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干货分享关凌个人资料简介(关凌个人资料简介工作)

偿二代的理论知识,在我们的公众号上已经有相关的介绍,这次论坛对偿二代落实结果进行分析,小编有幸亲临分论坛“偿

干货分享关凌个人资料简介(关凌个人资料简介工作)

 

偿二代的理论知识,在我们的公众号上已经有相关的介绍,这次论坛对偿二代落实结果进行分析,小编有幸亲临分论坛“偿二代计量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一时间听到大咖们的发言和直言不讳的讨论,小编的就是大家的,为了那些无法到现场观摩的宝宝们,小编制作了当天会场的干货,还贴上必要的ppt。

小编秉着学习的心态,尊称所有发言人为老师!接下来,就跟着小编的心路历程来理一理会场当天的情况       主持人黄洋老师提前了接近半个小时来会场与我们会务人员一起准备会前的工作,认真负责,小编觉得这也是牛人为何牛的其中一个原因!。

主持人:招商信诺财务部总经理 +负责的气质男神 =黄洋会议在九点准时开始,在黄洋老师简略介绍了偿二代背景、发言人之后就开始了今天的重头戏宝宝们,下面开始讲重点了(敲黑板)第一位发言人:永安财险副总裁&CFO

顾勇先生

永安财险副总裁&CFO+才华横溢的大佬 =顾勇顾勇老师演讲主题是”偿二代对保险公司分险种经营的计量分析”,分成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  偿一代和偿二代对分险种经营的影响

上图是偿二代下保险公司的资本成本在不同险种上的分配可以看出,不同险种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从保费风险因子来看,最低的为短期意外险(8.5%),最高的为信用保证保险(46.7%),从准备金风险因子来看,最低的为车险(11.45%),最高的为财产险(64.1%)。

由此,顾勇老师比较了偿二代对分险种经营所带来的差异:

第二部分  偿二代下分险种经营的简化模型经过种种假设后,顾勇老师给出了分险种承保利润的简化模型,如下:

在固定了税后ROE为15%后,顾勇老师给出了以下的结果:

在不考虑准备金因子,只考虑保费因子的情况下。综合成本率与风险因子之间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在保费因子分别处于最大(信用保证保险)和最小(短期意外险)的时候,综合成本率相差10%左右。

在考虑双因子的情况下,综合成本率的波动跨度变大了,将近20%而针对这种现象,顾勇老师对融资性保证保险的提出具体的讨论他认为,融资性保证保险与银行贷款类似,银行贷款等于市场无风险利率与信用风险之和,而保证保险的费率就相当于是这一信用风险的具体衡量。

银行贷款与保证保险保费之间的关键差别在于基数的不同由此,在下一部分对融资性保证保险与银行贷款之间做了比较第三部分  融资性保证保险-不同监管体系下的资本套利?不同金融公司有关融资的资本要求金融公司监管要求

监管法规担保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12.5倍)《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净额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不得低于银监会的最低监管要求(12.5倍)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保险公司MC=EX×RF=自留保费×风险因子《偿二代监管规则》那么, 是否存在不同监管体系下的资本套利呢?

顾勇老师举了个栗子:

以此为基础,直观地给出了商业银行贷款杠杆倍数及保证保险杠杆倍数的曲线图:

可以看出,在保费费率为17%时,两者的杠杆倍数是一样样的,在保费费率小于17%时,保证保险的杠杆倍数更高,说明其资金效率越高;反之,则银行贷款的杠杆倍数越大因此,在低信用的融资方面,保险公司就越有优势针对以上结论,顾勇老师深入思考并给出了两个问题:。

1)站在监管角度:是否对于融资性保证保险的资本要求不够?2)站在保险公司角度:在金融行业中,保险公司做融资性保证保险的资本效率最高?而这两个问题,得到了参会人员的讨论第二位发言人关凌老师也十分认可顾勇老师的观点,认为这两个问题,很有意思同时也值得深究。

第二位发言人:富德控股财务负责人关凌先生

富德控股财务负责人 +年轻帅气空降男神 =关凌关凌老师演讲主题是“偿二代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他根据自己从保监会到保险公司的职业转变,将自己这一年来的深刻体会分成以下两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  偿二代的意义及启示

关凌老师不断重申“保险业姓保,保险会姓监”,行业模式及监管理念都在不断的调整中,但毫无疑问都在传递一个信号:监管从之前更多注重行业做大做强转向更加注重审慎监管,强调对风险的防范和管控;而偿二代正是审慎监管体系的核心,也是保险业姓保和保监会姓监的重要保障。

