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80年代电视剧_80年代电视剧大全目录居然可以这样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大陆原创歌曲风尚转向期的作品

80年代电视剧_80年代电视剧大全目录居然可以这样

 

【记忆】1980年发行的电影歌曲集 

编号M-2586的这张小黑胶唱片发行于1980年,汇集的多是1979年公(播)映(出)国产故事片、电视片的插曲,还有一个话剧插曲,一共10个录音。今天与大家分享。

1、心中的玫瑰(女高音独唱)故事片《泪痕》插曲 乔羽词 陆祖龙 时乐濛曲 李谷一 演唱2、思乡曲(女中音独唱)故事片《海外赤子》插曲 瞿琮词 郑秋枫曲 罗天婵 演唱3、彩云归(女高音独唱)电视剧《何日彩云归》插曲 李栋、王立高词 宋珑 田丰曲 陆青霜演唱

4、青春颂(男高音独唱)话剧《原子与爱情》插曲 高峻词 余华盛 曲 李双江 演唱5、思亲曲(女高音独唱)记录片《思亲曲》插曲 张加毅词 吕远 曲 曹莉 演唱6、妈妈,看看我吧(女高音独唱)故事片《樱》插曲  韩小磊 凯传 词 王酩 曲 李谷一演唱

7、西湖的春天(女声二重唱)电视片《西湖》插曲 邵燕祥词 李海晖曲 冯建英、姚俊演唱8、愿做蝴蝶比翼飞(女中音独唱)故事片《玉色蝴蝶》插曲  张凤翔、杨溉森 词 吕远 曲 关牧村 演唱9、我像春风吹在你心头(女高音独唱)

电视片《干枝梅赞》插曲  王晓岭 词 魏群 曲 任雁演唱10、清风细浪寄深情(女中音独唱)纪录片《骨肉亲》插曲  张加毅 词 魏立 曲 罗天婵 演唱

唱片里这十首歌曲,可视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大陆原创歌曲风尚转向期的作品陆祖龙、时乐濛这样以革命歌曲起家的部队作者,都参与进来写沉郁哀婉的歌曲,可见那阵风有多猛标题歌曲《心中的玫瑰》是故事片《泪痕》(北京电影制片厂1979年摄制)的插曲,现在看这歌与剧情的联系其实不太紧密,有为了插曲而插入歌曲的嫌疑,且歌曲风格与影片的整体氛围都是脱节的。

不过那会儿李谷一配唱插曲简直就是电影票房的神器,没人会较真这歌是否合理是否与影片整体相宜毕竟那时令这样的歌曲有甘霖功效,瓢泼下去观众都不嫌多

《泪痕》片中手持玫瑰装疯的角色身份是归侨,所以《心中的玫瑰》掺兑了异域元素,有文章说里面的旋律是《星星索》的变形,有那么点味儿谷一老师的演唱是没得挑的这张唱片中还有一首《妈妈,看看我吧》,也是带着哭音儿的作品,谷一老师标志性的“漏气”(即“气声”)润腔那时候让好多听众痴迷。

这支歌曲有很鲜明的王酩先生的款儿,就是歌词有点小毛病不熟悉剧情又不了解歌名的听众,上来就听这支歌,很可能听成 “妈妈,妈妈,看看我爸.....”,那个“BA”太用力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初话剧配乐受到电影电视音乐的影响,也有一股邀请著名歌唱家配唱插曲的风。

上海青艺上世纪八十年代排的两部话剧,都邀请朱逢博去配唱,还特地在节目单上把插曲演唱者的名字显著标出话剧《原子与爱情》是总政话剧团原创,配乐演奏由总政歌舞团担任,团内男声首席李双江顺带唱了插曲只是下面这音轨的录音我听着不太像管弦乐队的配置,不知道是否是唱片机构再录的。

话剧有连环画版这张唱片中有张加毅作词的两支歌,来自他担任编导的纪录片中这一组对台亲善的纪录片是配合时政拍摄的从插曲的风格可以想象出影片嘘寒问暖的程度,只是这样的影片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回看的宣教意义了,听听歌,也就得了。

电视剧《何日彩云归》也是在对台亲善的背景下拍摄的,下面这些歌曲我在往期推送中聊过,文末给出一个目录,供感兴趣的读者“回看”思乡曲(女中音独唱)故事片《海外赤子》插曲 瞿琮词 郑秋枫曲 罗天婵 演唱《海外赤子》中的另一首插曲

