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五福如意_五福如意的寓意不要告诉别人

许多人是看了根据刘心武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如意》后才知道一二。这个隽永的名称如今已很少有人叫了,一般人都呼之以土名——手筢或痒痒挠。

五福如意_五福如意的寓意不要告诉别人

 

“如意”为何物?许多人是看了根据刘心武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如意》后才知道一二这个隽永的名称如今已很少有人叫了,一般人都呼之以土名——手筢或痒痒挠如意出现于何时?有人说大约在战国之时,亦有人认为是东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到了清代,“如意”在宫廷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如皇帝登基大典上,主管礼仪的臣下必敬献一柄“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顺利;在皇帝会见外国使臣时,也要馈赠“如意”,以示缔结两国友好,国泰民安。

据说,慈禧太后就最爱此物

在古代,“如意”的用途很广泛,既可作为防身器物,战争中又可用于代麾作指挥之物,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现代汉语词典》说,它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这解释固然不错,但却将其主要用途遗漏了古籍《稗史类编》引佛经典藏《音义指归》载:“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或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不但说明了其主要用途,还详细描绘了其形状宋人吴曾著《能改斋漫录》则记载了如意的另一用途:“和尚宣讲佛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这说法可能是根据佛教大乘菩萨文殊手中的法器之一就是如意吧如意在古代种类繁多,取材各异南北朝时齐高祖曾赐给隐士明僧绍竹根如意;梁武帝曾赐给昭明太子木犀如意;晋代要臣石崇、王敦都手执铁如意后二者都有关于如意的铁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载,有人拿珍贵的珊瑚树向石崇炫耀,“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以显示自己的富有;王敦“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用这种方法表达自己感情的激越。

古代的如意取材,除上述的竹、木、铁诸种外,还有用骨、角、玉、金、银、石、铜、翡翠、珊瑚等材料制成的,各人所使,因贫富而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应用范围极广这可以引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向壁悬如意”做为佐证当时可能家家户户都备如意。

今天,由于卫生条件改善了,人们经常洗浴,身上很少发痒,如意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小了,但一些老年人还是离不开它。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市场上已出现了用塑料制成的如意。

五福如意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为了向世界展现悠久璀璨的中华文明和传统艺术的神韵与精髓,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指定传承人程淑美大师领衔制作,中国文物学会监制,采用花丝镶嵌宫廷技法,以纯银鎏金,镶嵌和田美玉、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碧玺、珍珠等名贵宝石制成巧夺天工的金玉“五福如意”闪亮登场,使如意这一古老的器物绽放异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