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莫慧兰_莫慧兰个人资料燃爆了

莫慧兰 莫慧兰,是我国着名的体操队队员,现已退役。其高低杠上的“团身前空翻越杠”动作被国际体联称为“下世纪”

莫慧兰_莫慧兰个人资料燃爆了

 

莫慧兰莫慧兰,是我国着名的体操队队员,现已退役其高低杠上的“团身前空翻越杠”动作被国际体联称为“下世纪”动作,并被命名为“莫式空翻”于1997年退役的她,在1998年9月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免试录取1999年曾为天津电视台担任第四十三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特约记者。

2000年曾为北京电视台担任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网视观点节目》特约主持人,2001年10月年至今担任凤凰卫视《中国奥运行节目》主持人顺利进入凤凰卫视就是对她能力最好的肯定中文名:莫慧兰外文名:Mo Huilan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壮族出生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出生日期:1979年7月11日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身高:150厘米运动项目:体操所属运动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女子体操队专业特点:平衡木主要奖项:

1996年奥运会跳马亚军

【个人简介】  莫慧兰,女,原国家体操队队员生于1979年7月11日身高150cm广西桂林人,壮族1985年7月,进入广西桂林体操学校1990年12月进入国家体操队1997年退役,其高低杠上的“团身前空翻越杠”动作被国际体联称为:“下世纪”动作,并被命名为“莫式空翻”。

  1998年9月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免试录取1999年曾为天津电视台担任第四十三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特约记者2000年曾为北京电视台担任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网视观点节目》特约主持人,2001年10月年至今担任凤凰卫视《中国奥运行节目》主持人。

【比赛成绩】

1993年,在中国杯国际体操赛上,夺得女子高低杠冠军  1993年9月,在泛太平洋青少年体操锦标赛上,获女子个人全能丶高低杠丶跳马3项冠军  1994年6月,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包揽女子跳马丶高低杠丶平衡木

丶自由体操4项冠军;女子个人全能亚军  1994年8月,在全国体操精英赛上,捧走“李宁杯”,获得规定动作比赛冠军,并夺得自由体操丶跳马丶平衡木冠军  1994年10月,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上,与队友合作,以194.375分的成绩夺得女子体操团体比赛的冠军:以38.687分的成绩夺得女子个人全能第3名,以9.756分的成绩获跳马冠军,以9.900分的成绩获高低杠冠军,以9.875分的成绩获平衡木冠军,以9.925分的成绩获自由体操冠军,成为本届亚运会获冠军最多的运动员之一。

  1995年5月,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夺得高低杠冠军;与队友合作,为广西队夺得女子团体第3名  1995年5月,在中国杯国际体操赛上,夺得女子个人全能冠军;在单项比赛中,夺得跳马丶高低杠丶平衡木冠军  1995年10月,在日本鲭江举行的第3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表现出色,与队友合作,为中国女队夺得女子体操团体世界亚军立下大功;个人以9.90的全场最高分为中国女队首次夺得平衡木世界冠军,并夺得高低杠亚军丶女子跳马第4名和女子个人全能第6名。

  1996年7月25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女子个人全能比赛中,获第五 

名;7月28日,在女子跳马单项决赛中,获亚军;7月29日,在女子自由体操单项决赛中,获第6名  1997年5月,参加朝田釜山举行的第二届东亚运动会体操比赛,与队友合作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7年8月31日—9月7日,参加在洛桑举行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与队友合作获女子团体第3名。

  2009年12月5日,莫慧兰以车手身份代表华奥星空车队出战在广西荔浦县桂林锦龙国际赛车场开赛的2009全国汽车短道拉力锦标赛第二站比赛[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1994年10月在日本广岛第十二届亚运会以9.1万张选票列本届运动会最佳运动员榜首。

  被国内报纸评为1994年第12届亚运会中国最佳女子运动员  1994年,荣获中国体育记者协会评选的亚洲“十佳”运动员称号,并获1994年全国“十佳”运动员  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中国体操双星称号。

  1996年3月被评为1995年“康威杯”全国十佳运动员  1996年8月被国家体委授予体育运动一级奖章  1999年曾为天津电视台担任第四十三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特约记者  2000年曾为北京电视台担任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网视观点节目》特约主持人。

