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包西铁路_包西铁路线路图全程干货

新建包西铁路至瓦日铁路联络线工程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山西省西北部,线路自包西铁路神木西站北端咽喉引出,沿既有红柠铁路增建二线,利用在建神瓦铁路,将神瓦铁路由单线变更设计为一次双线至冯家川站,其后再利用在建兴保铁路复线工程接入瓦日铁路瓦塘站。

包西铁路_包西铁路线路图全程干货

 

新建包西铁路至瓦日铁路联络线工程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山西省西北部,线路自包西铁路神木西站北端咽喉引出,沿既有红柠铁路增建二线,利用在建神瓦铁路,将神瓦铁路由单线变更设计为一次双线至冯家川站,其后再利用在建兴保铁路复线工程接入瓦日铁路瓦塘站。

项目途经陕西省榆林市,山西省忻州市、吕梁市,线路全长126.404km。包西瓦日联络线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如图1所示。

图1 包西铁路至瓦日铁路联络线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1 运量预测1.1 本项目承担的主要运输任务本项目连接包西、瓦日两大煤运干线铁路通道,沿线经过神府、府谷、河保偏矿区,承担项目沿线陕煤(柠条塔/张家峁/红柳林/榆家梁/永兴/新民等矿井)、晋煤(白家沟/同煤/阳煤等矿井)外运任务;分流包西铁路煤炭外运,承担靖神线小保当至神木西区间,包西线大保当至新街区间的陕煤东运任务;承担部分疆煤经瓦日铁路通道东运任务。

1.2 功能定位及建设必要性本项目作为国家“西煤东运”能源保障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优化“三西”地区煤运网络结构,补强陕煤、疆煤东出外运能力,完善陕北煤炭集疏运体系等多种功能同时本项目作为连通包西、瓦日等国家煤运通道的联络线,具有调剂煤运通道“忙闲不均”、增加运输灵活性、分流包西运力紧张区段煤流等作用。

因此,本项目功能定位为:是一条承担陕北煤炭外运为主,连通包西、瓦日通道,可分流包西、兼顾疆煤东运等路网通过运量的煤运铁路本项目是落实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战略,共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补强陕煤、疆煤东出外运通道,完善陕北煤炭集疏运体系的需要;是加快推进“联网补网强链”,连通包西、瓦日铁路以。

增加路网运输灵活性、缓解包西通道运输压力的需要;是发挥铁路运输骨干作用,推进沿线大宗物资“公转铁”,增强综合交通运输效能的需要;是促进陕北煤炭资源开发,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3 运量预测区域内既有包西铁路、瓦日铁路开行旅客列车,可基本满足区域对外交通需求本次研究本项目暂不开行旅客列车,因此仅对货运量进行预测本项目货运量呈现自西向东的特征,货运量最大区段位于山西省境内冯家川至瓦塘段,近、远期重车方向货流密度分别为10750万t、11800万t,其中沿线地方运量占67%,通过运量占33%。

本项目陕西段货运量最大区段位于跨省段田家寨至冯家川段,近、远期重车方向货流密度分别为7300万t、8200万t,其中沿线地方运量占53%,通过运量占47%。本项目货运量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货运量构成示意图本项目主要承担沿线地方运量和路网通过运量,本次预测在分析既有铁路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对地方运量、通过运量进行分析预测,得到本项目区段货流密度。本项目货运量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

2 建设方案研究根据榆林市能源“十四五”发展规划、榆林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未来将需要提供4.8亿t的铁路外运能力,其中东出2.6亿t、南下1.9亿t,随着区域煤炭市场变化,既有红柠铁路与在建神瓦铁路无法满足运输需求。

2.1 建设方案简介结合区域铁路网规划、区域包西、瓦日通道间现状和在建项目情况,考虑对沿线神府、府谷等矿区的覆盖,通过运量运输径路的顺畅性,建设方案从包西、瓦日间通道统筹考虑,为解决陕煤、疆煤等东出、南下问题,研究了沿既有通道(神木西—瓦塘)扩能方案和

