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不要告诉别人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周蒙结局)


翻看之前的自己,又一次看到了09年出国前临近离校时写的一篇随感电视剧旧了,小说也已成为过去,男女主角如今也早已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如今读来,当初看过的心境依旧这是一

不要告诉别人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周蒙结局)

 

翻看之前的自己,又一次看到了09年出国前临近离校时写的一篇随感电视剧旧了,小说也已成为过去,男女主角如今也早已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如今读来,当初看过的心境依旧这是一首蒙蒙写给李然的小诗,短短几句,寥寥数语,却尽显她对他如生命般的珍视,然而最终,她却失去了他。

好久没有这样安静过,安静的校园,安静的图书馆,安静的相互靠在一起自习的情侣们,彷佛周围的一切都是这样的安静,其实我清楚地知道,所有的安静都源于自己内心安静了在这样的安静中,我读完了《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大概两年前,就在毕业前的那个学期,就已经看完了这部电视剧,我喜欢这部电视剧,但是却仅仅看了一遍,这不像我的习惯,只有一遍,却足以让我在心里回味,是因为不愿看到主人公们悲惨的结局吗?或许是的,在小说中,我读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那是电视剧所不能表达出来的,也或者是我看不懂。

看过小说才知道电视剧其实只拍了小说中的前半部分,而把后半部分省略掉了,这是意料当中的,因为任何电视剧都不可能完全忠于原著而奇怪的是,吸引我读小说的是拍出来的电视剧,但是读过之后,更加触动我的却是电视剧中没有的部分。

 与电视剧中相同的是,周蒙在大三时遇到了她生命中一个最重要的男人——李然,他们的爱炽热强烈、刻骨铭心,却因为另一个女人杜小彬的出现而最终无法在一起,李然对蒙蒙说过“你不会失恋的,我跟你打赌”但是赌注是什么?没有,然而结果是,蒙蒙赢了,她最终失去了她的爱情,输了自己的爱情。

你爱上的往往是你无法把握的,你无法把握的你就不知道如何去争取而于爱中的人们却执着于这样的无法把握女人是需要承诺的,承诺往往给了她这就是答案的错觉然而每个恋爱中的女人却情愿活在这样的错觉中,享受这个过程 。

“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你是用镜头说话的,两年之后你又会去哪里呢?可是,亲爱的,你要知道,无论怎样我都会等你回来的  走在校园的梧桐树下,路人迎面而来又擦肩而过,没有你的世界也并不寂寞  如果能在无人的路上散步,无思无念,沉入一种静谧,让时光从肩头缓缓流过,那也并不寂寞。

  有路灯打开了夜的黑衣,照绿了一枝残叶,那一角就像一个脆薄的梦,经不起一碰也经不起一想,像爱情  在无人的路上散步,寂寞就在一回头间看到了  春到深处就不见了,我也渐渐地习惯了没有你的日子…… 这是蒙蒙写给李然的,看过之后,脑子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思考。

或许失去李然的确是蒙蒙自己造成的,多年之后,当记起李然,蒙蒙不后悔没有阻止他去西藏,如果让她重新选择,她还是会支持他去,而她后悔的是那个暑假她没有去西藏可是世事就是如此,所有的事情都在按照它既定的轨道向前发展着。

即使有了承诺,在残酷的事实与时间面前,任何的承诺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为任何人在许下承诺的时候,并不知道以后会反悔,所以只要在许下承诺的时候是真心的或许就已经足够了等到一切时过境迁之后,又何必追问当初呢,那毕竟已经是过去了,痛过哭过之后还是要面对以后的人生,活在回忆中的人可能就再也没有办法发现以后的人生或许会更加精彩,为了一段痛苦的回忆,而无视自己其实早已拥有幸福,岂不是损失很大吗?每个人都可以活的很洒脱,而关键就在于人们愿不愿意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去。

 与电视剧中不同的是,一直陪伴周蒙长大的是她的母亲,不是周蒙学校的校长,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具备她们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所有特点,家教严,死板,一切以事业为重,也因为如此常年跟丈夫分居两地同样的情节,也发生在小说里,周蒙同时失去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李然和妈妈,可能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唯有过度的痛苦才有麻醉的效果”。

在这样巨大的痛苦中,蒙蒙依然静静的继续着她的生活,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将深深的痛苦埋在了心底,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始终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她认为妈妈只是出差了,只是这个差出的太长太长;而李然只是暂时的离开她,并不是不要她了。

