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蜗居花絮_蜗居花絮照干货分享

今年的一部小众电影,则给我们揭示了真相:步入电影行业可能是幸福的,但若真成为银幕世界的一员,等待在前方的,或许是残酷的冒险。

蜗居花絮_蜗居花絮照干货分享

 

时光撰稿人 | 小熊软糖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每个电影爱好者,或许都曾梦想过,进入银幕之内的美妙世界而正因愿望无法达成,一部分迷影人才选择走入这一行业,将自身化为百年电影史的一部分,通过自己的作品,继续抒发对电影的敬意与热忱。

今年的一部小众电影,则给我们揭示了真相:步入电影行业可能是幸福的,但若真成为银幕世界的一员,等待在前方的,或许是残酷的冒险。《戏梦空间》

电影的世界当我们谈及自己对某部电影的憧憬,通常情况下是指我们对故事本身的向往。你是否有考虑过,如果“电影”这一艺术本身自成宇宙,生活在里边的人们,会是怎样生活?《戏梦空间》为我们具象化了这层假设。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而又等级森严的世界。占据食物链顶端的,是“主角”们。他们有着最光鲜亮丽的服饰,住在灯光辉煌的豪华别墅。他们能够凭心情一键换装,甚至自带bgm,随时随地可上演一出精彩歌舞剧。

衬托主角存在的,则是“配角”们。他们的衣着与脸色一样黯淡,住在全无个性可言的公寓房内。每个人都只有寥寥数句台词,每日工作内容就是充当主角的背景板。

但配角至少会被肯于留心的人看到还有数量更庞大的一群人,他们生来就是“废角”“错角”有的人是皮肤黑白的弃用片段,有的人是动作不连贯的跳剪,有的是没有音效的替身……他们被统称为“花絮人员”,蜗居在破烂的花絮区,只能从事幕后工作。

女主葆拉是一个配角。与其他配角不同的是,她的配角母亲和身为主角的父亲相爱,生下了她。这使得葆拉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读心器”,可以和其他主角一样,在表演过程中根据情绪释放音乐。

只需结束在主角学院的就读并顺利毕业,葆拉就能从一名配角升级为主角。但就在一次心血来潮,前往档案馆调取父亲闪回片段的时候,她被工作人员告知,馆内没有父亲的资料。

长久以来,母亲一直告诉葆拉,父亲之所以不能陪在我们身边,是因为他在大屠杀中牺牲可牺牲主角的资料库中同样没有相关记载身世之谜严重影响了葆拉的心理状态,连同她的读心器都开始发出杂音,极有可能影响毕业演出为此,葆拉不得不走出安全区,开始她的寻父之旅。

从叙事模式来看,电影采用常规线性叙事尽管世界观独具一格,却并未在开篇便向观众粗暴灌输设定,而是跟随葆拉的见闻逐渐铺展开来由于是一部描述“电影”的电影,我们也能在片中看到许多有关行业术语及拍摄手法的巧妙运用。

葆拉拒绝和闺蜜家负责女佣工作的错误选角沟通时,她会要求对方“出画”。

母亲终于告知葆拉她的身世,而她却无法接受时,她质问只是配角的母亲:“为什么你有那种对白”?

人们约定见面地点时,用的不是地名,而是“场景+时间”的描述方式。

有些地点甚至并不具备实际功用。当葆拉和跳切小哥同坐在公交站的长椅上,等待公交接自己回家时,对方告诉她,你永远也等不来车,因为这里只是一处“布景”。

葆拉与闺蜜通电话的分屏镜头中,闺蜜用以安慰她的手臂直接越过画框,落在她的肩头。

种种精妙构思,从另一种角度打破第四面墙,带给观众新颖而独特的观影体验。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本片幕后工作人员对“电影”这一第七艺术本身的致敬与热忱。

反乌托邦一个靠驯化与压迫缔造的,看似美好平稳的世界,其下却有暗流涌动就主题而言,《戏梦空间》毫无疑问是一部“反乌托邦”题材的电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配角们满脸木然、排队上班的情形,也难免令人联想到“二战”时期极权统治下阴冷、压抑的德国。