偿二代的监管要求相比偿一代更加细致,由此在量化计算的基础上,可以更精确地计算出利润,使各个公司更好地规划战略,加强自身竞争力1. 偿二代的正式实施上半场:监管推动中国保监会历时三年,发布了偿二代全部主干技术标准,搭建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2.偿二代的实施成效1)“保险业姓保”重要支撑:审慎经营的管理理念;风险管理逐步成为核心竞争力,而非将资产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监管 2)“保监会姓监“重要保障:尊重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国际可比,国际规则制定的中国声音);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管住后端主要通过实施偿二代);平衡保险创新和风险监管。

3.偿一代VS偿二代偿二代将风险和风险管理能力与真金白银的资本金直接关联,督促公司统筹考虑风险和资本成本,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4.偿二代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将偿一代和偿二代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做了言简意赅的比较,认为偿二代下的保险公司经营是以资本为投资端及销售端的中介而展开的管理,而其中,在投资端涉及资产负债,在销售端涉及风险和价值等等。

5.偿二代的行业实施要求下半场:行业落实保险行业抓住契机,积极主动落实偿二代实施工作,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二部分  偿二代对公司管理决策的影响1.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小保险公司应抓住偿二代契机,积极应对挑战。

2.富德已开始偿二代监管框架“从上自下”的搭建,进一步细化工作仍在进行中1)开展偿二代专项系列培训,深入传播风险导向偿付能力管理理念2)构建偿二代下集团偿付能力管理体系,制定《富德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管理办法》。

3)构建偿二代下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富德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法》4)搭建资本管理体系,打造偿二代下集团统筹的资本管理模式5)升级经营管理理念,推动资产负债管理工作6)优化偿二代下投资、产品等发展策略。

其中,富德资产负债管理的三角理念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兴趣但关凌老师同时支出,具体的细化工作也还在研讨中第三位发言人:平安人寿首席风险官张文宪先生

平安人寿首席风险官 +满腹经纶的“学者” =张文宪张文宪老师演讲主题是“偿二代实施中的几点变化”,根据偿二代的影响、行业及平安人寿的相关数据提出了偿二代计量的几点变化第一部分 偿二代影响偿一与偿二代量化差异:主要体现在量化指标、实际资本、最低资本计量方面。

以上变化促成了以下五点影响:1)偿二代对公司的产品和投资业务结构产生影响从重规模到重价值:偿一代下,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管引导,一味追求规模,偿二代下,监管引导公司注重业务的价值贡献,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从重投资到重保障。

:近年来,保险产品越来越偏重投资功能,保障功能有所降低,偿二代有利于保险公司大力发展保障型寿险业务,坚持“保险姓保”从重短期到重长期:偿二代下将公司剩余边际释放到实际资本,承认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引导行业发展长期寿险业务,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投资不能只看收益:偿二代下,保险公司投资应更加注重收益与风险的平衡,考虑资金成本和对资本的占用情况,加强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资产分类管理2)偿二代下风险绩效考核需要嵌入运营,偿付能力、利润、价值均衡发展。

偿一代下,有价值的产品前期往往消耗资本,偿付能力目标与价值/利润目标难以协调,同时资本占用很难进行分解、量化,难以在考核指标中加入资本成本、偿付能力贡献相关指标;偿二代下,有价值、有利润的产品一开始便可提升偿付能力,且资本占用可量化并分解,在业务、机构、投资、风控等考核指标中,可以加入对偿付能力贡献的考核指标,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在合理的公司策略下使新业务增长可以同时满足三者的均衡发展。

3)偿二代下EV计算方法待行业最终确定,如何管理EV是一大挑战。

4)偿付能力框架和影响因素变化      偿二代下,保险公司资本工具大大丰富,除股东增资、发行次级债、再保险等传统资本补充工具外,增加了应急资本、资本补充债等多种新资本工具,然而偿二代资本要求大幅增加,再保改善偿付能力非常有限,次级债、注资对偿付能力改善效果也大打折扣,以平安人寿为例,偿二代最低资本要求为偿一代下的4倍以上,资本改善对偿付能力的改善作用不足原有的1/4。

    保险公司通过调整业务结构、产品结构、资产结构等内部方式改变最低资本金额    通过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升SARMRA评分,降低最低资本要求,也是改善偿付能力的关键      张老师总结说到,如何管理偿付能力?关键是需要有长期稳定的风险偏好。