新建通道两大类方案。建设方案线路走向如图3所示。

图3 建设方案线路走向示意图既有通道扩能、远期新建通道方案(以下简称“既有通道扩能方案”):考虑整合路网资源、最大程度发挥路网整体效益,由国铁集团主导建设,将相关红柠、神瓦、兴保等地方铁路纳入国家铁路网,实现运营管理及调度指挥统一管理,近期利用既有红柠、在建神瓦进行扩能改造,以满足区域内煤炭东出运输需求,远期结合路网规划考虑新建包西至瓦日铁路通道。

新建通道、既有神木西—瓦塘维持现状方案(以下简称“新建通道方案”):包西至瓦日通道联络线按照新建通道考虑,由国铁集团主导建设,建成后运营管理及调度指挥统一纳入国家铁路网,既有红柠、兴保及在建神瓦铁路仍由地方铁路公司负责。

新建通道承担以包西至瓦日通道间通过的煤炭运输为主,并兼顾沿线运输任务,既有线承担既有沿线矿区的煤炭运输任务2.2 建设方案比较结合运输需求、既有线路标准和线路通过能力提出了两大建设方案的子方案,并从工程经济性、运输组织适应性、运营管理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方案比较。

建设方案构成如图4所示。

2.2.1既有通道扩能方案结合运输需求、既有线路标准和线路通过能力,既有通道扩能重点研究了方案Ⅰ:红柠增建二线、神瓦一次双线,利用兴保铁路方案;方案Ⅱ:红柠增建二线、神瓦一次双线,不利用兴保铁路方案;方案Ⅲ:新建单线;方案Ⅳ:新建双线等方案。

2.2.1.1从工程建设及投资角度分析受地形条件和车站布点间距控制,各方案车站站址基本在同一范围,服务矿区相同方案Ⅰ和方案Ⅱ充分利用通道内既有铁路工程设施,集约用地,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工程规模合理方案Ⅲ和方案Ⅳ虽然基本沿同一交通走廊布线,但是既有单线已经占据有利位置,新建线路工程设置难度较大。

方案Ⅰ较方案Ⅱ、方案Ⅲ、方案Ⅳ工程投资分别节省20.9亿元、65.33亿元和119.54亿元,投资节省非常明显2.2.1.2从运输组织分析方案Ⅰ:通道内新建线与既有线形成双线格局,列车不需要在车站会让,运输组织简单,运输效率高。

方案Ⅱ:通道内神木西至冯家川段新建线与既有线形成双线格局,但冯家川至瓦塘段形成四线规模,该段能力虚糜较多方案Ⅲ:本段沿既有通道新建单线后,通道形成既有与新建两条单线格局、独立运营,列车需要在区间进行会让作业,需频繁地起停车,运输。

组织效率较低方案Ⅳ:本段沿既有通道新建双线后,既有线主要承担靖神及沿线的货运量新建双线主要承担陕煤、疆煤东运的货运量,运输组织灵活,但既有通道形成三线规模,与既有及规划铁路覆盖面重复,通道能力虚糜较大2.2.1.3从运营管理分析

既有红柠及在建神瓦铁路属陕煤集团,兴保铁路属山西世忻铁路公司,均属地方企业所有,方案Ⅰ和方案Ⅱ沿红柠铁路增建二线、神瓦铁路变更一次新建双线方案,虽可整合地方铁路资源,最大化发挥路网整体效能,但需与地方企业协调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及调度指挥等事宜,方案Ⅰ需协调陕煤集团和山西世忻铁路公司,方案Ⅱ需协调陕煤集团,两方案均具有一定的协调难度,方案Ⅱ较方案Ⅰ协调难度相对较小;方案Ⅲ和方案Ⅳ由国铁主导建设,项目建成后纳入国家铁路网运营,无需与地方铁路协调运营管理等事宜,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相对简单。