影片中,为巩固统治,掌握着电影制作手段的学院能够肆意处理所有角色有人说出了不该讲的话时,学院的人会使用机器对他们做禁言处理这些角色嘴上被打上马赛克,并且再不能发出声音他们说过的话会被机器转化为胶囊,受学院内部审查。

当试图反抗的人被发现时,他们使用剪辑之枪,将人物不断框定在当前场景中,以阻止对方逃跑。

他们篡改历史,将花絮人员的失败的反抗行动描绘成残暴的“大屠杀”,以进一步割裂不同角色,使之彼此仇恨。

葆拉的父亲抛弃她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身为主角的他,不能忍受自己有一个黑白皮肤的花絮人员小孩。所以他离开了,进入别的故事线,和属于他的女主角邂逅、结婚、生子。

然而,学院所说的,就真的是正确的吗?葆拉第一次走进花絮人员的世界时,就仿佛美丽新世界里的马克思和列宁娜走入野蛮人保留区最终她发现,花絮人员、配角、主角,其实没有任何区别所有人都是极权统治与阶级划分的牺牲品。

正如花絮小哥所说:“不是情绪引发音乐,而是音乐激发情绪。”所以花絮人员无权拥有读心器,因为主角们惧怕他们的情绪,害怕他们能够感受到愤怒、痛苦与疲倦。

葆拉闺蜜的母亲,作为一名主角兼学院的工作人员,甚至对她直言,破碎的角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告诉他们,破碎其实无足轻重的人。统治者最畏怯的,其实是“觉醒”。

母亲一直保护着葆拉。她想方设法搞到读心器,令葆拉能和主角一样拥有自己的音乐。她将修复电影的药片谎称为心脏病药,骗葆拉每天吃下遮掩黑白皮肤。

得知真相后的葆拉,也顺利在毕业演出上,完美演出了自己对母亲爱的独白,获得成为主角的资格这之后,她当众擦去伪装肤色的油彩,露出自己身为花絮人员的真面目其存在本身,便是对学院统治最大的撼动,对谎言最有效的颠覆。

那一刻,她便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自我平心而论,《戏梦空间》主题与观点上,并无多少创新之处它未能跳出《楚门的世界》《1984》《美丽新世界》等经典作品的影子,为观众提供新的深入思考但其“元电影”的形式确实新颖巧妙,足够引人入胜片末由葆拉引领的反抗,也具备足够撼震人心的力量。

当虚伪被刺穿,剧院陷入一片混乱。学院又开始打算采取常规手段,用剪辑结束一切。可这一次,强权未能如愿。

紧接花絮人员发起反抗的,是身为葆拉闺蜜的主角原来,对“不完美”的恐惧,也时刻笼罩在这群看似完美的角色身上他们有的无法控制下雨,有的二十年都没再感受到过情绪有的怕黑,有的恐高,有的说话有回音,有的字幕有错误……。

而当葆拉被暴力拆除读心器,再不能通过音乐传递此刻情绪时,所有人,无论主角、配角、抑或花絮人员,都站了起来。踏步声组成绵延不断的鼓点,叩击在学院,以及所有观众心头。你永远无法阻止人们为自己发声。

影片最后,呈交给观众一个引人遐思的结局当葆拉、她的母亲与其他觉醒的角色走出剧院,他们迈入一个崭新的、空空如也的场景是和葆拉的父亲一样,进入到另一条故事线;还是脱离学院控制,终于能够凭自己心意创造新故事?。

我们可以任意想象。

但无论怎样,他们都找回了自己不被定义,不被驯化的,真正的自我这是一则通俗而具备警醒性的现代寓言,也是一封献给电影艺术的真正情书若你不够热爱电影,那么它可能是艰深晦涩,令人失落的但时光君相信,每个拥有“迷影情节”的人,都会为它的真挚所打动。

-END-什么?周星驰也救不了《美猴王》看「奥本海默」需要提前准备什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