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游记散文_游记散文名篇不看后悔

喀纳斯游记文/高原利用七月难得的时间,和同事跟团去喀纳斯一游。七月的新疆,太阳如斗,火辣的光照在戈壁滩上,明晃晃的,连光的波似乎都看得到。在奎屯上车,在苍茫的戈壁滩上向克拉玛依方向行进。魔鬼城魔鬼城,单从字眼上看,的确有点惊悚,又有点让人好

游记散文_游记散文名篇不看后悔

 

喀纳斯游记文/高原利用七月难得的时间,和同事跟团去喀纳斯一游七月的新疆,太阳如斗,火辣的光照在戈壁滩上,明晃晃的,连光的波似乎都看得到在奎屯上车,在苍茫的戈壁滩上向克拉玛依方向行进魔鬼城魔鬼城,单从字眼上看,的确有点惊悚,又有点让人好奇,想尽快一睹为快。

排队候车的队伍蜿蜓曲折,黑压压一片,防晒帽、防晒衣把每个人的身体裹的严严实实约莫过了四十分钟,通过检票,上了区间车,迎着烈日,向着白花花耀眼的景区进发一个个小山包,千姿百态,静静地待在烈日下接受游人的检阅。

看:这个小山包,像一头昂首的雄狮正凝望远处的猎物;转过一座小山丘,那展翅欲飞的雄鹰正放开利爪眼光犀利盯着远方;那一层一层堆叠起来的棱角分明的小山不正像是受万人朝拜的布达拉宫吗?登上曾经拍摄电影“七剑下天山”的那片山的山顶,极目远望,远处的山丘波浪似的层层远去,烈日下,黄沙满目、雄浑壮观、短小而摄人心魅、荒凉而不失生命的活力。

魔鬼城在克拉玛依市北一百公里,过去属于采油区,现在开发成景区,停止了采油,叩头机星散分布于景区各处,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此地属于雅丹地貌,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狂风呼啸,声如鬼嚎;风利似刀,在漫长的岁月中,不紧不慢地将山丘雕刻成形态万千、活灵活现的有生命力的形体。

故名魔鬼城星河漫漫、鬼斧神工、叹为观止因天气酷热,便走马观花、浮光摄影,告别烈日下七剑下天山扫除人间不平事的英雄们,汗颜而去影视基地

本以为影视基地是多么的宏大且壮观下了高速,车子在崎岖的戈壁滩上行进,约莫半小时,车子停靠在一座有着古代色彩的城池前城池静静的立在太阳西斜的余辉中,与寂寞的戈壁、起伏的远山相辉映,让人想起血色残阳下的嘉峪雄关。

城门眉头上嵌着“邯郸城”三个大字城门宽大厚重,有点古风的味道巨大的铆钉整齐的排列在两扇门上,在夕阳的照耀下,非常惹眼城墙下面的地面上满是拍摄用的道具:攻城用的巨大云梯、撞击城门的悬吊着粗壮用铁包裹着杠杆的战车---让人浮想联翩,古代攻防的战争场景显现在眼前。

单是看一看这座城池,十来分钟就够了难道就这么一点内容?正当大家满腹疑虑的时候,城门上高大城楼里传来音乐之声原来正在表演“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演员着秦时服装,正声情并茂地演着刺秦王的大戏戏台前围的满满的几层:头戴礼帽的大爷眼睛一眨不眨、身材苗条的维族姑娘面如桃花、两眼放光的孩童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角------。

一个个都聚精会神地盯着戏台,生怕错过了精彩的瞬间时而掌声一片,时而悄然无声直到荆轲被一剑刺中胸部,慷慨而壮烈地倒下,观众方才叹息一声,缓缓离去

多日后,同事跟我还经常提起的便是那晚在影视基地的颇具特色的晚餐依照秦人的用餐方式,四人一组围绕方形条桌席地而坐;每人一个餐盘,上放九碟小菜,有水煮羊排、有劲道牛尾、有盐水鸭翅、有含情双珠,等等,名目繁多,特色显然。

如此美妙的晚餐,没有美酒岂不遗憾同行者老段拿来一瓶伊犁大曲,倒入铜制酒樽,浓浓酒香飘散开来,品着美食,推杯换盏连对面那位西安来的老哥也被气氛感染,加入到喝酒的行列中正喝得高兴,两名身着维吾尔族服装的姑娘,款款走向大厅中间,跳了一曲维吾尔族舞蹈。

