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扁形动物_扁形动物的呼吸方式燃爆了

本节课以271BAY为支撑,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本课以“认知内化,实践生成”“迁移提升”为学习目标,以“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为课堂要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扁形动物_扁形动物的呼吸方式燃爆了

 

本节课以271BAY为支撑,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本课以“认知内化,实践生成”“迁移提升”为学习目标,以“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为课堂要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在此理念和要求下,我们初中生物组和我一起设计并实施了这一节课,让真实学习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生本节课的大单元整体学习课堂设计思路是这样设计的开始我们思考了这么几个问题单元任务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学科素养?核心重点内容是什么?用几个课时?每个课时设计什么活动?怎么检测学习成果?学科素养怎么体现?开始先研读课标要求,然后根据单元任务核心素养、课时安排、本课地位及作用、达成的目标与素养,最后确定本节课的课堂活动设计。

首先这节课是本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的启示章节,所以一开始就从大单元的角度介绍了本节课在整个单元的位置和作用。

本节课的单元介绍然后根据本节课的任务在原先《学习设计予指导》的基础上基于新课标、基于学习内容、基于学情设计新的情景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研读课本,认识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并说出其主要特征--体现了“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认知内化”的要求。

2.参观“无脊椎动物馆”和“环节动物体验馆”,能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进行分类,并说出环节动物的呼吸和运动方式--体现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实现了“实践生成”的要求3.与同学交流分享无脊椎动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3点应用。

--体现了“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实现了迁移应用的要求本节课共设置了两个活动,活动一:参观“无脊椎动物馆”,活动二:探究“环节动物体验馆”所有的活动和情景都是围绕着“认识无脊椎动物”这一个大任务展开

课堂任务呈现每个活动任务非常的明确,准备了大量的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充分利用271BAY将大量的资源挑选后重新“组装”,变成适合初一学生使用的内容,整节课课堂体验效果很好,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学习,能够更加直观的去感受,将很多抽象的知识够很好的内化。

而且每个活动都利用271BAY的科技功能进行了落实和反馈活用271BAY课堂的“小游戏”,利用拖拽的功能,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感兴趣,又能马上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训练,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借助271BAY的课堂互动工具,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课堂的落实情况,又能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利用271BAY拖拽功能实现课堂的“小游戏”

借助271BAY的课堂互动工具进行课堂训练反馈接下来是课堂教学设计流程:一、单元概述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这个单元需要大家一起来达成“认识、关注并保护动物”的目标本单元有三个核心概念,我们用四个任务来落实。

首先我们进行第一个任务--认识无脊椎动物二、情景导入:同学们先一起欣赏一段视频《美丽的海底世界》同学们看着视频美不美啊?美大家知道它们是什么生物吗?无脊椎动物,珊瑚等好了,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三、

学习目标解读大家看一下学习目标1. 研读课本认识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并说出其主要特征2. 参观“无脊椎动物馆”和“环节动物体验馆”,结合无脊椎动物的特征,能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进行分类,并能够说出环节动物的呼吸和运动方式。

3. 认识无脊椎动物的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本省,请你与同学们交流分享无脊椎动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3点应用(以上共6分钟)四、课堂活动设计(一)活动体验老师:接下来的时间交给我们“无脊椎动物馆”的馆长馆长:同学们大家好,我是

“无脊椎动物馆”的馆长,本次参观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参观“无脊椎动物馆”活动目标:认识无脊椎动物,并根据它们的特征给它们贴上标签第二个活动是观察蚯蚓,总结环节动物的呼吸和运动方式,在《学习设计与指导》中写出体验思考。

请同学们先观看271BAY的资源,初步了解无脊椎动物,随后有序进行参观(3分钟观看271BAY资源,7分钟浏览动物馆,7分钟进行“环节动物体验”活动同时开始5分钟后,展示同学进行展示)此处培训好小组长,合理安排,时间把握。

开始10分钟后,馆长提醒馆长:请参观完动物馆的同学,到达“环节动物体验区”在工作人员(组长)的引导下有序进行观察体验(6分钟后,组长快速组织收拾实验材料,小组安静整理《学习设计与指导》(以上参馆活动时间共。

