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陈瑞照片_陈瑞个人资料及照片没想到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491篇原创文章,作者:陈瑞。全文共3280字,配图21幅,阅读需要15分钟,2021

陈瑞照片_陈瑞个人资料及照片没想到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491篇原创文章,作者:陈瑞。全文共3280字,配图21幅,阅读需要15分钟,2021年5月13日首发。

作者陈瑞的其他作品请从“陈瑞专辑”进入,或点击下方的链接:479. 陈瑞画作:手绘舰船水彩画之民国时期的南京海军舰队码头477. 陈瑞画作:手绘晚清金陵水师营战船和船牌本文通过碎片化的图像资料推断,考证绘制出不为人知的民国海军鱼雷营主体建筑原貌。

图1. 在江面上眺望民国时期海军鱼雷营教学楼全貌(纸面水彩》现在位于南京市上元门外,老虎山下的金陵船厂附近江边晚清至民国时期曾有一所海军的鱼雷学校——鱼雷营鱼雷营是晚清时期从西方引入的专业兵种教学,管理和储备机构,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由江南水师学堂增设。

民国时期沿袭旧制并增加了水雷学科,配有训练用的鱼雷艇四艘,以及配套的修理,养护的船坞鄙人自幼生活在下关一带,偶尔会随家人去幕府山一带游玩,常常需要穿过长江大桥南桥头堡,随后经过金陵船厂,看到巨大的塔吊,螺旋桨,电焊工人,建造中的大货船,黑色船身,红色球鼻首给幼小的我心灵上产生了巨大冲击。

随后就到了老虎山山脚下,看到巨大的山体岩石马路就贴着山脚下而过 再往前就到了绵延狭长的幕府山这里一带靠近江边的江滩蜿蜒崎岖,名曰草鞋峡但是从没有听说或者见到过关于民国鱼雷营的说法和遗迹随着近些年从民国时期的老地图上发现了鱼雷营的具体位置位于老虎山外的江边。

图2. 水鱼雷营平面图,水鱼雷营黑字边上还画出T字型栈桥

图3. 这张老地图局部清楚的看出鱼雷营的位置在老虎山前草鞋峡江边因为幕府山至老虎山一带的江滩蜿蜒狭长形似草鞋,所以这一带叫做草鞋峡峡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1指两山夹着的水道,2指两山之间,通过这一带实际地形考察判断接近1两山夹着的水道。

老虎山幕府山一带江滩和对岸八卦洲形成了狭长了水道,鱼雷营就座落老虎山下一片开阔的江滩上近日,在台湾所谓“国家文化资料库”的网站上搜集到有关于海军鱼雷营的黑白影像资料,图片说明是海军会操时的拍摄的鱼雷营第一张拍摄的是鱼雷仓库里摆放的鱼雷一景,可见其涂有白色涂料的木质三角梁架以及长木柱。

存放有多枚鱼雷,有的鱼雷是尾段,可见平衡舵和螺旋桨有几枚只有中段可见其内部构造,他们都放在木制撑架上梁架上安装有吊车滑轮,搬运鱼雷所用通过天窗采光使得仓库里的光线明亮,推测照片是鱼雷营教学楼的一层

图4. 明亮宽敞的鱼雷营仓库里堆放着数枚分段储存的鱼雷第二张照片为仓库里一高大的水雷实物特写,球体里是安装炸药的位置战时有船只搭载到敌方水域投放,水雷潜伏在水中不容易被敌船发现,一旦撞上会在船只水线处炸出大洞,轻则失去战斗力,重则翻沉。

图5. 体积巨大的水雷特写其中三张一组的连贯照片展现了如何把鱼雷搬运上鱼雷艇的特写摄影搬运过程是正对鱼雷营前架设在江上的木质栈桥上进行的,从空中俯瞰栈桥呈T 字型,桥面上铺设大木料,桥身撑架由多根大木桩支撑,木桩打入江中数米固定。

木桩与木桩之间用斜木连接,用螺丝打入木料中固定栈桥桥面两侧设有白色涂装,起倒式,铁链相连的栏杆,与军舰上使用的连杆类型相似栈桥以及栈桥平台上相对设有两组白色涂装的西式灯杆,顶部安装白色球型照明灯,美观与实用兼得。

栈桥平台上安装有一座人力机械式吊车两侧还安装有小艇吊杆以及双系柱(系缆桩)由两名水兵摇动机械杆,吊车利用 定滑轮钓钩吊起鱼雷,钓钩钩住鱼雷中段上的宽绳,再旋转至停泊在栈桥平台前下的鱼雷艇上照片中可以发现栈桥平台比较高,使得视线只能看见鱼雷艇上的天幕支架。

图6. 栈桥上两侧的起倒式栏杆和西式桥灯特写(水彩)

图7. 画中复原的水雷营栈桥。可以栈桥上的蓝灰色吊车,以及起倒式栏杆和西式桥灯

图8. 鱼雷营栈桥上的机械吊车吊起鱼雷送上鱼雷艇,低矮的鱼雷艇被高大的栈桥所遮挡。只看到白色的天幕支柱

图9. 即将吊上鱼雷艇的鱼雷,艇上水兵正在接应。吊车钓钩巨大。钓钩后为灰白色的天幕支柱,为鱼雷艇挂遮阳棚支架

图10. 栈桥上放置在木支架上,等待装运的鱼雷实物特写雷头为深色涂装后方可见白色起倒式栏杆,以及左侧西式白色桥灯,灯柱下部为长方形,上方为圆柱型背景可见鱼雷营教学主楼的局部,可见为三层屋顶上设有气窗,见上图。