身姿曼妙,情景入胜;时光穿越,煞是快哉

草原石人五点钟的新疆,天还没亮,启明星高高地挂在天空的东面,广阔的戈壁滩还在睡梦中我们已经出发了车窗外黑漆漆一片离开克拉玛依,进入布尔津,戈壁丘陵逐渐隐退,山势渐起远处阿尔泰山高大浑厚的雄姿春光乍现,隐隐的,稳稳的,似乎等待着喷薄欲出。

随着山势增高,一片片绿色的草原呈现在眼前看惯了枯燥无味的戈壁,猛地看到嫩绿的草原,的确让人的眼睛年轻了许多道路变得曲折迂回,车子左冲右突,上下起伏终于,在一排建筑物前停下草原石人景区到了

石人静静地伫立在草原上承受着夏天烈日的烘烤、冬天阿尔泰山凛冽的风和呼啸的雪的洗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过了多少日月直到二十一世纪,北疆大开发,迎来大批天南海北的游客,这些石人才似乎摆脱寂寞,从此变得有生命起来。

瞧:这个双手低垂,目光凝重,似乎在沉思;那个微侧着头,好像在等待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身材高挑、长发披肩的美女石人,胸部饱满,目光温顺,静静站立哈族导游说,摸摸石人美女,单身男子会很快找到称心的女友,中年男女会找到称心儿媳妇。

于是,这个合理的理由让人们大胆地伸出手,让自己躁动的心和美好的愿景有效的合二为一很快,石人姑娘的胸部就变得溜光水灵起来喝完奶油茶,一行人去观看哈族人表演的赛马第一次近距离观看真正的马术表演只见一匹马疾驰而出,身着民族服装的骑手,细瘦精悍,在马背上腾挪跳跃,一会直立,一会横躺,一会肚里藏身,麻利干脆,技艺高超;又一匹快马奔驰而来,一个单脚踩蹬,将地面上的红色绣包轻松捡起,蠃来一片喝彩;一阵尘土飘起,那个身材娇小的女骑手轻提缰绳,纵马沿护栏,从我们身边疾驰而过,那力量、那速度、那气势,让我这七尺男儿不禁热血沸腾。

一阵惊叫声响起,只见两名骑手托着一根横木飞奔而来,横木上的表演者神态自如轻巧灵活地表演着各种动作,真是让人既担心又扪心自叹最精彩的当属“叼羊”比赛这是一种群体竞技活动既表现出个人强壮的体魄和灵活的技能,又展现出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让人忍不住拍打双手,用这种渺小轻微的动作来表达对骑手最大的敬意终于,在一首哈萨克族的民族音乐声中,结束了草原石人景区的观光喀纳斯湖从草原石人景区去喀纳斯湖.海拔逐渐增高,茂密的森林多了起来大片草原分布在硕大的山体上,像仙人铺了一层柔软的地毯;几朵白云漫不经心的飘在山头上,温和地看着成群的羊和马悠闲地吃草。

神秘的喀纳斯湖就坐落在那座大山的深处喀纳斯湖快到了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阿尔泰山的美丽和富饶丰富的大西洋水汽沿额尔济斯河谷一路向东,拔山涉水,慷慨地将雨雪撒在阿尔泰山山体上,造就宏伟的冰川、滔滔的河流、广袤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和生物的多样性。

额尔济斯河一路狂奔,带着美丽的故事,注入北冰洋区间车拉着我们沿河流方向向喀纳斯湖前进河谷两岸,树林密布,繁盛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犬牙交错,将河谷掩得严严实实只闻水声,不见水色这里是绿色的海洋,这里是富氧离子的天堂。

湛蓝的天,满眼的绿,让人的心灵完全剥离了肉体所有的不快、所有的世俗压力和纷争都悄然离去,看到的只有这湛蓝的天,璀璨的绿一阵哗哗的流水声透过重重树叶,惹得大家四处张望,似乎告诉人们,她才是这里的主人,她才是这里的精灵。

卧龙湾到了从半山腰向峡谷底部看去,宽广的河面像玉带一样从远处逶迤而来,拐到此处,水面变宽,突起的河中巨石将水流分隔成几片,俯瞰,像霸王龙,故名卧龙滩河水如翠,与两侧层峦叠幛的高山相辉映,构成一幅绝妙的画面。

