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干货银行存款利息(银行存款利息什么时候到账)
6月21日起,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短期存款上涨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本文1827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上周末,“存款利率要降”、“大额存单遭抢购”等消息在业内流传,有银行理财经理在朋友圈发出“大额存单欲购从速”的消息,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6月21日,这次存款利率调整终于尘埃落定,并进入正式执行阶段。
以三年期大额存单为例,上周日(6月20日)认购20万以上,利率还是3.85%,6月21日就降为3.55%了两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则从3%以上降到2.85%与此同时,一年期以内的短期定存利率却有所上升如某国有行6月20日6个月定存利率为1.82%,6月21日升为2.05%;3个月定存利率6月20日为1.54%,6月21日升至1.85%。
因此,总体而言,此次加点改革最大特点就是中长期存款降息,短期存款不变。
调整对象: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和大额存款总体看,本次定价机制的变化主要有两点,一是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改为加点;二是短端利率的上限有所上升,一年以上的长端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为何存款利率突然下降?。
6月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对利率自律机制的探讨,提出改变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定价方式,由目前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同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应设置不同的上限。
追溯历史,2015年10月,人民银行放开了对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金融机构可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自主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存款基准利率自2015年10月以来没有调整过,比如,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75%,3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是2.75%。
为何要这样调整?受访人士表示,按照之前的定价机制,远期利率水平会明显偏高,比如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高达4%以上,抑制了中长期投资,而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却可能低到1.5%左右定价机制调整后可以缩小长短期存款的利差,也对抑制短期通胀有利。
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前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后能达到4.1%左右,但三个月的定期存款利率很低,可能仅有1.4%-1.5%,那么存三个月的定期甚至一年定期,都不如买利率更高、流动性相对更佳的货币基金,导致大家存短期定期的意愿低。
此次定价机制调整可以缩小长短期存款的利差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金融管理部门希望通过引导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行,推动存款业务合规理性发展,维护存款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进而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推动银行降低实体经济实际融资成本。
简而言之,就是希望通过减少银行的存款利息,为银行减负,切实保证银行为小微企业输血。
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购房者影响几何?毫无疑问,这种调节机制,在减轻了银行存款中长期利率的同时,也将倒逼储户将银行中长期存款的钱投向市场,寻求投资的机会对个人而言,如果资产配置中,中长期存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预计储蓄国债将受到更多关注数据显示,5月10日发行的储蓄国债三年期年利率为3.8%,5年期年利率为3.97%如果将钱投向楼市,则需要考虑到目前的一个调控背景放眼全国楼市,目前一二线城市均处于调控的“敏感期”,上调利率,收紧房贷,成为银行的主旋律。
(详见:看涨!新一轮房贷加息正在来临)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对全国42个重点城市房贷利率的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5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3%,环比上涨2BP,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1%,环比上涨2BP。
其中,21城市的房贷利率平均水平环比上涨,3个城市的涨幅在10BP以上。
5月,贝壳研究院监测的72城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47%,二套利率为5.73%,均较4月提高6个基点;5月72城房贷平均放款周期为48天,与上月高位持平。
从最新公布的“2021年6月主流贷款利率大全”上看,成都首套和二套的房贷利率分别是6.13%和6.27%,在全国的房贷利率中居前从目前的情况看,目前金融政策的调整,配合其他限购政策的执行,已经基本掐灭了“投资炒房”的可能性。
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房贷利息的上涨,意味着购房的成本将进一步增加,虽然中长期存款的利率下降,会促使部分购房者将资金转移到购房上来,但可以预见,未来基本的购房将会以自住、改善升级为主,而这也符合近年来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基调。
—推荐阅读——
文章谢绝转载,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法律顾问:李云安律师,北京大成(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干货满满银行存款利息(银行存款利息什么时候到账)
银行定期存款是许多人选择的一种理财方式,它可以为存款人带来稳定的利息收益。然而,许多人对于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结算时间并不清楚…
-
硬核推荐今天第几周(今天第几周年了)
如果把某一个年份作为历史的切面,以此观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那么,1976年无疑是最值得选择的。那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概括说来就是“…
- 快来看清明日历(清明日历放假几天)
- 怎么可以错过今年几号立秋(今年几号立秋2022)
- 居然可以这样全国消防日(全国消防日手抄报简单)
- 干货分享房贷利息计算器(房贷计算器2023贷款计算器)
- 学到了吗房贷利息计算器(房贷计算器2023贷款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