最伟大的史学著作之一,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最令我触动的,是作者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的一句话。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故此,我一直想找机会拜读一遍位列“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史记》开篇,记载的是五帝传说,分别是黄帝轩辕、高阳颛顼、高辛帝喾、陶唐帝尧、以及有虞帝舜。

其中黄帝轩辕和尧舜最为我们熟知特别是尧舜禹的禅让制,更为我们后世津津乐道只是一直以来,我对尧舜禹之间的“禅让”有个误区,那就是误以为尧禅让给外人舜,然后舜禅让给外人禹但当我近期读完《史记·五帝本纪》后才发现,原来它并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按照《史记》的族谱算下来,其实从黄帝到尧舜禹,他们一直都有很近的血缘关系。

黄帝轩辕一、黄帝轩辕黄帝轩辕,是有熊部落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名叫轩辕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小的时候,就思维敏捷,才智过人当时神农氏部落的势力逐渐衰弱,各诸侯之间一直相互征伐,暴虐百姓于是轩辕帝开始习兵练武,四处征战,立志要平定天下,其中较大的战役一共有两场。

第一场:阪泉之战阪泉之战是黄帝与炎帝之间进行的战争,他们交战的位置,由于年代久远,以至现在一直存在争议有的说在河北,有的说在山西,但能确定的是,最终结局是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轩。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当然,这样的描述似乎过于官方,大家可能感受不到当时的战争气息,所以我再通俗地讲一下黄帝轩辕,在当时代表的是先进的马背民族,发源地在河南新郑;而炎帝神农,在当时代表的是守旧的农耕民族,发源地在湖北株洲。

关于黄帝和炎帝的战争,其实并无好坏之分因为从本质上来讲,他们其实就是一场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相互碰撞与融合而且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两者似乎也谈不上谁比谁更先进,因为失败的农耕文明,一直又延续到现在依旧非常重要。

第二场:涿鹿之战涿鹿之战是黄帝与蚩尤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相传双方在冀州之野征战数日,打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战争充满了神话色彩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双方先由巫师作法,希望借助自然力征服对方,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以便淹没蚩尤军队。

而蚩尤也请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风雨大作,黄帝军队再次陷入困境危急中,黄帝又请天女女魃阻止风雨,以至天气突然晴霁,蚩尤军队惊诧万分,黄帝由此乘机指挥大军掩杀过去,最后取得胜利”不过,黄帝的胜利也得来不易因为黄帝在胜利以后,又遇到了很多新的困难。

首先,旱神女魃制止了大风雨后神力大减,“不得复上”,也就是不能返回天上;然后,应龙参战以后,也同样“不得复上”,因此导致天上“无复作雨者”,以至使地上连续大旱数年但不管怎样,我们的祖先黄帝胜利了,他最终成就了我们黄炎子孙的血脉,成为了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信仰。

这两个故事讲完了,我觉得还有必要再详细梳理一番他们的前前后后首先,炎帝就是神农氏,在当时属于正统地位,只是后来权利逐渐下降,导致诸侯不听号令其次,黄帝轩辕是在诸侯不听号令的相互征伐中起来的,所以轩辕属于后起势力。

最后,按照史记记载的顺序,是先有阪泉之战,后有涿鹿之战而涿鹿之战的起因,是因为蚩尤先赶跑了炎帝,然后炎帝找黄帝,一起打败了蚩尤于是问题来了,既然炎帝先在阪泉之战中败了,为什么后来炎帝又会成为涿鹿之战的起因呢?。

涿鹿之战所以我认为,黄帝在阪泉之战胜利后,炎帝就承认了黄帝的正统地位,然后两人握手言欢各自发展后来炎帝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蚩尤的入侵,于是找黄帝帮忙,最后一起发动了涿鹿之战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叫黄炎子孙。

因为我们的祖先黄帝和炎帝,从来就没有分开过好了,先辈的传奇回顾完了,现在开始说传承问题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自己姓氏的为十四人黄帝的正妃,是西陵之女嫘祖她为黄帝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是昌意。

后来昌意降居若水,娶蜀山氏女昌仆,生高阳而这个高阳,就是继黄帝之后的第二帝,颛顼

二、高阳颛顼颛顼帝是黄帝的孙子他沉着稳重有智谋,通达而知事理,在位时期,能因地制宜,养殖各种牧畜他的主要事迹有,打败水神共工,平定叛乱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典故,就是由此得来前文提到,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打败了炎帝,并且两族进行了合并。

但在暗地里,炎帝部落还是不太服从黄帝的,所以他们之间一直矛盾重重而水神共工,身为炎帝后裔,他是最不服的那一个人于是在颛顼即位后,水神共工就召集那些心怀不满的人们,共同反叛颛顼,他们组成一支军队,共同推选共工为盟主。