17分钟)(二)分享交流老师:同学们经过活动观察、体验、探究,相信又收获掌握了很多的知识,有哪位博学的同学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1. 腔肠动物分享同学1: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腔肠动物的认识开始我们观看的《美丽的海底世界》,其中主要的就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的代表动物主要有水螅、水母、海蜇、海葵等。

我以常见的水螅为例跟大家介绍一下腔肠动物水螅的主要生活在水中,结构比较简单,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外部的是外胚层,内部的是内胚层中间的空腔形成消化腔,大家来看水螅上部分有口,口附近有触手,而整个消化腔只有上端这一个出口,所以水螅是有口无肛门的。

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辐射对称可以让水螅的更好的感知周围环境,更好的捕捉猎物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同学们还有什么质疑和补充的吗?补充点1:我想补充一下什么是辐射对称辐射对称就是通过动物体中轴的任何平面都可把它分为相似的两半。

比如说花瓶,只有上下之分,没有左右之分补充点2:水螅是有刺细胞的,它在捕猎使是将猎物麻醉后,再用触手送入嘴中2. 蠕虫动物分享同学2: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为什么我要一起来分享呢?因为它们的运动方式都是一样的,都是蠕动。

我们先看一下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就是涡虫,它们背腹扁平,身体左右对称,这和辐射对称不同了,它们有了背腹之分但是它们也是有口无肛门的再看线形动物,比较常见的就是蛔虫,蛔虫的身体呈圆柱形,不再是扁平的了,中间比较粗两头尖,是有口有肛门的。

而它是对人类有害的,因为它寄生在人体内,会使人得蛔虫病最后看环节动物,环节动物顾名思义,它们出现了很多环状体节,有了环状的体节会让蚯蚓运动的更加灵活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同学们还有什么质疑和补充吗?质疑1:刚才你提到了寄生,什么是寄生?是不是所有的线形动物都是寄生?

回答:寄生就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并通过这种生物体获取养料来维持自己生活的现象被寄生的生物叫宿主就像蛔虫寄生在人体内,人就是宿主还有线虫寄生在螳螂体内,螳螂就是宿主还有补充和疑问吗?还有同学有要分享的吗?

3环节动物的呼吸和运动方式分享同学3:我想分享一下我们刚才的环节动物体验过程刚才我观察了蚯蚓,我触摸了它的体表背部比较湿润光滑,腹部比较粗糙,那是因为腹部有刚毛在观察蚯蚓运动时,我发现蚯蚓会伸长头部,然后用刚毛固定住,然后收缩使身体前行。

那蚯蚓背部比较湿润光滑,是和蚯蚓的呼吸有关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大家可以看到下雨天蚯蚓会从土壤中爬出来,那是因为土壤中缺少了氧气,而天晴后蚯蚓就会快速的钻进突然中,因为阳光会将蚯蚓的体壁变的干燥,蚯蚓就会无法呼吸而死亡。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同学们还有什么质疑和补充吗?补充1:蚯蚓的运动还需要体壁内的肌肉,蚯蚓的肌肉也很发达补充2:蚯蚓也是有口有肛门的补充3:……(三)活动训练同学们通过探究体验合作讨论,对我们的无脊椎动物已经掌握的很好了,那我出几个题考察一下大家。

1. 分门别类:谁主动上台挑战一下,其他同学在平板上完成2. 小试牛刀:大家迅速填写核对答案(活动训练时间大约7分钟)(四)情感提升,迁移运用大家已经对无脊椎动物掌握的很好了,那么这些无脊椎动物对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应用呢?。

自由回答:……(以上3分钟)(五)整理落实好同学们,最后大家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落实总结:通过这一轮的磨课、上课、听课、专家评课,我们一起创新,展示,研究再创新,为我们的生物课堂探明了路子,明晰了方向。

尤其是基于271BAY为支撑,以“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为路径的课堂要求,和大单元整体学习思想的贯彻都更加的深入和明确相信在集团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在271BAY智能科技的支撑下,我们的课堂会越来越好,走的越来越远。

课堂精彩瞬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