5)偿二代下行业面临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管被动要求,与内部风险管理主动嵌入运营的双重需要,亟需建立完整的风险偏好体系。

第二部分  寿险业偿付能力情况1.人身险整体偿付能力规模及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

上图反映了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三季度人身险的整体偿付能力情况:在绝对数量上,人身险整体偿付能力规模从有逐渐下滑又小幅回升的趋势其中,实际资本占比最高,其次为综合偿付能力溢额、核心偿付能力溢额及最低资本。

在相对比例上,人身险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也是在下降的其中,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幅更明显2. 人身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布及风险综合评级情况

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看,在过去一年,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以上的保险公司,占比接近80%从风险综合评级情况来看,占比最大的A类保险公司的数量在2016年第2季度骤然减少,B类公司在2016年一季度的基础上猛增19个,也突显了利率下行环境下,人身险公司的流动性压力。

3. 人身险量化风险最低资本结构及实际资本结构

从人寿保险公司量化风险最低资本结构来看,主要的风险还是市场风险,占了90%以上,其次是保险风险和信用风险从人身险公司实际资本结构来看,附属资本与核心资本的比例变动不大,核心资本是资本机构中的大头第三部分  几点变化。

1.偿付能力充足率波动小、稳定性增加,业务结构较好的公司,趋势持续向上平安人寿业务结构稳定,传统、分红、万能产品均衡发展,保险、投资业务较为稳定,预估在中短期内,偿二代下公司偿付能力稳定且趋势向上2. SARMRA

评估结果应用于控制风险资本的计算,有效影响偿付能力充足率3.风险偏好资本维度实现了量化及应用,形成大类风险层面的风险限额和应用层面的风险容忍度,偏好计量结果应用在SAA、资本规划、日常预警中4.利率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利率波动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影响大,利率下行导致偿付能力的下降5.权益波动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显著下降,如何约束权益投资的激进风格,值得探讨权益风险其他管理手段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的财务实力评级涉及资产质量及资本充足性方面的评估指标,可以借鉴并应用于高风险资产的管理。

第四位发言人:普华永道中国区精算主管合伙人蒋华华女士

普华永道中国区精算主管合伙人 +活泼的气质女神 =蒋华华蒋华华老师演讲主题是“偿二代计量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演讲初始,蒋女神先发表了自己对偿二代从刚推行到现在的主观感受首先是主体的改变,从咨询公司到保险公司高管;认知的改变,保险公司高管从学习到管理;专业的融合过程,精算、投资、财务及风管的四方面融合。

进入正题,蒋华华老师开门见山地掷出几个目前困扰着保险公司的几个问题:

然后,蒋老师简单介绍偿二代监管规则和分析方法后,说明偿二代运行结果的行业分析,并重点谈了偿二代下公司管理策略。第一部分 偿二代监管规则和分析方法1.偿二代第一支柱监管规则

2.偿二代计量分析的方法

3.数据分析系统结构与分析流程

第二部分 偿二代行业分析结果1.2016年第三季度综合充足率结果受资本市场下行影响,行业整体综合充足率与2季度相比有5%左右的下降,下降主要来自于寿险公司。

2.2016年第三季度核心充足率结果受资本市场下行影响,行业整体核心充足率与2季度相比有3.5%左右的下降,下降主要来自于寿险公司和非寿险公司。

3.实际资本趋势分析1)实际资本结构二、三季度变化较小,三季度略有上升。2)实际资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核心一级资本的上升,而附属资本略有下降。

行业整体最低资本三季度略有上升(5%),其中占比最大的市场风险和寿险业务保险风险最低资本上升较大寿险公司寿险业务保险风险上升较快达到6%,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业业务结构向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转型的变化。

第三部分  偿二代下的公司管理策略1.根据业务发展特征和实施紧迫性,行业的工作重点各有特色1)公司规模小,实施优先级低时:核心层–满足合规•建立模型,实现计量•自动化报告工具•风险制度和政策的建立2)公司规模中等,实施优先级中时:衍生层–工具应用

•价值评估和产品定价•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偏好落地及与预算3)公司规模大,实施优先级高时:战略层–提升管理•战略资产配置•产品策略和业务规划•资本管理2.偿二代计量分析管理应用