  2001年10月年至今担任凤凰卫视《中国奥运行节目》主持人顺进入凤凰卫视就是对她能力最好的肯定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广西南宁火炬手  其高低杠上的“团身前空翻越杠抓械”动作被国际体联称为“下世纪”动作,并被命名为“莫式空翻”。

 【运动员的辛酸】  莫慧兰,将其在高低杠上苦练十年演绎出的“莫氏空翻”载入历史这个曾经闪耀世界的体坛小丫其精致的脸庞和动作的神韵,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在退役12年后,她已出落成一位充满知性与优雅的名媛12年,一个轮回,她没有像同伴们退役后销声匿迹,她选择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继续深造,并担任凤凰卫视主持人和奥运火炬手。

  其实,人生也如同高低杠,总在高与低之间轮回,那曾在赛场上轻盈跃动的小精灵,而今依然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演绎着完美的“莫氏空翻”从小与体操结缘  莫慧兰走上体操这条路算是偶然的84年广州掀起一股体操热潮,她当时还在上幼儿园,其实那时候她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体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体操的宣传广告,觉得这个很好,想要学体操。

爸爸当时也不知道体操是怎么回事,但正好赶上少年宫有体育招生,报名费是五毛钱,爸爸就让她和妹妹去报名报完名后教练会先看身材,柔韧度,做一些简单的测试  莫慧兰当时没想太多,她小时候好奇心非常强,记得第一天爸爸带去报名的时候迟到了,结果所有小朋友都已经在排队准备测试,迟到使她非常沮丧和紧张。

教练先询问了名字,然后测试立定跳远之类的项目,她发挥的不是很好,但教练筛选的项目非常多  如果国家队是终点的话,这更类似一次海选,第一轮看你身材适不适合练体操,比如身高就是要求非常严格的,如果父母很高,第一轮就会被刷下来。

然后就是选柔韧度,弹跳力,还有协调性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通过教你一些动作来看你的反映  这一轮选上之后就可以进行15条的试训,试训之后再进行三个礼拜的新一轮海选然后才有机会去学习体操两年以后根据程度才有可能参加一些比赛。

8岁离家的酸甜苦辣

莫慧兰——激战一面两年时间的训练已经让莫慧兰达到了一定水平,当时能在桂林训练的几个孩子都算是有一定水平的她本来认为自己还不错,可是那次比赛太紧张了,本来已经练得很顺手的平衡木,上去后都不知道应该出左脚还是右脚。

在上面还问在旁边保护的教练:“教练我出哪个脚啊?”教练说左脚,她又问哪个是左脚?  可以说她当时完全不在状态,做一个动作就咣当一下掉下来,又上去做了一个还是掉下来,教练这时已经生气了,看到教练生气她就更紧张,就又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这是她第一次比赛,可惜成绩很差,自己也对自己很失望。

尽管最后还是拿到了团体冠军,但她自己没拿到奖项  她八岁后就到了省体工队,经过又一轮的海选和集训在体工队那两年比较苦,因为是打基础的阶段,再加上第一次离开家,很多地方不适应,进到南宁一年只能回一次家  刚开始离开父母挺害怕的,那时她只有八岁,但什么都要学着自理,洗衣服丶安排生活,突然离开父母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但是走了这条路就得按照教练或者领导给你安排的生活方式继续走下去,慢慢也就适应了一开始也常哭,离开父母就哭,因为在省队的生活相对比较枯燥,一天大概要练八个小时,以前在市队还有比赛,这边主要是打基础  那时父母大概一年来看两次,她心里很不舒服,加上训练也很苦,就跟一个队友策划逃跑,因为早上6:00—7:30是早操,之后有一段时间可以休息吃饭,只能趁那段不和教练在一起的时间逃跑。

到了火车站,还没到点,又怕被抓回去,就只好躲在一个角落里等着,等到下午四五点,又买了站台票,然后骗售票员说父母在后面,就溜上了车到家后爸妈问怎么回来了,她不敢说实话,只说放假了后来他们联系了队里才知道是逃跑回来了。