后来双方经历一番激烈的打斗后,颛顼胜利,共工失败于是共工带着手下开始逃亡,最后到不周山,因为撑天大柱不周山挡住了共工的去路,于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以至天地倾覆,西北高,东南低,并出现了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也因此,共工后来被人们奉为水神而颛顼帝在打败共工后,严格遵循轩辕黄帝的政策行事他改革农业,修整历法,创制九州,使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定太平的景象后来有一个《颛顼历》,完成于秦献公十九年公元前366年,这个历法又称四分历,一直沿用到汉武帝时期才被改革,可见颛顼帝对后人的影响同样深远。

待颛顼帝故去后,接着继位的是颛顼帝的侄子高辛,叫帝喾。

颛顼三、高辛帝喾高辛帝喾,父亲是蟜极,蟜极的父亲是玄嚣上文提到过,玄嚣是轩辕的儿子,所以按照辈分排下来,帝喾就是颛顼的侄子《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上面所述,是帝喾的一些功绩。

其中最主要的,是帝喾定下了“二十四节气,”开辟了我们农业时令的先河像春分、谷雨、清明、冬至、惊蛰等这些词语,哪怕一直沿用到今天,可它依旧使我们印象深刻帝喾再往后,传位给儿子挚,可结果挚称帝之后,一直没有功绩,于是挚的帝位,又传给自己的弟弟放勋。

放勋,就是后来我们众所周知的尧

帝喾四、帝尧禅让虞舜帝尧,是帝喾的儿子,黄帝轩辕的第四代,国号为陶唐当时尧帝在位,其仁如天,其知如神接近他,就像接受太阳照耀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气势覆润大地他身穿黑衣,头戴黄帽,乘坐红车,车驾白马。

平日里尊敬有道德的人,使九族百姓都能相亲相爱于是国家越发的兴盛到后来,尧帝渐渐的老了,于是就问手下:“有谁能继承我的位置呢?”有人说:“您的儿子丹朱开明,可以任用“”尧帝说:“不行,丹朱凶恶顽劣,不能用。

”接着又有人说:“共工(部落)旁聚布功,可用”尧帝说:“共工花言巧语,看似恭敬,实则不行,也不能用”到最后,尧帝无奈的说:“现如今洪水泛滥,高山都被包围,有谁能去治理呢?”于是手下又都推荐鲧,说鲧可以鲧,就是大禹的父亲。

可尧帝还是觉的不行,说鲧违背天命但最后尧也没办法,于是便让鲧去治理水患,结果治理了九年,又是毫无起色最后尧帝叹息道:“既然我们皇族里没有能继承我位置的人,那就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吧。”

尧到后来,大家遂一起推荐了舜说舜,是盲人的儿子,父顽,母愚,弟傲,虽然家境不好,但是舜仍能保持自己的德行,孝顺父母兄弟尧帝听说后,便决定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以此来考察舜的品行到后来,尧帝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舜的德行确实如大家所说的那样,于是便将帝位传给了虞舜。

以上,便是“禅让制”最初的由来——不传子而传贤故事到这里,它其实和我之前的认知差不多,那就是尧把帝位传给了外人舜但是我又往后看了看舜的身世,这才突然发现,其实舜也不算外人据《史记》记载:“虞舜者,名曰重华。

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简单来说,舜就是轩辕的第八代,而尧是轩辕的第四代,所以归根结底,他们还是一家人。

舜五、虞舜禅让夏禹虞舜,姓姚,传说他的眼睛有双瞳仁,故名重华舜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虞舜待继母以孝,待弟以仁,后被评为“二十四孝”之首曾尧帝举虞舜继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尧帝的儿子丹朱贤能不够,故举了虞舜。

而舜到后来,他的儿子商均同样不能肩负重任,遂沿袭了尧帝的禅让,于是有了后来的夏禹夏禹,就是我们熟知的大禹,他的功绩和传说很多,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铸造九鼎、涂山之会等而关于大禹的身世,就距离黄帝轩辕更近了。

大禹的父亲,是前文提到过的鲧,而鲧的父亲,就是五帝中的第二帝,颛顼帝所以细算下来,大禹其实就是轩辕的第四代,和尧帝一个辈分。

禹▽曾经,我一直以为中学学的尧传位给舜,然后舜传位给禹的故事,他们都是毫无关系的外人可直到今天我读到《史记》才发现,原来自己错了这么多年如今的我辈,身处在这个浩瀚如烟的世界里,究竟有多少东西是不知道的?又究竟有多少已知是错误的?想到此处,顿觉得自身的渺小与无知。

在此,我祝愿大家每天都能多学习一点,每天都能多收获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接近这一个真实的世界本人是文化领域爱好者,后期会不断创做关于历史领域的文章,如果有觉得写的不错朋友,可以点击上方红色关注,后期小编会有更多的优质内容呈现,感谢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