过了卧龙湾,转过一个大湾,河面在此处宛如初三四的如钩之月,这就是月亮湾神仙湾与月亮湾最近,过了神仙湾,喀纳斯湖就到了

喀纳斯湖终于到了穿过一片沼泽,走过一片树林,朝思暮想的喀纳斯湖呈现在眼前在这重山峻岭、高山密林深处,喀纳斯湖静静地躺着,安祥地躺着,任午后的阳光抚慰远处的高山披着雪装,如同外婆般得轻轻注视着她喀纳斯湖睡着了。

狭长的湖面向远处延伸,几艘游艇悄悄的游荡在湖面上,似乎也不忍打搅湖的安睡这就是神秘的海拔1400米的喀纳斯湖比不上洞庭湖的烟波浩渺,比不上天池的传说美丽,也比不上赛里木湖的冷漠丰满,甚至于比不上卧龙湾的凌空霸气。

在这里,有的是江南水乡般温柔的宁静,有的是无尽的遐思,有的是跨国河流母体的传奇与伟岸不忍打搅她的宁静沿着湖边栈道向树林深处走去栈道在密林中穿行,阳光透过层层树叶碎碎的撒在身上,伴着高山上不时吹来的阵阵凉风,颇觉温暖;湖水微荡,轻轻的触碰着堤边的泥土,呢喃细语,象母亲的催眠曲;巨大的枯木连根拔起,斜躺在草丛中,他用他的一生陪伴着湖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低矮的灌木丛把地面上的空间挤的满满,簇拥着小径开心地向远处延伸。

努力地看,目之所及;深深地吸,胸之所容用肉体的感觉体验到的美才是真的美图瓦人属于蒙古族,在中国境内约有两千人,主要集中在喀纳斯的禾木因时间所限,在观看了图瓦人优美的舞蹈和低沉悠远的呼麦后,踏上去禾木的旅程。

那壮观的千米枯木长堤、传说中的喀纳斯湖水怪、高高的观鱼台,只能留待下次再来探索了禾木没想到,在阿尔泰山山脉的密林深处,藏着一片景色优美的峡谷草原、森林、河流、木屋,是峡谷的主题在这美轮美奂的峡谷中,生活着一群彪悍且伶俐的图瓦人。

他们是蒙古族的分支据说是成吉思汗西征时候留下的世代放牧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无忧无虑的世外桃源生活

禾木河从大山深处走来,唱着欢快的歌,迈着零碎的步伐,蹦跳着穿过禾木,愉快地向远方走去高大苗条的白桦树静静地站立在晨雾中,身着白色长裙,端庄大方,淑女似的;一栋栋小木屋时隐时现,里面是否还住着白雪公主?一名骑着白马的图瓦人牵着一匹枣红马,不紧不慢的来到小溪边,悠闲地待马儿饮完水,又不紧不慢的离去。

一切都沉静在梦幻般的薄雾中走出白桦树林,沿山路登上附近的山顶山顶开阔,是一片草场密密的野草、繁杂鲜艳的野花、近在眼前的峰顶上的雪、缥缈的梦中一样的雾、策马疾奔的图瓦人,绘成一幅精美的画禾木村就在山脚下,小木屋星星点点,隐没在树林中;禾木河温婉如细腰,一路牵着白桦树,向远方款款而去。

海拔2800米的云霄峰是禾木最高峰乘着缆车,很轻松得就到达峰顶峰顶小雨霏霏,云雾缭绕没有看到奇光异景、翻腾激荡的云海;也没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满腔豪情没有遗憾,毕竟站在了喀纳斯的最高峰云霄峰是中、蒙、俄、哈四国的分界点,站在峰顶,四国风景尽收眼底。

忽然,小雨扑面而来,山风怒号,思绪万千曾几何时,整个阿尔泰山山脉皆为秋海棠版图思想迂钝、国力衰退富饶美丽的阿勒泰如同一块肥美的肉,被强邻逐块吞噬如今,两千公里长的阿尔泰山山脉只有中部山脉南段约800公里归中国所有。

秋海棠不再完整,连唐努乌梁海也在近代永久丢失峰顶远望,思今抚昔,感慨万千美丽的禾木风景再不能让我用心去欣赏带着翻江倒海的隐痛,挥挥手,告别阿尔泰山,黯然离去再见了,我的阿勒泰文中图片由作者拍摄提供作者简介:

高原,江苏淮安人,毕业于江苏大学冶金学院,供职于江苏淮钢集团.喜爱文学,利用业余时间写一些感悟之类文字,抒发一下情怀。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zuojia00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