蒙蒙回到家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电视打开,放什么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让屋子里有点声音(可能人都是害怕寂静的,只要有点声音,即使只是一个人也觉得不那么孤单)直到妈妈单位的房子不能再住下去了,她决定去北京,临行前,她最最舍不得是她的那班学生,“站在窗口最后看了一眼她的学生,她的眼睛要是摄影机就好了,她真想摄下每一张小脸,每一个生动新鲜的表情。

她以为至少有三年的时间呢,没想到这么快就离开他们雨还在下,止不住的不仅是雨,还有她的两行细泪在那列徐徐开动的火车上,李然的眼泪也曾经这样止不住地流下来她一直不能理解的是,他为什么不可以讲清楚?他为什么不敢面对她?他当然不敢面对她,就像周蒙无法面对着自己的学生说:“我辞职了,下学期我不再教你们了。

”不跟相爱的人说分手再见,我们是那么怯懦地无法面对背弃背弃,因为更爱自己一点理想主义者也许会说:只有忘我的爱才是爱,爱的不够就不是爱现实主义者会说:生活中多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我们甚至怀疑,前者是否存在?虽然远远不够,但是我们爱过。

”为什么?为什么?对于生活,没有那么许多的为什么,因为有太多的事情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时候,就悄然发生了,让人措手不及,没有为什么,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发生了就是事实,即使知道原因也已无力改变,更何况这许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办法解释清楚。

只能够选择面对就这样,周蒙改变了她原有的生活方式,来到了北京,一个或许根本不适合她的城市初到北京,光是住的地方就换了四次,工作也一换再换,这在以前,放在周蒙的身上是绝对不可能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蒙蒙遇到了她后来的老公——潘多,“潘多是很难拒绝的,你可以拒绝人,但你很难拒绝一只渴望和人类亲近的动物。

潘多就像一只动物那样直接”他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年龄比周蒙小,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内心,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就如小说中所说,就是因为这样的无所顾忌,毫不掩饰,他们之间什么都可以说,就是这点成就了他们夫妻他总是时不时给周蒙带来些许的小惊喜,像个长不大的大男孩,会趁周蒙不注意偷偷在她的脸上亲一下,似乎这就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对于周蒙的过去,蒙蒙的李然,他却从不关心在李越(小说中的人物,李然在省报的同事,跟小宗一样熟知李然和周蒙的整个过程)第一次见到潘多时,此时的蒙蒙已经是位准妈妈了,李越微笑着握住蒙蒙的手说:“蒙蒙,我相信你的眼光。

”不知道为什么,看过这句话,我心里一阵酸酸的感觉两个人在一起总要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彼此,或者当问起的时候,并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最终蒙蒙作为潘多的家属来到了美国,在潘多的眼里,自己的老婆完全不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记忆力奇差。

然而一向懒散的蒙蒙去到美国之后坐在图书馆里背单词,经常一坐就是一天,腿都坐肿了不久周蒙像别的陪读夫人一样,去中国餐馆打工这样的生活尽管辛苦,但是或许在周蒙眼里,这就是幸福幸福于不同的人定义是不同的,衡量标准自然也就因人而异,然而真正幸福与否或许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但我仍然愿意相信生活的个中滋味需要仔细品味才能体会它的真谛,尊重生活的人最终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因为无论我们做了什么,叹息,开心,抱怨,理解,宽容,今天所经历的必将成为以后的财富,或早或晚 …… 我渐渐喜欢上安静,我喜欢这种安静的感觉,没有人打扰,就这样静静的,什么都不想,只要一下下,就会觉得很舒服,那天,宿舍里面没有人,只有我自己,音乐在静静的流淌着,还有吹风机的声音,窗外阳光很明媚,能够略微的透过玻璃照到地面上,所有的这些都显得那么和谐,让人不忍破坏这份宁静,一时间,心里似乎什么都没有了,异常的清澈,纯粹,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只想留住此刻这一份安宁,生活中太多的嘈杂和不安,每天都在忙碌,忙碌的节奏让人变得麻木,不再留心身边其实还有这份久违的纯净,费劲心机追逐的或许只是过眼云烟,追逐到尽头,当发现一无所有的时候,顿时领悟到生活中最珍贵的莫过于这份安静,将自己暴露在阳光下,深深地吸一口气,原来是那么幸福的一件事。

幸福其实就存在于指缝之间,只要稍加留意,每天都可以很幸福,可是这种平淡的幸福往往被忽视,而只醉心于那些不属于自己却还在拼命追逐的东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