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七月既望_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太疯狂了

苏轼:我不写着吗?

七月既望_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太疯狂了

 

看见标题,相信大家都会想起苏轼的名篇《赤壁赋》苏轼在文章开头就交待了他这次游赤壁的时间,结合他的活跃年代,不难得出这里的 「壬戌年」就是「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若把既望视为农历十六,即「七月十六」,再作适当换算。

(http://sinocal.sinica.edu.tw/)可以得出苏轼本次游赤壁的确切时间为公元1082年8月12日,这正好也是《头号玩家》男主人公的生日。

当然,由于月球公转轨道是椭圆,不能保证每一次望都落在农历十五,我又用JPL的HORIZON System跑了一下,1082年农历七月的望的确落在十五(8月11日),看来8月12日就是「七月既望」接下来苏轼聊到了月亮:。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说的是苏轼和客人在船上瞎扯了一阵后,发现月亮在东边升起来了,在天空中的位置介于斗宿与牛宿之间苏轼说的对不对呢?我们已经知道了具体时间,还原天象也就是打开软件动动手指的事情。

我们打开虚拟天文馆(Stellarium),把日期调到1082年8月12日北京时间晚上8点,地点设为北纬30度,东经115度,即黄州(今湖北黄冈)附近

可以发现月出的方位就在正东附近,此时月亮在天空中位于室宿和壁宿之间「斗牛女虚危室壁」,斗牛两宿与室壁两宿之间相隔超过了60度,软件的模拟结果对苏轼的说法相当不利是苏轼对天文一窍不通吗?还是我们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我们不妨探讨一番。

谈起苏轼的认星水平,他曾有一个自我评价: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出自《石鼓歌》联系上下文,苏轼说的是他发现辨认石鼓上的文字相当有难度,不禁感叹,这就像在众多古代文物中只能认出鼎,繁星满天却只看得出有北斗星。

苏轼是在说自己只认得北斗七星吗?仔细想来,这似乎不算自我评价,反而很可能是为了押ou韵不得不自黑一把这些文人,为了押韵什么都做得出来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苏轼另一篇作品中的描述:一更相过三更归,古柏阴中看参昴。

这里说的是苏轼在三更时看到了参昴二宿这首诗的名字叫《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崔度贤良》,查了一下,这首诗作于熙宁五年(1072年),熙宁五年八月十日即公历1072年9月24日初步分析,每年九月底十月初猎户座和金牛座(参昴二宿所在的星座)在午夜时分已经完全升起,古时候的三更相当于现在的深夜23时到次日凌晨1时,苏轼在三更看到参宿和昴宿是完全合理的。

进一步说,苏轼还认出来了,「众星错落仅名斗」的说法也不攻自破不放心的话我们可以模拟一下:

1072年9月24日晚星空模拟,红圈处为昴宿当然这只能得出苏轼的星象知识并不为零的结论,不代表他就一定认识斗牛两宿但至少我们可以推测苏轼可能并没有瞎扯如果苏轼没有瞎掰,斗牛会不会另有所指?和西方历法以春分点为起算点的传统不同,中国古代历法向来以冬至点作为起算点,而冬至点正好一直在斗牛附近,对于古代人来说,斗牛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另外斗牛位列二十八宿中,我们可以猜想苏轼打算用斗牛指代二十八宿,以表示月球在二十八宿间穿行有同学可能要问了,如果七月既望时看不到月球在斗牛两宿之间,那什么时候可以呢?「既望」其实就是望(满月)的后一天,我们可以把问题简化为「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满月在斗牛两宿之间?」

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思路:既然冬至点在斗牛附近,就意味着太阳每到12月底就会运行到斗牛附近,而到每年6月底的时候,太阳会运动到距离斗牛180度的位置这时候如果月相是望,即月球与太阳在天空中相距180度,月球就正好落在斗牛两宿之间。

今年6月29日农历十六既望,月亮徘徊于斗牛之间这算是「五月既望」吧 来源:逐星基本法编辑:loulou近期热门文章Top10↓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 进了赌场黑名单的数学家们,已经快把这种电影最爱的赌法玩坏了

2.我所了解的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3. 今天没有推送,千万不要点开!4. 镜子里的你为什么是左右颠倒而不是上下颠倒? | No.995. 人家的脑子是纯金的!纯金的!6. 说来惭愧,当年打了中情局脸的黑科技,如今我们用在了吃饭上

7. 学物理的颜值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No.1008. Science:钻石都弯了,还有什么不能?9. 你可能跑不过自己的影子,因为黑暗比光速还快?10. 日本人掌握了武林绝学万剑归宗,秘密是好好学物理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