1)产品管理目标和内容A. 提升实际资本a.业务结构调整;b.业务价值提升。B.降低风险资本要求a.期限结构调整;b.负债成本管控。

2)投资管理目标和内容A.提升实际资本a.资产配置;b.会计分类。B.降低风险资本要求a.资产配置;b.会计分类;c.资产负债期限管理;d.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

3)资本管理目标和内容A.提升实际资本a.资本需求管理;b.资本补充方式效益评价;c.资本规划管理B.降低风险资本要求a.资产负债匹配管理;b.以偿二资本占用作为经营资源配置基础,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3.资本管理融入战略、业务计划及绩效评估

问答环节1.顾勇老师的两个问题:”是否对于融资性保证保险的资本要求不够“及“在金融行业中,保险公司做融资性保证保险的资本效率最高”引起了参会人员的讨论,其中第二位发言人关凌老师十分认可顾勇老师的观点,认为这两个问题,很有意思同时也值得深究。

2.在关凌老师的问答环节中,蒋华华老师提出了犀利的问题:关凌老师是从偿二代搭建的监管高层空降到保险公司的,规划是一回事儿,而落实工作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而现在是否觉得偿二代没有想象中的好?关凌老师淡定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他大方承认了偿二代确实在落实过程中,具体的指标不如当初预想的那么顺利实行。

比如TVOG,由于当时测算时,只有19家的公司是可以纳入计算范围的,而这19家保险公司都是相对较大的公司,不可避免的存在了样本的代表性低这一问题,因此,在TVOG的计算公式对于所有公司可能并不完全合适他同时也坚定到:偿二代的方向肯定是对的,所有的新事物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要更新调整,偿二代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与时俱进的。

3.就张文宪老师的发言,蒋华华老师再次一针见血地问:平安目前的偿付能力在220左右,而未来大概在250左右,其实相对行业是走在了前沿,而高的偿付能力必然使得资本使用效率下降,平安是怎么想的呢?张文宪老师微微一笑,答到:不愧是精算师,抓问题快准狠。

平安的偿付能力管理的要求都有相应的资本管理配合,有内在指标的约束,其KPI的取值一定是在180到300之间,在定偿付能力目标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ROE的问题了小编感悟3个小时的时间,每位发言人的妙语连珠让人感叹,敏锐的洞察力及快速的临场应变能力也令小编佩服不已。

纵观发言人的安排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是有富有深意而又面面俱到的来自永安的顾永老师对目前风口浪尖的险资运用问题给偿二代计量讨论起了个头;来自富德的关凌老师则代表中小型保险公司提出了自己的隐忧及未来的战略展望,宣誓不做磨人的“妖精”,同时也给如履薄冰中小型保险公司起了示范;来自平安的张文宪老师则代表大型保险公司,提出利率风险不仅仅对中小型保险公司是个问题,对大型保险公司来说也是恼火的,并提议每个保险公司应该有自我评级或是约束机制;最后出场的蒋华华老师则代表第三方咨询公司,以“旁观者”的角色客观评价了监管关系中”当局者”,保监会和保险公司之间的磕绊,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总而言之,收获良多,搞不好一篇论文就可以写出来了,好了,小编消化会议内容去了“2016年中国保险财会论坛”相关资料:(直接点击即可)1.群英荟萃,2016年中国保险财会论坛“开场论道”2.平行圆桌会议第一弹:中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新发展和应对。

3. 平行圆桌会议第二弹: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经验分享4.平行圆桌会议第三弹:保险公司预算管理经验分享5.平行圆桌会议第四弹:保险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建设6.平行圆桌会议第五弹:保险财务理论研究7.平行圆桌会议第六弹:保险公司财务分析与经营绩效评价

8.平行圆桌会议第七弹:保险公司税务风险管理————我叫分界线—————小伙伴们捧着手机看图表、公式是否“眼花缭乱”呢?快来咱们保险会计研究中心网站“文库→保险行业专题研究分析”中查看网站版分享,更有高清大图等着您。

此外咱们网站有诸多保险行业资料可供下载,还设置了交流区供大家交流学习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打开电脑输入网址:www.ciarc.cn试一试吧。

“中国保险会计研究中心”现面向全国业界学界诚征稿件。投稿邮箱:2284585413@qq.com

中国保险会计研究中心是西南财经大学在保监会和保险行业支持下设立的集研究、教学和咨询于一体的非营利学术机构,旨在推动保险会计在中国的发展,为保险行业会计、财务及相关领域提供学术、实务交流平台以及高水准的研究和教育资源

主办机构:中国保险会计研究中心官方网址:http://www.ciarc.c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