  当时的想法就是真的不想练,再也不想练了但是爸爸鼓励说既然走上这条路就不能半途而废,还说了很多话,总之最后还是被他送回了省队  回来后教练很生气,不跟她说话,后来大家一起写检讨,写完检讨这事儿也就过去了,之后又要开始训练了。

亲情构筑坚强后盾  在广西桂林市印刷厂家属区,一个极普通的工人家庭:没有现代化的电器和家具,一台彩电还是亲戚送的……这就是莫慧兰的家父亲莫桥保是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印刷工人,母亲刘冬玉市场里的临时工,靠糊纸盒卫生,户口还在农村。

  然而,金凤凰就是从这里飞向世界的!  在这个清贫之家里长大的莫慧兰从小就不是一个娇娃娃丶  1985 年7月,莫桥保偶然看到一则广告:桂林市体操学校招生,他带着两个不满六岁的双胞胎女儿一起报了名从此,幼小的兰兰开始了体操生涯  每天早上五点半,墨侨胞用自行车把两个女儿接到体校,第二年,兰兰住到了学校。

   严格的训练和艰苦的生活,是一个尚未懂事的孩子无法承受,兰兰病倒了一个星期后,父亲再次把在家养好了病的兰兰送到体校,兰兰紧紧地抱着父亲的大腿大声呼喊:我不去学校,去噢要回家……  墨侨胞强人眼泪把女儿推给教练。

他心里明白,心软就会半途而废,他不断叮嘱女儿,每一个训练动作都要比别人做得好  小兰兰记住了父亲的话一次,墨侨胞悄悄的去学校看兰兰训练,学员们正在练倒立只见兰兰顽强的倒立着,一双胳膊在不停的颤抖,眼泪不停地往下流。

下课后,墨侨胞把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看到兰兰的双手因为训练脱皮出血,后又感染发炎时,墨侨胞好心痛,但是仍然微笑着鼓励女儿继续苦练小兰兰用纱布包好了手,回到训练场上  1988 年,莫慧兰进入广西队,同年春节,父亲把兰兰接回桂林过年,同时背他到医院给她受伤的脚动手术。

刚下手术台,兰兰就吵着要回队,在场医生也深受感动谁能想到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事业心   1990 年,兰兰远离父母和假象,来到北京国家体操集训队,而从此接替了抚育培养兰兰成才的父母职责的还有一位可亲可敬的女教练袁紫娟  在原教练办公桌的抽屉里。

缩着一个帐本和几个存折,女孩子们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记录在里面,小到几毛钱的针头线脑手纸面油,大道上百元的工资奖金,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  原教练说,孩子们年纪小,还不懂怎么花钱,平时又谈吃零食,所以我便把生活费统一保管起来,他们需要什么,我就会去替他们买,虽然麻烦一些,但是培养了孩子们不乱花零钱的好习惯  每逢年底家长来看孩子,原教练就把孩子们继续起来的钱如数交给他们,一次兰兰的家长拿着上千元的存款,感动地说,我的孩子在这里练得这么好,还节省下津贴补贴家用,国家队管理真细!   原教练的爱人在南京,他们自 1987年结婚后,一起的时间加起来只有俩年,为了教好兰兰这批队员,原教练说服公婆和父母一直没要孩子。

长期两地分居,圆子娟只能通过长途电话和同时作教练的丈夫谈心,可每次打电话,谈不上几句话就专题到体操训练上,有时两人会因为一个技术问题争论起来,不一会一张磁卡就用玩了原教练说尽电话磁卡他已经花掉右 4000多元   这次亚运会,原教练和刘教练没有和兰兰同去,但兰兰和其他教练配合得很好,赛场上依然能超水平发挥。

原教练说,我们平时就注意到他在没有教练得情况下,自己动脑子找要领,消除它的依赖性,亚运会上他迅速冲全能事务的阴影中走出来,包揽了四个单项冠军,说明小姑娘逐渐走向成熟   在等待兰兰从广岛归来的日子里,原教练想等待自己的女儿那样,拆息好兰兰所有的被褥,换好了干净的床单和背找,还为他新买了衣服和折叠式衣柜,让兰兰一下飞机就能躺到舒适整洁的家中  袁紫娟和刘桂城还商量着送给兰兰一件祝贺的小礼物,但想来想去觉得花钱到街上买什么都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心情。