2.2.1.4研究结论本段维持单线,加站、维持单线采用提高牵引质量、自动站间改自动闭塞等方案均不能满足运输需求本次提出的四个增建方案能力均可满足运输需求;方案Ⅰ较方案Ⅱ、方案Ⅲ、方案Ⅳ工程投资节省非常明显,运营管理虽需协调地方企业同意组建合资公司,存在一定的协调难度,但可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设施、整合既有路网资源、发挥路网最大效益、提高通道整体运输效率、集约用地、工程建设规模小,投资最省。

因此,沿既有通道扩能方案推荐采用近期红柠增建二线、神瓦变更一次新建双线,并利用兴保铁路方案2.2.2新建通道方案根据运量构成,新通道方案主要承担包西铁路大保当至榆林沿线、靖神沿线及部分疆煤至瓦日以远,少部分至榆佳工业园的煤炭货物运输任务,并兼顾沿

线旅客及少量的其他货物运输从本线的建设规模考虑,最终应为双线规模根据运输需求研究了方案Ⅰ:近期单线、远期双线,方案Ⅱ:一次双线两个方案2.2.2.1工程设置及投资方面不同方案线路长度投资基本相当由于不同方

案车站分布标准不同,方案Ⅱ较方案Ⅰ车站分布数量略有减少,可避免单线预留车站损失的高差,地形适应相对好方案Ⅰ较方案Ⅱ投资节省70.5亿元,投资节省较多,工程经济性更优2.2.2.2能力适应期方面两个方案均能满足运输需求,但方案Ⅱ按照一次双线建设,近期能力较方案Ⅰ富余较大、线路能力利用率不高。

2.2.2.3建设及运营管理分析新建通道方案均可自主主导,无需与地方铁路及相关企业协调建设及运营管理事宜,运营管理及调度指挥与国铁路网统一,建设及运营管理简单2.2.2.4研究结论新建通道方案项目建设无需与地方相关企业协。

调,建成后纳入国铁路网统一运营,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简单不同方案线路长度基本相当,但方案Ⅰ推迟增建二线的年度,工程投资现值省,且近远期线路能力利用率均较高,因此本次研究新建通道方案暂推荐方案Ⅰ:近期单线、远期双线方案。

2.3 建设方案综合比较下面对沿既有通道方案和新建通道方案从工程投资、运营管理、工程设置、通道布局及沿线带动等方面进一步比较,如表2所示。

沿既有通道扩能方案投资节省、可充分利用既有路网资源、实现路网整体效益最大化,但由于既有线路为沿线地方铁路公司所有,需与沿线地方铁路协调运营管理等事宜;新建通道方案无需与地方铁路公司协调运营管理等事宜、运输组织顺畅,但工程投资大,未能有效整合既有铁路资源。

因此,本次研究暂推荐沿既有通道扩能方案,即近期沿既有红柠增建二线、神瓦变更一次新建双线,利用兴保铁路,实现疆煤、陕煤等的东出、南下畅通运输3 结论(1)通过货运量预测,区域未来将需要提供4.8亿t的铁路外运能力,随着区域煤炭市场变化,既有红柠铁路与在建神瓦铁路无法满足运输需求。

因此,需对陕煤外运铁路网进行补强(2)结合路网规划,在研究年度路网分工和运量预测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研究年度既有铁路不能满足区域煤炭外运需求,结合路网现状,提出考虑整合路网资源、最大程度发挥路网整体效益的利用既有铁路扩能方案,以及运营主体单一、运营管理协调性好的新建铁路通道方案两大建设方案。

(3)结合运输需求、既有线路标准和线路通过能力提出了两大建设方案的子方案,重点从工程投资、运输组织、运营管理等方面对各子方案进行分析,最终推荐投资节省、可充分利用既有路网资源、实现路网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既有通道扩能方案,即近期沿既有红柠增建二线、神瓦变更一次新建双线,利用兴保铁路,实现疆煤、陕煤等的东出、南下畅通运输。

(4)本研究可一定程度上支撑包西瓦日联络线工程的建设,并为完善陕北煤炭集疏运体系及其他客货共线铁路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本文转自《铁道工程学报》——新建包西—瓦日铁路联络线工程建设方案研究,作者:杨浩;仅用于学习分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