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东方红歌词是什么?东方红歌词谁写的!怎么可以错过

佳县叔侄与《东方红》谈到《东方红》歌词的创作,不能不提及两个人:李有源和李增正。李有源、李增正是叔侄关系,当

东方红歌词是什么?东方红歌词谁写的!怎么可以错过

 

佳县叔侄与《东方红》谈到《东方红》歌词的创作,不能不提及两个人:李有源和李增正李有源、李增正是叔侄关系,当时都是陕北佳县唱民歌的好手解放初期出版的一些音乐杂志和民歌选集,《东方红》词作者的署名大都是李增正。

1952年,陕西省委与绥德专区召开文艺创作者代表大会,李增正的三叔李有源在会上作了“我是怎样编写《东方红》的”发言自此,李有源取代了李增正,成为《东方红》的词作者关于李有源创作歌词的过程,民间流传着多个版本。

其中,大家比较认同的一个版本是:1942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李有源挑着粪担进城此时,他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想起前几天到县里办事,县委秘书兰川升的本子上写着“东方红”三个字,现在自己眼前不就是“东方红”,毛主席不就是红太阳吗?顿时,4句秧歌词脱口而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把这4句词套在当地流行的民歌《白马调》上,《东方红》就这样诞生了他的侄子李增正在春节闹秧歌时,把这首歌在佳县县城唱响了

1943年底,边区政府组织了一批农民向南移民开发荒山,陕北人把这叫“走南路”李增正根据陕北民歌《白马调》的曲调编写了一首《移民歌》,第一段就借用了李有源《东方红》中的歌词,第二段后的内容是唱移民的好处不久,李有源叔侄俩在给移民们教唱《移民歌》时,歌声吸引了来此采风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文艺工作者贺敬之、公木、马可和刘炽等人。

他们一听内容是歌唱领袖的,便如获至宝地进行抄录因为当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刚刚发表,而在此以前,根据地几乎还没有一支像样的歌颂领袖的歌曲从这些考证中,可以确认,李有源是《东方红》第一段歌词的创作者,创作时间是在1942年;李增正是《东方红》的最早演唱者,广大群众首先是从李增正的演唱中听到了《东方红》,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是从他的演唱中记录了《东方红》等歌曲。

一个不应被忽略的名字──李锦旗李锦旗的名字闯入读者的视野,源自作曲家刘炽的一番回忆当时刘炽还是延安“鲁艺”的一名学员,他把这首歌用在了《下南路》的剧里不久,刘炽去县立中学为学生辅导歌曲时曾唱起这首歌县立中学的音乐老师告诉刘炽,这首歌他们早就会唱了,歌词是他家附近一个小学的李老师写的。

李老师一共写了4段,第一段歌词和刘炽唱的词一样李锦旗创作《东方红》的想法始于1943年上半年他说,当时就想写一首歌颂党和领袖的歌曲他想起了毛泽东在延安时讲过的一句话“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指革命的火种已经在各地点燃。

那时延安的革命闹得很红火,他认为,这就像从东方升起的红太阳一样,很快也会红遍全中国从这个角度开掘,《东方红》的题目就有了接下来,他写了4段歌词:“东方红,大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呼儿嗨呀!他是人民大救星。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嗨呀!哪里人民得解放八路军,在前方,辛辛苦苦打东洋,和那友军比较来,呼儿嗨呀!还是咱们辛苦得大毛主席,像太阳,马列主义放光明,他的思想照四方,呼儿嗨呀!照得人民亮堂堂。

”词写完后,最后选了《骑白马》的调子,把词往曲调里一套,唱起来不但合适,情绪也吻合李锦旗被作为《东方红》词作者之一首次对外公开,是在1992年前后1992年,《火花》杂志第7期发表了谷威撰写的《东方红词曲“原籍”新考》一文。

该文称:据刘炽同志考证,“移民模范李有源和他的侄儿李增正唱的《移民歌》是佳县一语文老师(指李锦旗)所作……”从此,《东方红》歌词作者便出现了李锦旗的名字诗人公木对歌词进行了整理和修改1945年9月,由60多位鲁艺师生组成的东北文艺工作团从延安向东北进发,10月底来到沈阳后,准备组织一场文艺晚会。

在筹备过程中,大家认为《移民歌》中有歌颂伟大领袖的内容,决定由公木对歌词进行整理和修改,在原来旋律的基础上对曲调进行调整,重新编曲1945年11月初的一个晚上,文艺晚会举行在演唱这首歌时,报幕词就是“《东方红》——陕北民歌”。

在此之前,无论在延安还是在其他解放区,都还没有以“东方红”三字命名的歌曲公木这次在沈阳重新改编填词的《东方红》歌词当时共有4段第一段即《移民歌》中的第一段歌词,只不过将“谋生存”改为“谋幸福”第二段歌词是“毛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呼儿嗨呀!领导我们向前进”。

第三段是“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达儿哪达儿亮,哪达儿有了共产党,呼儿嗨呀!哪达儿人民得解放”其中的“哪达儿”是为了突出陕北民歌的地方特色后来,为便于在群众中传唱,又将“哪达儿”恢复为“哪里”第四段歌词是“共产党,老百姓,民主联军子弟兵,军民合作心连心,呼儿嗨呀!保卫国家享太平”。

随着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节节胜利,《东方红》迅速传遍祖国各地,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东方红》留给了几代人不同的思绪与反响无论是李有源、李增正,还是李锦旗、公木,他们都为《东方红》歌词的创作、普及与传唱倾注了大量心血。

正如诗人公木生前所说:“谁写的歌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是否真正喜爱它”(摘自:《党史信息报》,作者:梁俊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