后来两位教练整整忙了一天,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小小的领奖台,第一台解释亚运会,第二台阶式世锦赛,第三台阶式奥运会,飘动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小巧精致的礼物现在就挂在兰兰的床头,它像无声的鞭策鼓励着小兰兰去不停歇得罪球更高的目标。

叛逆来自与人生的对抗  莫慧兰从小就被父母送到另外一个地方,而这个地方使我们不能有依赖家长的心理,要完全学会 

莫慧兰——魅力一面立,所以我们的叛逆并不是跟父母叛逆,而是和父母给选择的一种人生的对抗,至少当时的感觉是这样的  虽然一开始是自己选择的体操这条路,但是后来她会发现情况变得不一样,只能顺着父母的意思往前走,不再是自己本意了。

那个时候就会变得叛逆,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又没办法改变现状,就是这种纠结的状态  而她的性格也确实比较要强,以前省里要选7个人代表国家队比赛,那时在广西练的很苦,她潜意识知道要拿第一,要离开这个地方当时国家队选拔的时候先选了四个人,教练看上她妹妹,她的成绩好,莫慧兰当时特别痛苦,特别难受,会觉得作为姐姐怎么输给妹妹,幸亏教练是前国家队的队员,他鼓励她留在这儿试训一下,她就作为临时队员进了国家队。

当时在心里告诉自己必须努力留在这,只有留在国家队才有希望往前走,冠军不知道哪一天会到来,但是起点一定是在这里,只有在这里我才有机会代表国家参赛访谈摘录  下面是2004-05-20 由华奥星空网站对莫慧兰的采访,现在摘录一些下来为读者更好的了解这位体操冠军。

  主持人:晚上好,各位观众,各位网友,欢迎来到名人聊天室,我们这个节目是由华奥星空网站,中华体育总局官方网站,中国奥委会网站联合为您制作的,我们今天请到的是体操名将莫慧兰,在我们正式交谈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好不好?这个测试是关于压力来源于哪方面?有兴趣的网友朋友可以一起参与到我们的测试当中。

这个问题是有什么东西是你在出门东西一定要带上的,否则一天下来都会觉得不方便,不习惯或者没有安全感,选择题,第一个是手表,第二个是手机,第三个是护身符,第四个是面纸 莫慧兰:我觉得应该是手表吧  主持人:你选择A手表,你的压力来源于自己,我给你读一下,你总是常常会将自己摆在社会价值的天平上来衡量,而你也时常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和朋友做一番比较。

所以不管在学习丶爱情丶生活上你都是以严谨的态度去看待,这会让你喘不过气来  莫慧兰:我不知道这个题是通过科学验证的,还是大家出的比较好玩的事,但是结果我觉得好象还是有沾边的,还是挺有意思的  主持人:这个只是起到一个提示或者是辅导的作用,但是并没有什么完全依赖于它。

我们先来谈谈您的小时候,当别人很依赖父母的时候,或者是在父母身边得到呵护的时候,你就离开了父母去省队参加训练了,那时候是几岁?  莫慧兰:其实我刚开始练体操的时候是5岁  主持人:那你在生活上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自立能力呢。

  莫慧兰:刚开始练的时候,就是觉得好玩,5岁也不太懂事,只是觉得比较有意思,我在电视上看跳舞,或者是滑冰觉得比较有意思,就告诉父母,我想去学,也并没有想过将来会去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或者是怎么样,就是纯粹觉得有意思,就学一下。

我学,有一个挺奇怪的因素,就是当时李宁他是广西的,在1984年奥运会拿了很多冠军,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似懂非懂还是怎么着,就受他感染了  主持人:你是跟父母说了吗?  莫慧兰:我那时候只不过是知道体操,翻来翻去的,觉得挺好玩的。

  主持人:你真正接触体操的时候,有没有哭鼻子?  莫慧兰:哭是肯定的,因为我觉得我也是一个正常人,小时候有点苦,或者说有一些比较难受的时候,或者说离开父母的时候,都会哭,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也是五丶六岁的孩子嘛。