是《祖国之恋》,出现的场景是抗战时期的南洋,黄德琛在餐厅将身上的银元悉数给了为抗日募捐的林碧云由于歌儿是作为背景音乐出现的,所以不留意听容易错过罗天婵老师看来很喜欢这首歌曲,在日后的个人作品集里又录了一次,让它得以保存。

略显遗憾的是,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罗天婵演唱作品集》这本歌谱时,编辑完全不了解民国作品,这首歌曲的歌词作者被标成“佚名”

《祖国之恋》的歌词来自民国时期的歌曲《白云故乡》,词作者韦瀚章《海外赤子》用这歌词时改动了一点点彩云归(女高音独唱)电视剧《何日彩云归》插曲 李栋、王立高词宋珑 田丰曲 陆青霜演唱这部电视剧改编自短篇小说《彩云归》(陈栋 王云高著),表现了台湾国民党官员盼望祖国统一,早日回归大陆与家人团圆的愿望。

音乐主要通过用与各个不同人物相呼应的主题歌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全剧共有四首插曲其中《彩云归》(配唱者陆青霜)是国民党高级军医黄维芝的妻子钟离秀兰经历了八年抗战离乱之后,在四川家乡与丈夫重聚时所唱,旋律具有地方特色,优美动听,感情略带忧伤,反映了他们夫妻间深厚的爱情和对前途无望的苦衷。

黄维芝与妻子钟离秀兰《何日才相会》是电视剧《何日彩云归》(1979年摄制)中的一首男女声二重唱,王扶林词,田丰、宋珑曲 《何日才相会》是黄维芝的义子阿文与其女友孝贞两人的二重唱两人是生活在台湾的年轻人,所以这首歌曲在音调上和配器手法上都吸收了流行歌曲的特点,表现了青年人对未来的希望。

担任配唱的是观众喜爱的男高音李光羲和女高音李谷一两位李老师调动技术,明确唱出了歌曲“如话”的韵味此曲在观众中流传较广,二重唱组合王洁实、谢莉斯迅即翻唱,录音发行量大,反倒把原唱的声威给盖过去了,至今在互联网上引擎这支歌,弹出最多的还是王谢版本。

阿文与其女友孝贞思亲曲(女高音独唱)记录片《思亲曲》插曲 张加毅词 吕远 曲 曹莉 演唱1978年八一电影制片摄制过一组专题性短片,介绍台湾的历史沿革,地理风光,社会概貌,反映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深切怀念海外同胞对祖国的思念,以及回归大陆的台胞的生活和工作。

这组短片包括《啊,台湾》《爱国一家》《骨肉亲》《在阿祖的故土》和《思亲曲》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小册子中对短片《思亲曲》的简介

西湖的春天(女声二重唱)电视片《西湖》插曲 邵燕祥词 李海晖曲 冯建英、姚俊演唱这部电视片的音乐十之八九是中央乐团配的,女声独唱《西湖雨》和《西湖傍晚》是李谷一演唱的,合唱队的冯健英与姚俊演唱的这首《西湖的春天》也很好听,除了有小薄膜唱片,还被收入黑胶唱片《心中的玫瑰》(编号M-2586)中。

愿做蝴蝶比翼飞(女中音独唱)故事片《玉色蝴蝶》插曲  张凤翔、杨溉森 词 吕远 曲 关牧村 演唱我像春风吹在你心头(女高音独唱)电视片《干枝梅赞》插曲  王晓岭 词 魏群 曲 任雁演唱电视片《干枝梅》是改革开放后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一部有标志意义的记录片。

唐晨光著,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12,第183页主题歌《干枝梅颂》由蒋大为演唱片中另一支插曲《我像春风吹在你心头》,以年轻女性的口吻倾诉老百姓对军队的赞美。

中央歌舞团女高音任雁演唱

清风细浪寄深情(女中音独唱)纪录片《骨肉亲》插曲  张加毅 词 魏立 曲 罗天婵 演唱

《骨肉亲》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在1978年摄制,是宣传台海两岸同胞情谊系列短记录片中的一部。罗天婵配唱的这首插曲由张加毅作词,魏立(祖籍台湾的女作曲家)作曲。

———————————————————雅之声古筝艺术中心古筝教学 I 音乐考级地址:①人民路159号(教育局对面) ②振兴东段左四巷22号(振昌小区圆盘旁)———————————————————

        微信号公众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哦∩_∩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