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我心匪石 不可转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读音)一看就会

邶bèi风·柏舟这首诗一说是男子所作,写仁人不遇、小人在侧的忧愤;一说是女子所写,表达自伤遭遇不偶,见侮于众妾的幽怨。现代学者多认为是后者,暂按

我心匪石 不可转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读音)一看就会

 

邶bèi风·柏舟这首诗一说是男子所作,写仁人不遇、小人在侧的忧愤;一说是女子所写,表达自伤遭遇不偶,见侮于众妾的幽怨现代学者多认为是后者,暂按后者来解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fēi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sù,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dài,不可选suàn也忧心悄悄qiǎo,愠yùn于群小觏gòu闵mǐn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pì有摽biào日居月诸zhū!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huàn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1. 邶bèi:周朝诸侯国名商朝有个著名的陪都——朝zhāo歌,在商纣王时期,朝歌达到鼎盛,繁华至极,所谓“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

武王伐纣后,占领朝歌一带,三分其地,北谓之邶bèi,东谓之鄘yōng,南谓之卫后来邶、鄘又并于卫,所以通常“邶风”、“鄘风”又被看作是“卫风”,邶、鄘、卫合为一卷2. 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柏舟:用柏树制的船。

3. 亦:语助词4. 耿耿:形容心中不安的样子5. 如: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隐忧:痛心的忧愁隐:这里不是隐约的意思,而是指伤痛再找个例子加深理解——《国语·周语上》:“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也有人把“隐忧”解作“深忧”,也通。

6. 微:非,不是敖:游玩,遨游*想必是心境上如同水中柏舟,飘摇不定饮酒遨游本来皆可解忧,可是“隐忧”太过沉痛,连饮酒遨游都难以排解了7. 匪fēi:通“非”,不是鉴:镜子8. 茹:度量、估计,这里有猜想、揣测的意思。

一说是包容的意思9. 据:依靠10. 薄言:动词词头愬sù:同“诉”,诉说,诉苦*这里是说,兄弟也不可靠,去向他诉苦,他却对我发怒11.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的心不是一块石头,不能任人滚转*其实这句理解起来有点拗,因为现在我们通常用石头来表示坚硬强大,似乎不易撼动,可是再一想,石头确实只是个物件,小一点的甚至确实是身不由己可以任人挪移翻转的。

12.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的心并非软席,不能任意来翻卷13. 棣棣dài:从容文静的样子*作这个意思时一般叠用,读dài14. 选suàn:通“算”,数,计算就是说自己仪容美备,是不可胜数的另一说,通“巽xùn”,退让。

就是说,我仪容娴静有威仪,不能随便退让任人欺侮*这一段总的来说,是表示自己虽然忧愁,却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意志坚定,不屈服于人*“选suàn”和“算”,这两个字也通得起来,感觉自己面对的,是一片汪洋大海,你永远也算不到,哪两滴水可能是一家……。

15. 悄悄qiǎo:忧愁的样子愠yùn:恼怒、怨恨群小:成群的小人,一说众妾16. 觏gòu:同“遘”,遭遇,遭受闵mǐn:忧患17. 寤:睡醒也有解作“交互”意的,大概就是下文的双手交互捶胸,意思上也说得通,但没有找到这个解释的出处。

辟pì:通“擗pì”,用手捶打胸部有摽biào:即摽摽,捶打胸脯的样子*顺便复习一下,第20篇《摽有梅》中也有“摽”字,是“落”的意思,梅子熟了,渐渐落地18. 日、月:指丈夫居、诸zhū:语助词19. 胡:何,为何?

迭:更迭,轮流微:隐微无光20. 澣huàn:同“浣”,洗涤就是说,心里的烦恼,像未洗的脏衣服一样*这个比喻很有意思,有洁癖的人,大概更能体会她心里那种平息不了、又无法摆脱的烦闷之感了随感:刚读的时候,是按照遭遇不偶的女子心境去读的,这女子虽然忧,虽然愁,但心里还是很明白的,有自己的节气。

虽然有节气,却还是不能摆脱现状一个问题,如果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那么行事就有了方向,闷头去做就行了最让人躁如困兽的,是这个问题兜兜转转,没有什么解决方法,没有出路所以她心里的忧,像一件洗不出来、又摆脱不掉的脏衣服,不要命,可就是如鲠在喉,不得劲。

后又试着用仁者不遇的心境去读,真奇妙啊,竟然也很顺畅,一个有节有才却怀仁不遇的士子形象,也出来了怎么才好?这首诗最初是谁写的,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的,现在是谁也不知道了那么,不如随心吧!写诗的人,抓住的本来就是那一瞬间的情感爆发,思想凝练。

写完没多久,隐忧也许就解了,也未可知所以,读诗的人,不管古代诗、现代诗,理解了基本字面意思后,诗中意味,不如当下什么心情,就用什么心情去体会吧。诗,也许本来就该有这份灵性的。

读书笔记参考资料来源:[1]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6-37[2]骆玉明解注,细井徇撰绘,《诗经》微信读书电子版,果麦文化,三秦出版社,2017-12[3]王力、岑麒祥、林焘等编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声明:1.本文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正版图库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2.本文个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