  主持人:到了以后在省队慢慢长大了,有一个大家很惊讶的事情,听别人说,你在省队的时候,因为长身体,又需要控制体重,吃的方面也不是很多,经常去食堂拿一些豆包之类的,或者平时训练的时候,趁教练不在的时候,去喝酸奶,是不是有这回事?  莫慧兰:只要练过体操的女孩儿,多多少少都会有偷吃的经历,因为小的时候,一个是长身体,另外一个女孩儿,要为了控制体形,控制体重。

我们练体操不像乒乓球,羽毛球,他们玩的是球,我们就是自己,如果你长重了一点,你翻空翻就要多使一份劲我小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就比较贪吃,我们小的时候,一个是条件没有像现在这么好,那个时候冰淇淋样式挺少的,顶多是出去买一个两毛钱的冰棍吃。

因为运动队很早就有酸奶喝了,我们都喝出经验了,酸奶冻在冰箱里,如果冻的时间很长就很硬,类似于冰茬,稍微适中一点的时候,特别像冰淇淋,相当于酸奶冰淇淋我们每次只能喝一瓶,也算是定量,我们教练那次有事就走了,我们就趁机会去洗碗,教练一出门,我们就跑到冰箱那儿去挑。

那时候因为也特别小,个子特矮,体委的冰箱是大冰柜,特别大的冰柜,我们就整个人都能进去,那时候小就钻到那冰箱里去,还有人放哨呢  主持人:要让教练关注你,再加上自己勤奋,这后来就有了你自己自创的动作,莫氏空翻,听说你也受了不少伤,讲讲这个由来。

  莫慧兰:做莫氏空翻挫折很多,但是还是挺有意义的,不管怎么样,我在体操史上留下了莫慧兰的名字命名的动作,还是比较有意义再有一个,反正觉得挺欣慰的,最起码这些辛苦,吃的这些苦,觉得还是有回报吧,所以还是比较欣慰。

当时因为我们学动作的时候,先是拉保护带,你翻空翻的时候,不可能马上就能自己翻起来,就要先拉保护带,再脱保我当时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自己也挺紧张的,你从刚开始学,再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时候,这个过程是要经历很多的心理调节的。

你可能会失败,你也会把握不好这个动作的要领,在个过程当中,我们当时学是单杠,在一根杠子上做,做完了再到高低杠上做,高低杠因为有距离的限制,我自己就有点害怕如果我要是力量大了,我这边就会碰在低杠上,我用的力量小了,结果就碰在高杠上了。

  主持人:不管是上还是下,都要受到伤  莫慧兰:所以必须要准确的完成才行  主持人:下面我们谈谈亚运会,我们记得你1994年广岛奥运会上是平衡木失误了,当时你的心理是不是比较复杂一点  主持人:这个失误造成了你后面个人的全能金牌没有了。

  莫慧兰:其实我在去年亚运会之前,我因为四个项目都很均匀,也很全面,对于我的教练来说,还有对于我自己来说,都希望拿全能冠军,因为全能冠军的意义比任何一个单项冠军的意义更加强,也体现了你的实力所以我自己也挺重视的,比赛的时候,每一场比赛都会经历失败和成功,不过那个时候可能想得比较多一点,基本上每次比赛都会紧张,不紧张是不大可能的。

一个是你练了这么多年,另外一个,你自己也希望你能在比赛当中取得好的成绩,所以各方面的压力加在一起,体操这个动作,你稍微有一点点闪失的话,就会失败  主持人:后来看到自己队友的时候,你当时想些什么?  莫慧兰:我当时挺复杂的,他拿就它拿吧,反正也是中国队的,虽然自己没拿到会挺失望的,但是毕竟是中国队的。

你在亚洲比赛,不可能再落到别的日本丶韩国手上,就会觉得很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所以觉得中国队拿挺好的但是下来之后,因为那时候也是挺小的,就会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我,莫慧兰你快去看看人家的金牌,我当时想有什么好看的,我明天会拿更多的,就是一种气话吧。

也希望自己明天能比得更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