通过栈桥上待装鱼雷的背景可见鱼雷营主楼的局部照片,为三层,第三层为屋顶阁楼这个局部可推断出主楼对着江面的左侧全景整个建筑青砖灰瓦,为砖木结构屋顶阁楼上一边设有五座带尖顶的气窗,俗称老虎窗左翼推出,三角型尖顶,开有半圆型气窗。

主体建筑上下两层窗户数量一致,一层的第一和第六个窗户有长拱型外侧装饰通过左侧基本就可以推断出右侧的样貌了见上图还有另一组海军部视察水鱼雷营时的照片中可见海军部高级官员视察教室里的红木地板,学员课桌,摆放在教室里的水雷,鱼雷的结构模型特写。

图11. 高级军官身后的鱼雷雷尾结构模型。教学所用 

图12. 海军军官正在参观水雷模型

图13. 水雷特写,可见两旁的黑色触手为触发式引信内部长方型凹槽为炸药安放之处最后一张照片可见海军部官员视察完毕后走出主楼 大门,水兵列队致敬的场景从这张照片看出鱼雷营主楼前原有西式立柱,这里只看了右侧的三根立柱,所以左侧也应是三根。

总数为六根西式立柱及四级台阶之后又从孔夫子旧书网上发现了带有“海军部水鱼雷营”匾额的照片,可见下方带有拱型装饰的主楼大门

图14. 可见水鱼雷营的扁额,及门前的西式立柱柱身

图15. 鱼雷营主楼右侧全景1934年鱼雷艇在鱼雷营附近草鞋峡江面上演练的视频中,一艘行驶中的鱼雷艇的背景中有一栋西式风格的建筑,那便是鱼雷营主楼可见前部带有三角形山花,六根西式立柱,和后部长方形的主体建筑组成。

而镜头左侧的山峰为幕府山,通过关于鱼雷营的相关图像资料拼接解读,便开始着手用水彩绘制复原出鱼雷营的原貌

图16. 鱼雷艇恰巧驶过鱼雷营主楼,左侧的山为幕府山。可见主楼前的三角型山花,及下方门廊和六根西式立柱

图17. 主楼前的三角型山花,及下方门廊和六根西式立柱画面的构图参考了视频中场景,去掉鱼雷艇,片段中的鱼雷营主楼与左侧幕府山变成了主角从江面的视角远眺鱼雷营主楼,碧蓝的天空里飘着白云朵朵,鱼雷营西式主楼用颜料调出浅灰色表现砖块的颜色。

深灰色表现屋顶灰瓦,红木色为天窗颜色,山花门廊西式立柱有了灰白色

图18. 山花门廊西式立柱有了灰白色,下方江岸用青石砌成,所以用了青灰色稍远一点的幕府山用土黄色与群情色来表现,若观察真实自然风光便会发现越远的地方也是虚无缥缈通过颜色的浓淡深浅来体现画的纵深,层次所以给幕府山上色时,先打湿轮廓,但不能有水浮于纸面上,否则颜色会吸不进纸里。

飘走了在用多一些水稀释颜料,笔上的可以湿一些但不能太潮沾上颜料柔和的运色一气呵成,直待纸干

图19. 作为远景虚化的幕府山一角,用了湿画法运色为了使江面上故事多彩一些而增加了一艘中式木制帆船的中部及船帆,在木制栈桥的外侧画了一艘蒸汽小火轮在近处是波涛滚滚的扬子江了,用色上以天空蓝为底色表现出天空在江面上的倒影,把整个江面用水打湿,去掉多余水份(想做到控制水到游刃有余,需要多少次的尝试?多少次失败后的平常心。

)用笔柔和运色,用巧力待底色干透,有狼毛细笔按近大远小的原则,近处的波纹大宽一些,远处则细碎小一些有耐心地不厌其烦地画出不规则的浪纹这里用红褐色表现

图20. 滚滚江水,波纹不规则的上下起伏,想画的逼真不容易经过一番构思,画底稿,湿画与干画法并用后,鱼雷营的水彩画便呈现于纸面仅仅画出的只是鱼雷营面对江面的一景,其它角度有待发掘水鱼雷营曾是我国海军水鱼雷舰载武器兵种的摇篮,这里也见证了侵华日军在这里犯下的惨绝人寰的罪行,其中鱼雷营就有超过3万军民被杀,仅9人生还,被屠杀人数占到了南京大屠杀的十分之一以上。

2015年在金陵船厂内终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丛葬地鱼雷营立起纪念碑(图)

图21. 缅怀逝者,希望悲剧永远不再发生军事历史绘画是一个难度颇大的领域,需要持续不断的热情和契而不舍的投入,虽然跟国外顶尖高手仍然存在肉眼可见的差距,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进步!欢迎同好加入“燃烧的岛群美术沙龙研讨群。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